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6-05-20罗龙良邵珠民赖冉姬怀雪张文辉刘平莉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徐州000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徐州000

北方药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巴坦内酰胺酶舒巴坦

罗龙良邵珠民赖 冉姬怀雪张文辉刘平莉(.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 徐州 000,.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徐州 000)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评价

罗龙良1邵珠民2*赖冉2姬怀雪2张文辉2刘平莉(21.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徐州221000,2.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徐州221000)

摘要:目的:评价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6∶1)治疗呼吸系统耐药细菌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08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和按2∶1分为两组:试验组72例,对照组36例。试验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6∶1)2.34g,3次/d;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2∶1)3.0g,3次/d,疗程均为7~14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纳入FAS分析的试验组为70例,对照组为36例。疗程结束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FAS分析)分别为90.00%(63/70)和86.11%(31/36);试验组和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84%和90.91%。各病种(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及其他)两组受试者临床治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93%和8.11%,未见重度及严重不良事件。两组治愈率的非劣效性检验,试验组非劣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方面,试验组发生率低,程度轻微且为一过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6∶1)治疗呼吸系统耐药细菌感染的综合疗效非劣于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2∶1),安全性与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2∶1)相当,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抗菌复方制剂。

关键词: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舒巴坦钠呼吸系统感染

近年来许多医疗机构报道了感染原对常规抗菌药耐药性猛烈上升的趋势,重型感染和难治性感染病例增加,尤其是呼吸道感染[1]。许多单位除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外,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加酶抑制剂制成复方制剂较多。头孢噻肟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他唑巴坦是一种不可逆竞争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多数β-内酰胺酶具有抑制作用[2],用于治疗多种需氧菌和厌氧菌引起的感染,具有低毒性、稳定性好等优点,与对酶不稳定的β-内酰胺抗菌药物联合应用能保护其不受破坏,发挥原有的抗菌性能。本研究观察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和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多选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试验目的: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研究方法,评价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2病例入选标准:据临床诊断标准,经过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胸部X线检查等确诊为呼吸系统中、重度细菌性感染需要进行抗菌药物治疗者;于试验前72h内尚未用过有效抗菌药物,或曾用过抗菌药物但仍有明显感染者,年龄18~70岁的住院患者,性别不限;依从性良好;自愿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共入组受试者108例(试验组72例,对照组36例),脱落4例,脱落率3.70%,剔除6例,剔除率5.56%。

1.3药品与用法

1.3.1药品:试验组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6∶1),规格1.17g/瓶;对照组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2∶1),规格1.5g/瓶。

1.3.2方法:对患者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和致病菌药敏实验的同时,给予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单药治疗,2.0g,3次/d,疗程3d。微生物学检查结果提示致病菌为对头孢噻肟单药耐药且对本品及阳性对照药敏感的细菌造成的感染;或微生物学检查结果为阴性,但临床头孢噻肟钠单药治疗3d无效者,可入选为临床研究病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2∶1),3.0g/次,3次/d,疗程7~14d;试验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6∶1),2.34g/次,3次/d,疗程7~14d。

1.4观察指标:每天详细观察受试者与感染有关的症状、体征,按实验方案要求准确及时记录。重点观察记录发热、咳嗽、咽痛、痰量、胸痛和啰音等指标。常规检查项目:治疗前72h内和复方治疗结束后24h内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检验、凝血功能指标、心电图、胸片。细菌学检查:在治疗开始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采取受试者感染部位的标本做细菌培养和种属鉴定。按CFDA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价。细菌学疗效判断标准分为:清除、假定清除、未清除、假定未清除、部分清除、替换、再感染;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分为:临床治愈、临床无效;综合疗效判断标准分为痊愈、无效。

1.5统计学方法

FAS分析: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包括所有经随机化分组,并至少服用一次试验药物的全部病例构成。

PPS分析:符合方案集(Per Protocol Set,PPS)是FAS总体的子集,所有符合实验方案、依从性好(实际使用药量占应用药量80%~120%)、实验期间未服用禁止药物、完成CRF规定填写内容的病例。

有效性评价:对两组治疗结束后临床治愈率、临床综合疗效治愈率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并计算95%可信区间。

安全性评价: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非劣性检验取α=0.025单侧,可信区间的可信度均取95%。

2 结果

2.1一般资料:由表1可见,两组受试者的年龄、性别、病型均有可比性,受试者所患疾病的病种、病程等分布良好,说明本临床试验条件与病例分配符合试验方案要求和统计分析要求。

表1 两组受试者人口学和临床特征情况

2.2细菌学疗效评价:FAS分析结果表明,用药结束后,细菌清除率试验组(93.86%)与对照组(9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用药前后有关细菌学检验情况

2.3临床疗效评价:FAS分析结果表明,用药结束后,两组临床治愈率:试验组90.00%,对照组86.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分病种疗效评价:FAS分析结果表明,用药结束后,各病种(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及其他)两组受试者临床治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用药前后临床疗效情况分析

表4 两组用药结束后分病种临床疗效分析

2.5安全性评价: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表现为皮炎、发热、白细胞降低、转氨酶升高和尿素氮升高等,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6∶1)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微,且为一过性,安全性与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2∶1)相当。

3 讨 论

头孢噻肟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需氧菌和厌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但随着耐药菌株的日益增多和不断增强,治疗上一般单方的抗生素还不令人满意,为此许多医疗单位采用联合用药(如头孢曲松钠与阿奇霉素、头孢布烯、强力霉素、克拉霉素等)进行治疗。除联合用药外[3~5],就是加酶抑制剂,制成复方制剂,他唑巴坦钠为半合成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6∶1)是国家一类新药(化学药品1.5类),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致病菌有明显的协同杀菌作用。本试验在不增加单用药物毒性的前提下,将他唑巴坦酶抑制剂和头孢噻肟制成复方制剂,达到克服长期使用头孢噻肟对产β-内酰胺酶菌株的耐药性,以提高头孢噻肟临床疗效。目前对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6∶1)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相关性文献不多。由于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疗效确切,已获得公认,故本研究以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2∶1)为阳性对照药,评价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他唑巴坦钠(6∶1)治疗呼吸系统耐药细菌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研究表明,该制剂高效低毒,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为临床解决细菌感染耐药性问题,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秀丽,李家泰.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特性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8,14(1):18-23.

[2]陈昭丽,王霆,李苌清,等.三唑巴坦对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0,31(4):184-188.

[3]张秀珍,高杰,宣天芝.1993~1998年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耐药监测分析[J].首都医药,1999,6(4):27-30.

[4]张玲玲,陈扬方.产超广谱β-内酰酶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引起新生儿严重感染的治疗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3):202-204.

[5]罗燕平,沈定霞,张军民,等.嗜麦芽窄食单细胞耐药性分析[J].药物与临床,2000,15(3):5-7.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6)04-0063-02

猜你喜欢

巴坦内酰胺酶舒巴坦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阿维巴坦联合头孢他啶、氨曲南或美罗培南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乳及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常用检测方法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准确测定原料奶中的舒巴坦
买糕德~女子37岁生38娃 10个女儿28个儿子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防治分析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