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的教师学习:教师的视角

2016-05-11朱春俐

高教论坛 2016年3期

程 巍,朱春俐

(1.滨州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2.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广西 南宁 530023)



·项目论文·

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的教师学习:教师的视角

程巍1,朱春俐2

(1.滨州学院,山东滨州256600;2.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广西南宁530023)

摘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是关系到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要求。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农村人口最多、农村教师最多的中国,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尤为突出和关键。本研究以北京市为例,通过文献法和访谈法,从教师的视角,探讨一种中国国情下的农村教师学习模式即教师研修工作站。研究表明,这种教师学习模式利用了城区优质教师资源和一线教育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达成教师认知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改变,对改善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其教育教学技能,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教师学习;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视角

随着全球政治、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剧烈变化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极大改变,社会对人才、教育质量以及教师的素养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农村人口最多、农村教师最多的中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是关系到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要求。在学习型社会构建和新课程改革呼声高涨的时代境遇下,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备受关注,而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基础和前提的教师学习,也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教师学习的模式有很多种,本研究以北京市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的教师学习为例,从教师的视角,探讨一种新型的教师学习模式。

一、关于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

“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是指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在北京城区的优质学校设立的工作站,旨在充分发挥城区优质教师资源、学校资源和一线教育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的教师学习模式在国外没有,属于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基于农业大国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特殊国情的产物。这种模式变革传统的教师培训和学习模式,是为满足农村一线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创新的教师学习方式,开创了国际教师教育的新模式。在国内,从政府层面来说,北京市教委自2008年9月开始创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研修工作站是国内大规模开展对农村教师教育的典范和先驱,它的成长理应受到关注,它的经验得失可以为教师专业发展开辟新的道路,提供新的途经。

研修是为了掌握职务所需要的资质能力,谋求发展而进行的工作后的主要教育培训的总称。同职前教育相区别,研修也被称为“在职教育”。教师研修一般指教师在设定的主题下,为探求教育的本质规律或解决具体问题而进行的比较长期的学术性活动以及为更好的履行职责而进行的素质培养。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通过指导教师与研修教师之间的互动,某种程度上是以“师徒制”的形式,形成教师成长共同体,促进教师学习,所以,研修站具有师徒制的某些特点。

基于本研究主题,我们参与观察研修站指导教师和研修教师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包括听课、观课、研课、听讲座、评课、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等,且收集了包括研修方案、研修计划、研修总结、记录学员成长足迹的成长手册等几类文件资料。分别针对研修教师Z老师和指导教师H老师设计了调研问卷,选取了研修教师和指导教师各若干,以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两位研修教师和指导教师进行了访谈。综合观察和收集的资料、回收的调查问卷、访谈对象的主观的体验表述,为本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一手资料。

根据研究材料,我们绘出实施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的工作框架,如下图:

图 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工作框架

二、农村教师研修站的教师学习模式:意义取向

意义取向的学习(meaning-directed learning)是指教师试图去发现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对知识进行整体的把握,进而批判地理解他们所学知识的意义,与将所学知识同诸如考试等评价方式的表现取向的学习相对。通过对研究材料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的教师学习是一种意义取向的学习。

1.基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主动意义建构学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学者泰勒曾指出:在职培训不应该是造就教师,而是帮助、支持和鼓励教师发展他们所希望提升的教学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师学习和发展的启示是:教师需关注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原有经验,主动自觉地学习和反思经验;教师学习应基于真实的教学情境和工作场景,开展体验式的学习。

研修站的学习者都是来自于乡村一线骨干教师,如W小学研修站的研修教师都来自通州、大兴、燕山、昌平、延庆五个区县边远农村,他们工作所在的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力量远逊于研修站,但他们对于教学的热爱,对于学生的热爱和对于进步的追求却异常执著。访谈中的研修教师Z老师就是一位有着20年教龄的小学高级教师,2013年获得区级骨干教师称号,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当年被推荐到北京市某区W小学研修工作站学习。Z老师本身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历,带着原有经验进入到工作站学习,在研修过程中的学习是以内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进入研修站后,指导教师帮助其反思以往教学中忽略的问题,支持他们找准发展区域,主动学习和接受教育教学理念、技巧和自身的专业水平的意义建构过程。

