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里盖蒂美学观念与和声思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2016-05-14张有川

人民音乐 2016年5期
关键词:巴托克盖蒂电子音乐

了现在,已没有大家公认的音乐语言规范,每个人都必须找到属于他自己的路。”{2}

20世纪的很多作曲家都可以被归入这样或那样的音乐流派,他们的音乐创作在美学层面上也大多可以打上某种“主义”的标签。可如果我们想对里盖蒂也做这样一番尝试的话(除了他的早期音乐创作),那么结果将会是令人感到困惑的。这是因为:里盖蒂“不喜欢作为一个小圈子的成员”{3},他从来都是“我行我素”{4}。当斯托克豪森和凯奇成为引导潮流的明星时,或是在别人都在向序列主义、偶然音乐、简约派、新浪漫主义等等趋之若鹜之时,里盖蒂却在坚定不移地继续走自己的路。他只执着地追求那些属于他自己的艺术趣味、不断更新的思维观念和源源不绝的创作灵感。正如他在接受美国指挥家杜法罗的访谈时所说:“我痛恨所有依托于冒牌哲学的过度简化。我痛恨所有的意识形态。我有的是音乐想象力和创意,当然不是懵懵懂懂地去写作。我想象着音乐的声响,非常真切实在。我用内耳去倾听,然后再去寻找某一个体系,一个结构。结构对我很重要,但我明白,它是第二位的,绝不是首要的。我从来不搞什么哲学名堂,也不弄音乐之外的玩意儿。”{5}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里盖蒂美学观念与和声思维观念的形成具有如下逻辑特征:

为了使本文内容能够体现出标题中的“形成→发展”这一脉络特征,下面以时间的推移为主要线索,将里盖蒂本人先后提出来的、或是从他作品中先后体现出来的各种观念与相关事实进行一番梳理和论述。

一、从追赶潮流到初探个性

来到西方后的里盖蒂认为,以前匈牙利长期缺乏艺术运动的社会状况非常不利于作曲家成长,因此,他并不满意自己早期在严酷的政治环境下创作的音乐作品,并调侃式地将那段特定历史时期的自己贬称为“史前里盖蒂”{6}。

1.巴托克对里盖蒂的影响

1905年,巴托克与其同事柯达伊一起开始到匈牙利乡野田间采撷和整理农民音乐,从农民音乐中,巴托克寻觅到一种“无可比拟的完美的材料”{7},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创作道路。巴托克在民族音乐事业上投入的巨大热情以及由此取得的惊人成就,鼓舞和影响了一批匈牙利作曲家,以至于此后多年,在匈牙利,只要顺应民族主义口号进行音乐创作就是在追赶潮流。里盖蒂在离开匈牙利多年以后回忆道:“那就是潮流,当你还年轻的时候,你就会追赶潮流。”{8}

里盖蒂早年(40年代初)在布达佩斯随卡多萨学习作曲时,就曾在老师的带领下分析和学习过巴托克的作品。这些作品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巴托克的弦乐四重奏,成为他很长一段时期创作中对完美的衡量标准。

由于受到创作潮流的影响和政治条件的束缚,里盖蒂的早期创作中民间调式风格的作品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且大多效仿了巴托克式的创作手法。而在早期探索阶段,尽管里盖蒂想“远离”巴托克——创作了不少实验性音乐作品,但实际上巴托克的影响也依然存在其中。

此外,里盖蒂1949年于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毕业后,还曾去往自己的家乡特兰西瓦尼亚收集和整理民间音乐素材并撰写了论文,为他此后继续创作民间调式音乐补充了养分。这一举动也是受巴托克与柯达伊的影响所为。

巴托克对里盖蒂的影响还体现于他后来在西欧的创作中晚期。如里盖蒂创作中期最为著名的音色音响类音乐,就存有巴托克“多调式复合手法”的影响:“两个自然音阶的独立声部联合在一起创造出一条混合的颜色鲜艳的线条,是巴托克一个典型的创意。这就是我编织音乐的出发点(如《大气》),在《大气》这部作品中,缠结在一起的线完全地混合在一起,你无法辨明各个独立的声部。”{9}再如,里盖蒂在欧洲七八十年代对传统的回归、怀旧的总体趋势下,也回顾了自己在创作早期运用过的民间调式和声技法,如创作于70年代的《匈牙利帕萨卡利亚》《匈牙利摇滚》,80年代的《练习曲》第1册第1首等。

