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64例疗效观察

2016-05-18萨仁其其格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7期
关键词:小儿腹泻临床研究

萨仁其其格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蒙医儿科,内蒙古 通辽 028000



蒙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64例疗效观察

萨仁其其格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蒙医儿科,内蒙古通辽028000

【摘要】目的:观察蒙西医结合药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蒙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79.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比单用西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腹泻;蒙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小儿腹泻是儿童消化系统的主要疾病之一,位居儿科常见病的第2位,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水样、恶心、呕吐、发热、食欲低下为特征[1]。该病属蒙医“泄泻病”范畴,是由于希拉偏盛而热邪下迫小肠,或肝热之邪降于小肠,或热病余邪滞留于肠内以及饮食不洁之物外感粘毒等所致。西医治疗主要以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口服抗生素为主要治疗方法,但抗生素治疗可能会造成患儿肝肾损伤,肠道菌群平衡失调,免疫力下降,治标不治本,临床效果不佳。蒙医治疗主要以调理脾胃功能,祛湿止泻,辨证施治为原则,与西医治疗相结合,优势互补,可提高疗效。现将本次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儿科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的12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其中感染性腹泻82例,非感染性腹泻46例;轻度脱水58例,中度脱水41例,重度脱水29例;蒙医辨证分型:脾虚泻37例,寒泻47例,粘泻21例,伤食泻23例。治疗组64例,男40例,女24例,平均年龄为(2.7±0.6)岁,平均病程(12.8±2.4)d,平均大便次数(6.7±1.5)次/d;对照组64例,男30例,女34例,平均年龄(2.7±1.7)岁,平均病程(13.0±2.6)d,平均大便次数(6.2±1.4)次/d;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2]为标准:①腹泻迁延不愈,呕吐、食欲低下、严重者营养不良;②粪便性状及镜检可出现红细胞、白细胞、潜血阳性,严重者可出现呕吐物带血,大便呈粪质稀薄或水样;③停止摄奶、并输液后症状缓解,再次喂奶症状复现。

1.2.2蒙医诊断标准参照《蒙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为标准:①寒泻:腹胀肠鸣,轻微腹痛,手足发凉,口不渴,泄泻清稀,有泡沫,舌苔白腻,尿呈灰白色,蒸汽小,脉象缓而沉;②伤食泻:脘腹胀满,泻下黄色或绿色酸臭,不思乳食,手心发热,面黄口渴,脉数,舌苔白腻或灰黄,尿黄;③粘泻:腹痛剧烈,泻下稀薄如水,呼吸急促,泻下带血,脉数细,舌苔黄腻,尿黄赤而气味浓;④脾虚泻:肠绞痛,精神萎靡,头晕闷,身倦乏力,不欲乳食,可伴呕吐,脉象细紧,舌苔黄腻,尿呈黄色。

1.3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静脉补液以纠正酸中毒,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博福-益普生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00690)和妈咪爱(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S20140001);蒙脱石散2岁以下每日1~2袋,分3次服;2岁以上每日2~3袋,分3次服;妈咪爱2岁以下:一次1袋,一日1~2次;2岁以上:一次1~2袋,一日1~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按不同分型酌情给予蒙药治疗。寒泻:早饭后光明盐四味1.5g,午饭后清浊五味1~3粒,晚饭后小儿七雄丸1~3粒加服石榴四味散1.5g;脾虚泻:早饭后苏斯-7 1.5g,午饭后清浊五味1~3粒,晚饭后小儿七雄丸1~3粒;粘泻:早饭后石榴五味1.5g,午饭后小儿七雄丸1~3粒加服四味止泻散1.5g送服,晚饭后冲阿1~3粒,(以上蒙药均是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剂)。两组均为7天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5疗效判定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治愈:大便形状、颜色基本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检查阴性;显效:大便形状、颜色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有效:大便形状、颜色好转,全身症状改善;无效:大便次数、性状及全身症状无改善,大便常规检查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变。

2结果

本次研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79.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小儿腹泻是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是儿童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西医治疗主要以抗生素治疗为主,但长期使用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功能紊乱会加重腹泻。蒙医药在治疗小儿腹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采用蒙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蒙医认为小儿脏腑发育未成熟,形气未充,小儿脾常不足,脾胃运化功能薄弱,加之感受外邪,饮食内伤,湿热蕴郁等因素而致腹泻。蒙医治疗是依据患儿各方面的反应,辨证施治,既重视病因,又注意疾病发展的阶段性,既重视病症,又注意体质的差异性。蒙药七雄丸主治黏热、肠刺痛、瘟疫、脑刺痛等疾病均有疗效;蒙药四味止泻散主治腑热、肠刺痛、热泻、聚合疫等有特效;蒙药清浊五味主治胃火衰退、巴达干黏液阻于脉道、精华不消等均有疗效。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蒙西医结合治疗运用于临床,尤其是对小儿腹泻病的治疗的确具有单纯应用蒙药或西药所不及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朱艳屏.中医治疗小儿腹泻113例临床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4):12-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

[3]乌兰.蒙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5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M].3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72-276.

(收稿日期:2016.01.22)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7-0012-01

猜你喜欢

小儿腹泻临床研究
联合平板电脑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致肛周皮肤损伤的预防
碳酸氢钠溶液关节腔持续冲洗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内异囊肿的临床研究
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泻60例临床观察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镇痛的临床探究
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等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分析
小儿腹泻原因探讨及治疗分析
联用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