2. 着重实践扎根于工作场域的学习

完整意义上的教师学习既不会单纯发生在教育实践中,也不会单纯发生在以教育理论输入为主调的教师教育课堂上,而是发生在两者的交汇上。研修站的模式显然是以教育实践为主调,以问题为导向,基于教师工作场域,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并发生变化。

以北京市A中学研修站为例,项目组立足于学校教学活动,根据研修教师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编制了指导教师手册和学员手册,设计了七个以观摩、实践、专业学习、教育科研为重点的教师发展活动板块,对指导教师和学员的职责任务作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使得研修教师得以全面参与到研修学校的全部教学环节和活动中。

W小学指导教师H老师具体负责指导研修教师编定研修计划,在指导形式、内容、频率上都有相应的规范要求。

H老师:我先询问他们的研修目标,并帮助他们矫正目标,和他们一起制定并指导他们的研修计划、学习计划、发展计划。我每天都面对面指导,课前说授课,课上做示范课或听他们上课,课后议得失。

Z老师:半年研修,我聆听了将近二十位教育专家的讲座和60多节优质课,全程参与了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既有专家指导,又有“零距离”观摩导师的教学实践,同时在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的前提下,指导教师亲自指导做课、反思、研磨、跟进,效果非常直观显著。在专家H老师推荐下购买阅读了专业书籍,也是提升教学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研修结束后,我有很多想法要在回到学校后立即付诸行动。

3. 成人学习特质视角下价值取向的学习

成人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成人学习具有独立的自我概念、丰富的个体经验的价值取向性,基于问题和现实需求的内部驱动生成学习动机。

Z老师:我带着困惑走进研修站:困惑之一是当了二十年的教师,在专业上很难有所突破;困惑之二是不知如何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学生越来越不爱学习了,怎样的课堂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

成人自我导向的学习在参加研修站的教师学习中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对自己学习的原因和目标有准确把握。教师们带着各种工作迷思进入研修站学习,渴望利用系统集中的研修学习过程带来关于教学行为和知识的转变,解决教学职业生涯的困境,实现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重大突破。教师在研修站的学习关注教师的反思实践和重视合作的特点,实际上是满足教师解决现实问题应对职业困境的需求,内容的重视实践性到学习途径的关注社会性都最大化适应了教师作为成人学习的特质。教师间的系统探究以及变革课堂实践的合作是研修站教师学习的主要路径。

三、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的运行机制特点

1.专业性

研修项目针对农村骨干教师的专业需求和发展规律设置项目的内容,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表现在项目设计遵循课题研究的内在逻辑和研究自身内在逻辑,是统一的。

2.行动性

研修的农村教师不是单纯的听指导教师的理论讲授,而是指导教师引领研修学员体验整个教学过程,边讲边做边研,体现出行动性特点。

北京市教师研修站项目组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且编制了指导教师手册和学员手册,设计了七个板块的学习活动:制定计划、教学观摩、教学实践、专业学习、教育科研、持续发展、研修总结,对指导教师和学员的职责任务作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通过阅读该手册指导,教师和农村骨干教师对各自任务内容及完成时间、完成标准了解得十分清晰[1]。

3. 生成性

研修项目出发点完全基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研修项目实施围绕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已经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展开,研修项目内容是在指导教师和研修学员的互动中生成,随着学员对课题研究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提升而做出内容的选择。

