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性别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别

2016-04-22辛建丽孙海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

赵 雪 辛建丽 孙海玉

1)北京市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房山 102488 2)北京市房山区阎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房山 102412



不同性别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别

赵雪1)辛建丽2)孙海玉1)

1)北京市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房山1024882)北京市房山区阎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房山102412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性别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差别。方法选择2014-01—2014-06某院接诊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男女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男性为观察组,女性为对照组,各100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同型半胱氨酸分布区间以及血浆Hcy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2组年龄、病程、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高血压分级、血糖、服药规律比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BMI、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同型半胱氨酸分别为(17.9±3.2) μmol/L与(12.2±2.6) μmol/L,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同型半胱氨酸>15.0 μmol/L的比率分别为77.00%与2.00%,显示观察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u=9.885 1,P<0.000 1)。调整BMI、舒张压以后,观察组的同型半胱氨酸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性别存在显著相关性,高血压男性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高于女性患者。

【关键词】高血压;性别;同型半胱氨酸

研究表明[1-2],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水平升高会诱发心脑血管病,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目前同型半胱氨酸已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并有机构提出控制高血压以及有效控制高Hcy可以作为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生率的有效途径[3-4]。本文研究不同性别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别,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01—2014-06于某院接诊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男女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男性为观察组,女性为对照组。整个研究均在患者的知情同意下进行,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组年龄、病程、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高血压分级、血糖、服药规律比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MI、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型半胱氨酸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2方法入院后详细记录患者的性别、病史、年龄、家族史、血压、吸烟史以及身高、体质量等。清晨空腹测量血脂血糖、血浆Hcy,具体方法为清晨空腹采集患者手臂5 mL静脉血,采用EDTA进行抗凝,然后进行分离血浆,3 000 r/min离心5 min,置于-20 ℃保存。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080 HITACHI公司)、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试剂盒以及配套的校准品对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糖等进行测定。排除妊娠患者、合并脑、肾、心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患者、有明确脑卒中、糖尿病冠心病、肾脏病以及外周血管病者,患有肿瘤及有出血疾病患者,且患者在近1个月未服用过21-金维他、善存、苯妥英钠、氨甲蝶呤、卡马西平等的药物。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3观察指标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同型半胱氨酸分布区间以及血浆Hcy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结果

2.12组同型半胱氨酸分布区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15.0 μmol/L的比率分别为77.00%与2.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u=9.885 1,P<0.000 1)。见表2。

表2 2组同型半胱氨酸分布区间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u=9.885 1,△P<0.000 1

2.22组的血浆Hcy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调整BMI、舒张压以后,观察组的同型半胱氨酸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血浆Hcy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讨论

高血压的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升高,是目前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5-6]。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升高会导致血管内皮发生损伤,刺激血管的平滑肌增生,能够抑制血管内NO合成酶以及前列环素2(即PGI2)合成与释放,从而导致血管的病变以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7]。研究表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若血浆的同型半胱氨酸(即total homocysteine)的含量每增高5 mmol/L,其危险程度相当于患者总的胆固醇升高20 mmol/L的危害程度[8-9]。

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在男女性别中存在差异,在男性中的含量高于女性,并且随年龄增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现升高趋势[10-11]。在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受到营养、遗传、性别、年龄以及药物等的多种因素影响,而其中由主要以遗传与营养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12-13]。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中,若其关键酶如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以及胱硫醚-β-合成酶等发生基因突变,就会导致酶活力下降,活力下降会致使同型半胱氨酸分解不足,进而造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而在营养因素当中,影响最重要的为维生素B6、叶酸以及维生素B12的绝对或者相对缺乏,进而会导致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障碍,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本研究发现,高血压男性患者与高血压女性患者的年龄、病程、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高血压分级、血糖、服药规律比率相比大致相同。而男性的BMI、舒张压均高于女性患者,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分别为(17.9±3.2) μmol/L与(12.2±2.6) μmol/L,显示男性高血压患者的的同型半胱氨酸高于女性患者。

男性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女性,此研究结果与国内外的相关报道结果一致。在男女性别间造成男性的tHcy较高差异的原因可能与男性体内的肌酸浓度较高、男性的骨骼肌较女性发达以及雌激素可能会有降低Hcy的作用有关[14]。但在目前的研究中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还会受到膳食以及患者自身的吸收状况以及肾脏的排泄功能等多种因素影响[15]。由于同型半胱氨酸会受到饮食和药物的影响,所以在抽血之前需要空腹,且在近1个月不能服用21-金维他、善存、苯妥英钠、氨甲蝶呤、卡马西平等药物。本文研究显示,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同型半胱氨酸>15.0 μmol/L的比率分别为77.00%与2.00%,说明高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在男性中发生率更高。且在调整BMI、舒张压以后,男性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仍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当然,本研究对于环境因素研究不够,对于遗传方面的差异也存在相对缺陷。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性别存在显著相关性,高血压男性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女性患者。

4参考文献

[1]宋春霞,李亚军,张世俊,等.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的关系[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28(6):547-548.

[2]徐倩,曹凯,周晓慧,等.丹皮酚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内皮细胞eNOS表达及NO水平的影响[J].中成药,2012,34(12):2 286-2 289;2 301.

[3]孙飞,马向红,李广平,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预测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3):1 469-1 471[4]林小慧,陈梅玲,李清华,等.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19(9):761-764.

[5]陈钧洁,孙中华.血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妊娠糖尿病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 800-4 802.

[6]李汝红,王雅楠,李树德,等.同型半胱氨酸调控脂肪组织PDK1的表达与糖代谢的关系[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33(4):533-537.

[7]姜怡邓,孙炜炜,马胜超,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调控同型半胱氨酸致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3,21(2):115-119.

[8]Dodani S,Dong L,Guirgis FW,et al.Carotid intima media thickness and low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 in South Asian immigrants:could dysfunctional HDL be the missing link[J].Arch Med Sci,2014,10(5):870-879.

[9]李军,王国荣,王燕,等.二苯乙烯苷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MCP-1、ICAM-1和VCAM-1表达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2,20(10):890-894.

[10]丛广志,贾绍斌,罗彩琴,等.叶酸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主动脉基因组总甲基化水平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17):35-38.

[11]程丝,冯娟,王宪,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治疗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11,42(5):329-334.

[12]Jotoku M,Okura T,Miyoshi KI,et al. Carotid hemodynamics is associated with monocyte count determined by serum homocysteine level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J].Clin Exp Hypertens,2014,11(27):1-6.

[13]弓景波,王新兴,杲修杰,等.应激对同型半胱氨酸关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J].营养学报,2013,35(3):246-249.

[14]Shin JA,Kim YJ,Park H,et al.Localization of folate metabolic enzymes,methionine synthase and 5,10-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in human placenta[J].Gynecol Obstet Invest,2014,78(4):259-265.

[15]魏剑芬,程燕,吴乃君,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变化[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15):1 877-1 880.

(收稿2015-03-21)

【中图分类号】R7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4-0068-02

猜你喜欢

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说说高血压这件事儿
这些高血压的治疗误区你知道吗
临床检验学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a联合检测变化研究
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系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关系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