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凭何期待中国重归世界强国之列

2016-04-29刘昱辰张安国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四个全面中国梦

刘昱辰++张安国

【摘要】我国自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世界目光就越来越多地集中到我国身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勾画了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领社会主义中国阔步向前,一步步重返世界强国之列。本文作者认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重返世界强国之列的优势主要有三个: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人民解放军这支可靠的武装力量以及以和平发展为核心的外交战略。

【关键词】中国梦;四个全面;世界强国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一届党中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但同时,“中国威胁论”、“中国终将取代美国称霸世界”等论调也不绝于耳。中国必将和平崛起,重归世界强国之列。但问题是,在这强权林立的世界,中国凭借什么崛起?

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任何一个国家或集体,要想成长壮大,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当今中国,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将永远无往而不胜。

能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自1840年起,昔日的“天朝上国”逐渐沦为任人宰割、倍受凌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次次抗争失败后,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最终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又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文革”爆发后,“四人帮”欲谋篡党夺权,以华国锋、叶剑英为首的老革命家果断采取措施,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从危难中挽救了党和国家,为实现党的历史伟大转折创造了前提。面对“文革”后的混乱局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通过努力,在指导思想上逐步摆脱了“左”倾错误影响,摒弃了“两个凡是”,进行了各条战线上的拨乱反正。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立足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并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战略指南,凝聚起了13亿中国人的磅礴力量。

能营造清明的政治环境。我党自成立起便始终坚信“得民心者得天下”,非常重视自身的德行和能力,以及所制定的政策策略的科学性、正确性。早在陕北抗日民主政权时期,就按照“三三制”原则分配政权机关人员,切实保障人民享有广泛民主。新中国成立不久,经党中央、毛泽东批准,张青山、刘子善两大贪污犯被执行死刑,整肃了党纪。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一步健全。尤其是十八大后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强力落实“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确定“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战略,既打“老虎”又拍“苍蝇”,有效扼制和减少了腐败,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在转变政府职能、打破垄断、土地制度和党的作风和廉政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随着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实现更多实质性突破,“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必将实现。

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革命战争年代,从“八·七”会议到党的“六大”到遵义会议,党凭借自身的智慧一次次挽救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最终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大胆地喊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启了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勇敢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创造了一个个“中国奇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稳定并逐步发展,成为金球经济的“定海神针”;98洪灾、“非典”、“5·12”汶川大地震等灾难面前,党带领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一个个胜利。就在我国发展对世界发展贡献越来越大时,“中国威胁论”等甚嚣尘上,某些西方国家又开始对我进行围堵和扼制,妄图阻挠我复兴伟业。为此,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始终高举“反霸”的旗帜,向全世界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与意愿,得到了其他国家的积极回应和支持,为我国的发展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绝对忠诚可靠的国防力量

军事实力历来是一个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都必须要有强大的国防做后盾,否则连安全、生存都成问题,更遑论发展与强大。强大的人民解放军就是我们崛起为世界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后盾。

新时期的强军目标契合国家发展战略。在我国,军队必须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没有国防和军队的坚强保障,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应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能是一句空话。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提出“要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而奋斗”的强军目标,这在我国家周边安全形势日趋复杂、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的情况下,无疑具有重大战略指导意义。强军目标站在战略制高点上,实现了 “中国梦”与“强军梦”的有机结合。“它一头连接着国情、一头连接着军情,一头连接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国愿望、一头连接着广大官兵的强军理想,它提取出富国强军的‘最大公约数,并在强军兴军这个时代焦点上,极大激发了全体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奋斗精神,聚合起包括广大官兵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普遍共识,从而打牢了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而共同奋斗的思想根基。”[1]

富国与强军相统一是实现强国强军梦的必由之路。历史一再告诫人们,穷兵黩武一定会招致覆亡。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甚至招致侵略,所以我党历来高度重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新中国成立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方针,党的十七大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与强军相统一”,这些重大战略思想为促进我国民经济从落后走向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保证,同时也奠定了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贯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了军队建设普遍规律与我军建设特殊规律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军事领域的生动展开。新时期,我们仍将牢牢地树立“全军一盘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坚持军民融合发展,引导国家经济社会资源更好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endprint

