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教工党支部六个“1+1”工程推进党支部建设

2016-05-14张庆德祁华西国庚刘健

学理论·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教工教职工支部

张庆德 祁华 西国庚 刘健

摘 要:在教工党支部中实施六个“1+1”工程,即一个教工党支部联系一个学生党支部、一个本科班级、一个学生社团、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名学习困难学生,制定一份党支部目标责任书。每个教工党支部结合岗位和个人实际,制定党支部目标责任书,明确支部工作目标和“1+1”帮扶对象,进而推动党支部建设的深入开展,更好地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增强教工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关键词:教工党支部;六个“1+1”工程;党支部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9-0156-02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经济快速增长,多元化观念及思潮的侵蚀,高校教工党支部的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党支部组织机构健全,但党支部组织生活时间难以保证[1],学习气氛不浓,支部活动较少,活动内容形式新意不够,党员参加支部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更有个别党员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通过开展六个“1+1”工程,推动基层党建活动的深入开展,畅通师生沟通渠道,密切师生关系,更好地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增强教工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廖述香[2]等提出教职工党支部的工作应紧密结合高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找准活动载体,突出为师生服务这个重点,不断推进制度建设,从而推动教职工党支部在党支部建设中加强建设。本此目的,学院在教工党支部中实施六个“1+1”工程,即一个教工党支部联系一个学生党支部、一个本科班级、一个学生社团、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名学习困难学生,制定一份党支部目标责任书。学院党委下设四个教工党支部和九个学生党支部,现有学生党员177人,教工党员60人。通过六个“1+1”工程,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教职工党支部党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发挥教职工党员带动学生党员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

一、教工党支部六个“1+1”工程

(一)一名教工党员联系一个研究生党支部

针对学院研究生党员比例高、党支部数量多的特点,要求每名教工党员根据本人研究方向及特长,选择一个研究生党支部为联系支部,定期参加支部活动,带领支部成员开展理论学习、参观考察、志愿服务等活动。参与支部建设,帮助支部完善制度建设,指导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等。在推动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深入开展的同时,自身得到提高。

例如2015年9月,恰逢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环境工程2013级全体同学在教工党员的带领下在进行桃村地质实习之余一同参观了胶东抗日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也希望世界人民铸剑并且历练自身信念。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支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由机关党支部指导本科生党支部学习主题会议。会议主要围绕“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廉政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展开。通过会议,为党支部各项工作路线及思想建设厘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为促进学生党建思想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工党支部在推动学生党支部深入开展这些党建活动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不断提高。

(二)一个教工党支部联系一个本科班级

每个教工党支部根据支部党员专业特长及授课情况,选择一个本科生班级作为联系班级,协助开展学习帮扶活动,结合学业警示同学和助学公益岗位同学的学业、专业年级和空余时间等实际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实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帮扶形式,同时为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选取部分助学公益岗同学对大一新生进行学业指导。通过与辅导员、班主任紧密配合,全员育人,推动学风建设。

一方面定期分析班级学习情况,培养优良学风,培育优秀典型。2015年9月,2012级环境工程专业的李同学被评为“中国海洋大学优秀学生标兵”,通过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带动后进学生,将教书和育人充分结合起来,增进师生交流。另一方面,关心班级学生遇到的学习、生活、心理上的困难并及时帮助疏导并解决,积极与学生畅谈,做好班主任谈话记录。机关党支部的教职工党员,多次为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形势与政策、素质与成才、学业指导等方面的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生活态度;教工党支部选派教工党员积极组织召开就业形势分析与就业指导讲座,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时刻关注就业形势,提前准备,积极主动地掌握专业技能,注重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指导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一个教工党支部联系一个学生社团

