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思考

2016-05-14吕惠青

中学课程资源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学语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吕惠青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和古诗文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所以,初中语文主要以背诵重点文章段落和古诗词及解释为主,语文课常显得古板生硬、枯燥无趣。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语文教学中要使用优美、形象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语言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编者精心筛选出来的。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怀;可以身临其境地享受自然风光;可以体会优美语言所带来的美妙感觉。但目前的语文教学,把语文的美感破坏掉了,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都围绕着考点来讲解,让学生有些排斥和反感。因此,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

1.课堂评价中教学语言的运用不合理

在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和教育观念中,一直存在着:“严师出高徒”的思想。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和责备过多,表扬和赞美甚少。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因材施教,不重视学生的语文差异,而按照统一标准来要求学生。有些学生的语文基础十分薄弱,在课堂问答环节,语言组织能力有限,用语表达不当,但教师却认为学生没有认真学习。教师在没有弄清问题原因的情况下就对学生大肆批评,这会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2.命令式教学语言依然存在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但课堂的主体和参与者仍是学生。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才能把教学内容更深入地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应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很多教师都没有弄清楚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上经常使用命令式的语言,让学生做与语文有关的事情。学生往往对被安排的事情缺乏兴趣,自然也就对语文学习缺乏激情,致使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出现障碍。所以,教师要改变这种命令式的语言,而应采取和蔼的方式。

3.教学语言对话缺乏实效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师提问,学生无人回答的现象。首先,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其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缺少实效性。教师误认为课堂互动就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其实,真正的课堂互动应该是学生向教师提出疑惑,由教师解决或让学生之间互相解决,再由提问者做出裁定。当然,在不耽误授课时间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

二、改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策略

1.转变教师的语言观念

想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语言观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使用的语言应该以鼓励和赞美为主。只有让学生爱上语文,才能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尤其在教师授课过程中,语言观念应与时俱进,有些流行的网络词语往往更能有效表达想法,甚至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提升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运用有魅力的语言可以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表达能力的提高是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陋室铭》一文,作者主要想表达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篇文章?教师备课时,可以多收集一些有关的课外内容,以便于课上讲解时合理渗透。同时,教师还应注意语言表达的修饰和改变:首先,教师要用简单明了且富有趣味的语言来解释文章内容、主题思想及对环境的描写。其次,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陋室铭》中的那些环境描写是否可以用其他词语替换?替换后的表述与原文有何不同?第三,教师语言要随着教学内容的改变而改变,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灵性之美。同时,通过教师栩栩如生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刘禹锡与古代贤人品德的相似之处,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想要成为那样的人,应该怎样做?”所以,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语言之美。

三、结语

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教师要着手从语文教学方式和内容上来改变。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但如果教师生硬古板地教学,就会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磨灭掉了。所以,教师要从教学语言的改变入手,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学的问题,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成慎.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语言艺术与语文教学[J].科学教育.2009(6).

[2]孙秀芹.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运用策略[J].文学教育(上).2009(7).

[3]胡海瑢.语文教师应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2).

猜你喜欢

教学语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激趣 导思 引探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