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美术教学要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2016-05-14王栓军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审美素养高中美术课堂教学

王栓军

摘 要:美术教学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学生想象力不足,创造力不够,这和学生的美术素养不足有直接联系。本文就如何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展开讨论,首先是从研讨名作做起,培养学生基本的判断力,使他们知道什么是好作品;其次要让学生体察生命和生活,培养他们发现美的眼睛;再次是要在展评学习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信,让他们获得创造的信心,从而敢于突破。

关键词: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审美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24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160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通过眼睛的观察、大脑的构思、双手的描绘进行创造,对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然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创造力不足,想象力不够,一方面因为学生的思维在多年的传统教育中,受约束的时候多,被激发和放纵的时候少;另一方面和学生没有足够的审美素养有关,他们对美缺少概念,也缺少必要的情感,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美,更难说有比较高的审美水平。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只有有了对美的无限追求,他们才能主动地创造自己心中的美。

一、研讨名作

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鉴赏名作。很多学生往往意识不到名作的美,看不出什么地方好来。这需要教师的引导,更需要教师的点拨。在上课之前,我总是连续几节课,或者是阶段性安排美术鉴赏内容。有时候是在课上大家分组讨论,然后总结分析;或者是安排课下任务,让学生写出鉴赏性文章,通过写作的压力促使他们对名作进行观察和体会。在鉴赏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对外国油画和中国画做区别鉴赏。国外油画求真,追求的是形似,画得越像越好。在进行审美鉴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构图的比例、光线的对比,以及人物在刹那间所表现出来的神韵。它的美往往表现在光线的质感给任务增添的风采。而国画则要注意线条的流畅性,中国人求美,追求的是神似,画面更加抽象和高度概括,往往通过留白、点染、对比、衬托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它所追求的是人物在环境衬托下的神采。在国画传统中,并不讲究透视法,画山水建筑时,往往是近处的显得更大。

二、体察生活

除了鉴赏名作,美术教师还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体会世界之美,生命之美。先要让学生在现实的世界中发现和体会美,这是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基本功。很难想象,连生活中的美都不能发现的人能够创造出美的作品来。无论是绘画还是写作,作者往往容易被现实中的美所打动,很敏感于周边的美,这样他们才能够在作品中重现生活或者生命的美,进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美,其想象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首先是对生物的美的体察。在绘画者眼中,生物不是无情的,而是有情的,不同的环境,从不同的角度看,都能看出不同的美来。比如,雪后的青松,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投情”,用充满情感的眼睛去观察和感悟,从松树那挺拔的身姿和翠绿中感悟到某种精神。观察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让他们为陈毅元帅的那首诗来配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要根据这首诗的意境来营造氛围,构思松和雪的特点,以突出松的精神。

其次是对生命美的体察。生命的美表现在旺盛的生命力上,或者是生命的柔美。敬畏能令人产生美感,比如看到狮子健壮的姿态,被它林中之王的威风所震慑,就感觉那是美的。可是柔弱的东西让人生怜悯心,这个时候观察者的角色发生变化,从弱者变成了强者,感到自己可以照顾它,在对生命怜悯的同时获得了道德上的自我满足感,也会认为那是美的。比如看到一只小兔子,或者是日暮时分,枝头孤立的小鸟,都能让人产生美感。

最后是对生活美的体察。丰子恺是我国近代把中西画风调和融洽到一起的优秀画家,他的画往往取材琐碎的生活,这些离不开对生活美的观察,在他的眼中,几个孩子,一只风筝,几只小鸡都能入画,成为美的欣赏对象。

三、展评学习

美术课堂教学和其他课堂一样,需要教师营造宽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在相对轻松的环境里,学生才能自由地释放自己。如果教师不能容忍学生的任何小错,要他们在一开始练习的时候就要他们具备相当的水平,或者责怪他们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肯定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把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要求和标准天天挂在嘴上,并以此来要求学生,这样的教师就是不懂得教育。教育不是要求和说教,而是春风化雨,是让学生从熏陶中得来,或者从生活中自己感悟而来。对于美术课来讲,这一点尤其重要。

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在一种自由的状态下,大脑积极的活动,它是远离现实、对抗现实的,虽然来源自现实,却以超越现实为指向,在这种自发的兴奋中,大脑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实现美的创造。学生绘画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这时候教师不能对学生有太过的拘束,即便是一些零散的线条,也是学生主动的表达,是他们的创造。如果在这个时候随意批评他们,往往令学生对绘画失去兴趣,止步不前。

在学生有了些基本功夫之后,教师就可以让他们在小组间进行交流学习,说出彼此作品的特点来,还要让他们说出自己作品的构思,以及是如何用线条和色彩去表现的。小组间的讨论重点放在帮助学生明晰自己的创作思路,而集体的作品展评重点是肯定和表扬。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学生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尊重与羞辱对于他们的心理便是最有份量的一种刺激,保护它、发展它可以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最能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的往往就是画展,教师可以经常为学生举办作品展,让他们在其他人观赏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体会到被尊敬的荣誉。这是对学生创作的最大尊重,而且学生在听到别人夸奖他画得好时,心里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表扬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肯定,能使他们更有信心和勇气继续去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不断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喜欢画,敢于突破和创新,鼓励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去感受周围世界,并通过他们的想象编织出所希望的结果,逐渐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 田莉莉,邱小健.农村中小学实施音乐新课程标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6).

[2] 许凤蓉.试论中小学“唱歌课”课堂教学改革[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责任编辑 赵景霞]

猜你喜欢

审美素养高中美术课堂教学
论动画片的审美因素及对幼儿审美素养提升的价值
中小学剪纸教学“三步曲”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