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雨织哀愁,无声胜有声

2016-05-14邱伊彤

青春岁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异同东山语言艺术

邱伊彤

【摘要】《诗经·豳风·东山》与汉乐府民歌《十五从军征》是两首创作于不同时代背景的征戍诗,二者不仅主题相近,对“细雨织哀愁,无声胜有声”语言艺术手法的运用更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二者异同的对比分析启示我们,应注意对中国古典民歌的创作模式进行纵向归纳,重视纵向比较对诗歌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语言艺术;《十五从军征》;《东山》;异同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篇幅短小却意蕴深刻的汉乐府民歌,描写一个老年归乡的老兵的遭遇;《东山》出自《诗经·豳风》,是一首描述西周前期东征战士返乡思绪的民歌。这两首民歌虽然创作时空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仅体现在二者都反映了战争之苦的主题,更表现在二者诗歌语言艺术手法运用上的相似性。

一、“细雨织哀愁”的艺术手法

诗歌《东山》共分四章,其中“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四句诗从首章到末章反复出现了四次,贯穿始末,这就是《诗经》重章迭句的歌唱形式,为《诗经》的一大特色。正是这种章首四句迭咏的形式勾勒出了全诗的主旋律。回环往复的吟诵,不仅构成一种音律美,更代表了情节和情感的不断推进,使《东山》产生一种“细雨织哀愁”的艺术效果。具体而言,诗歌通过详细描写战士在返乡途中思绪的变化,从而达到乡愁愈发浓郁、沉重的艺术效果:从回忆艰辛的战争生活到对家乡境况的追念,再到想象家中妻子对自己的思念,来突出自己的思乡心切,最后复归于对往事的甜蜜回忆和对现实的担忧当中。虽没有强烈的情感抒发,在反复吟哦之中却能让读者感受到愁绪的渐进,这便是“细雨织哀愁”的艺术手法。

细雨如同愁绪,起初只是朦朦胧胧、清清淡淡的一点,却能渐渐蔓延、侵入到四面八方,终于无孔不入,冰凉了身心。无独有偶,《十五从军征》同样没有强烈的情感表达,甚至于直到末尾才出现一个“泪”字,但却有着打动人心,催人断肠的悲剧力量和艺术魅力,不得不说其对“细雨织哀愁”艺术手法同样有着娴熟的运用。下面,就让我从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1、以平淡口吻叙真情

无论是《东山》还是《十五从军征》,均以平淡的口吻叙述了征人归家的情景,但二者同中有异。《东山》的语言虽然平淡,却并非真正的寡淡无味,诗歌中重章迭句的艺术形式和以乐景衬哀情艺术手法的运用,都使诗歌的语言带上了朦胧的美感和淡淡的对于归家的喜悦和期待,以此达到王夫之所言“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的艺术效果,从而使诗歌意蕴丰厚,委婉动人。如诗歌中用喜蛛“蟏蛸”、鹳之喜叫、喜鹊“仓庚”等意象起兴,引出征人在想象中妻子的思念和回忆中婚宴的喜庆的乐景,以此反衬出战争使二人新婚久别,望穿秋水的残酷现实,传递出征人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深深忧虑,使哀情更切,这样的语言艺术手法无疑拓宽了诗歌的思想容量,在语言表达上也平添了几分神采。

