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改革中学生综合实验素质的培养

2016-04-18陈志强

求知导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综合素质课程改革

陈志强

摘 要: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并逐渐步入新常态,我国的人口红利也逐渐消失,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越来越依赖人才的创新能力,而创新的基础在高校。自从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才的创新能力有所不足;另一方面是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基于此,本文对高校的理工生的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了高校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最后提出了改革高校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的具体对策,旨在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高校;物理实验;课程改革;理工生;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26

大学物理实验课是理工类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其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物理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无论在学生以后的工作实践,还是科研实验的探索过程中,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步改革,具有实践操作能力越来越被企业和高校所重视,因此,物理实验教师也正在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概述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理工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的一门基础实践课程,课程内容较为广泛,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素养,也是理工生面向更深奥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与科学实践操作技能培训的开始。高校开设物理实验课程的目的不仅在于使理工生受到系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熏陶,还希望其能够掌握基础的实验方法,最终形成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转化为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将会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为未来的科研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在我国部分优秀的高等院校中,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还与企业或者科研机构相关,这些高校的物理实验的教学发展间接地促进了企业或科研机构的进步。因此,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意义上来看,大学物理实验对于高校师生来说均具有重大意义。

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实验课程教学古板

研究表明,受到传统的高校物理教学模式的影响,如今高校的物理实验课程中,基础性和理论性的内容较多,但是却缺少探究性和趣味性的实验,特别是缺乏能够和企业或者研发机构相关的实验内容,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得到调动。教学内容上主要是以力学、电学、光学等传统课程为主,并不能充分体现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也无法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思维训练。

另外,在许多高校中,受到物理实验室资源条件限制,实验课程设置并没有考虑到不同专业的理工生的授课特点,学生并不能从物理实验中学习到和本专业相关的知识,而是把物理实验当成了一项任务,最终导致许多理工生对于物理实验都抱有一种消极应付的态度。

2.实验教学模式传统

总体上来说,高校的物理教学模式也处于“应试教育”模式当中,受此影响,物理实验课程也只是看中理论性知识的学习,缺乏对学习有益的实践性课程,从而影响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物理实验课程更加看重学生是否能够对教师的讲解有所了解,而并不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新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师在实验的讲解过程中,也只是单纯地讲解物理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并没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理解能力的学生进行单独讲解,对于部分学生遇到的问题也只是在课堂中加以讲解,没有将这些问题真正带到实验实践课程当中,最终学生也只是简单地按照实验步骤和教材内容完成实验。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仅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在众多的中小学中也同样存在。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逐渐对课堂理论性教学产生依赖,学生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开发,也无法对实验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

3.成绩考查方式单一

在我国的众多理工类院校发展的过程中,学校的物理教学模式已经逐渐变得规范化,但是学校的教学内容也逐渐变得单调、统一,特别是在学生的考核方式上。

物理实验课程的考核往往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学生实验的操作是否正确;二是学生的实验报告是否书写工整准确,强调的多为学生的重复操作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理工生只是根据教材进行实验操作,最终得出实验结果,结果往往都是统一的模式,有的只是小数点后面一些数字的差别,甚至部分学生在做完实验后,并没有理解实验的中心内容,只是对照着同学的实验报告进行抄袭。因此,类似情况的学生只是关注自身是否能够及格,而不愿意了解实验讲的是什么、自身从实验中可获得的收获等,最终,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索能力受到忽视,学生的积极性也受到打击,而物理学科的教学内容也成为了“走过场”。

三、改革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具体对策

根据国家对于教育改革的要求,本文根据国内某高校“工程建设创新”发展思路,综合该校实验示范发展模式,根据上文中提到的一些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以下相应策略,以便为其他高校提供参考。

1.改革实验课程教学内容

对于物理实验课程的改革可以从两个方向入手:第一,改革教学大纲。物理实验课程是一门具有系统性及独立性的学科。在对物理实验课程进行设置的过程中,高校应考虑到新课标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于物理教学的课题组而言,在对实验课程进行重新编排的过程中,应打破传统的力学、电学、光学等不同物理门类之间的限制,对其进行交叉融合,形成从基础到提升、从知识学习到能力培养的模式,从而使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形成有梯度并互相连接的整体。在实验内容上,根据该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从而帮助学生打下自主学习的良好基础。第二,采取分层次实验教学方法。对于基础的实验内容,教师可进行尝试教学。由于实验内容较为简单,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学会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完整表述结果即可。对于综合性的实验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以及内容步骤等。对于创新型实验,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对实验进行探索,以自主学习为前提,学生根据具体实验要求,明确实验目标,通过查阅资料、及时汇报等形式与物理教师进行互动。

2.打破实验教学传统模式

物理课程不仅强调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如何将教学内容和实验操作有效整合在一起,是每一个高校物理教师思考的重大议题。学生形成科学系统的思维后,在以后的工作和科研中,会少走许多弯路。为了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系统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对物理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及时提问,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班级的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提问,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学科趣味,培养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兴趣。

例如,在单缝衍射实验过程中,学生在对明暗相间的衍射条纹进行观察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及时提问。如:“为什么出现的衍射条纹方向会和狭缝展开方向一致?”又比如:“如果将狭缝变成圆孔,那么之后的衍射条纹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类似的提问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能够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3.完善物理实验考察方法

成绩的考评只是为教学进行服务的一种策略,该高校的课题组在对测评方式进行改革后,效果较为明显。具体实践如下:对于学生的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尽可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述清楚;而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部分,则要求学生能够尽可能地给出具体步骤。在实验报告完成后,学生应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处理方法进行整理,并提交到实验室。教师对学生的报告进行查看,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从而使学生明确具体的问题所在,并认识到物理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将学生的测评成绩分为两个部分——平时成绩考核和期末成绩考核,平时成绩考核包括实验报告完成情况、问题总结情况等,占据考核成绩的70%;期末成绩考核可以包括随机实验能力和问题解答能力等,占据总成绩的30%,从而在综合能力上对学生进行考核。

本文以某高校为例,根据该学院的物理实验教学实际情况,对学校物理学院的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探索性分析,最终,该学院的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均有较大的提升,得到学校管理层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我国经济发展开始步入新常态,我国的经济发展开始变得越来越依赖人才的创新能力,而高校的物理实验教学作为创新能力提升的突破口之一,也逐渐受到高校的重视。因此,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高校应不断探索新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高校的物理实验室设备朝着更加多样化方向发展,并对高校的物理实验室管理条例进行完善及更新,对物理实验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从而促进高校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海东,郝好山,刘扭参,等.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学生综合实验素质的培养[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77-80.

[2]兰明乾.对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和管理的几点思考[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周 进,王思慧,黄润生,等.树立新理念构建新体系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研究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5).

[4]邢红军.三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J].教育科学研究,2012,(10):5-23.

[5]孟祥秋,马 岩,于金召.基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方法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12,(6):98-100.

[6]王化忠.中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1):54-58.

[7]秦艳芬.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172-176.

[8]代 伟,徐平川,陈太红,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13,(4):107-110.

[9]刘 燕.普通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D].扬州:扬州大学,2009.

[10]曹宇巍.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物理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综合素质课程改革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