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木兰诗篇》为例

2016-05-14朱筱

艺术评鉴 2016年7期
关键词:民族歌剧

朱筱

摘要:《木兰诗篇》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歌剧作品,这部作品通过民间故事改编,运用西方歌剧和民间艺术相结合的方式,塑造了代父出征的花木兰形象,表现了歌剧中痛恨战争和渴望和平的主题,演唱者在音乐表演中要饱含音乐情感,做到情由心生,音乐情感对于人物形象塑造和乐章主题叙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木兰诗篇》 民族歌剧 音乐叙事 情由心生

《木兰诗篇》是我国民族歌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作品,它是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交响乐相结合的一部优秀大型情景歌剧,在唱法上更是把音乐剧、美声、戏曲等诸多多元化因素包涵于内,不仅在我国歌剧史上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也标志着我国的民族歌剧走向了国际舞台;不但受到国内外观众和专业人士的好评,其对民间故事内核的创新性改编也对中华文化和优良道德的颂扬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部歌剧中,特别是在人物形象塑造和音乐主题叙事中,音乐感情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灵魂的歌剧是各种艺术形式与情感的集合体,在舞台表演和音乐演唱中,表演者要饱含深情才能传达歌剧本身和歌剧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从而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打动观众。在人物形象塑造和音乐主题中灌注演唱者的所有情感,才能表达出音乐的内涵和神韵,所以只具备高超的演唱技巧而对角色和故事缺少感情投入的歌唱者是无法成功演绎一部优秀的歌剧的。因此笔者从体悟人物形象、深化音乐主题两个方面,探讨音乐情感对民族歌剧叙事的重要意义。

一、情由心生,在情感叙事中体悟人物形象

花木兰是《木兰诗篇》的主要角色,演唱者要通过自己的演唱技巧和情感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在歌剧中不同的性格和心情变化,而歌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除了角色之间的对话和情感交流,主要是通过花木兰的五首咏叹调来完成的。咏叹调通常是出现在歌剧剧情发展高潮时由主角演唱的唱段,对人物性格和情绪的变化具有强有力的表现作用。《木兰诗篇》的五首咏叹调不仅运用了西方歌剧创作手法,还吸收了中国戏曲元素,其对花木兰的人物形象塑造也体现在演唱者充满感情的演唱上。

在第一乐章中,花木兰演唱的第一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宽广舒缓,加入豫剧元素,以并行对比H段式整体结构,表现的是未出征前在家乡时的花木兰形象。在这首歌曲的演唱中,演唱者既要表现着女儿装的花木兰温婉的性格,同时又要揣摩人物心理,表现其为父亲出征的担忧、无奈之情,只有准确把握了人物形象、切身体会剧中人物心情,演唱者才能做到情由心生。人物形象塑造与“情由心生”是相互作用、互为条件的关系体,只有塑造好人物形象,才能在演唱过程中完成准确的情感表达,也只有在演唱中表达准确的音乐感情,才能呈现出立体化、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

第二章中的《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是在花木兰受伤昏迷后的梦境中演唱的。花木兰是因为身在军营,在战场奋勇杀敌时为心上人刘爽挡箭而受伤的,所以在演唱这首歌曲时要塑造出花木兰坚强与柔弱并济的人物性格,木兰在战场征战,勇敢坚强;另一方面,由于身体负伤,内心又深藏着对刘爽的感情,所以还要表现出女孩儿心思中柔软细腻的一面。演唱者在表现这段歌曲时要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女扮男装的花木兰在残酷的战场上拥有着对战友刘爽的纯真感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她只能把这份感情深埋心中,只有在梦境中她才能尽情述说,所以音乐感情中还透着花木兰内心的苦涩。其中旋律结构的重复也体现了花木兰的矛盾心理及其对爱情的渴望和踌躇却步。特别是这段咏叹调中,创作者在时值短的弱位拍中用了偏音,B段中创作者用了升a(清角)、升d(变宫),这两个偏音也体现了花木兰在爱情中的羞涩和是否要对心上人刘爽表白内心的矛盾感。只有琢磨透剧中花木兰在演唱这段咏叹调时复杂的心理过程,演唱者才能深刻体会主人公的情绪和情感,才能在音乐中表现、传达出来,更好地推动情节的变化发展。

通过咏叹调的歌词也能体会人物的感情。在《木兰花》这段咏叹调中的“为教芳香满人间,随风送春向天涯”这句话是在战争胜利后身着铠甲的花木兰以内心的女子形象来想念家乡木兰花时的唱段,这时的她虽然还没有恢复女儿身,但是战争结束后她可以回到自己的本来面貌,回到家乡,心情是十分愉悦轻松的。因此对这句歌词的前后两次演绎应该层层递进,以第一句为铺垫,第二句实现情感的升华,推动歌曲和情绪到达高潮,演唱者通过对歌词的如此处理来表现花木兰内心的释然和喜悦。