相较之下,《十五从军征》的语言似乎稍显寡淡平和。没有《诗经》特有的重章迭句,而由于篇幅所限更无法用优美的反复吟唱来营造一种细雨飘飘,凄风苦雨的惆怅氛围,甚至也没有《东山》以乐景衬哀情的凝重感,如此看来,《十五从军征》在语言艺术上似乎逊色不少,实则不然。首先,《十五从军征》在语言上采取了对话形式,用征人和乡里人的对话,来揭示老屋早已破败不堪,亲人早已骨化形销,家败人亡的残酷现实。征人不问“家人今安在?”却问“家中有阿谁?”,其中包含了多少辛酸泪!征人十五岁离乡,彼时家中人俱在,生活安乐祥和,但历经六十五年的风霜,时光不仅苍老了房舍,将其变为堆堆乱坟,更苍老了人的容颜,自己成为八十岁的老叟不说,家人的命运更是难言。自己的父母安能健在?自己的弟妹在这战火纷飞的年月又是否能幸存下来?他深知这些都难以预料,因此他在心中卑微地祈祷,希望家中还有人能与之重逢。然而,乡里人的回答“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却间接地告诉了他答案,别提家中人啦,连房子都掩埋在乱坟之中了!一个“遥”字,穿越了漫长的年月,一举击破了征人心中仅存的一丝甜蜜的幻想。其次,诗人还运用了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从一开始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到“松柏冢累累”,都暗含了一种艺术的夸张,以此来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冲击力,从而渲染强化了战争以及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带来的苦难,控诉了旷日持久的战争给社会带来的深重灾难。

因此,《十五从军征》在遣词造句上独具匠心,其语言看似寡淡平和,实则通过采用别具一格的语句组合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大半世纪的历史变迁和战争侵害浓缩到一个归家的征人的所见所闻上,来实现一种淡而有味,意蕴深刻的“细雨织哀愁”的悲剧艺术效果。有别于《东山》用重章迭句和以乐写哀艺术手法所营造的归家前喜悦与担忧交织的矛盾心情,《十五从军征》侧重用无声的叙述来传达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却不得不接受家破人亡现实过程中的沉痛心情,此时无声胜有声。

2、以荒凉景象添哀愁

在《东山》的第二章中,“我”猜测了家中的境况,其中便对家中冷落颓败的景象做了一番描绘:“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同样地,《十五从军征》也运用了这一手法,用“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四句道出了家中的荒凉景象。然而,毕竟一个描绘的是想象之景,一个描绘的是现实之景,前者还怀有一定的期盼:“不可畏也,伊可怀也。”。反之,《十五从军征》中的主人公面对的是现实中的家园,其悲戚惨淡之情一目了然。

因此,虽然《十五从军征》也描写家中的荒凉景象,但却不止于描写,而是进一步把代表家中荒凉的旅谷和旅葵用来持羹作饭,生动地表现了征人尚未从亲人离散,家徒四壁的现实中回过神来,而是恍恍惚惚地沉醉于亲人俱在,自己还能为父母妻儿做一餐饭的美好幻想之中。“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这是从军长达六十五年的征人对长期缺失的幸福家庭时光的模拟和真实虚构,作者轻描淡写的两行诗,却使诗歌的张力饱满,情感强烈,简直具有催人泪下的力量。《十五从军征》就地取材利用“旅谷”和“旅葵”的“细雨”,织出了绵绵的哀愁。

3、以第一人称视角写还乡

两首诗歌均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描写归家的场景,以个体的经历来折射战争给一个生命乃至千万个白发还乡的征人带来的生活及精神上的双重痛苦,从个人的苦痛上升至群体的、全社会的苦痛。这是《十五从军征》与《东山》现实主义诗歌风格的鲜明体现。

虽然两首诗都采用了第一人称视角,但《十五从军征》却不同于《东山》,一开始就故意虚化第一人称代词“我”,直到诗歌的最后一句“泪落沾我衣”才点明,似乎是自我意识的重新发现和再度回归。这正体现了主人公从踏上返乡路途开始,在经历了重逢希望的破灭和模拟家庭生活的失败之后,直至“出门东向看”这一刻,才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孤苦伶仃的可怜处境,才重新认识到自我的现实存在,终于“泪落沾我衣”,一个“沾”字,体现了征人无言饮泣、老泪纵横的极度悲伤,使全诗带上了幻想破灭后直面惨淡现实的深刻悲哀。“细雨织哀愁”的艺术手法,具体到一个“我”字也能体现出来。

