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2016-04-20龚文鹏

2016年6期
关键词:成因及对策缺陷上市公司

龚文鹏

摘 要: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上市公司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对上市公司经营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由于近年来许多公司内部控制存在极其严重的问题及缺陷,因而依据我国上市公司现状来研究分析企业中广泛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通过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以减少公司的发生舞弊的风险而使其持续经营下去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成因及对策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为筹集更多资金扩大公司规模而发行第一支股票以来,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我国的上市公司数量攀升,通过市场融资数额急剧猛增,然而伴随着上市公司内部失灵现象也越来越多,例如“长虹事件”、“中航油事件”、“三鹿奶粉事件”、“巴林银行”、“安然事件”等。因此,如何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自然成为必然的程序,内部控制作为一个体系,它是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监督和控制的有效手段,影响整个公司体系的运作。近年来,我国对内部控制理论以及实践极度重视,国家部门接踵而至的发布了一系列规范,财政部连同审计署、保监会、银监会、证监会、国资委等先后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旨在增强上市公司提供给报表使用者的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防止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造假虚构利润而对广大投资者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发展现状

现阶段,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概念理解不够清晰,误解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对其重视程度不够,致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不尽理想。通过对上市公司对外的年度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大部分状况都与内部控制失灵有密切联系。目前上市内部控制现状如下:一是经营管理者缺乏整体性思考和自身能力限制。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间的竞争逼迫着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然而从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对其风险意识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缺乏应有的紧迫感,对自身能力没有适当定位,缺乏应对风险的整体性意识。二是内部控制的设计不合理。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者管理公司的一种手段,对于防范风险、提高盈利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内部控制的具体环节和实施程序设计的不完善将导致公司产生巨大亏损,甚至将使一个上市公司从此成为历史。所以,内部控制制度应具有规范性、系统性、全面性,从而形成一个符合法律法规的科学规范的体制。三是公司内部成员之间缺乏沟通,信息交流不畅。公司每个成员都在内部控制体系中扮演着相应的角色,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都会通过员工这条途径向管理者传达。许多上市公司缺乏信息的反馈,治理中出现的问题没能得到及时解决,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中不能得到遵循,形如空设。

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是控制环境薄弱。内部控制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上市公司控制环境特别是内部控制环境极为薄弱。公司中内部控制松弛,经营权、所有权、监督权之间制衡没有显现出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公司权力实际上集中在小部分人手里,使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完全没有了意义。

二是忽视风险评估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上市公司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与此同时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公司不可避免的将面对多样的风险。良好的风险评估将对上市公司应对预期风险,提高处理问题的效率,避免或减少经营损失起这不可比拟的作用。上市公司应摆正风险评估的位置,提高自己本身的应变能力。

三是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内部控制监督是保证内部控制实施的一道保障,贯穿于内部控制体系的全过程。监督体制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现行的上市公司内部监督职能主要有监事会执行,但由于监事会并不能真正的独立监督,通常会受到公司董事的干扰。虽然内部审计也是上市公司的监督机构,但内部审计定位存在一定缺陷,忽视了管理中的审计,而导致了审计失效;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主要是政府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但外部监督缺乏内在的动力,由于利益等原因的趋势,外部监督不能客观公正的进行,监督作用未能发挥。

四、上市公司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上市公司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认识因素、体制因素、人员因素等几个因素。

一是认识因素。首先内部控制虽是管理者管理公司的一种手段,以防会计信息失真造假,但它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提升经济效益,扩大公司规模。而多数公司只强调内部牵制防止舞弊,忽略了最本质的目标。其次是认为内部控制只涉及会计方面,忽视对其他方面的作用。内部控制是贯穿公司整个经营过程,公司应全方面考虑在各个方面建立内部控制。最后认为内部控制只针对一般员工。内部控制中每位员工都各司其责,承担不同的职责,包括公司的管理者,人人都应遵守。

二是体制因素。我国上市公司是有大股东控制。股东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小股东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这就使股东大会实际上是大股东之间的会议,然而大股东有权选派公司董事,最终大股东对公司的所有决策起决定作用。不同的利益驱动导致监督软化,致使内部控制失效。

三是人员因素。一方面上市公司的人员变动比较频繁,不同的人处理相同的经济业务会有不同的结果。另一方面部分职员能力不足,法律知识缺乏,对违法行为不能采取合适的处理;某些管理者意志力薄弱,抵制不住金钱诱惑,领导不能以身作则,内部控制制度显然无法有效实施。

五、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体系中最为关键的是内部控制环境。改善内部控制环境是至关重要的,这是解决内部控制缺陷的根本。首先持股人应相互持股,改变原有的公司股权结构。其次三权制衡得到改进,保证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相互分离。最后建立完备的激励机制,使每位员工热衷投身于公司经营。

二是完善评估工作。风险评估是一个上市公司必不可少的程序,通过全面的评估,化解损失带来的影响。因此,增强公司管理层的风险意识,认清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将减少公司的负担,给公司带来潜在的利益。

三是提高监管的多样化。内部控制失灵部分原因是监管机制出现问题。监督的多样化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监管环境,各组织监督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上市公司感觉到了无形的压力,以至于自觉遵守实施内部控制,规范公司内部控制体系。

四是加强对公司人员的控制。首先,从思想上教育公司人员,对公司管理者和员工定期进行培训教育;其次,建立严格的奖惩体制,对于与职位不匹配的职员,进行调整,发挥各个员工的特长,安排与之适合的职位,对于失职人员进行降级或辞退等决定,以避免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最后建立进入经理行列的基本标准,调动职工为公司奉献的积极性,企业的管理也得到强化。

结论

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是一个长期性、复杂性的工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为维护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上市内部控制问题,应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完善评估工作、提高监管的多样化、强化控制活动等几个方面来解决。合理解决内部控制问题不仅给公司带来短期的利益,而且为公司长期发展战略打下良好的“地基”。(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 阐冠卿,俞秀宝.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财会通讯,2009,0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3] 朱亚平.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集体经济,2009,0l.

[4] 陈玲.关于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思考.会计研究,2001,08

[5] 潘秀丽.对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研究.会计研究,2001,06.

猜你喜欢

成因及对策缺陷上市公司
浅谈初中生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初中生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印度电商为两大“缺陷”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