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偏离份额模型的改进及江苏海洋产业发展研究

2016-04-21洪爱梅成长春

华东经济管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投入产出经济增长

洪爱梅,成长春

(1.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2.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DOI]10.3969/j.issn.1007-5097.2016.04.004



偏离份额模型的改进及江苏海洋产业发展研究

洪爱梅1,2,成长春2

(1.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2.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DOI]10.3969/j.issn.1007-5097.2016.04.004

摘要:由于产业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某产业部门的产值增长会受到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文章针对传统偏离份额模型未能考虑产业间的相互作用,难以全面分析地区经济总量变动与产业间关联关系的问题,通过投入产出表在分析各产业间关联关系的基础上,对传统偏离份额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建立了部门偏离份额模型,从产业间相互作用的新视角提出了研究经济总量变动的方法。部门偏离份额模型将经济总量的变动分解为部门国家效应、部门结构效应和部门竞争力效应三个分量,并选取江苏海洋产业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产业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分析是有效和合理的,为海洋产业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关键词:偏离份额模型;产业关联;经济增长;投入产出;供给和需求

一、引言

近年来,江苏省在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产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至2013年,江苏海洋生产总值达4 921亿元,占江苏GDP的8.32%;年均增长35%,远高于同期全省GDP增长速度13.32%。随着江苏省加大对海洋产业的投入,各海洋产业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发展速度差异明显。数据显示,目前江苏的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电力业、海洋化工业发展速度较快,而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工程、海水利用业的发展速度较慢。海洋产业发展是众多海洋经济部门的综合发展,产业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每个部门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供给方同时又是需求方。当某一部门的生产活动发生变动时,由于产业间存在的供给或需求关系,会对其他部门的生产产生影响。为此,地区经济总量变动与产业间关联的关系已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研究中急需关注的问题。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的数量关系,其本质是从“量化比例”的角度研究产业结构。

国外学者对海洋产业的研究侧重评价个别海洋产业,如海洋渔业、运输业和海洋油气业。如Briggs等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研究海洋渔业[1],Jin等选取日数据对渔船相关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2]。国内学者对海洋产业也开展了大量研究,狄乾斌应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和海洋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研究了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时空特征[3];孙才志选用主客观权重相结合的方法,对环渤海地区的沿海城市海洋产业发展结构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各海洋产业的比较优势,对环渤海地区的海洋产业进行了全面、科学、合理的布局[4];王泽宇构建了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对沿海省市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其动态演变趋势[5];李平龙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浙江省的主导海洋产业,并按照价值链拓宽模式对海洋主导产业的价值链延伸模型进行了分析[6];苟露峰构造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元素指标,运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与海洋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趋于好转[7];苑清敏采用泰尔指数和生产率指数法,对我国三大经济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区域内和区域间结构分解,并比较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产效率[8]。

综观已有文献,学者们对于海洋产业的研究大多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研究海洋产业整体与经济增长、生态环境和陆域产业的关联;二是研究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并进行评价;三是对海洋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并确定主导海洋产业。而对于不同海洋产业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少,事实上,对于同属于海洋经济的各产业来说,其都处于产业链中的某个环节,各产业除从事自身的生产活动外,还与外部发生联系;产业链中的各个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联动、相互制约,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之间存在着物资和信息等方面的交换关系。因此,海洋各产业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通过供给和需求联系影响到其他产业的发展,分析各产业的发展时必须考虑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做出全面的判断。为此,本文以海洋产业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偏离份额模型未能考虑产业间的相互作用,难以全面分析地区经济总量变动与产业间关联关系的问题,通过投入产出表分析各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以此为基础对偏离份额模型进行改进,建立部门偏离份额模型,并通过对江苏海洋产业的实证分析,从部门间相互作用的角度对海洋各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为海洋产业的研究提供新的分析视角。

