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知识管理模型的港口能源监管平台

2016-05-28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

港口装卸 2016年2期
关键词:信息化平台港口

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

王得蓉 张 鹿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

罗述全



基于知识管理模型的港口能源监管平台

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

王得蓉张鹿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

罗述全

摘要:应用知识管理能将港口能源监管信息化平台从服务于能源监管部门的“助手”转型为“合作伙伴”,能适应知识性型港口建设的需要并使能源监管效益最大化。基于知识管理的港口能源监管平台模型与总体架构可为信息化平台建设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分析了港口能源监管知识内涵和特征,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港口能源监管信息化平台的总体框架。

关键词:港口; 知识管理模型; 能源监管; 信息化平台

1引言

现代港口一直致力于将日新月异的物流信息技术引入物流运营活动——物流信息化,因为只有信息化才能提升企业竞争力。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技术装备自动化、运作管理信息化、运作流程智能化、多种软硬件平台集成化,因此实现港口能源监管信息化是大势所趋。一般意义上的物流信息化只能“使信息成为行动的基础方式”,不能使信息通过个人或组织自身知识的作用而成为更有效的行为。应用知识管理能够使物流信息化发生质的变化,将信息化平台从服务于能源监管部门的“助手”转型为“合作伙伴”,实现在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上的创新。

2知识管理与港口能源监管

2.1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知识的积累、共享、交流原则,通过创建知识平台策略,管理无形的知识资产这一对象,其内容是一个循环的知识积累、创造、应用、形成知识平台过程,管理范围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中以管理隐性知识为重点,体现智力性与创新性特点,采取学习型组织结构,实现知识创新目标。

知识管理包括知识与知识管理。知识可理解为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所获得的认识、判断或技能;知识管理可以理解为实现知识及其创造与应用等所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活动。知识的要点包括知识表现形式、知识所属范围、知识内容等,而知识管理的要点包括知识管理的理念、原则、策略、对象、内容、范围、重点、特点、组织结构、目标等。国内从本世纪初开始注重知识管理在物流企业的应用探讨、分析与研究。亚太博宇(2004)[1]从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层次、知识管理的动力、物流知识管理的核心、知识管理与物流信息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知识管理是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郭成(2005)[2]进行了物流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难点分析,提出了物流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策略。杨露、黄世祥(2007)[3]就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知识管理如何实施进行研究,提出了物流企业知识管理的流程与构架。桂学文、陈鹏(2007)[4]就知识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进行探析,提出了知识管理对物流企业的影响以及知识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实施策略。余卫潮、林峰(2010)[5]从实施氛围、组织架构、员工和高层领导者的素质与意识以及组织的共同愿景等多个维度出发,提出了一种物流企业知识管理模式。凌嫦娥、赵翾(2010)[6]就现代物流企业知识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谢铭江、许麟(2003)[7]谈及了港口知识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及实施知识管理应重视的细节。

2.2港口能源监管

港口能源监管涉及能源监控与能源管理两个方面,主要实现港口企业日常能源监管的日常事务处理。能源监控主要实现用能设备与设施(建筑)的实时数据采集、实时监控预测预警、实时监控展现等功能,能源管理主要实现基础数据填报、用能数据统计、用能数据分析等功能。

港口能源监管信息化就是搭建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平台必须具备网络化、信息化、流程化、协同化特征,体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信息智能化的战略思想。

2.3基于知识管理的港口能源监管

基于知识管理的港口能源监管,就是要使信息化平台从服务于能源监管部门的“助手”转型为“业务合作伙伴”。这就要求在信息化过程中从内容、方式两个方面有所创新与突破。为了实现创新与突破,需要建立港口能源监管知识管理模型以及信息化平台的总体框架。

2.2.1港口能源监管知识管理模型

图1为港口能源监管知识管理模型,其中内环表示知识管理流程,外环表示知识管理环境。

图1 港口能源监管知识管理模型

知识管理流程是一个知识获取、整合、共享、运用与创新的“封闭”的循环过程。其实施的主要步骤是基于知识管理的目标制定短期或长期计划,根据行业性质、知识需求、成本、效益等因素确定获取收集知识的层面、宽度和深度(定位与聚焦);通过对话、观察、预测等方式挖掘所需各项知识(引申),并对挖掘的知识进行整合、分析,归纳出更深层次的联系、规律和经验(编辑),使知识在企业内部能管人员之间交流,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组织知识和个体知识之间的转化(分享),组织成员运用能源监管知识来指导其相关实践(应用),以期发挥知识的增值效益。通过知识的运用实施,可以了解前面步骤中的不妥与偏差, 发现新的知识, 从而对下轮的知识管理提供指导意见, 调整知识管理的起点(计划目标)。

知识管理环境是也是一个“封闭的环境”。知识和技术基础用于搭建能源监管信息化平台,用于联结和整合信息与知识并提供各种知识管理服务和有组织的网络来促进知识的转移, 是知识管理的硬件环境基础;组织支持系统从组织的角度出发来说明组织制度和企业文化对知识管理的支撑作用, 是知识管理的软环境基础;执行系统是能源监管知识在能源监管与服务中的运用,执行系统实际上是实现能源监管的增值效应;监控评估系统是对能源监管知识管理的过程进行监督控制, 评估检查实施效果, 以调整能源监管决策, 并在反思中学习和创新,以满足“学习型组织”的要求。

