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文明的广西新型工业化的问题与对策

2016-05-14磨清辉

智富时代 2016年7期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生态文明建设广西

磨清辉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二者是内在统一的,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实施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转型。在这一进程中,广西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转型发展初具规模,但仍存在政策执行力不足、市场主体的能动性未得到充分调动和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转型方向不明确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可以从提升政策的执行力、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内驱力并结合广西资源优势探索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转型之路几个方面寻求解决路径。

【关键词】广西;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工业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这个概念,这表明我国工业将逐渐转向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1]新型工业化是对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反思,是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及发展新形势而提出的新理念,同时也是我国工业化实践中最先进的指导思想。而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便是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只有充分考虑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工业化,才有可能真正落到实处。广西虽然是我国工业比较落后的省份之一,但近些年来也正致力于通过走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广西工业的现代化发展。但正如我们所知,转型与改革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目前广西的工业化转型正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与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思维视点与措施参考是亟待我们去解决的事情。

一、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是内在统一的

人和自然是相辅相成的,并不是对立的,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既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生态文明是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新兴工业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推动力。众所周知,作为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中介手段,工业化行至今天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文明,但其“副作用”也不断涌现,严重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物种消亡等问题警示着我们必须实现传统工业的转型,实现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从而实现工业发展的生态化、循环化、可持续化。

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我国工业发展实践也证明必须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与融合。近年来,从在思考传统工业发展利弊的基础上,我国先后提出新型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等重要经济发展战略,提倡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等理念,将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相结合,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工业的生态化,也推动着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不断涌现。这些可以说是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成内在统一的实践基础。

(二)我国大力提倡实施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

改革开放时至今日已经有30多年的时间,国家经济改革与发展正在由粗放型走向集约型,在实现经济“软着陆”的过程中,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转型二者的共生关系,力图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任务,要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即将生态文明的内涵融入工业化建设,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就使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占据了突出的地位。[2]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提出是国家在发展问题尤其是“怎样发展问题上”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方略,这一系列新思想、新思路蕴含着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重合并进的思路。

二、基于生态文明的广西新型工业化转型现状与问题

(一)基于生态文明的广西新型工业化转型的现状

近10年来,逐步探索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转型是广西工业发展的重心和主要任务。为了实现预期目标,广西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从制定相关政策、战略与规划入手,推动全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转型,并为它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与辅助措施。正是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广西构建起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的生态产业链条和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化改造工业园区、能源重化工企业,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经过几年的尝试与探索,广西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转型发展初具规模,目前已经实施了推广了一批重大项目和关键性技术,构建了一大批示范性生态工业园区,能耗型企业生态化改造与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产业集群生态循环化发展势头良好。

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承认,广西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转型和发展之路还只是刚刚开始,在实施的过程中许多问题亦暴露出来,亟待我们在转型与改革的过程中不断予以解决和完善。

(二)基于生态文明的广西新型工业化转型存在的问题

概言之,广西在实现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方面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之一:政策的执行力不足

政策与现实的脱节是在探讨广西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转型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从前述我们不难发现,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转型是我国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经济发展战略,相关的政策文件对于这种转型的重要性、利弊得失以及发展举措等不乏论述。因此,从政策与理论的高度上来说我们已经高度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回归实践,在面临各种利益诱惑、人情关系、困难险阻等情况时,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转型的实践常常会出现偏离政策轨道的情况,“政策很唯美,现实很骨感”这似乎部分地成为了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转型的写照。而一项好的政策只有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这也就是说广西要走上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难题之一便是政策执行力的问题,即各种政策及解决问题的举措如何能很好应用于实践,如何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2.问题之二:市场主体的能动性未得到充分调动

传统经济学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应属于半公共产品甚至是纯公共产品,工业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也应该是“政府的事情”,由此,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并为得到充分的关注和调动。但事实上,对于市场主体主要是企业来说,引进先进的生态化技术优化其产品,使其产品更加生态与环保,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乃是关涉到市场主体生死存亡、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与力量。有长远卓见的企业往往更能认识到企业生态化的重要性,推动企业适应经济发展的大势,而并非片面地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只是社会和政府的责任。纵观当下的商品市场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产品一旦被贴上原生态、有机、绿色、环保等生态化标识,销量往往能大幅提升。为何会这样?这说明人们的生活和消费已经开始从“数量满足”转向“质量提高”,品质和生态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视的内容。各市场主体只有抓住这种经济发展大势,将将之内化为发展动力,才有可能获得持续的成功。因此,如何更好地去调动市场主体的能动性,是广西当下实现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转型必须思考的问题。

3.问题之三:广西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转型方向不明确

作为后发型的工业化省份,广西独特的地情、民情、经济和生态状况等决定了其新型工业化之路应该具有广西的特色与精神。但纵览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工业化转型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当前的研究与探讨主要还是集中于简单地借鉴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在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方面,研究主要认为应根据先进国家及地区的经验,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分别达到何种比重为标准来衡量实现现代工业化的程度;而重工业与轻工业的结构比例方面,研究也是将重工业的比重作为衡量实现现代化工业化的标准等等。这恰恰忽视了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且不说我国与外国工业结构存在多大的差异,仅本国内部不同省份之间的经济结构、发展重心也都是完全不同的,广西独有的资源优势是什么,广西工业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广西工业结构调整的症结在哪里等等问题,都需要我们立足广西去寻找答案,寻得广西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转型的发展方向。

