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脉康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的Meta分析

2016-05-12郭强赵欢雷星星方威陈慧臻祖义志唐小妹祝然然陈秋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成都6007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医药 2016年14期
关键词:降糖药西医异质性

郭强,赵欢,雷星星,方威,陈慧臻,祖义志,唐小妹,祝然然,陈秋(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成都 6007;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糖脉康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的Meta分析

郭强1,赵欢2,雷星星1,方威1,陈慧臻1,祖义志1,唐小妹1,祝然然1,陈秋2(1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成都 610072;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糖脉康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T2DM)对血糖相关指标的改善效果,为中医药治疗T2DM提供循证医学参考。方法以糖脉康、中药复方制剂、西医降糖药物、2型糖尿病为中文检索词,以Tang Mai Kang、Tangmaikang、antidiabetic drugs、hypoglycemic agents、granu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s、diabetes mellitus、T2DM、diabetes mellitus type 2、diabetes patient、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为英文检索词,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数据库、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收集糖脉康辅助治疗与西医治疗T2DM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糖脉康辅助治疗与西医治疗对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效果。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采用糖脉康辅助治疗2个月时T2DM患者的FBG(95%CI为-0.62~-0.33)及治疗3个月时的2 hPG(95%CI为-0.84~-0.47)、HbA(1c)(95%CI为-0.45~-0.22)均低于采用西医降糖药物者(P均<0.01)。结论采用糖脉康辅助治疗的T2DM患者FBG、2 hPG、HbA(1c)均低于采用西医降糖药物者。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脉康;中药复方制剂;降糖治疗;Meta分析

糖尿病(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率日益升高[1]。DM的常用治疗方法为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治疗等,但存在肝损伤、低血糖反应等不良反应,且费用较高。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具有不良反应少、作用缓和及费用较低等优势。中药复方制剂糖脉康主要成分是黄芪、生地、赤芍、丹参及牛膝等,其作用基于中医气血理论,从气血论治,兼顾病变之标,常用于以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为主证的DM。多项研究证实,糖脉康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对抗氧化应激损伤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2~4]。2015年4~10月,我们收集了糖脉康辅助治疗与西医治疗2型糖尿病(T2DM)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文献,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糖脉康辅助治疗T2DM对血糖相关指标的改善效果,为中医药治疗T2DM提供循证医学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检索策略中文检索词为糖脉康、中药复方制剂、西医降糖药物、2型糖尿病。英文检索词为Tang Mai Kang、Tangmaikang、antidiabetic drugs、hypoglycemic agents、granu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s、diabetes mellitus、T2DM、diabetes mellitus type 2、diabetes patient、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type 2 diabetes mellitus。采用主题检索与自由检索相结合的方式,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文献类型包括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手工检索纳入文献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及国内10余种中医药杂志。文献截止时间为2015年10月。

1.2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文献纳入标准:①研究类型: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提及随机而未说明具体随机方法的临床对照试验,无论是否采用盲法或实施分配隐藏,文种不限。②组间均衡性:治疗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病程及糖尿病并发症等资料具有可比性。③研究对象:符合中医[5]及西医对T2DM的诊断标准,年龄≥18岁,性别、种族、国籍不限。患者不伴有严重心、肝、肾、脑、血液系统等并发症或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等,排除妊娠、意向妊娠、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④干预措施:试验组给予糖脉康联合西医降糖药物,对照组单用西医降糖药物治疗(药物类型、剂型不限)。⑤结局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良反应。文献排除标准:无法提取相关数据;未进行组间均衡性比较;无明确纳入、排除标准或标准不全面;动物试验。

1.3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由2名评价员独立阅读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通过交叉核对讨论或与第三位研究员协商解决分歧。根据Cochrane评价手册5.1.0提供的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①具体随机分配方法;②分配方案是否隐藏;③是否采用盲法;④结果数据的完整性;⑤是否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⑥其他偏倚来源。

1.4统计学方法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首先进行各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检验(检验水准α=0.05),若研究结果间出现统计学同质性(P>0.1,I2<50%),分析方法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同时根据异质性出现的原因进行亚组分析。发表偏倚用漏斗图分析。连续变量采用WMD作为测量指标,分类变量采用OR或RD作为测量指标。若异质性过大则仅进行描述性分析。

2结果

2.1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共纳入10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6~15]。10篇文献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病程及糖尿病并发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文献基本特征见表1。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注:①为FPG;②为2 hPG;③为HbA1c;④为不良反应。

2.2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①9项研究[6~13,15]仅提及“随机”字样,未描述具体的随机方法。一项研究描述具体随机方法;②10项研究[6~15]均未描述分配方案隐藏;③10项研究[6~15]未具体描述是否对研究者和受试者施盲,也未具体描述是否对研究结局进行盲法评价;④7项研究[7,9~13,15]结局指标完整,3项研究[6,8,14]结局指标不完整;⑤10项研究[6~15]结局指标报告完全;⑥10项研究[6~15]均未描述其他偏倚。

2.3FPG10个研究[6~15]报告了FPG,根据疗程不同进行亚组分析。2个研究[6,14]结果(疗程为2个月)之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43,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汇总WMD=-0.48,95%CI为-0.62~-0.33,P<0. 01。经敏感性分析后,8个研究[7~13,15]结果(疗程为3个月)之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85,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汇总WMD=-0.34,95%CI为-0.46~-0.21,P<0.01。采用糖脉康辅助治疗的T2DM患者FBG低于西医降糖药物者。