每个教工党支部联系一个学生社团,指导社团建设和发展,在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科技竞赛、志愿服务等方面给予专业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在科技项目中得到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力争在省、市级乃至国家级大赛中获奖。目前学院学生申请SRDP 43项,并顺利结题;并有多名同学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赛区二等奖、第十四届“挑战杯”鲁信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二等奖。同时,在教职工党员的鼓励下,在志愿服务方面也取得不菲成绩:中国海洋大学赴济南调查团被评为2014年度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实践队;一名应届毕业生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实验中心教工党支部成立“金智英语俱乐部”,带头进行英语角活动;为积极推动实验室文化建设,教工党支部也开设了“中国风,文艺范”文化交流平台,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四)一个教工党支部联系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每个教工党支部帮扶一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沟通交流、心理疏导等方式来缓解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同时对于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采取有效帮扶措施。目前学院为家庭经济困难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33个,带动困难学生自立自强,积极进步。

学院定期开展有关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专题讲座和演讲,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引导学生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国家、社会及老师的关爱。

(五)一个教工党支部联系一名学业警示学生

在广泛动员的基础上,每个教工党支部根据本支部研究方向及特长,帮扶一名受到学业警示的学生,通过沟通交流、学业辅导等,帮助学生分析具体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或专业上的辅导,鼓励其提高成绩,顺利毕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通过教工党支部对学生社团、班级和个人的专业性指导,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成长,我院在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科技竞赛、志愿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在省、市级乃至国家级大赛中都荣获奖项。

同时,项目的实施也有效调动了教工党员的积极性,搭建了一个师生间沟通的有效渠道,密切了师生关系,这也促进了教工党支部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荣誉,形成了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

(六)制定一份党支部目标责任书

要求每个教工党支部围绕本职岗位,制定目标责任书,明确本支部及支部党员在“1+1”工程中的目标和措施,在全院师生范围内做出公开承诺,将六个“1+1”工程与完成本职工作、推动教学科研结合起来,团结协作,营造和谐的帮扶、沟通、学习和工作的氛围,带领全院教职员工和学生共同进步,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如表1所示,以机关党支部为例,联系一个学生党支部、一个本科班级、一个学生社团、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名学习困难学生展开工作。贯彻落实学生党建八项制度,在新媒体平台中设立党建园地板块,加强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的理论学习,加强学生资助诚信教育和海洋生态文明教育,形成相关研究成果。

二、教工党支部六个“1+1”工程的机制保障

为确保教工党支部六个“1+1”工程顺利开展,应结合工作实际、立足本职工作[3],突出为师生服务这个重点,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推动党支部建设向纵深发展[2]。

(一)建立目标责任制

学期初,各教工党支部根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工党支部的目标责任制,根据支部目标确定党员个人目标,制定本支部教工党员与学生的联系规划、开展的活动计划,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个人。

(二)建立交流制度

在学期中或学期末,举办教工党支部交流活动,将本支部的先进做法、遇到的问题和经验教训与其他支部进行交流,更好地推动活动的实施。

(三)建立联系责任制

由学院党委负责宏观指导和领导责任,党委书记和党委副书记分别负责联系二个教工党支部,给予指导和联系,各党支部书记负直接责任。

(四)建立监督机制

各教工党支部于学期初上报活动计划的时间和地点,学院党委派专人定期进行检查,活动后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对未按计划进行的党支部给予批评教育,对落实好的党支部进行表扬和奖励。同时,将活动及时发布到学院网站和微信平台,发挥新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五)健全考核激励约束机制

将各教工党支部的计划和活动落实情况列入年终党建工作考核中,与教工党员的考核、评优、奖惩直接挂钩。

参考文献:

[1]吴永萍,范菊芬,徐凤霞.对高校教职工党支部建设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1(4):433-35.

[2]廖述香,叶健,李莉萍.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推进高校教职工党支部建设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2(18):21-23.

[3]左惟.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4-5.

猜你喜欢

教工教职工支部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支部联建润“甘泉”
瑶山党支部
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的“支部经”
众人拾柴火焰高
善待教工是幼儿园有效制约隐性成本之关键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