三、基于生态文明的广西新型工业化转型对策刍议

总的说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相结合的一般路径主要有:(1)通过政府引导,以市场为主体的工业生态化发展和管理模式;(2)加强生态文明价值观、世界观、伦理观的宣传与教育,加大公众参与的积极性;(3)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生态产业,发展环保产业,构造生态化工业产业园;(4)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生态化的技术体系;(5)将现有工业化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保护生态环境;(6)推进制度创新,发展和完善资源管理机制,健全社会监督和保障机制;(7)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8)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信息化、工业化与生态化相结合,等等。而结合广西的具体地情与问题,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努力,推进广西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的转型。

(一)多方携手努力,提升政策的执行力

在这方面笔者认为为了提高政策的执行力,经营加强制度保障,人员保障以及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第一,加强制度保障。除了对各种有关政策的问题进行研究之外,我们还需要对政策执行的机制,政策执行的制度等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释。具体到广西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转型时,要重视完善政府的管理体制,有效发挥政府的指导职能。首先,在出台政策时要对政策的执行机制进行充分研究,对政策涉及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对政策的互动反应进行充分的研究,并据此相应的设计政策及相关的实施步骤,完善政策实施的计划职能。其次,对各级政府如何自上而下实施政策,需要有一套系统的任务分解及相应的考核机制,将政策分解落实到各级部门,使政策的实施落到实处,完善政策实施的组织职能。再次,建立一套系统的评价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及新型工业化的进展情况做到科学充分的了解,从而对政策的实施及相应后续规划提供科学的基础,并且防止政策实施“跑偏”,完善政策实施的控制职能。

第二,人员保障。政策要有力执行需要实施者主体的参与。而实施者的主观能动性及能力,对政策执行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短期而言,需要对现有实施者进行培训及训练,使其能对政策有充分的了解,并且具备实施政策相应的能力;同时,需要完善政策实施的相关岗位体系,明确相应岗位应有的职责及相应的权利,明确相关的考核体系与职务职位晋升体系等相关制度内容。长期而言,需要制定相关的招录及进退等用人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到政策实施者队伍中来,从而保障政策的实施。

第三,社会公众的参与及监督。政策的执行也需要社会公众的参与,尤其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过程,既是一项与社会公众息息相关的事情,本身也是一项社会化系统化的工程。应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增强社会公众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提高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公众对相关政策有足够的动力进行了解及进行监督。

(二)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内驱力

本文认为,市场主体天然具有在自己的经济活动中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求和能动性。只不过在目前社会中,很多市场主体还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因此如何激发市场主体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首先是市场主体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内在需求的问题。这既是一个意识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既要宣传教育,也需要让市场主体在实践中体验到产品生态化、企业生态化的好处,才能相互促进,获得良性发展。其次,要完善市场价格机制,使价格充分体现生态文明与工业化相结合的内在需求,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去调节生产经营者的行为,使其自觉节能减排,自觉实现产品生态化、企业生态化,并且在市场中获得应有的回报。第三,实行约束和激励并举的环保价格机制,提高废弃物排放成本,使排放污染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使保护环境者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与奖励,破坏环境者要承担更高的经济成本。[2]从而使市场主体获得相应的产品、企业生态化的“红利”,激发其积极性。总之,发展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转型必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三)结合广西资源优势探索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转型之路

众所周知,“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基于生态文明的广西新型工业化转型,只有真正适合广西区情和生态环境的工业产业,只有能真正的实现广西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才是我们要重点发展的产业,才是具有广西特色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效挖掘广西的资源优势,以此为基础探索广西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转型之路,才是转型与改革的立足点。例如,从广西现有工业发展情况来看,制造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而矿产资源等则较为丰富,基于这一资源优势,可以探索矿产开发相关产业的生态化转型技术,完善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高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广西矿产资源的生态优化及可持续开发;又如广西一些具有比较优势且对生态环境危害不大的产业,如水电、农产品深加工(糖业、木薯产业等)等,可以考虑优先发展、深度发展、生态化发展。只有突破于先进地区所谓现代工业化三产标准结构比例等固有模式的局限,广西才有可能真正走上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得不说,广西工业和经济的底子比较薄弱,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发展程度,都与国内先进地区存在一定差距。要切实实现广西工业的现代化,提高人民的总体收入水平及生活质量,走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相结合的道路是必然选择。而在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转型进程中,广西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出路,以实践提升理论,以理论促实践发展,才有可能真正实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11/17/content_632260.htm,2016-01-02.

[2]邓翠花,林光耀.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探微[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2(6):6-11.

[3]冯招容.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8(5):34-40.

猜你喜欢

新型工业化生态文明建设广西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