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PF、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比较

2016-04-19王钇力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江西赣州341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毒副反应疗效

王钇力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江西赣州341000)



TPF、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比较

王钇力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目的:观察TPF、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确诊局部晚期鼻咽癌且分期属Ⅱb-Ⅳb的79例病例纳入研究并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PF方案,观察组39例行TPF方案,两组均行2周期诱导化疗。诱导化疗结束后1周行同期放疗,观察毒副反应,同期放化疗结束后3个月比较疗效。结果:患者毒副反应主要为消化系统反应及血液学毒性,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更高,其余毒副反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CR例数更多,总有效率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F、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有明显效果;TPF总有效率更高,毒副反应仅轻度增加。

[关键词]TPF;PF;同期放化疗;晚期鼻咽癌;疗效;毒副反应

[引著格式]王钇力.TPF、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比较[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 13(6):17~18,21.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侧壁及顶部的恶性肿瘤,作为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耳鼻喉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一。鼻咽癌患者的症状多不典型,但早期多不明显,确诊时60%~70%已为局部晚期。放疗是首选治疗方案,但对放疗后复发及病程较晚的病例,化疗则成为必要手段。诱导化疗加同期含铂方案的同期放化疗已成为本病的经典治疗方案,其中尤以PF方案最为常用[1]。我们应用TPF不但疗效更显著,且毒副反应仅轻度增加,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确诊局部晚期鼻咽癌,并分期属Ⅱb~Ⅳb的病例共79例,依据随机数据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39例中男34例,女5例,年龄(47.65±9.83)岁;对照组40例中男34例,女6例,年龄(46.86±9.7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ECOG评分<2分,并知情同意者;②自身无严重疾病者;③均经医学伦理会审核通过;④未服用其他治疗药物者。排除标准:①不符诊断标准者;②女性哺乳期或妊娠期,不便纳入者;③精神病不配合者;④药物过敏者;⑤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障碍者。

1.2治疗方法

嘱患者仰卧,体侧放置双手,面罩固定头颈肩部,采用CT进行模拟定位,每层厚设置为5mm,扫描下界包括上纵隔,上界包括头顶,采用软件计划设计图像。靶区勾画:依据CT图像画出肿瘤大致体积(GTV),包括肿瘤及转移淋巴结;临床靶体积(CTV)是GTV周围的高危淋巴引流区及亚临床灶,计划靶体积是临床靶体积的周围外放5mm。6MVX线为放射源,逆向调强技术为照射技术,将PTV靶区的中心作为剂量的归一处,剂量2.2Gy,每周5次。行同期加量技术,转移淋巴结为66GY,原发病灶70.4GY,低危淋巴结引流区54GY,高危区60GY。晶体<6GY;视交叉、视神经、脑干剂量<54Gy;一侧以上腮腺剂量小于26GY或腮腺50%腺体受量应小于30GY或至少20mm3体积的双侧腮腺受量<20GY。化疗:均先行2周期PF、TPF方案,TPF方案为:第1天予75mg/m2顺铂及多西他赛;第1至5天予500mg/m25-Fu,化疗前1天均对所有患者采用预防过敏药物干预。PF方案:第1天仅采用75mg/m2顺铂,5-Fu用法及剂量同对照组,化疗结束7d后进行放疗,第1天同时予75mg/m2顺铂,每3周为周期,共2个周期,治疗结束后3个月评价疗效。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毒副反应情况,依据WHO的抗肿瘤药物疗效标准,分为CR、PR、SD、PD,以CR病例与PR病例之和计算治疗有效率,毒副作用采用国际肿瘤通用毒性标准分为0~Ⅳ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值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CR、PR、SD、PD例数分别为21、18、0、1例,治疗有效率为97.50%;观察组则分别为33、6、0、0例,治疗有效率10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毒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中性粒细胞降低、恶心、呕吐发生例数更多,但均经药物干预改善,其余毒副反应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见表2。

表1 两组毒副反应情况

3 讨论

区域淋巴结、局部病灶控制失败及远处转移是鼻咽癌治疗失败的常见模式,采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技术,鼻咽癌患者区域、局部控制率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他们的远处转移率仍较高,降低不明显。研究表明,早期、联合、足量进行化疗干预,将微小转移灶尽早杀灭,可有效降低远处转移的发生风险。基于此,有学者指出以早期诱导+同期放化疗的治疗模式以提高总生存率。目前,大多专家主张将PF方案作为头颈部恶性肿瘤的诱导化疗方案,但其确切生存优势尚缺乏权威临床试验证实。近年来,有学者主张采用3要联合的化疗方案,即将另一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加入PF方案,以期增强化疗强度,从而实现升高局控率,并降低远处转移率的目的。在联合药物的选择上,目前研究最多的是紫杉类药物,尤以多西他赛组成的TPF方案应用最为广泛。

鉴于PF方案作为早期诱导方案效果显著,且毒副作用较小,因此本研究将其定为对照组治疗方案,观察组则采用TPF方案。本研究发现患者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反应及血液学毒性,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更高,其余毒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Ⅳ度毒副反应,所有患者均经对症治疗后得到改善,未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临床疗效方面,虽然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组间比较却无显著差异,但CR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观察组治疗方案虽然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更高,但均未出现Ⅳ度毒副反应而影响继续正常的进程。同时,TPF方案的应用还可显著提高临床控制率,我们认为在可控程度毒副反应发生的基础上采用TPF方案可能更适合作为此类患者的首选治疗诱导化疗方案。马静静[2]在研究时,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5.90%,CR例数更多,且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本研究基本一致,均证实了TPF方案的优势。当然,本研究尚存不足,日后的研究将加强随访工作,分别观察两组患者3年及5年生存率情况。

[参考文献]

[1]马骏,麦海强.中晚期鼻咽癌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前瞻性临床试验的长期结果[J].癌症,2001,20(5):505~510.

[2]马静静,张云波,赵美红,等.TPF、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分析[J].安徽医药, 2011,15(10):1291~1292.

[编辑] 方多

[作者简介]王钇力(1977—),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肿瘤临床诊治工作, wyllzt@aliyun.com。

[收稿日期]2015—09—28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6)—06—0017—02

猜你喜欢

毒副反应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
探讨希罗达单药治疗晚期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对缩窄型食管癌临床疗效观察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毒副反应与临床疗效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榄香烯注射液在肺癌术后化疗中的作用及化疗后毒副反应处理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