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江碧透曾无色 舞鹤洁白自忘机

2016-05-14伍维曦

人民音乐 2016年5期
关键词:女高音作曲家乐队

中国当代中青年学院派作曲家中,陆培教授是极具个人魅力和原创性张力的一位。他的音乐风格深深立足于中国传统,又广泛取法于西方现代,向以宏大与灵动并存、思想和审美并重为特质。他的作品被许多国外一流乐团在世界著名音乐厅演出,美国《华盛顿邮报》曾评价:“陆培的音乐灵动而满有睿智,色彩斑斓,异常甘美而又动感十足……”以我自己对陆培作品的了解来说,这个评价极为准确、传神。陆培自己对作品的要求就是大白话——“我自己过瘾,让我的演奏家与听众也过瘾”。——艺术家都是“自私”的,陆培说:“你得先打动自己,然后才能把你作品中的情感辐射出去,打动别人。——而这才是作品里‘讲真话的意思吧”。陆培还认为:音乐就是给人听的,而如果听众不要听你的音乐,你作为作曲家想达到的一切“目的”都是零。陆培的作品数量众多,每年完成一两部大型管弦乐作品、几部室内乐作品是他创作上的常态。

和许多同龄人一样,陆培经历了20世纪后半叶动荡而又精彩的社会变迁,在国内完成了专业作曲训练后,又负笈北美,在大洋彼岸深造、创作和教学达十五年之久,并在此期间蜚声国际乐坛。在2006年回国任教上海音乐学院后,陆培教授在创作上不断挑战和超越自己,不仅又完成了大量极具影响力的优秀作品,而且以广泛丰富的题材、深刻的现实与历史关怀以及具有原创性的技术语言,在国内外继续获得了极大成功与反响。

2016年3月11日、12日,陆培教授“衣锦还乡”,在故乡南宁成功举办了“舞天——陆培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为“南国之声”系列周末音乐会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场音乐会(两天曲目相同)由刚刚建立不久的广西交响乐团担任演奏,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蔡央教授指挥,特邀旅美小提琴家韦晓壮担任乐队首席,女高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李秀英教授倾情加盟,在其中两部作品中担任独唱。

本次演出曲目涵盖了作曲家近十余年来的创作生涯,可以看成是一种回顾式的总结呈现:为双弦乐队、竖琴、钢片琴、打击乐而作的《舞天》(2004)、为女高音与乐队而作的《芦笙与铜鼓舞》(2006/2015)、交响音诗《金牛贺春》(2009)、《世纪之光:号角》(2011)和为女高音和乐队而作的《看啊,那和平的旗帜》(2015)。五部作品在演绎上均具有较高的难度和鲜明的特色,对乐队、指挥和独唱者构成了挑战。年轻的广西交响乐团克服了经验不足的局限,在指挥家和首席的带领下,通过努力学习和艰苦排练,非常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演出任务。而对于很少面对学院派音乐和交响乐队的南宁观众来说,这两场音乐会的现场秩序和欣赏环境之佳也委实出人意外。作曲家在演出前的生动扼要的讲解,则使听众更好地在临响时把握住了作品的基本结构与精神内涵,成为音乐会取得成功的一个积极因素。

此次音乐会上呈现的作品中,《世纪之光:号角》和《看啊,那和平的旗帜》分别取材于辛亥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诗性题材,有着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和厚重深思的历史感。广西交响乐团的演奏员们很好地把握了这两部作品的宏大叙事的基调,使通过音乐音响描绘的浴火岁月呼之欲出,直面无碍地展现在听众面前。尤其是《看啊,那和平的旗帜》具有庞大浑成的规模和包举四海的张力,主题众多、性格各异、错彩镂金、浑然一体,充分展示了作曲家展衍繁多乐思和驾驭宏大场景的功力。而女高音的上佳表现则是这部作品得以成功演绎的关键。复杂细腻的力度与速度变化,歌曲、宣叙调和咏叹调交替的唱腔以及一泻千里的雍容气势,都被演绎得熠熠生辉、光彩四射。

相比起这两部排山倒海之作,《芦笙与铜鼓舞》则呈现出灵动的诗意和细腻的笔法。这原本是作曲家2006年为女高音和室内乐而作的《春天之歌——“山之梦”系列之二》中的第二乐章,2015年重新配器并单独首演。作品充分挖掘并探索了以花腔女高音和管弦乐队创造性地呈现原生态民歌素材的可能性。人声声部没有任何有意义的歌词,而是演唱山歌中的衬词,犹如在声乐旋律中去发展多个飞花点翠般的动机,并与乐队应答、掷还、调笑、戏仿……人声的动机化、碎片化,与乐队的旋律化、色彩化,构成这部清新天成的作品的最大特色,也成为歌唱家和乐队倾情演绎并带给听众的最为挑动心旌的亮点。

