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段具体目标下的古诗教学策略

2016-05-14于强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段古诗节奏

于强

厘清古诗阅读能力发展的层级,重新建构出古诗教学具体的学段目标(见表1),清晰地凸显出每个学段古诗教学内容的指向,有利于教学紧紧围绕学生的能力发展来进行。但是,在每个学段,对于“诵读能力”“翻译能力”“想象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能力训练则不能平均用力,而应根据目标突出每个学段重点要强化的能力,从而使教学真正促进学生的能力呈阶梯式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紧扣古诗教学具体的学段目标,理出每个学段能力发展的重点,实施有重点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古诗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 识字贯穿,以诵读和感受为主,凸显字词与诵读的教学

第一学段的古诗怎么教呢?根据古诗教学学段目标中第一学段的要求,可以将目标概括为:正确诵读古诗并能读出语音节奏,理解古诗字词的意思,能借助故事、图画等媒介想象古诗描写的情景,能感受语言的优美和诗歌的情感。从中可知第一学段的古诗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习诵读古诗,理解字词,感受古诗之美。国学大师叶嘉莹先生认为读书当从识字始,学古诗也一样,首先得认字,字都不认、道理都不懂,光背下来是没有什么用的。可见,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而言,阅读教材中古诗的障碍首要的并不在于理解上的难度,而是生字的羁绊。因而,第一学段的古诗教学应当以识字和诵读为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学会停顿,明白古诗朗读与课文朗读的不同,并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意境。下面以一年级的古诗《一去二三里》为例,谈一谈第一学段古诗教学的基本策略。

1.生字认读,正确诵读古诗

此环节,教师要利用诗歌天然的语境,通过多种形式,将生字的认读与整首诗的诵读结合起来,让学生读准字音,练习正确地诵读古诗。例如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到“十”让学生利用经验来认读,并顺势引出古诗。教师先诵读,让学生对古诗诵读的语音节奏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诗,练习读准诗中每个字的字音,进而将整首诗读正确。

2.示范引领,练习诵读节奏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古诗的节奏易读不易理解。教师要利用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进行适时的示范引领,让学生进行模仿性诵读,在诵读中感悟和理解古诗的节奏,促进古诗诵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在学生读准、读熟《一去二三里》的基础上,教师再示范诵读,让学生认真听并说一说老师是怎么读的,然后自己进行模仿性的反复诵读,体会古诗诵读的停顿。这种有节奏地反复诵读,让学生感悟到了古诗诵读与一般课文朗读的不同,建立起对古诗节奏的初步认知,拉近了学生与古诗之间的距离。

3.图画支撑,形象识字解词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在此环节教师要利用诗中有画的特点,充分利用图画的背景支撑功能,让学生借助图画理解诗中字词的义和形,从而让学生既习得了生字,又提高了字词理解的能力。教学时,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看图,并说说诗中的烟村、亭台在图上的哪儿,有几座亭子等等,让学生对古诗字词进行一种语境式、形象性的理解。

4.情境再现,练习感情诵读

只有感悟到了诗境,才能感受到古诗之美。第一学段的学生不能自主地想象意境,但是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绘、故事讲述或者情境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古诗情境的再现,让学生感受到,甚至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古诗的美。例如在学生大体把握了《一去二三里》中词语的意思后,讲述一段故事:“一个小孩和妈妈一起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路。这时,眼前有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家家都开始生火烧饭了。他们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休息。亭子周围开满了鲜花,小孩子伸出指头,嘴里数着:‘一枝、两枝……八枝、九枝、十枝。”学生被带入古诗的情境中,感受到诗中的情趣。最后,再让学生诵读,以加深对整首诗情趣的感受。

二、 诵读贯穿,以诗意理解和画面想象为主,凸显诗意与想象的教学

进入第二学段,学生通过两学期的古诗学习,对古诗已经建立了一定的认识,在诵读上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停顿和语音延长的方法,朦朦胧胧地感受到了古诗凝练的语言背后隐藏着一幅画或者一个故事。那么,第二学段古诗的重点是什么呢?根据古诗教学学段目标第二学段的要求,可以将第二学段的目标概括为:能借助注释、图画大体说出古诗的意思,能想象并简要描述诗歌的画面,能诵读出古诗的语音节奏和意义节奏,感悟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可见,第二学段是学生形成古诗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翻译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应该作为第二学段古诗教学的重点,而诵读则是这些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要手段。所以,第二学段的古诗教学可用诵读来贯穿,以诗意理解和画面想象为主要任务。下面以三年级的古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例,谈一谈第二学段古诗教学的基本策略。

1.正确诵读,读出节奏

因为有了一二年级的基础,教学中可以相机渗透平仄的知识,让学生进行诵读练习,通过平仄来表现诗歌语音的节奏,并以此建立对古诗文本的初步感知。例如教学一开始可以让学生进行对对子的游戏,并引出《绝句》,告诉学生这首诗里也有很多对子,以形成诵读的期待,然后让大家自由练习诵读诗歌,力求读正确、读出节奏,同时相机讲一讲平长仄短,并结合诵读掌握方法。有了方法的指引,学生的诵读就会得法,练习也就有了方向,诵读能力就能进一步增强。