2.早期探索思维的形成

50年代初,以钢琴组曲《音乐探索》(Musica Ricercata,1951—1953)为标志,里盖蒂毅然走上了探索个性之路,一方面逐渐形成了有异于巴托克风格的多调式半音体系;另一方面重点展现了对现代中心成分技术音高材料的个性化设计、挖掘和处理的才能,在个别音乐作品(如《变形的夜曲》《清晨》)中,还对音响和声技术做了初步的探索尝试。

里盖蒂探索思维的形成有三方面原因:第一,长期以来受限制的艺术状况反而促使了他求知欲望与探索欲望的增长,激励着他走向新的方向;第二,那些偶尔可以通过电台收听到的西方现代音乐,正是里盖蒂所渴望和期待的——那是另一片全新的音乐天地,深深地吸引了他,从而更加坚定了他对探索新方向的决心;第三,里盖蒂自感长期扮演巴托克的后继者而不安和厌烦。于是,他决定要“搞些完全不同的东西出来”{10}。

实际上,关于巴托克对自己的影响,里盖蒂在该阶段持有欲远离而不拒绝的态度。“50年代初,我开始觉得必须要远离巴托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拒绝巴托克;在风格上,我始终与他保持了非常紧密的联系”{11}。因此,哪怕是在一些带有浓重实验气息的探索性作品中,我们也依然能够或多或少地找出巴托克带给他的“遗传密码”:如《音乐探索》之Ⅲ,就是一首对巴托克有着继承和发展双重意义的小曲:一方面,该曲引用了著名的“巴托克和弦”(即具有双重三音的三和弦)为其中心成分——继承;另一方面,在乐曲的创作风格与和声控制思维上却独具个性——发展。

二、从博采众长到独树一帜

到达西欧以后,里盖蒂迅速融入到先锋派的音乐实验大潮之中。依靠敏锐的判断力和不甘平凡的探索精神,他奋力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音乐创新之路。

1.对电子音乐的崇拜与放弃以及从中受到的启发

里盖蒂早在1953年就通过电台听说了电子音乐。电台节目中说,在电子录音室所有音乐创意的可能性均可实现,是未来音乐艺术的发展趋势,这使他当时深信不疑并燃起了无尽的想象和冲动,迫切地想去科隆。这成为里盖蒂后来于1956年底离开匈牙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1957年到德国科隆电子音乐工作室工作学习,随着体会逐渐深入,他发现:“这种乐观的想法渐渐地降至一个更加现实的地步。……那是个非常费力的过程,短短几秒的属于全部综合体的双簧管音响的一系列和声要花费一年或两年的时间来制作。……在你听到你想象中的音响之前已经花掉了一年时间,可那时你的想法或许已经极度地改变了呢。”{12}这导致他后来放弃了电子音乐。

然而,在电子音乐录音室的工作学习经历也使里盖蒂获得了许多新的创作思路,并影响了他后来的发展,例如后来大获成功并奠定他历史地位的“微复调”技术就受到了德国作曲家柯尼格(Koenig 1926-)电子音乐技术的直接影响。与里盖蒂共同在电子音乐录音室工作过的柯尼格从一定数量的弦波中人工合成了曲调,他利用了一个重要的听觉现象:当一系列不同音高的音在一秒内发出超过20个以上的音时,人们就会尽管能够听到不同的音高但是却说不出它们是怎样一个挨一个的次序。这使里盖蒂深受启发:“我想创建一种让声音以‘分子形态进行变换的方法,分离曲调、和声与节奏。由于不能足够快地演奏一件乐器——每秒二十个音,所以我创建了节奏的变换方法。例如,二十四把小提琴演奏同样的曲调,但时间上有细微偏差。它们相似但不完全一样。……它们都错了,一直不同的错。这些错误加起来创造了一个漂浮的流动的模式,《大气》就建立在该原则之上。”{13}这就是里盖蒂微复调音乐的核心技术思维。