指导教师用“双赢”表达他们的收获。有人天天听课,他们不能懈怠,每节课都要认真对待;课后要与学员交流,他们得说出些“道道”,这需要不断地学习、总结;不同的学员有不同的需要和特点,如何指导他们提高,还要琢磨指导方法,逐渐积累指导和培训经验,这也有助于指导教师自己的专业提升。此外,他们还从农村教师身上学到了很多特有的朴实、认真、刻苦的品质,与农村教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4.实践性

此研修项目基于研修学员的实践背景,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① 教书匠到反思型教学的实践家。

②从“有效传递模式”转向“合作建构模式”。

前者着重自上而下的传递过程,后者着重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学习过程的关键是,默会知识的显性化;通过教学观摩,分享实践知识;在自己的实践中重新设计与实施显性知识。

四、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农村中小学教师到研修学校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学习观摩,一是来去匆匆,难免有走马观花之虑;即使蹲点蹲班挂职,师徒授受,悟得的真经多一些,一回到农村学校的原生态,未免不故态复萌。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还是要以校为本,立足农村学校的实际,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农村教师研修队伍;二是可能在教育理论的学习上会被有意无意的忽视。

通过调查,加上以往的研究,工作站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方式、学习与工作情景、学科通识培训等方面。

1.教师学习方式实践机会较少

工作站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观摩指导教师的常态课堂,并与导师和学校同事、学习同伴进行交流。该项目的实践要求为:在导师指导下,在工作站学校或任职学校上两节研究课。显然培训、实践机会较少。

2. 教师个体学习与任职学校工作情景存在差异,难以直接学为所用

由于城市学校的环境、学生与农村学校不同,学员学习到的教学方法较难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可能存在返回学校后改变不大的现象。

3. 学科通识培训需要进一步整合

城区教师培训机构分别承担工作站项目12个学科的通识培训(每学科80课时),这些学科的专业性、系统性与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提升。

五、继续发展和提高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效果的策略

有效的教师学习模式,不仅能为教师当下发展提供优质服务,而且还要具有自我发展性和生命力。教师学习促进教师发展的方式决非仅以教师接受教育者的外在影响为主题的外向学习和向人学习的过程,还是一个内向学习和向自己学习的过程。在教师教育活动中教师实际上有两个教师:一个是教师教育者,另一个是教师自己。关键是要充分尊重教师个体的差异性,坚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差异化原则,克服培训中的一刀切、均质化现象,开展分层次、有差别、多元化的培训。

针对研修站项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 提高教师学习的主动性

就学习者个体而言,教师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和学习意愿直接影响到教师在学习活动中的绩效。一方面需要农村学校和区县教委认真考核筛查,选派有较强学习需要的学员;另一方面,需要在参与工作站活动中激发教师的学习动机,使之在工作站中积极主动地掌握、理解、内化指导教师的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领悟指导教师的教学魅力,切身感受学校文化并将之应用于自身实践,以切实促进教师思想和行为的转变。

2.增加教师学习的实践机会

学习是嵌入在社会和功能的情境中的。利用“研修站”指导教师可以对研修教师提供密切关注、指导和及时反馈的特点,除了为农村教师提供大量的课堂观摩外,适当提供更多实践任务和问题解决,给予并激励研修教师应用特定技能和方法进行实践,从而切实提高其教学实践能力。

3. 学员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为减少城乡差异带来的学习难以直接应用的问题,学员要对所学内容深入理解和内化,建立或重构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专业技能,提高应对不同情境下的教学策略的运用技巧。 另外,还需要任职学校为教师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环境,在学校整体改进的背景下,构建适合教师发展的专业情境,帮助教师持续发展。

4.加强人文关怀

农村教师到工作站后由于新的学校文化、管理、环境等多种变化,容易造成教师的心理焦虑,产生迷茫与观望。如何让他们迅速摆脱观望,融入集体,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是教师队伍建设好的重要前期工作。加强人文关怀,让教师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让情感作为沟通的桥梁,在工作中发挥爱心和热心,在集体中起到增强凝聚力的作用。