《金牛贺春》是作曲家的“十二生肖年管弦乐系列”的第四首。这首优美而狂放的音诗将汉族舞歌的纯净内敛与西藏民歌的热烈狂放并置和交融,也用管弦乐队营造出深具东方古典美学意味的艺术形象。作曲家娴熟地驾驭着作为西方传统音乐内核的对位技巧,将基本音乐素材的变形编织成犹如壮锦般绚烂夺目的色块织体。皴、擦、点、染,浓、淡、深、浅,笔力纵横淋漓,写意气象万千。时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之大气,时而“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之清旷。作品不仅极为成功地展现了抒情性、舞蹈性和谐谑性表情的融会贯通,而且罕见地将变奏和发展这两种本来有对立意味的作曲思维巧妙地熔铸起来,将静态沉思的凝练与动态狂野的奔放自然地衔接。通过变奏与发展,实现两种性格的变形与更生,从而呼应了作品的标题内涵,也体现出作曲家奇谲瑰丽的音乐诗学特征。

应该说,本场音乐会最具原创性力度和思想性深度的作品,当属用来为音乐会命名的《舞天》。这本来是作曲家的一部为双弦乐队和色彩性乐器而作的三乐章组曲(分别是“弦舞”、“童年的歌”和“舞天”)中的第三首。作品的灵感来自于上世纪80年代求学期间在广西各地采风的见闻,对作曲家来说,许多音调不是以素材,而是以感性记忆的方式沉淀下来,再如同本能地梦呓般倾吐在音乐作品中,原先的时空因素变得散漫模糊,而又更加绚丽奇幻。对于熟悉西方传统和现代音乐的听众来说,在面对这部作品时,将感受到难以想象的新颖、生动和庄严!根据作曲家的立意,西洋交响乐队的乐器被用来模仿少数民族山民们的马骨胡、侗族琵琶、芦笙的音响。在具体的写作技法上,陆培摒弃了“对位”或者“主调”音乐等传统的西方观念,而采用了中国民间合奏所特有的“加花变奏”手法,来使得本来只有一个单旋律的音乐变得有如同多声部一样的厚度。弦乐器的各种演奏技法——泛音、拨弦……直到许多特殊演奏法如弓杆拉奏、马后拉奏等,加上各种色彩乐器如钢片琴、竖琴、打击乐的着色,使得这里的音乐听来真是色彩斑斓,极具中国民间特色,又有了古代“晨钟暮鼓”之景象。一直困扰着中国作曲家的“去音高化”和“去交响化”惯性的难题,在这部“天问”式的杰作中有了极具原创性的回答。

作品一开始,在大鼓的节律映衬下,弦乐声部呈现出了令人惊异的浮雕般的细密分声部织体(共14个声部)这不禁使我们想起《诗·周颂·执竞》中的诗句: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

不显成康,上帝是皇。

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钟鼓喤喤,磬莞将将,降福穰穰。

降福简简,威仪反反。

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而钢片琴和打击乐的加入,与弦乐的非传统演奏方式一道,将乐队的音响世界置换成钟鼓金钲、八音克谐的上古岁月: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

设业设虡,崇牙树羽。

应田县鼓,鼗磬柷圉。

既备乃奏,箫管备举。

喤喤厥声,肃雍和鸣,先祖是听。

我客戾止,永观厥成。(《诗·周颂·有瞽》)

全曲在这样的庄严肃穆而华丽缤纷的基调中展开,将取材于民间、宗教音乐的节奏、织体与色彩设计贯穿于近似于古代大曲的结构布局。在音乐高潮处,作曲家为我们创造了的雍容典雅之像,仿佛重建了魂牵梦绕的华夏正音:

陈钟按鼓,造新歌些。

涉江采菱,发扬荷些。

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嬉光眇视,目曾波些。

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

长发曼鬋,艳陆离些。

二八齐容,起郑舞些。

衽若交竿,抚案下些。

竽瑟狂会,搷鸣鼓些。

宫庭震惊,发激楚些。

吴歈蔡讴,奏大吕些。(《楚辞·招魂》)

在星汉灿烂、日月辉映的尾声之后,听者不仅深深震撼于作曲家所创造的音响奇观,也为其中所散发出的来自古老文明血脉深处的思想而低回沉醉。毕竟,以这舶来的技法与载体作“他山之石”,注入我们自己文化的养分和对这种文化的挚爱与感悟,便能迸发出精纯光艳,雕成昆冈之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陆培教授在此与我们分享的内心体验,源自碧透洁净的邕江之水。余音三日之后,亦久久不能忘怀。

伍维曦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萌)

猜你喜欢

女高音作曲家乐队
遥远和她女高音独唱
小小作曲家
花的乐队
长空万里
——为女高音而作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祖国,我是你的一首歌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花的乐队
作曲家
FOLLOW FOLLOW 《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