二、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分析

产业关联按产业间供给和需求联系分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前向关联指某产业作为上游产业把自身的产品提供给下游产业,从而对下游产业起供给推动作用,其作用大小通过前向关联系数表示,系数越大,表明该产业对下游产业的供给推动作用越强;后向关联指某产业作为下游产业需要消耗上游产业的产品,从而对上游产业的需求起拉动作用,其作用大小通过后向关联系数表示,系数越大,表明该产业对上游产业的需求拉动作用越强。

产业的关联程度还可用产业波及效应系数表示,产业波及效应系数是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的算术平均值。感应度系数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即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影响力系数是指国民经济某一个产品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产业波及效应系数越大,表明该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越强,其发展越能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本文借助投入产出表分析各产业之间的关联及波及效应。投入产出表也称为里昂剔夫表或产业关联表,采用矩阵形式记录和反映一个经济系统在一定时期内各部门之间发生的产品、服务流量和交换关系。根据《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江苏海洋产业可以分为10个主要海洋产业,即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由于目前没有专门的海洋部门投入产出表,本文根据2007年135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利用与主要海洋产业对应的国民经济行业部门的投入产出系数,来衡量主要海洋产业关联指标,见表1所列(由于本文重点考察的是海洋产业,因此计算其关联指标时仅考虑各海洋产业之间的关联,不涉及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之间的关联)。

由表1可见,海洋盐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前向关联系数和后向关联系数均较高,表明这些产业的前向推动作用和后向拉动作用都很强。海洋渔业、海洋电力业和海洋化工业的前向关联系数较大而后向关联系数较小,表明这三个产业靠近产业链的始端,对下游产业的推动作用较强;海洋渔业的发展可推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海洋电力业的发展可前向推动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医药等沿海工业的发展,海洋化工业将推动化工设备和化工原料产业的发展。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滨海旅游业的前向关联系数较低而后向关联系数较高,表明这些产业靠近产业链的末端,对上游产业的需求拉动作用较强;海洋船舶工业可后向带动海洋化工、海洋工程建筑业的发展,海洋工程建筑业的发展可带动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滨海旅游业则可带动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的发展。海水利用业的前向关联系数和后向关联系数均较低,表明产业对于下游产业的供给推动作用和上游产业的需求拉动作用均较弱。波及效应系数较大的产业有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和海洋电力业,表明这些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波及效果显著,与其他产业的关联较强。

三、研究方法

偏离-份额模型(Shift-Share Model,SSM)是一种普遍应用于国内外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分析的工具。自20世纪40年代初由Daniel(1942)和Creamer (1943)Dunn提出后,因其计算简单、数据量不大、结果易于解释等原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传统偏离份额模型

传统偏离份额模型将特定区域在某个期间经济总量的变动归结为由3个效应引起,即全国增长效应(National Effect,简称NE分量)、产业结构效应(Struc⁃ture Effect,简称SE分量)和产业竞争力效应(Region⁃al Shift Efeect,简称RSE分量),产业结构效应和产业竞争力效应合称为总偏离效应(TSE)。设GVAi,r为区域r第i产业在基期的经济总量,gi,r表示区域r第i产业的GVA在基期到报告期的增长率,Gi表示全国第i产业在基期到报告期GVA的增长率,G表示全国所有产业在同样期间GVA的增长率,则区域r第i产业在基期到报告期的经济总量的变动可分解为如下形式:

(1)式两端同除以GVAir,则可得到表示GVA增长速度的方程:

(3)式是偏离份额模型的基本公式,其以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为参照来评价特定区域产业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因此,其计算出的全国增长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产业竞争力效应的大小都是依据全国整体经济分析的,可用来评价一个地区在全国经济中竞争力的强弱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为制定地区经济发展目标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传统偏离份额模型认为特定地区某产业经济总量的变动会受到全国同类产业发展的影响,事实上,由于产业之间存在的供给需求关系,同一区域内其他产业对某个产业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产业间的关联则是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本文在考虑区域内产业关联的基础上,对传统偏离份额模型进行扩展,试图找到某产业发展的优势或劣势,为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支撑。

(二)改进的偏离份额模型(部门偏离份额模型)