2.反复诵读,说说诗意

“说说”看似简单,其实是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而这一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能否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组织出诗歌的大体意思。这样的“组织”能力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掌握和提高。因此,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注释和课文中的插图来理解诗句意思和组织诗歌大意,并在评价诗歌大意的过程中相机引导,使学生不断地修正自己表达。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诗歌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学生通过反复、有节奏地诵读《绝句》后,对诗歌有了初步的把握,这时让学生借助插图说说:你知道了哪些诗句的意思?哪些还不理解?以此让学生初步理解诗歌的大意。而“窗含西岭千秋雪”是理解上的难点,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诗人站立的位置,借助图画理解“含”可以理解为“嵌入”,“窗含西岭千秋雪”就是远处白雪皑皑的西岭仿佛嵌入窗中。在学生理解难点后,出示相关词语的解释,让学生说说整首诗的大意。而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的相机引导,不仅让学生明白了诗意,而且知道了诗歌有时可以直译,有时可以意译。

3.情境创设,读活画面

想象诗歌画面是想象意境的基础,而画面的想象越丰富,学生越容易进入诗境,学生的想象能力也会在其间得到发展和提高。因此,一方面要让学生把诗歌的语言想象成画面,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读活画面,把画面想象成动态的情境。例如在学生把握了《绝句》的诗歌大意后,教师可以借助图画和音乐,通过语言描绘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诗人所处的环境,去想象小鸟怎么叫,白鹭怎么飞。然后,让学生去描绘想象到的情境,借机让学生去诵读,读出诗中的情趣。

4.背景介入,读出理解

有了画面作背景,学生的诵读就从语音节奏的关注转向意义的表达,从而读出理解上的节奏。这是一种个性化的理解活动,而反复诵读有助于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为体验诗歌的情感做准备,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例如在学生感受了诗境后,相机介绍《绝句》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反复地读诗,说说自己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通过诵读来强化自己的理解。这样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了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从而感受诗歌的内在之美,越发觉得这首诗有味道。

三、 体悟贯穿,以再造意境和文字品味为主,凸显意境与诗情的教学

叶嘉莹先生认为当下的诗词教学就是让诗从抽象变为具体,让今人也能体会当时诗人的感情、心智、意念、理想等,使诗词活起来。对于小学生而言,体验到诗情,也是读诗、学诗的一个重要目的,而作为小学的最后一个阶段的第三学段,教学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那么,怎么来教学呢?综合古诗教学学段目标第三学段的要求,可以将第三学段的目标概括为:能借助诗句,在诵读与想象中描绘出古诗的意境,并通过关键的字词和资料的阅读感悟古诗的内在意蕴,进行古诗情感的体验。因此,第三学段的古诗教学应将再造意境和文字品味作为重点。下面以古诗《宿新市徐公店》为例,谈一谈第三学段古诗教学的基本策略。

1.经验引入,触碰意象

意境基于意象,是意象的整合和超越。因此让学生再造意境,首先要让学生对意象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为意境的感受和诗歌深层的理解进行铺垫。例如教学一开始,可以出示图画,让学生据图背诵《小儿垂钓》《池上》,通过比较共同点来直观感受“儿童”这一意象,然后揭示诗题,简介范成大,点出他是在诗中描写儿童特别多的一位诗人,从而引发学生对《宿新市徐公店》中“儿童”的关注。

2.诵读节奏,理解诗意

反复地、有节奏地诵读,能让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大意,为描绘意境做准备。如在诵读《宿新市徐公店》时,可以让学生按平仄的方法自由诵读全诗,读出节奏,然后借助图理解“篱落疏疏”“一径深”和“未成阴”,最后让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歌的大意。这样理解,让学生对诗中的景象和事情有了一个整体把握,拉近了学生与诗境的距离,为学生走进诗境提供了认知上的支撑。

3.情境描绘,再造意境

意境是诗人之情与诗中之景的交融。教学中当学生理解了诗意后,要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对诗中的情景进行描绘。这样的描绘就是再造意境的过程,描绘得越具体,意境就越丰富,学生就越能沉静其中。例如:当学生初步把握了《宿新市徐公店》的诗歌大意后,就可以借助图画引发学生想象孩子们捉蝴蝶的情境,他们怎么捉?蝴蝶怎么飞?他们又是怎么追的?最后找不到蝴蝶,他们又有怎样的表情?然后让学生描绘,并相机加入一些情境性的表演,将“捉”具体化、丰富化,使诗中的意境跃然于眼前,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就在诗境中,儿童的情趣也就自然地呈现出来,融入到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之中。

4.品读词语,诵读表情

诗人的情感既在诗境中,更在语言中。正如王国维所说:著一字境界全出。因此,在意境的体悟下,要引导学生品读“诗眼”,让学生从诗歌的语言中真切地体验诗人的情感,悟出语言的情感和美感。例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让学生品读“疾走”“无处寻”,发现孩子的天真与可爱,感悟到童趣,更体验到诗人对孩童的喜爱之情与一颗纯真的童心。最后,让学生再去诵读,表达出这样的童趣与喜爱之情,古诗之美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学生的情感也经历了一次熏陶,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

综上所述,依据重构的古诗教学学段目标,厘清每个学段教学目标的重点,实施凸显重点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建构出学生古诗阅读能力发展的阶梯,从而让教学真正促进学生古诗阅读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学段古诗节奏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节奏
劳劳亭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轻快漫舞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