除此之外,里盖蒂乐队作品中对不同音色、不同音块的个性化叠加思维与手法是得益于他在科隆电子音乐工作室学到的另一种技术——“录音叠加层技术”{14}。

2.对序列主义的看法

来到西欧之初,除了电子音乐之外,给里盖蒂冲击最大的就是当时盛行的“序列主义”以及随之产生的“结构主义”。在科隆电子音乐中心工作学习期间,里盖蒂认真地研究了序列主义的作曲思维与技法,并且在把布列兹的《结构Ia》彻底分析了一遍之后,还在《规则》(Die Reihe)刊物上发表了一篇专论。一方面,里盖蒂表示了对序列主义音乐价值的认同:“我感觉有好几个方面的序列化思维能够为我自己工作方法的发展提供希望。……我的作曲方法或许不被认为与真正的序列音乐一样,但是在内部,植根于序列音乐的工作方法和处理被保留着。”{15}另一方面,里盖蒂也对其中那些死板的教条表示出不赞成的态度。他认为序列音乐中有两个令人“目瞪口呆”的问题:其一,平等的地位涉及所有的音乐元素——音高、时值、力度、音色;其二,所有的音乐元素都是一元化的设计,也就是说,一个单一基础序列有可能会明显地贯穿于作品中所有不同的结构领域。他认为,对于如此统一化地处理所有元素,没有任何的必要性,而且并不能保证一个单一基础序列就可以制造出可比拟于建立在感知力和理解力基础上的音乐结构,十二音音乐和序列音乐都是人造的结构,不能有机地变化。为此,他评论道:“音乐的外部结构受到拍手叫好,但对我们的内心并没有直接的冲击。”{16}

3.冷漠表现主义

里盖蒂对自己的“冷漠表现主义”(cooled expressionism或称“深度冻结的表现主义”(deep-frozen expressionism)是这样解释的:“在60年代早期,我也开始对其他类型的音乐形式和表达方式发生了兴趣。那是一种发疯似的、痛苦的声音状态,可以将其看作是类似杂乱的、原始的状态,随意而毫无克制。”{17}“在《探险》这类作品中,许多反差明显的音乐状态被相互叠加或连锁。状态的改变通常是突然地发生:在这些特殊的乐谱中常见的表演标注是‘突然停止,仿佛骨折一样地”{18}。这一风格后来被德国音乐界评论为“切碎”(zerhackt)风格,代表作有《探险》(Aventures 1962)、《新探险》(Nouvelles Aventures 1962-1965)、《安魂曲》(Requiem 1963-1965)等。

里盖蒂的冷漠表现主义成因有二:其一,“一种我们这代人所具有的有些怪诞的风格”;其二,“大概是我个人的品味了”{19}。他一向排斥伟大的、漩涡般的激情,拒绝伤感力和浪漫主义。此外,里盖蒂还曾表示过不喜欢开放的、完完全全的表现主义。因此,在其冷漠表现主义风格的音乐中,里盖蒂持有“遥远地和保持一定距离地观察他们”这一观念。也就是说,如果作曲家将伤感力过度地注入音乐之中,听众就不再能够察觉和注意到其中个性化的思维理念了。

4.机械模式

对里盖蒂机械模式(meccanico-type)创意的启发,最早可以追溯到他小时候观看的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电影中不服从指令的倔强的机器总是使他着迷;后来是五岁时因看了克鲁迪的小说(与满屋子发出滴滴答答声的钟表有关)而产生的幻想:总是想象一个按钮被按下后机器就开始运转或停转。

对机械模式风格的最早创作尝试可以追溯到里盖蒂的中学时代。他回忆说,在一首钢琴曲中,左手演奏一个三全音关系的机械进行,右手也演奏相当于机械风格的某种进行。这种风格随后体现于他于1942年创作的四手联弹钢琴曲《进行曲》之中。第一钢琴与第二钢琴分别演奏相同的固定音型,而两者又被相互错开,从而有层次地结合在一起。《三首双钢琴曲》之《纪念碑》(1976年)是里盖蒂采用机械模式思维创作的最后一首作品,由于该作品中每出现一个和声材料之后都做了一定时间长度(最长的时间达到了15个小节)的重复,并且每一次发展都坚持采用了细微化变化处理的原则,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简约派音乐的风格特征。