产业关联的实质是各产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即当某一产业的生产活动发生变动时,由于产业间存在通过供给联系或通过需求联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关联,而影响或波及其他产业部门,这种相互影响或波及称为产业间的关联效应。改进的偏离份额模型(称为部门偏离份额模型)即是在传统偏离份额模型中加入产业关联作用来研究经济增长和产业的关系。

部门偏离份额模型认为某一地区特定产业的经济增长会受到相关联的其他产业的影响,这些影响可以分解为部门国家效应(SNE)、部门结构效应(SSE)和部门竞争力效应(SRE)。部门结构效应(SSE)和部门竞争力效应(SRE)合称为部门总偏离(TSS),可用于对产业进行整体评价。部门国家效应衡量区域r第i产业按关联产业的全国增长率增长应达到的增长水平,关联产业的全国增长率是基于国家层面的关联产业的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可通过关联产业的增长率与产业权重矩阵相乘得到;部门结构效应指第i产业的关联产业的地区增长率与全国增长率之间的差额,反映的是区域关联产业的带动效应与全国关联产业的带动效应相比的大小,为正表明区域关联产业对i产业的带动效应强,否则反之;部门竞争力效应是指该区域第i产业的增长率与该区域关联产业的地区增长率的差额,反映i产业与区域内关联产业相比具有的竞争优势或劣势,为正表示i产业的发展速度高于区域内关联产业的发展速度。部门偏离份额模型与传统模型相比,在分析区域内关联产业对特定产业的影响方面有实际意义,通过从地区内相互作用的角度挖掘一些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为分析区域经济增长或衰退的原因提供思路。

采用部门偏离份额模型对区域r第i产业的经济总量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计算公式如下:

为此,本文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定义关联度,采用投入产出表计算不同产业间的关联度大小,如一个产业对另一个产业的投入比例高,则其关联性就强。分别表示关联产业的全国增长率和地区增长率。

四、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为免统计口径不同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本文选取2006-2013年数据进行分析。以江苏10个海洋产业为分析对象,以全国海洋产业为比较对象,进行传统偏离份额分析和部门偏离份额分析。数据来源于2007-2014年的《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海洋年鉴》、江苏海洋渔业局网站以及同期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价格指数。由于部门统计数据缺失,2009年以后的《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对各省市的海洋产业的统计只有产量数据。为得到江苏10个海洋产业的产值数据,本文对数据进行了如下处理:将各年的产量与2008年的产量相比,再乘以2008年的增加值数据,得到基于产量基础上的各年江苏海洋产业的增加值估计,并使用Excel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价格处理,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

(二)实证结果分析

1.传统偏离份额模型分析

将相关数据代入(3)式,计算传统偏离份额模型下的三个分量,结果见表2所列。

表2 传统偏离份额模型分析结果

由表2可见,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海洋产业的平均增速,其中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建筑业由于具有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较强的竞争力而得到较高的增速;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的竞争力较强而无结构优势;海洋电力业作为新兴海洋产业在全国发展较快,高于海洋整体的增速,但其在江苏的发展不具有竞争力。海洋盐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和滨海旅游业的总偏离为负,说明其发展速度低于全国海洋产业的平均增速,海洋盐业的竞争力较强但结构优势较弱;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滨海旅游业的结构优势较强但竞争力较弱;海水利用业结构优势和竞争力均较弱。

2.部门偏离份额模型分析

在投入产出表中,用xij表示第j产业部门生产中所消耗的第i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价值,Xi表示第i产业部门的年产品价值总量,则sij=xij/Xi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反映每个产业每生产一单位产值对某产业产品的直接需求量(即某产业对各个产业的直接供给量)。利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计算其列昂剔夫逆矩阵,并构造权重矩阵来反映在国家层面和地区层面的关联产业的加权平均增长率,并对每行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和为1(行标准化即是从供给角度定义权重)。利用(4)式对江苏主要海洋产业进行部门偏离份额模型分析,结果见表3所列。

