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教学有效化的三种策略

2016-05-11梁海东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开放政治教学自主

梁海东

【摘 要】随着新教材的启用与新课标改革的推进,政治教师面对越来越多的茫然与困惑,如何走出茫然困惑成了广大一线政治教师终日思考的问题。文章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自主、合作、互动”三个方面谈谈如何让政治教学有效化。

【关键词】开放 互动 自主 政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B-0133-02

我们进行政治教学的阵地是课堂,与其他教学形式相比较,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有许多可取之处:成本低、效率高、组织和协调起来更容易,但是传统的政治课堂基于政治本身的学科特点,往往是和枯燥、乏味、昏昏欲睡这些词连在一起的。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政治课就是教师手执一本教科书照本宣科,政治教师也往往被贴上严肃、刻板、僵化、教条的标签。于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人们希望变更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式,以便让教师和学生从被异化的教学空间里解放出来。当今让教师的主导作用回归,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承认和体现,让教育回归人的本性成为了大部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共识。当然这些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从开放、互动、自主三个角度,谈一谈如何真正使政治教学有效化。

一、开放多元,打造魅力课堂

长期以来,政治教学被人诟病,理由之一就是“填鸭式”教学模式。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只管传授课本知识,这种“讲解——接受型”的单一教学模式,完全是服从于高考的需要,高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高考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因此导致教学案例有的陈旧过时,教学手段缺少变化,教学评价方式只有一种:考试,一张试卷定生死。如果我们的政治教学内容仅仅被局限在教材的框架之下,我们的教学案例、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方式也一味的沿用老的传统,那么教材上的知识就不能化为生活的技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行动,“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实践”最终也就丧失了学习政政治的意义。基于此,教师一定要尽力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多元的政治课堂,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无形束缚,让学生徜徉于知识的海洋中。

比如笔者在讲授《经济生活》中“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时,引入多媒体进行视频教学,打破课堂的时空限制。涉及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权,在课堂上播放了2015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议程中表决通过关于修改立法的决定的视频,生动、形象、直观的将理论知识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这样根本不用笔者再费力讲解什么是立法权。而且这样学生虽然囿于教室这一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却能通过网络接触现实世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改越来越深入人心,多元开放的政治教学已成为大势所趋。将密闭在政治课堂中的自己与学生拯救出来呼吸新鲜自由的空气,以滋润干涸的生命成为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不断的丰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采取多样的教学评价,与时俱进打造我们的政治课堂,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互动交流,擦出智慧花火

众多教育理论及教师自身教学实践都告诉我们:教学过程应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但是现在我们的教学由于班级容量大、任务繁重自动自发的选择了教师单方面讲,学生仅仅充当听、记、理解的角色这一机械简单模式。课堂缺少师生、生生互动与交流,导致课堂缺乏生气与生命的灵动,死气沉沉,让人听之生畏。因此我们应该构建富于生机与活力的课堂,让课堂成为碰撞思维、沟通情感和提升经验的场所。我们应该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糅合在一起相互促进打造能互动交流的课堂,从而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也使学生在互动中掌握知识、获取技能、增强智慧、健全人格。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

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通过提问方式进行师生交流、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全班讨论、小组讨论、班际联合讨论、搭建网络平台进行知识的探讨等。笔者一般采用的方式是:班级分组讨论式互动。先设计好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如讲 《经济生活》“通货膨胀”这一问题是时,笔者将生活中物价持续全面上涨和当时的货币政策结合在一起设置问题 :“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可不可以多发行纸币,使老百姓手中的钱变多,生活水平提高?现实中,纸币的发行量过多,老百姓手中的钱虽然多了,生活水平反而不如以前,原因是什么呢?”第一个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肯定的结论。而第二问又否定了第一个结论,与学生平时的经验完全相反,他们都不能理解 ,因此兴趣大增。为了弄明白其中的经济道理,各个小组认真仔细阅读课本并互相交流、彼此启发,最终得出了纸币发行过多,会导致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从而使物价上涨的速度超过人们收入增长的速度,最后生活水平不升反降的结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知识的引领者出现,使课堂不至于迷失方向,信马由缰。

当然让学生自觉地开展讨论,互动交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生性格各异,不是都喜欢、善于表达面对各种情况,教师应该对学生多作肯定性评价,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及优势。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自我认知的过程,通过互动交流能让学生了解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这既能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又有助于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自主学习,释放学生潜能

教学应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秉持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教师在现实中还大有人在,其结果使政治成为了死记硬背的学科,政治教师沦为教学机器,学生沦为考试机器,抹杀了自主学习能力也是人的基本能力这一基本事实。如今,国家所倡导的新课程改革目的之一就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教师只需要“做授之以渔”的领路人。因此教师要摒弃“老八股”的教学观念,贯彻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用政治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解决社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最终提高他们核心素养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是怎样做的呢?那就是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的学在先,教师的教在后。

比如笔者在教授《经济生活》“树立正确消费观”时,在课前就布置学生去调查自己家庭消费及身边的同学消费都受哪些观念的影响。结果出来后再让他们利用课本知识分析各种消费观念指导下的消费行为的利与弊,最后让他们结合实际总结出正确的消费观。最终笔者发现当真正开始课堂教学时已经讲无可讲,因为在调查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亲身实践已经将课本知识消化了七七八八,可以说这么做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称为“先学后教”,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知识的过程。在理解基础上运用,在运用过程中理解,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指点学习的途径和方法,然后由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教师拽着学生前进。一句话,自主学习是一种本能,教师要将其开发出来不能压抑。

总而言之,我们的政治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自主的互动的课堂,是充满着灵性、生机和活力的课堂。当然,教学模式现在有很多种,但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于是有的教师选择这种,有的教师选择那种,但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各自的创造才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形成最适合教师、学生的模式。但,无论采取什么方式方法都是要将教师自己和学生从传统的教学藩篱中解放出来,从而教学相长、彼此辉映。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开放政治教学自主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