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林区转型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

2016-05-30敖建慧

大东方 2016年7期
关键词: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经济新常态

敖建慧

摘 要:随着全面停伐,黑龙江省林区“一木独撑”的经济格局被彻底打破,面临着艰巨的转型任务。以大兴安岭地区为例,目前大兴安岭林区创新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人才缺乏和科技附加值较低等问题,支持林区转型发展是统筹下好林区发展一盘棋的需要,是发展新兴产业和补齐民生短板的需要,是激发内生动力的需要,是发挥资源优势潜力的需要,是大兴安岭地委转变观念、改进作风的需要。近年来,大兴安岭林区一直在着力进行政企分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林下经济等工作,而创新是这些工作的最好抓手,要把林区转型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释放创新驱动的原动力,让创新成为发展基点,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创新摆脱对发展老路的路径依赖,彻底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

关键词: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经济新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再次强调了创新驱动的“基点”作用,提出“要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创新链和资金链对接,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总书记要求我们把创新链与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对接,说到底就是要把创新贯穿转方式、调结构的每一链条、每一环节,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经济新常态下,依赖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老路已越走越窄,亟须更多依靠创新驱动、从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寻求根本性转变。释放创新驱动的原动力,让创新成为发展基点,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创新摆脱对发展老路的路径依赖,彻底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培育发展新动力、打造发展新引擎、拓展发展新空间的目标,亟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依托新科技并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并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对大兴安岭林区来说,支持林区转型发展是统筹下好林区发展一盘棋的需要,是发展新兴产业和补齐民生短板的需要,是激发内生动力的需要,是发挥资源优势潜力的需要,是大兴安岭地委转变观念、改进作风的需要。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深入探索合作共建推动大兴安岭林区全面转型发展的新模式,建立健全协调机制,积极动员支持,全力推动大兴安岭林区更好发展,共同做好转型这篇大文章。实现转型发展就是要抓住创新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坚持问题导向,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发展“六大产业”,创新实施“三大工程”,着力营造“两大环境”,敢破敢立、敢闯敢试,勇闯新路。

万峰磅礴,必有主峰。转方式调结构是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万峰中的“主峰”。转方式调结构,最终要靠创新引领。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改造升级“老字号”的创新之路是坚持创新促升级、扩量调结构,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深度开发“原字号”的创新之法是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精深加工比重,增强市场竞争力,培育壮大“新字号”之道是发展新产业新产品,培育增长新动力新动能,实现发展动能转换。后来居上、弯道超车,关键就看我们能否在创新驱动上有所作为。

总书记总结制约黑龙江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偏重、民营经济偏弱、创新人才偏少,大兴安岭林区在这方面尤为突出。疗“三偏”症,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是不二法门。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认清“三偏”,突破“三偏”,要把创新摆在“基点”的重要位置加以推进,为经济提质增效、持续健康发展引来源源不断的动力。针对产业结构偏重,就要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减乘除”并用,优化产业结构要素配置,完善供给体系,提高供给质量,减少无效供给和低端供给,通过技术、产品、业态、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工艺水平,有效提升其供给品质,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针对民营经济偏弱,就要多方施策,把创新“放”出来,帮助民营经济不断挖掘和形成新的增长点,使民营经济身强力壮,成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针对创新人才偏少,我们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让“最强大脑”的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一串串珠链,用“链式思维”这根线,串起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使它们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发挥创新链的牵引力量,实现创新链的价值。创新又是“满天星斗”,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創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改革只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搞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点亮星光灿烂的创新前景。要围绕中央六号文件要求,吃透精神、把握要义,坚定不移抓好国有重点林区改革工作。要增强保护森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提高造林、管护、抚育能力。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群众增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增加财政、企业、农民收入,促进群众就业,加快林区产业转型发展步伐。要推进国有林区政企、政事、事企和管办“四分开”,积极探索社会职能移交属地政府的可行性措施,做好人员分流和安置,切实保证生态环境保护、职工生活改善、林区经济发展、林区社会和谐稳定。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今天的大兴安岭林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创新。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摒弃旧的路径依赖,以创新把握机遇,以创新驱动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创新投入,强化法规制度保障,统筹好创新“硬件”和“软件”,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用改革的火炬点燃创新引擎,把创新“活水”引入发展的田间地头。让创新的活力不断迸发,让创新的源泉不断涌流,让创新的引擎在林区隆隆轰鸣,为实现“十三五”总体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唯有把创新摆在“基点”位置,宏伟蓝图才可望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作者单位: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党校科社教研室)

猜你喜欢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经济新常态
“创新驱动”打造山东经济新格局
大学本科高年级怠学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创新驱动与我国创新生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