我们知道,简约派音乐的基本特征是重复,创作理念是从不变中求变。因此,里盖蒂的机械模式风格与简约派音乐的特征与创作理念是相类似的。而不同的是,上述音乐作品中相同音乐材料的重复次数相对于简约主义音乐来说要少得多,并且他的音乐作品很少有时间冗长的。

三、从融会贯通到再辟蹊径

70年代以后,里盖蒂与其他作曲家一样也迎来了对进退问题的思考、选择,也经历了对各种新兴主义的斟酌,直到抵达“真正自由”的彼岸的过程。

1.对重返传统的态度

70年代以后,欧洲音乐文化的总趋势是“回归”“怀旧”“综合”。在这一重返传统的总体趋势下,里盖蒂认为自己并没有随潮流而变,而依然始终保持了我行我素的风格。他说:“我被囚禁在这样一处监牢中:它的一面墙是先锋派,另一面墙是过去,而我想逃出来。”{20}“在过度的实验主义时期——50年代在达姆施塔特,我被认为是位特别传统的作曲家。现在,当许多作曲家回到了新浪漫主义和调性音乐创作,更多地墨守成规时,我又显示出很多实验性特征”{21}。

笔者认为,从创作轨迹来看,应该说里盖蒂既受到了音乐实验潮流的影响,也受到了后来重返传统的回归、怀旧和综合潮流的影响。因为,从1958—1959年创作《幽灵》以来,里盖蒂一直致力于音色音响音乐的创新和改良之中,他的此类音乐也的确与其他作曲家有着鲜明的区别,从而相当于顺应了当时的音乐潮流——每个人都在寻找只属于自己的创作道路,忙于搞音乐实验。而《大灭亡》(1974—1977)作为里盖蒂1956年来到西方后一首里程碑式的音乐作品,就已不再以音响技术作为组织音乐的最主要手段,而是综合运用了以往几乎所有的和声技术。此后,里盖蒂还创作了一系列回顾自己过去的技术传统——民间调式和声技术的作品,如《匈牙利帕萨卡利亚》《匈牙利摇滚》《练习曲》第1册第1首等;和回顾传统调性技术的作品,如《练习曲》第1册第5首、《荒诞的牧歌》第3首《字母表》等。这些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回归、综合性的和声思维与里盖蒂五六十年代的主导和声思维明显地形成了反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里盖蒂只把目光锁定在了“回归”“怀旧”和“综合”。他的很多晚期作品中依然带有很强的实验性特征,并给他带来了新的成功。

2.错觉节奏

70年代末、80年代初,危机终于出现在里盖蒂面前。不管是早期的民间调式和声技术、后来的音响技术,还是中间穿插的各种现代中心成分技术,包括自然音阶的、综合音阶的、完全半音化的、甚至是微分音的已都被里盖蒂尝试过了,而他又不想采用和别人一样的技术。除此以外,还有面前林林总总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讨论等等。这使不想老是重复自己的里盖蒂迫切地需要找到一种新的作曲思维理念和方法。于是,他打算把注意力集中在节奏这个音乐参数之上,后来便有了“错觉节奏”(illusionary rhythm)这个概念。

实际上,里盖蒂早在创作于1976年的《三首双钢琴曲》之《纪念碑》中就尝试了这一技术,但还不是很成熟。后来(80年代初),康伦·南卡罗(Conlon Nancarrow)音乐作品中的“复合节奏”(polyrhythmic music)令他大受启发。他想:能否让一位钢琴演奏家同时演奏出不同的速度来?这促使他决心创造出一种鲜明的节奏风格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偶然从一位非洲学生那里接触到的非洲音乐——班达(Banda)复调音乐中的节奏形态与他的构思要求不谋而合。班达复调音乐通常要求二十至二十五人组成一支乐队,这种音乐中没有欧洲人习惯的节奏节拍概念,但人们又可以从中辨认出两个速度层次。