2.42 hPG8个研究[6~9,11,12,14,15]报告了2 hPG,根据疗程不同进行亚组分析。2个研究[6,14]结果(疗程为2个月)之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04,I2=76%),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汇总WMD=-1.01,95%CI(-1.13~-0.88),P<0.01。经敏感性分析后,6个研究[7~8,11,12,15]结果(疗程为3个月)之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44,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汇总WMD=-0.66,95%CI为-0.84~-0.47,P<0.01。采用糖脉康辅助治疗的T2DM患者2 hPG低于西医降糖药物者。

2.5HbA1c8个研究[6,8,9,12~15]报告了HbA1c,根据疗程不同进行亚组分析。2个研究[6,14]结果(疗程为2个月)之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13,I2=57%),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汇总WMD=-1.01,95%CI为-1.36~-1.08,P<0.01。经敏感性分析后,6个研究[8,9,12~13,14]结果(疗程为3个月)之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95,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汇总WMD=-0.34,95%CI为-0.45~-0.22,P<0.01。采用糖脉康辅助治疗的T2DM患者HbA1c低于西医降糖药物者。

2.6不良反应5个研究[13~15]报告了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两种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治疗后均未见明显肝、肾功能损害。

3讨论

DM归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中医认为其病位以脾、胃、肝、肾为主,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阴虚或气虚为本,痰浊、血瘀为标。据此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作为本病的主要治法。糖脉康是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由黄芪、生地、赤芍、丹参及牛膝等组成,具有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等功效,常用于治疗DM及其并发症。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糖脉康的主要成分黄芪、地黄、赤芍及丹参具有稳定血管张力、降低血黏度、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此外,黄芪和地黄还可抑制血管内皮损伤,缓解血管炎症反应,起到细胞保护和抗细胞凋亡的作用[16]。研究显示,糖脉康在治疗T2DM方面与同类降糖药物相比,具有较好的疗效[17]。同时,中医药在降低低血糖等西药不良反应事件方面优势明显[18]。因此,糖脉康辅助治疗T2DM具有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不良反应较少的特点,具有显著的临床实用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疗程为3个月时,采用糖脉康辅助治疗的T2DM患者FPG、2 hPG、HbA1c均低于采用西医降糖药物者,但当疗程为2个月时,存在统计学异质性,使结果出现偏倚,原因可能是HbA1c表现的迟缓性、中药复方制剂应用疗程及中药改善糖代谢机制的不确定性等,需要更多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进一步证实。

本研究Meta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包括文献随机化及随机分配方案描述不清晰、文献质量差异较大、结果有夸大可能、纳入文献的样本量偏小等,需要进一步增加文献样本量以验证。

参考文献:

[1] Lozano R, Naghavi M, Foreman K, et al. Global and regional mortality from 235 causes of death for 20 age groups in 1990 and 2010: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J]. Lancet, 2012,380(9859):2095-2128.

[2] Li H, Wang J, Gao L, et al. Effects of tang mai kang capsule on angioneurotic lesions in alloxan-induced diabetic mice[J]. J Tradit Chin Med, 2004,24(1):59-63.

[3] 张宏武,阿地力江·阿不力米提,全毅,等. 糖脉康联合门冬胰岛素30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漂移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11,14(6):673-674.

[4] 赵启鹏,兰莎,张艺. 糖脉康颗粒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 17(21):41-45.

[5] 仝小林,倪青,魏军平,等.糖尿病中医诊疗标准[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6):540-547.

[6] 钟红跃. 糖脉康辅助降糖药治疗消渴症(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 职业卫生与病伤,2002,17(1):64.

[7] 潘洪. 胰岛素联合糖脉康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41例[J]. 医药导报,2008,27(4):413-414.

[8] 朱立群,顾庆奎,梁绮婷,等. 中药糖脉康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J]. 天津中医药,2009,26(3):192-194.

[9] 周家棠,林天海,周志昭. 糖脉康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60例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9):107-108.

[10] 王梅普.糖脉康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4):56-57.

[11] 杜伟,郭建忠,金晶. 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32(1):93-94.

[12] 李菊川.诺和锐30联合糖脉康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5):15-17.

[13] 俞璐,袁群,邵致格.糖脉康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管内皮素-1的影响[J]. 中成药,2014,36(11):2440-2442.

[14] 胡嫚丽,邓红艳,符杰,等.糖脉康颗粒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4):173-176.

[15] 袁群,俞璐,邵致格,等.糖脉康颗粒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2):1099-1102.

[16] 徐寒松,吴青,谢晓云,等.黄芪多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及NO生成的影响[J]. 山东医药,2011,32(6):26-28.

[17]刘玲. 中汇糖脉康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60例疗效观察[J]. 上海医药,2000,21(12):21-23.

[18] 郭强,朱玉霞,赵欢,等. 津力达颗粒联合西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影响的系统评价[J]. 中成药,2015,37(7):1440-1446.

(收稿日期:2015-11-01)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6)14-0047-03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6.14.016

通信作者:陈秋(E-mail: chenqiu1969@163.com)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NCET08-090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4-20号)。

猜你喜欢

降糖药西医异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两味鲜为人知的降糖药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现代社区异质性的变迁与启示
区域异质性: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增长
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加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疗效及对抑郁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