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文化科技建设

2016-05-14何琦

中文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农村建设建议现状

摘 要: 农村文化科技建设是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不可或缺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文化科技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农村文化科技建设存在认识不到位、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下及科教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农村文化科技建设应该从整体入手,以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为基点,通过创新文化科技服务机制和科普教育等途径,为农村文化科技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农村文化科技 农村建设 现状 政策 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7-0120-02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飞跃发展,但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农村文化科技的建设。在农村建设中,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科学技术作为农村建设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发挥着第一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它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质量、效果及其生命力,甚至于成败。

在长期的社会建设中,往往将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对基础设施大力建设,而忽略了文化科技方面的建设,在建设新农村时,应加强各个方面的发展,不应顾此失彼。所以,关注和研究农村文化科技建设,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农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农民为主体,建立在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基层文化形式,是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价值观、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的集中反应。一个地方的经济建设是这个地方的物质基础,而文化建设是这个地方发展壮大的精神食粮,正如一个人需要物质基础和精神食粮一样,一个地方也需要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同时并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的进步会大大促进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更会促进农村的发展与进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虽然这20个字传达出经济是基础,我们必须始终把生产发展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的增加农民的收入,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了文化和科技的建设,国民经济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持。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农民的素质,加强农村科技文化知识的传播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村文化科技建设的现状及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村中的基础设施也逐渐的完善起来,人们过上了相对富裕的日子。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供不应求的状态已达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王岐山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文化营养。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必然会日益增强,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积极进行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大”以来,农村文化科技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城乡发展不均衡,差距相对较大,导致我国城乡的文化科技建设发展也相对的不平衡,这直接影响了农村文化科技建设朝前迈进的步伐。不过,从总体上来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相比,与广大农民的需求相比,农村文化科技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目前,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当迅速,一些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生活也处于相对富裕的状态,但是,当今的农村文化科技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

在农村,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根据调查,农村的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好多村民在小时候基本没有上过学,对文化方面了解甚微,古代那些封建传统的文化思想还在影响着他们,重男轻女、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算卦占卜等。加之农村很少有专业的知识讲座或培训,农民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少之又少,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知识的匮乏。

由于文化素质低,曾出现过以下现象:西安“最牛村支书”殴打城管民警,自称代表政府;四川村支书兼职做巫师14年,公安局邀其看风水等。通过这些现象,可以看出文化建设对于农村人民的重要性,由于缺少文化知识教育,滥用权力、迷信等现象在农村层出不穷。

时代前进,科技进步给人们在物质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同时人们在精神上的需求也在随着物质的满足不断更新,不断增长。国家感受到了这种不断增长的需求,在广大农村投入大量的资源来改善相对城市匮乏的文化领域,建文化屋,设活动室。政府帮助村民开展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开始搞的轰轰烈烈,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文化室就成了摆设,活动室更是无人问津。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究其原因主要不外乎两点:其一,文化形式过于老套呆板,现代因素不足,对村民缺少实用性,没有吸引力,新鲜劲一过完了,村民们的文化素养没有得到多大提升。其二,底蕴不足,缺少后劲儿和强有力的引导,村民们没有从这种形式的文化灌输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相对于几册图书,人们更希望自己的技能和素质得到提升。目前国家在满足村民们提升素质中需要的文化人才和物质支持实力上可能还有一定的差距。相对于人才和物质支持来说引导却更是比较容易做到,时下农村两委班子在好多地方都是人浮于事,除了上传下达外,几乎无所事事,白白浪费资源。

二、农村文化科技的国家政策及发展方向

“三农”政策

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持农村题材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开展农民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支持农民兴办演出团体和其他文化团体,引导城市文化机构到农村拓宽服务。重视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帮助他们提高素质。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

三下乡政策

“三下乡”即有关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内容知识让农村知道,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农村电影大棚车下乡活动,数字电视信号的推广普及,农村送科技书下乡,城市的科技馆图书馆免费开放等政策。

随着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改善人民生活的强大愿望,各项提升人民福祉的好政策正在不断的出台和落实中,而惠及广大农村的文化政策也必将会更加完善和实际,有理由相信未来十亿农民的文化大餐一定会越来越丰盛,科技一定会越来越先进。

三、对农村文化科技建设的建议和总结

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大力开展文化科技活动。在农村,可以通过举办讲座或培训,对村民进行再教育,让村民更广泛的了解文化科技方面的知识,也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尤其是对文化科技建设的现状和重要性的宣传。

改善农家书屋、图书室、活动室等设施。农家书屋工程是为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建在行政村且具有一定数量的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和相应阅读、播放条件,由农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公益性文化场所。政府通过建设“农家书屋”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有句名言说的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村民学习知识、增长文化的源泉,充分利用农家书屋,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文盲或半文盲的数量。

加大网络宣传。在当代社会,尽管电话、电视比较普及,但是网络还是很落后的,所以网络的发展存在很大的空间。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适当的改变艺术形式,贴近生活,才是文化传承最基础的要求。例如,大学生对古典乐器、戏曲的了解很大一部分源于影视作品,因此,在影视作品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渗透在生活中,使大家在娱乐之余不经意地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培养专门的文化科技建设人员。从农村的两委班子中专门抽出一个素质不错的来担任文化专干,专门组织村民的文化娱乐活动和文化长廊的建设,通过文化比武等形式吸引村民,从而搞活广大农村的文化活动。从农村的两委班子中专门抽出几个相对高素质的人来搞科技建设,专门从事科技方面的研究,为村民在相关方面提供帮助。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占很大的比例,要想实现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的文化科技建设必不可少。农村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前沿阵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村科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社会发展的生产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农村文化科技建设贡献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王丽慧. 唐山市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 商业文化,2014(10):110-112.

[2]杨怀中.科学技术进步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第一推动力[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3] 戴起伟 . 现代农村远程教育与农民培训 [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袁 ,2008,20(1):8-10,30.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作者简介:何琦,女,(1994-),河北唐山人,汉,华北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

猜你喜欢

农村建设建议现状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公证在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农村精英流失问题研究
农村扶贫开发的模式总结和反思的研究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