表3 部门偏离份额模型分析结果

从部门总偏离效应看,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建筑业的部门总偏离均为正,说明这类产业的发展速度高于关联产业的国家增长率,关联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这类产业的发展;而海洋盐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的总偏离效应为负,说明这类产业的增长速度低于关联产业全国增长速度。其中海洋电力业的总偏离量最大,说明其是江苏10个海洋产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速度高于关联产业的全国增速和地区增速;其部门竞争力效应也达最大值,进一步说明江苏海洋电力业具有较强的地区优势。江苏有丰富的滩涂资源,适合海洋风能的发展,在采用风能发电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部门结构效应看,海洋盐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和海洋船舶工业的部门结构效应为正,说明该区域的关联产业的带动作用超过了全国的关联产业的带动作用;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水利用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的部门结构效应均为负,说明其关联产业的发展未能促进该类产业的发展,产业间的发展带动效应弱。

从部门竞争力看,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建筑业的部门竞争力效应均为正,说明这类产业与区域内的关联产业相比,其竞争力更强;其余产业的部门竞争力效应则为负,表明该类产业的发展速度较慢,不具竞争优势。同时,部门总偏离效应为正的产业都同样有着正的部门竞争力效应,说明这类产业比其他产业更具地区优势。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在多数海洋产业中,部门竞争力效应比部门结构效应的作用大,如一个产业的部门竞争力效应为正,则其部门总偏离为正(除交通运输业外)。事实上,由于这些产业的部门竞争力效应的绝对值要大于部门结构效应的绝对值,部门竞争力的效应占支配地位。同样地,部门总偏离效应为负的产业也都是部门竞争力为负的产业(除交通运输业),这些产业与其区域内的关联产业相比无竞争优势。在部门总偏离为正的5个产业中,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和海洋工程建筑业的部门结构效应为负,只有海洋电力业和海洋船舶工业的部门结构效应和部门竞争力效应均为正。

3.两种模型的对比分析

为分析两种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否有异,将两种模型的分析结果列于表4。表4中的总偏离量表明,除海洋交通运输业外,所有产业在两种模型中的总偏离量的符号都是相同的。为此,以下着重分析海洋交通运输业在两种模型下结果的差异。

表4 两种模型的对比分析结果

部门偏离份额模型拓展了传统模型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思路。传统模型中海洋交通运输业的总偏离为正,而部门偏离份额模型中的总偏离为负,这表明江苏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速度高于全国海洋产业的平均发展速度,但低于关联产业的全国发展速度。目前全国海洋产业中发展速度较快的有海洋电力、海洋生物医药和海洋工程建筑业,但其与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关联程度较低,其较快的发展速度并未促进江苏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滨海旅游业与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关联程度最大,但其较慢的发展速度限制了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比较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实际增长率和关联产业的全国增长率可知(见图1),江苏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速度与关联产业的全国增速相比,优势不明显。目前江苏海洋交通运输业主要以货物运输为主,客流较少,产业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较稀,对下游的滨海旅游业的推动作用不强,对上游的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建筑业的需求拉动不足。

图1 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实际增长率和关联产业的增长率

结合江苏海洋交通运输业的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可知,两种模型下的偏离符号是相同的,但部门偏离份额模型中的部门竞争力过低,导致了海洋交通运输业的部门总偏离为负,即江苏海洋交通运输业与全国海洋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相比有竞争优势,但与全国海洋的关联产业相比无竞争优势,这验证了部门偏离份额分析的一般规律,即产业的发展主要是由其部门竞争力来决定的。采用两种模型分析海洋交通运输业时结果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种模型的比较角度不同,传统模型是将江苏海洋交通运输业与全国所有海洋产业的平均发展速度相比较,部门偏离份额模型则将江苏海洋交通运输业与全国海洋的关联产业相比较,并考虑了不同关联程度带来的差异影响,比较视角的不同导致了结果的差异。