综上所述,音乐情感对民族歌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在音乐旋律、音乐结构和歌曲歌词中都倾注着人物的心情和感情。演唱者要体悟人物形象和歌曲中蕴含的感情,通过自己的演唱技巧和艺术表现还原剧中人物和唱段融为一体的音乐情感,而音乐情感的表达对人物形象塑造和歌剧剧情发展又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音乐叙事表达情感,深化音乐主题

歌剧中乐曲和人声同样重要,乐曲旋律和人声的变化都是抒发音乐感情的载体,歌剧中的配器、乐曲节奏、旋律、歌词和人物唱腔、表情、动作都通过作用于观众的听觉视觉等感官,表现音乐情感、进行音乐叙事,所以音乐的感情力量对歌剧的主题和叙事情节十分重要。在《木兰诗篇》中共有五个乐章,即“序曲-替父出征-塞上风云-巾帼情怀-和平礼赞”,在这五个乐章中表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上战场,奋勇杀敌胜利归来的全部故事情节,这五段乐章也以这五个标题为音乐主题形成了完整连贯的音乐曲式结构。

(一)歌剧序曲。创作者用了音色饱满的小号和圆号,旋律简单直接,音乐与和声交织,凸显了“战争景象”和“呼唤和平”两个音乐主题,也为后面四个乐章奠定了主题基调,在序曲前奏中,创作者还运用了男女生合唱形式,慷慨悲愤的男声和悲哀婉转的女声运用三小节一合唱的演唱方式呈现了音乐旋律中的战争场景,贯穿了战争中失去亲人的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之情。

(二)替父出征。这一乐章由弦乐引入,双簧管和木管的声音互相呼应,展现了一幅乡村田园画卷,在这段乐章中,创作者采用了合唱、独唱、重唱等表演形式,分别表现了战争前花父想要战场杀敌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花母对花父的担忧无助以及木兰内心的焦虑和决心,这一段通过几位主人公的音乐感情变化实现了歌曲的叙事功能。

(三)塞上风云。这一乐章采用了三段主题,通过节奏紧凑的快板音乐,把木兰奔赴战场,与战友奋勇杀敌的景象形象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同时还用小提琴的音色勾勒出战场中木兰对刘爽的纯真爱情主题,展现了残酷战场上的柔情。

(四)巾帼情怀。在这一乐章中,男生合唱表现了战争胜利后战士们的喜悦心情,男高音的领唱又把战场中军人的豪迈英雄气概表现出来,而花木兰的咏叹调充满豫剧元素,又展现了男子气概景象中引人瞩目的少女思乡景象,圆号的大线条表现,辅以小提琴的舒缓俏丽音色,相得益彰地表现了张弛有度的歌剧节奏,也为歌剧高潮来临做好了情感铺垫。

(五)和平礼赞。旋律的乡土气息表现了花木兰凯旋归乡的热闹喜悦场景,活泼快节奏的旋律也把战后人们的轻松和木兰的幸福表达得淋漓尽致。而随后与前面喜悦旋律形成鲜明对比的安魂曲,表现了人们在和平年代仍然铭记战争,缅怀在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对战争痛失亲人的悲痛正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珍惜和渴望。

三、结语

《木兰诗篇》这部歌剧以我国流传了几千年的木兰代父出征的民间故事为创作原型,运用西洋歌剧的表现手法和我国多种民间艺术形式,成功塑造了花木兰这一形象,同时通过各个乐章中的不同乐器、不同旋律节奏和不同演唱方式等手段表现了不同主题的音乐感情,从而实现歌剧叙事。演唱者要通过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来表达音乐感情,做到情由心生;同时通过对音乐结构和不同乐章音乐主体的把握,来表现音乐感情,推动歌剧叙事。高尔基说过在文学创作中“重要的不在于你说的是什么,而在于你如何说。”歌剧同样如此,对于《木兰诗篇》的完美演绎离不开创作者对作品灌注的情感,也离不开演唱者通过体会歌剧人物和歌剧乐章主题对音乐情感的表达。

参考文献:

[1]杨立军.略论20世纪中国民族歌剧女性艺术形象塑造的主要特征[J].音乐创作,2014,(03).

[2]周庆恬.浅析《木兰诗篇》的成功对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启示[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02).

猜你喜欢

民族歌剧
浅谈民族歌剧的发展源流及其独特的魅力
民族歌剧《彝红》的当代意义及艺术分析
中国民族歌剧题材与音乐艺术特点浅析
谈中国民族歌剧的独特魅力
民族歌剧创作的往日辉煌与现实危机
新时期下民族歌剧发展思考和建议
歌剧与声乐教学的互动性研究
论民族歌曲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繁星闪闪 春水涓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