APP下载

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探讨

2016-05-30陈华舟宋奇庆唐国强封全喜

科教导刊 2016年30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

陈华舟 宋奇庆 唐国强 封全喜

摘 要 为当今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针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结合地方院校的具体情况讨论了培养模式改革,从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专业技能的强化、应用型实践教学、毕业生就业的预见性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为地方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信息与计算科学 应用型人才 课程体系 就业趋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0.028

Discussion on Cultivating Mode of Application-Oriented Young Talent Specialized in the Majority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

CHEN Huazhou, SONG Qiqing, TANG Guoqiang, FENG Quanxi

(College of Science,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4)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application-oriented specialized young talent training, for the majority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science, we discussed the reform of the training mode on several aspects of scientific professional training target,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ystem, professional skill strengthenization, practical skill teaching, and foresight of graduate employment. We exposed some problems for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moted some constructive measures of cultivating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as certain references.

Keywords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 application-oriented young talent;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ystem; employment trend

0 引言

在当今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一个集信息整合处理和计算科学与计算机软件为一体的交叉型本科专业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主要培养具备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技能,有软件项目研发、信息整合和处理能力的毕业生,①同时良好的数学素养和较强的数学建模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科技的进步而持续发展,并结合地方情况实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1 明确培养目标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需要学习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同时接受计算机应用的强化训练,可以在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领域中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设计开发有关软件,②从事科学研究。桂林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根据地方特色和已有基础设施制定了特色的培养目标,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基本的算法分析能力与较强的编程能力,可以在某些科研或生产领域中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安全网络信息平台的构建要求毕业生具备网络设计、配置和网站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2 课程体系的合理化设置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强调数学基础,开设的课程是与专业方向设置一致,最能体现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③④课程体系的核心是教学计划,明确专业核心课程群,该专业学生毕业形成专业素养可以通过专业课程群来培养和训练。所有的课程可以划分为数学理论课程、计算机技术课程、综合课程。

数学理论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初级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相关的数学理论和信息处理的算法基础。初级课程可以部署为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解析几何、离散数学、概率统计、数值分析、运筹与优化、数据分析、数学建模等。

计算机技术课程在初级课程的基础上展开,主要涉及计算机技术的科学基础和技能训练,可以部署为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网络技术、数据结构导论、数据库系统等。

综合课程根据不同的方向进行设置。数据处理方向部署课程为算法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挖掘实验、模拟仿真实验。软件开发方向部署课程为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及其应用。网页设计与安全方向部署课程为互联网技术、信息安全导论、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及其应用。其中有一部分综合课程重复出现在不同的培养方向里面。

3 专业技术与强化核心技能

专业核心技能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对学生的就业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技能的确定与教学计划、专业的方向定位和毕业生就业规划等都相关,从目前及未来几年的就业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来看,这些技能的培训同时对该专业的前景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⑤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于对专业技术与核心技能的需求,毕业生所具备的核心技术需要超前于当前的就业市场,而不能盲目跟风,更不能滞后于就业市场,因为从技能训练到毕业就业需要2~3年的时间。同时,技能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结合地方特色,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要符合自身发展且根据现有的和预期可达到的师资力量、实验设备、生源质量和毕业生就业领域等来制定。

4 加强“应用型”实践教学

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本院系的地方特点,部署一些立足于某些课程理论的课程设计。例如,数据分析算法方面,数值分析、运筹与优化、数学建模等课程安排实践环节,部署实践课程,教师可以利用不同领域的案例进行出题,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计算机技术方面,基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网络技术、数据库系统等课程,引入一些综合性编程案例,使学生通过案例的训练熟悉并掌握一些程序设计的方法和对应的操作平台。

毕业实习是学生迈出院系与企业结合的第一步,合理安排毕业实习对于验证所学专业知识、了解和接触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

高等教育要求毕业生独立完成一份毕业设计(论文),这是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各方面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经验来总结,对自己也是一种综合训练。毕业设计也是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⑥

5 毕业生的就业预见性

内陆有些大学院校和沿海城市大学院校来比较,信息相对较为闭塞,学生就业会受部分影响。许多学生在即将毕业时对就业还缺少一些能力、观念和相关支撑材料等方面的准备。为此,应对学生加强就业教育,尽早进行前景规划,强化就业意识。让学生时刻对自己将来就业存在一种危机感,促使大家努力学习,增强实践经验。

本院系针对毕业生的就业趋向考虑三个培养模式:(1)信息产业人才,即培养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等工具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将来的发展趋势是数学建模能力,此类人才可以从事计算机信息处理。(2)计算机软件研发人才,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和熟练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学生可以进一步攻读运筹与控制、计算机科学、应用数学等方向的硕士博士学位,也可直接到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工作,进而蜕变成软件研发型的科研人员。(3)数据信息整合方面的人才,毕业生可以从事金融保险、生物化学、医学信息等行业,结合行业背景进行数据处理和信息整合等方面的工作。

6 结束语

目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趋向于交叉学科的方向,也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社会要求计算机人才具备丰富的算法分析知识,同时要求数学理论研究者具有应用和产业化的能力,因此,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社会的迫切需求。从近几年来看,大学院校的大规模扩招让该专业的发展存在机遇,同时存在一定的压力。这需要对该专业进行更加科学的定位、课程体系的完善、实践教学的强化等,结合院校的实际情况,强化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构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且要不断探索,通过实践证实。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1JGA 055,2014JGB153,2015GJB252),桂林理工大学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B05)

注释

① 冯建中,孙玉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13):147-148.

② 陈将宏.一般本科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科技论坛,2007(10):178-179.

③ 王光辉,赵艳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社会适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14(15):19-20.

④ 郑继明,胡学刚,陈六新,虞继敏.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科技创新导报,2009(34):191&193.

⑤ 蒋红标,马正义,陈巧云.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以丽水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例.丽水学院学报,2010.32(2):124-128.

⑥ 李苏北.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3(3):106-107.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