里盖蒂后来在他的《练习曲第一册》(1985)中,通过将欧洲先前作曲家2对3的经验与上述班达复调音乐中的叠加律动相结合,实现了这一新技术的应用。该作品也使里盖蒂荣获了迄今为止金额最高的一次作曲大奖,由美国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大学颁发。

里盖蒂一贯坚持按自己的艺术趣味和心路意愿来进行音乐创作。为了避免审美疲劳,他总是悉心观察身边发生的一切事物,其中既包括对生活的感悟,也包括对不同领域各种问题的思考,并且,凭借极为敏锐的理解力、判断力和超强的联想力,他善于在有限条件下挖掘出与自己美学观念相符合的新榜样、新线索,进而从中获取灵感,产生新的和声思维观念。正是凭借这种精神和才能,才使里盖蒂长期屹立于先锋派音乐发展的前沿,哪怕是在音乐实验的大潮退去以后,他也依然能够在各种危机面前以自己独特的先锋派理念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 1980, pp.1455-1462.

[2] 陈小龙《里盖蒂西方时期的复调思维研究》,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3] 陈鸿铎《利盖蒂结构思维研究》,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1} 乔治·里盖蒂(Gyrgy Ligeti,1923-2006),匈牙利作曲家,与布列兹和斯托克豪森一样,是20世纪欧洲音乐先锋派的领军级人物。

{2}Vrnai, Péter. Ligeti in Conversation: Interview with Péter Vrnai. London: Eulenburg, 1983, p32.

{3} 同{2},p35.

{4} “Now we find nostalgia in the same dominant position and again I do not follow this trend either but remain independent.”同{2},第30页。

{5} 谢力昕(编译)《里盖蒂的音符轨迹——杜法罗与里盖蒂的交谈》,《音乐爱好者》2006年第10期。

{6} “But in 1949, when he graduated, the country fell under the grip of Stalinism. Only music that was optimistic and close to folk song had a hope of being published or performed. Later, Mr. Ligeti spoke disparagingly of himself during this period as the ‘prehistoric Ligeti, emphasizing the lack of information in Hungary about artistic movements in the West……” Griffiths, Paul. Gyorgy ligeti , Central-European Composer of Bleakness and Humor, Dies at 83. The New York Times, Jun. 13, 2006, p1.

{7} 【匈】巴托克《匈牙利新艺术音乐的主要特征》,载于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湖北艺术学院作曲系《巴托克论文书信选》,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第161页。

{8} Toop, Richard. Gy?觟rgy Ligeti. London: Phaidon Press Limited, 1999, p27.

{9}同{2},p14.

{10} 谢力昕(编译)《里盖蒂的音符轨迹——杜法罗与里盖蒂的交谈》,载于《音乐爱好者》,上海文艺出版总社2006年第10期,第60页。

{11} 同{2}, p13.

{12} 同{2}, p35.

{13} 同{2},p39—40.

{14} 同{12},第26页。录音叠加层实际上就是电子音乐中的多轨录音,也就是说将多种或多组乐器或人声互相“叠加”,以便在播放任意一种音色时,同时听到其他的音色。

{15} 同{2},p131.

{16} 同{2},p129.

{17} 同{2},p15.

{18} 同{2},p134—135.

{19}同{2},p18.

{20} McIntire, David D.. The Music of Gy?觟rgy Ligeti. Season 16 - Concert 4, Saturday, May 2, 2009, 8 pm,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sic and Minimalism, University of Missouri-Kansas City September 2-6 2009.

{21} 同{2},p29.

(河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QD201231)

张有川 博士,河北科技大学影视学院音乐工程系主任

(责任编辑 张萌)

猜你喜欢

巴托克盖蒂电子音乐
浅谈电子音乐在电影配乐中的体现与运用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电子音乐视觉化分析的多元理论与视角
作为爵士音乐家和教育家的巴托克
——论其对爵士乐的影响及其编订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花瓶里的钥匙
浅析巴托克钢琴“组曲”《在户外》和声特点
电子音乐在舞台艺术中交互思维模式的应用
20世纪西方音乐概览(之十三)电子音乐
巴托克《小宇宙》之历史解析
石油大王家族绝情内讧,父子大战没完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