5.两地联手教研活动

北京市崇文区研修学院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组织两地联手教研活动。由崇文区研修学院工作站的指导教师和第一期学员代表、第二期全体新学员共同参加。第一阶段:颁证送书,展示研修收获。《一举双赢——北京市农村教师崇文研修工作站成果集》是第一本正式出版的北京市农村中小学研修工作的专著。全书主体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收录了工作站的全面总结、各基地校的总结、各区县学员的学习总结、生活班主任总结;第二部分收录了所有学员的教学设计及专家点评;第三部分收录了全体学员的教学反思。这本书,固化了研修成果,真实地记录学员成长的足迹,既给学员所在学校留下了一份校本资源,方便学员进一步学习,还给他们的这段生命历程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记忆。

这是北京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研修工作站第一次尝试两地联手教研指导。搭建两地研修工作的平台,由两地研修部门联手,优势互补,沟通信息,加强互访,聚焦学员,深入课堂,建立城乡教育合作的有效机制和长效机制,务本求实,最终让城乡教育合作形成良性的链式效应,实惠两地,扩大了研修的维度。

6.跟踪指导

进一步深化培训成果,给学员持续发展提供支持,进一步探索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北京市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跟踪指导了各工作站第1期至第6期的学员,40所工作站共计追踪指导近400名学员。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学员回原工作站集中学习2周至4周,采用集中或分散方式进行;二是每位指导教师赴学员任职学校指导至少一次。工作站跟踪指导目标有四:一是回顾工作站学员当年培训生活、培训内容;二是汇报、分享工作站学员培训后的工作、进步、收获;三是深入指导工作站学员的可持续研究;四是展望工作站学员未来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同时此次追踪也是宣武分院“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有效途径”研究的部分内容。提出“以农村教师培训为重点,促进区域间和区域内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由市教委人事处和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中心组织,全面了解工作站项目运行中的问题,总结项目实施的有效经验,进一步提升已培训教师的专业水平,并对项目实施的效果进行深入调研,为下一阶段项目的持续推进奠定基础。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师专业化浪潮的今天,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异彩纷呈,多样化发展。北京市农村教师研修工作站努力探讨一种中国国情下的农村教师学习模式。农村教师研修站学习模式集观摩、思考和行为一体,要求研修教师脱产半年跟班研修,不断地调整和改变研修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努力达成教师认知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改变。限于个人精力,本研究没有全程跟踪教师研修学习过程,有些方面还需要更为细致、直接和丰富的证据,需要多角度的探究农村研修站作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适切性,这些都有待后续进一步的研究。

(责任编辑:梁燕玲)

参考文献:

[1]裴淼,李肖艳. 成人学习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学习”解读:回归教师的成人身份[J]. 教师教育研究,2014(6):16-21.

Rural Teachers Research Workstation's Stud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CHENG Wei1,ZHU Chun-li2

(1. Teachers’ Education College of Binzhou University,Binzhou 256600;2. Guangxi Open University,Nanning 530023,China)

Abstract: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 and improve the rural teachers' quality is in relation to the important strateg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ducation.As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most rural population,rural teacher's most populous nation,rural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and key problem. Taking Beijing as an example,this study through literature method and interview metho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to explore a kind of learning pattern under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China rural teacher:teacher research workstation.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is kind of teacher learning mode use the high quality teacher resources of city and a line of education expert's demonstration leading role,work on the teachers' cognition and emotion,the change of the values,to improve the rural educ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eaching skills,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basic education balanced development.

Key Words:teacher's learning;rural teachers research workstation;the Beij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teachers'perspectives

基金项目:2014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基于‘研修工作站’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学习模式探讨课题”(14CJYJ01);2015年度广西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基于信息技术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学习研究”(2015ZX03)。

收稿日期:2015-12-18修稿日期:2016-01-16

作者简介:程巍(1970-),女,山东德州人,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16)3-00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