港口能源监管知识管理模型中,“能源”、“知识”与“管理”是其三要素,使三要素在“封闭的环境”中紧密合作,而这个“封闭的环境”指的是集中精力获取能源监管正确的知识,并且将这些知识以最好的方式应用,以使能源监管效益最大化。

2.2.2港口能源监管知识

(1)提供给成员的知识

港口能源监管能够提供给成员的显性知识主要包括根据企业生产作业类型所需填报的完成任务量(吞吐量)、设备设施用能、能源消耗量、能源成本等原始数据,以及完成任务量统计、能源消耗量统计、能源成本统计、用能类型分析、用能品种分析、用能分期分析、用能指标分析等不同种类数据统计与分析。

隐性知识主要包括数据填报及统计分析的流程与思想、路线与方法等。如数据填报的流程可设计为填报、提交、审核、上报、归档,能管人员填报与提交、主管人员审核、能管人员上报、主管部门能管人员归档。类似这些知识主要凭记忆存放于人的大脑中。如此还有问题解答、应急处置、与其他业务系统关联等等。

(2)成员想获取的知识

主要集中于专业知识、技能技巧、问题解答、咨询回复等。

(3)需要从成员获取的知识

主要包括建议、咨询、问题、工作心得、技术操作经验、专长信息等。

2.2.3信息化平台与成员互动

只有实现信息化平台与成员的互动,才能使信息化平台成为合作伙伴,进而提高能源监管能力与效率,才能逐步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取得知识管理的最高效益。

3基于知识管理的港口能源监管信息化平台

基于知识管理的港口能源监管信息化平台的总体框架如图2所示,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为一个平台、两大功能、三大特点、四大特征。

图2 港口能源监管信息化平台的总体框架

3.1一个平台

信息化平台主体由基础环境层、平台资源层、平台应用层和平台展现层四层构成。资源层包含软硬件平台、网络、安全设备等;资源层包含平台共用、能源监控、能源管理、监管知识、其它共享资源等;平台应用层包含通用管理、能源监控、能源管理、知识管理、共享数据交换等;平台展现层指平台门户网站。

3.2两大功能

两大功能指能源监管事务管理功能与能源监管知识管理功能。

3.3三大特点

三大特点是指管理与服务一体化、流程事务与非流程事务一体化、业务管理与知识管理一体化。能源监测与控制集成为监控,能源监控与管理集成为监管,监管与服务集成为一体;流程化处理事务与非流程化事务管理集成为一体;能源监管事务与能源监管知识集成为一体。

3.4四大特征

四大特征是以资源当基石、依业务打基础、由技术作支撑、靠体系做保障。资源是平台资源层所包含的数据(信息)与知识;业务是平台所涉及能源监管业务;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自动采集、数据库等信息技术;体系指标准规范保障体系、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管理保障体系三大保障体系。

4结语

在港口能源监管信息化内容与方式上的创新,将港口能源监管信息化平台从服务于能源监管部门的“助手”转型为“业务合作伙伴”,才能适应知识性型港口建设的需要和实现能源监管效益最大化。

根据知识管理相关理论,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港口能源监管模型与信息化平台总体逻辑框架,对于公开企业开展知识管理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参 考 文 献

[1]郭成. 知识管理:物流企业的下一桶金[J]. 港口经济, 2005(4) :45-46 .

[2]亚太博宇. 知识化管理-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 [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4(10) :56-57.

[3]杨露, 黄世祥. 论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知识管理的实施[J].技术经济,2007,26(1):73-75.

[4]桂学文, 陈鹏. 知识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探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7(3):198-199.

[5]余卫潮, 林峰. 物流企业知识管理模式研究[J]. 管理探索, 2010,(6):19-20.

[6]凌嫦娥, 赵翾. 现代物流企业知识管理问题分析[J].物流科技,2010,(2):101-103.

[7]谢铭江, 许麟. 港口企业与知识管理[J]. 中国港口, 2003(6):28.

Port Energy Monitoring Platform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Model

Tianjin Port (Group) Co., Ltd. Wang DerongZhang Lu

School of Logistics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uo Shuquan

Abstract:Knowledge management can transform the role of Energy Regulatory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the regulatory authorities from "assistant" to "partner", can meet the needs of knowledge-based port construction and maximize the energy supervision efficiency. Port energy regulatory model and the overall platform architecture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vides technical and theory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latfor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knowledg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port energy monitoring, proposes the general framework of the port energy monitoring platform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model.

Key words:port; knowledge management model; energy monitoring; information platform

DOI:10.3963/j.issn.1000-8969.2016.02.006

收稿日期:2016-03-28

王得蓉: 300461, 天津市塘沽区津港路99号

猜你喜欢

信息化平台港口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我国港口首次实现LNG“船到船”同步加注作业
港口上的笑脸
上海港口排爆记
惠东港口
船舶行业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研究与建设
体验设计导入校园网人事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之初探
突破高校周转房管理瓶颈的路径探析
浅谈物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