4、以旁人目光衬哀情

《东山》中,诗人巧妙地运用时空腾挪法,在第三章中想象妻子怀念自己的场景,以妻子的眼光来展现战士连年征战不得归家的艰辛和新婚之别的痛苦,以此来表现征人对妻子和家乡的思念之情;相应地,《十五从军征》采用对话形式,以乡里人的眼光道出征人无家可归的现实,更显唏嘘。二者都以旁人眼光来描写、衬托自身的悲凉处境,实现“细雨织哀愁”的艺术效果。

5、以视点变化推愁绪

有别于《东山》,《十五从军征》中对征人归家景象的描写是遵循视点由远及近的顺序的,而征人的感情亦随之慢慢上升至高峰,最终化为一个“泪”字,极尽辛酸。视点的变化十分清晰。从“始得归”到遥望家园,到走近家门,看见“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再到步入庭院,看见野生的稻谷和野菜,然后走入屋中,持羹作飯。在这个过程中,视点跟随主人公的脚步由远及近变化,而愁绪也随之逐步推进,慢慢郁积,直到细雨织成再也化不开的浓浓哀愁。

二、“无声胜有声”的留白艺术手法

老子说过:“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即越好的音乐越寂静无声,越好的形象越飘渺无形。同样地,越深切的哀愁,就越是蕴藏于无言之中,因为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无言”,体现在诗歌当中,必数留白的艺术手法了。哀愁原本就缥缈无形,如何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十分考验诗人的文学功底。我认为,在《十五从军征》中,诗人巧妙地用行文和情感上的留白来攻克这一难题。

1、行文上的留白

《东山》和《十五从军征》两首诗,都从征人归家这一细处着笔,而非宏大的战争场面描写,没有硝烟弥漫的战场和尸横遍野的惨烈,诗人反而着眼刻画征人战后还乡的复杂心境和悲惨遭遇,亦不交代征人还乡的社会历史背景,这本身就是一种行文上的留白。这也是《十五从军征》与《东山》二者的共同点。

2、情感上的留白

若说行文上的留白是《十五从军征》与《东山》二者的共性,那么情感上的留白则为前者所特有。这一点在“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四句诗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前两句如上文所言,是征人由于渴望亲情和家庭欢乐,尚未能接受残酷现实的打击而产生的麻木的、一厢情愿的幻觉,是他对幸福家庭生活的模拟和憧憬,沉浸在为家人洗菜做饭的美好幻想之中。而当他做好饭,烧好菜的时候,才猛然发觉“不知贻阿谁”,被现实迎头浇了一盆冷水,痛楚此时才涌上心头。这四句诗语言平淡朴素,只是纯粹地叙事,从未提及一个“愁”字,却留给读者巨大的艺术想象空间,征人面对现实的无力感和迷茫彷徨的情态犹在眼前,这就是留白艺术手法的艺术魅力所在。或许正如辛弃疾所言:“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个中况味,一切尽在不言中。

《十五从军征》与《东山》作为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征戍诗,却在抒情结构和艺术手法上体现出高度的相似性,形成了“细雨织哀愁,无声胜有声”的共同语言艺术风格,二者同中有异,各有千秋,成为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之源。

【参考文献】

[1] 王夫之. 姜斋诗话笺注[M]. 戴鸿森, 笺注.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2] 曹础基. 中国古代文学(第二册)[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 高尚卿. 《诗经》民歌与“汉乐府”民歌的写实性之比较[J]. 前沿, 2005,12:224-227.

[4] 张来芳. 汉乐府民歌叙事艺术探幽[J]. 江西社会科学, 1997,10:59-64.

猜你喜欢

异同东山语言艺术
东山由义井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红红的苹果
巧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数学课堂
东山书院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
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业文化建设的校企文化融合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大陆和港澳台初中历史课标在中国文化史方面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