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形式”到“内容”

2016-05-14蒋雨宏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公开课形式小学数学

蒋雨宏

摘 要:公开课一直以来都是示范性教学的方式之一。目前,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公开课逐渐将重心转到形式教学上,而忽视了实际教学内容,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公开课教学为例,就创新合作学习下公开课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公开课;形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04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029

公开课是教师进修的载体,是教师学习的主要方式,目的是通过观察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来改善自己教学方式。其好坏,没有一定的标准,至关重要的是学生能不能听懂。但目前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为了达到预期效果,逐渐将重心转到形式教学上,忽视了实际教学内容,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改善这一现状,更好地组织和开展公开课呢?

一、公开课:打破传统教学的模式

(一)本班上课

以往的公开课,授课教师基本都是在自己班上课,听课教师则会自发到某学校某班级去学习听课。听课教师观察授课教师的教授方法、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学效果等,通过学习,回去跟自己的课堂对比总结出新的、合理的教学方法,然后再投入课堂。

传统的公开课打破了传统教学,教师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公开课更多的是对教师自身的一种进修,教师外出学习,通过学习再来反馈到课堂。这虽然有很好的进步,但在一定程度上有事先演练的嫌疑。

(二)借班上课

为了规避本班上课的弊端就出现了借班上课,这就避免了事先演练的嫌疑。借班上课,师生之间是一种临时关系,有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不能因材施教。教师不了解学生,学生也不认识新老师,如果教师的调动性不好可能会使得整节课死气沉沉。但是以借班上课为特征的大型公开课可以满足基本教学模式的示范性。教师在起步阶段首要的任务是对基本教学模式的掌握,最佳途径就是对榜样的观察、学习。这一公开课模式可以满足教师的需求。

二、“重模式”与“重内容”:小学数学视角下的公开课

由于领悟不当,一些教师并没有很好地领会教学意义,反倒引起了一些负面影响。下面以一小学数学公开课为例,来说一说公开课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不完美。本节课属于人教版5年级内容,是由某公立小学的一位数学教师在自己班级上的一节课。

(一)课程导入目的表达不够清楚

“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5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这节课要找的次品是外观与合格品相同,质量却不同。事先已经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且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一个次品。

1.新课引入

先给每一位学生发了一个表格,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用具。

然后通过大屏幕展示例题:“共2187瓶子,至少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出次品?”

2.课堂互动

问题:如何更方便地寻找次品?

活动:老师简化数字,让学生选数3、5、8、10。

提问:

师:“3个瓶子怎么找次品呢?”

教师天平展示,学生回答:“如果天平平衡,那么天平上的瓶子是相等质量的,第三个瓶子就是次品。”

师:“如果天平不平衡那又说明了什么呢?”

生:“不平衡说明有一个是次品。”

师:“哪一个是次品?”

生:“天平倾斜向下的那一边是次品。”

师:“说得好。”

内容:如果把瓶子放在天平上天平平衡了,那么另一个没有放在天平上的瓶子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较轻的那个是次品。所以至少一次就可以算出三个瓶子里面的次品。

填表1,具体如下:

活动:有5个瓶子怎么找次品,我们一起来看看(数字8、10依次)。

……

3.总结技巧

用天平找次品分成三份,尽量等分。

(二)课程目标表达不清楚

本节课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它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试图通过较小的数字进行探究,找出规律,解决问题。但是教师在上课的引入过程中没有说明天平的意义,应该把天平的平衡关系抽象出来,然后启发学生,让学生理解借助天平,判断物体质量相等,从而找出次品。总而言之,一堂好课要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方法、流畅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注重公开课的形式而忽略教学内容

接下来探究8个瓶子的次品,教师让学生讨论,自己则课堂巡视,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不是特别明白老师的意图,他们看着手中的表格,兴致缺缺,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只有部分学生知道该做什么。而回答问题时,教师也仅提问少数会的学生。

尽管教师发现了这一现象,但他还是将课上完,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根本没有过多考虑。事后参加教研了解到一部分教师在面对学生不能够接受这种新的图表教学方式的时候,仍然选择把课上完,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至于学生有没有掌握好教学内容,可以放到非公开课的时候去补一补。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开课根本没有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浪费了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三、正确使用公开课

2000年以后,对公开课的争论日益激化。之后,公开课基本退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训。但教学过程中还是需要公开课的,那如何运用好公开课呢?

首先,教学内容大于教学形式。公开课的主要目的不是教学的形式多样化,而是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让形式尽可能多样化。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学中的资源,将教学内容渗透到教学设计之中。

其次,注重学生的课堂反映。公开课是为了让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但教学要因材施教,教师必须在学生的学习水平上找到一个平衡点,根据班上学生的课堂反映来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再次,教学内容要删繁就简。不能为了公开课而公开课,它是用来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的,应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推动教育的发展。教学内容的最优化,就是给学生最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申武广.对小学数学公开课的思考[J].百家论坛,2013(3).

[2] 胡欧.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J].西藏教育,2015(6).

[3] 郭晓伟,杨学军.浅谈公开课的评价[J].希望月报,2007(4).

[4] 蒋亮.洗净数学公开课上的浮华[J].数学教学,2009(4).

[责任编辑 房晓伟]

猜你喜欢

公开课形式小学数学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