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

2016-04-27梁丽英

教育界·上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和谐课堂转变观念

梁丽英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却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创造力,缺乏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和谐教育走进课堂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和谐课堂 思想品德教学 转变观念 师生关系 课堂氛围

在新课程形势下构建和谐课堂对每位教师都是一次真正的考验。能否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那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该如何构建和谐的思想品德课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思想品德课堂凸显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呢?在此,笔者就构建和谐的思想品德课堂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转变观念,是构建和谐思品课堂的基本前提

教学观念对课程改革具有先导性和前瞻性的作用。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严师出高徒”等教师中心主义观念,单纯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权威,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自我探索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实在教育教学中,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应是学生课堂的设计者、指导者,现代的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放下架子,平等地看待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和信任,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只有转变了观念,才能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气氛。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思品课堂的重要基础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融洽的。教师只有主动接触、关心、热爱学生,才会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与信赖,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亲切友好的双向交流,这正是形成和谐思品课堂气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保证。在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把微笑带进课堂。很多实践表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通过微笑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

(二)把鼓励带进课堂。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教师的鼓励。去年,我给七年级上课,班里女生较多,开始课堂气氛不活跃,期中测试整体成绩不理想。考后的第一堂课上,我说:“同学们,这次测试我们班考得不错,达到了老师的预期目标,这说明在座的每一个同学都能认真学习我们思品这门课程,老师相信,下一次会更好!”这时,我从每一个孩子的脸上看到了自信与喜悦。期末考试,这个班成绩名列全校第一。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善思多问,可以设立相关的奖项。对于学生有新意、有独特见解的发言要及时给予鼓励,课后颁发适当奖品。这样不仅能够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而且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把民主带进课堂。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于创新,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课堂上,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民主于学生,杜绝“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才能激活课堂气氛,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如我在布置作业时,通常都先征求同学们的意见,然后确定作业量、交作业的时间。这样,既保证了作业的质量,又融洽了师生关系。

三、创设开放的课堂氛围,是构建和谐思品课堂的有效手段

在传统的思品课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灌输传递,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默和格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致使教学效果大大降低。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各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例如创设问题情境、形象情境等等,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说事实谈体会,尽情表现个性,尊重学生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尊重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进而把思想品德课堂变成一个关注学生成长的乐园,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快乐而充满活力的课堂。

(一)把活动带进课堂。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要。如在《男女生交往的艺术》教学中,为了帮助新生掌握交往应遵循的原则,我创设了一个男同学向女同学借文具的情境,让几位学生来演,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哪位男同学做得最好,女同学更容易接受,这样在活动中让学生掌握知识。

(二)把竞争带进课堂。根据中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课堂上创设问题抢答、小组答题竞赛,可允许先回答正确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师运用适当的激励语言,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展示学生的个性。实践证明,把竞争带进课堂,会使课堂更加和谐融洽。

(三)把生活带进课堂。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新课标也强调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具体的生活实例走进课堂,会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将生活与教材融为一体,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总之,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构建和谐课堂,可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探究的课题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吴铎,彭承福主编.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蔡进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06).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教学和谐课堂转变观念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研究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新课改下中职校和谐教学课堂的构建
如何提高学生思品课学习内驱动力
如何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