综上所述,传统偏离份额模型和部门偏离份额模型的最主要差异在于标准的设定。江苏海洋交通运输业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其增长速度已超过全国海洋产业的平均增速,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水平;但与全国海洋的其他产业相比,其竞争优势较弱,即目前江苏海洋交通运输业发展虽很快,但与全国海洋的关联产业相比,优势不明显。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产业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构建了部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从国家层面和地区层面考虑了关联产业的发展对特定产业发展的影响,并应用两种模型对江苏10个主要海洋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部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对产业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分析是有效和合理的。部门偏离份额模型从部门间相互作用的角度对经济总量的变化进行度量,模型将总偏离分量分解为部门结构分量和部门竞争力分量。部门结构分量反映关联产业的地区增长率超过关联产业的国家增长率的程度;部门竞争力分量指该产业的增长率超过区域内关联产业的加权平均增长率的程度,反映了该产业与区域内其他海洋产业相比的竞争力强弱。部门偏离份额模型为研究地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是对传统偏离份额模型的拓展,两种模型的结合使用更有助于全面地进行海洋产业的研究。

关联产业的发展很好地促进了江苏部分海洋产业的发展,但整体带动效应不强;在多数海洋产业中,竞争力效应比结构效应的作用大,这一方面表明对海洋产业进行评价时应着重关注其竞争力效应,另一方面也说明江苏海洋产业整体上缺乏结构优势。为提高江苏海洋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需从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角度进行调整和优化:

(1)加强关联产业间的联系与协作,促进各产业协同发展。海洋产业是由多个产业组成的有机整体,产业间存在联动性、约束性和协同性,各海洋产业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还应加强与其关联产业的联系和协作。可通过整合产业链,保持上下游产业的协调一致,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保持有效的信息畅通,以促进海洋整体产业的发展。

(2)依靠科技发挥海洋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目前江苏各海洋产业竞争力相差悬殊,导致了对关联产业的带动效应差异明显。为提高整体海洋产业的竞争力,应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完善港口功能,大力发展以海洋交通运输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

参考文献:

[1]Briggs H,Townsend R,Wilson J.An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Maine’s Fisheries[J].Marine Fisheries Review,1982,44 (1):1-7.

[2]Jin D,Powell H L K,Thunberg E,et al.A Model of Fishing Vessel Accident Probability[J].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2002,33(4):497-510.

[3]狄乾斌,刘欣欣,王萌.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贡献的时空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10):98-103.

[4]孙才志,杨羽頔,邹玮.海洋经济调整优化背景下的环渤海海洋产业布局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10):83-95.

[5]王泽宇,郭萌雨,孙才志,等.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水平评价[J].资源科学,2015,37(3):534-545.

[6]李平龙,胡求光.浙江省海洋战略性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其价值链延伸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3(11):103-109.

[7]苟露峰,王海龙,汪艳涛.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5,29(4):29-33.

[8]苑清敏,冯冬.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差异及生产效率分析研究[J].软科学,2014,28(12):42-45.

[责任编辑:余志虎]

Improvement of Shift Share Model and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Industry in Jiangsu Province

HONG Ai-mei1,2,CHENG Chang-chun2
(1.School of Manage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Nanjing 210023,China; 2.School of Business,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China)

Abstract:The economic growth of an industrial sector will be influenced by other industrial sectors because of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m.It is difficult for the traditional shift share model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regional economic gross change and industries because it fails to consider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industries.The paper,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industries by the input and output table,makes the improvement on the traditional shift share model and builds a sectoral shift share model,and puts forward the method of studying the change of total economy from a new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sectors.The sectoral shift share model decomposes the change of total economy into three components: sectoral national effect,sectoral structural effect and sectoral competitiveness effect.This paper also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data of marine industry in Jiangsu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is effective and reasonable to analyze the industries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which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research on marine industry.

Keywords:shift share model;industrial correlation;economic growth;input and output;supply and demand

作者简介:洪爱梅(1978-),女,江苏东台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成长春(1957-),男,江苏射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3SJD790013);南京邮电大学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NYS215011)

收稿日期:2015-08-19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097(2016)04-0017-06

猜你喜欢

投入产出经济增长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2012—2013年群众体育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A方法的高校R&D投入产出绩效评价与对策研究——以河北省29所高校为例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