深化军队改革必将促进国家的全面改革。回顾历史,军队改革事关国家的存亡,必须要以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变化为依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顺应世界军事革命潮流,着眼国家安全需要,牢牢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标准,围绕军队规模精简整编、领导指挥体制和组织结构调整等,历经四个阶段共10次编制体制调整和重大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兵强军之路。当前,新一轮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对领导管理体制和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进行了一体化设计,通过调整军委总部体制、实行军委多部门制,组建陆军领导机构、健全军兵种领导管理体制,重新调整划设战区、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等重大举措,着力构建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和军委——军兵种——部队的领导管理体制,开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格局。同时,新一轮的国防和军队改革,必将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藩篱,在着力提高我军实战化水平的同时,盘活各类社会资源,促进国家政策制度创新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

对于一个意欲发展繁荣的国家来说,对己有利的国际环境至关重要。我国长期以来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不仅实现了自身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也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中国向来坚持和平发展,面对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我们始终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正如习近平指出的:“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2]十八大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党全国全军也在精诚团结,锐意进取,争取早日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但是,中国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推动经济发展,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将始终是我党的中心任务。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有一个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另外,在历史上,战争是被用来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但进入21世纪,战争不再具有以往的威力,在解决国际争端中显得越来越乏力甚至起反作用。如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陷入战争泥潭无法抽身,国际威望受到很大伤害。所以,中国必须摒弃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老路,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和平发展道路深植于中华文化传统。中华文化自古倡导“和为贵”,认为天地万物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种“和合”的思想强调多元素、各成分协调共处,求天下大同而殊途。《中庸》指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儒家讲“修齐治平”,强调用德和礼治理国家,自己国家治理好了,还要“平天下”。这里特别强调是“平”而非“治”,意在表明应主要依靠修养和德行治理好各自的国家,各国相安无事,最终使天下太平。如果任意地使用武力去干涉别国,则永远不能“平天下”。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讲信修睦、以和为贵,和平、和谐、繁荣、稳定始终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观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和思想行为,并成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3]这种价值观要求每个民族都要以开放、包容胸怀去接纳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允许他们自我选择符合本民族实际的发展道路社会制度。

共建“和谐世界”符合全球利益。“和谐世界”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内容,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它是对中国文化传统中“和谐”思想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继承和创新,体现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同时,“‘和谐世界理念和人类追求进步、发展的普遍愿望相通,与《联合国宪章》的基本精神相通,和人类的普世价值相通。”[4]利益是国际关系的核心要素,也是一切国际争端的根源,互利共赢自然成为和平的基石。《孙子兵法·九地篇》中说:“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意思是有智慧的人考虑问题时,必定兼顾到利弊两方面。在不利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到有利的因素,战事就可以顺利进行;在有利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到不利的因素,各种可能发生的祸患就可以解除。按照这个观点,要实现全球繁荣与稳定,就要实现在全球化条件下的互利共赢,和平发展。中国需要和谐的国内国际环境,而世界上其他各国人民也都在企盼和平与发展。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利益关系错综交织、密不可分,发展正日益成为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在和平与发展的大利面前,互利合作是唯一的正确选择。我国政府一贯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使世界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能在互利互惠基础上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是缔造世界和平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自勉.《论强军目标的实践哲学意蕴》,《解放军报》2014年8月8日第6版.

[2]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http://cpc.people.com.cn/n/2014/0330/c64094-24773108.html

[3]郑必坚.《中国和平发展与构建和谐世界》,第09页,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第1版.

[4]郑启荣.《建设和谐世界——中国外交思想的新发展》,《当代世界》2006年第10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四个全面中国梦
“四个全面”形势下的基层央行服务型工会组织发展研究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