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文化背景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

2016-04-16夏爱萍

纺织服装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教育者政治

夏爱萍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服装设计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微文化背景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

夏爱萍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服装设计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微文化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认知,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培育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微文化意识、提升教育者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加强教育过程网络监控,能增强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微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移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信息获取的便捷,更是思维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革。伴随着微博、微信、微公益等一系列微平台的开启,微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并“无微不至”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

大学生作为“微”时代的主流群体,他们享受着网络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但也无形地改变着自己的意识和行为。

1. 微参与中大学生思维意识浅薄化

2. 微思潮中大学生价值观念迷失化

微文化的兴起让无形的网络平台上涌入了各类价值理念,历史虚无论、英雄妖魔论、劫富济贫论、资本主义自由论、人权高于一切论等各种观点借助微平台大量传播。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期的大学生,他们青春、阳光,同时又兼具叛逆、猎奇,他们更容易被所谓的道德公知绑架。在这些网络思潮中,大学生容易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产生怀疑,个人的价值观念逐渐迷失。

3. 微传播中大学生思想行为情绪化

网络平台的开放性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在这里,不同的价值理念、不同的意识形态得到了传播和交融;在这里,人人都是传播者,在主体缺场的情况下,人的情感表达方式也变得更自由[2]。为了获得更多的网络共鸣,在微传播中,极端情绪的发泄、低俗语言的流行、消极经典的调侃,都在无形地形成网络风气。大学生群体的年龄层次、人生阅历决定了他们情感的冲动性,在不实网络信息的煽动下,他们更容易被利用,甚至在意识形态上变得更任性,主动充当负面舆论的叫嚣者。

4. 微交往中大学生社交行为圈群化

微社交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大学生的交往对象不再局限于身边熟识的人,他们通过网络平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微信群、QQ群、微博圈寻找归属感和存在感。由于网络身份的虚拟性,传统交往空间的封闭性已被打破,大学生更能在这种虚拟的交往中寻求到情感的寄托,并将自己禁锢在虚拟网络中。社交行为的网络圈群化,让大学生变成现实世界的陌生人。

二、 微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微文化以网络媒体为载体,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在这里,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毫无顾忌地彰显自己存在的价值。正因为如此,大学生更容易被微文化中所传递的价值观念所感染,微文化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

1. 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参照地方同类工程的定额标准,规定一个合理的独立费及其各分项取费的费率标准,同时,考虑山区、平原项目区的特点和工程的复杂程度,以及投资额度等因素,取费标准应有一定幅度,具体操作中可以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按规定选取各项费率。

在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自我存在意识更强,传统的课堂灌输、点对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抗拒甚至反感。微平台中的平等性、互动性拉近了思想政治教育双方的距离,通过微平台的互动,更容易激起大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微平台上的画面感、趣味性全方位地刺激着大学生的感官和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把社会热点话题、事件进行优化,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可以运用网络平台,通过开设网络专栏、微课等形式,让大学生与崇敬的大师、身边的榜样进行网络互动交流,从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切入,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矛盾与困惑[3]。

2.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微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海量信息在这里交汇共享,教育资源不再隐秘。这种开放、共享的教育平台将海量的文字、图片、音像信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各种新鲜的元素,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根据大学生的需求和教育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挖掘课内外、校内外优质资源,从大学生自我需求、成长体验出发,遵循网络媒体传播规律进行内容再优化,用碎片化、互动化、交互性的方式来传播学习内容,让大学生通过网络体验主动学习,并把思想教育内容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融合到大学生的自我学习生活中去。

3. 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微平台的多媒体化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生动地呈现,同时微平台的交互性、实时性、身份的隐匿性,可以提升教育双方的参与意识,拉近教育双方的距离,并让双方在第一时间了解对方所需,使教育更有针对性。以微平台方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教育形态由点对点到点对面的突破,教育过程从静态变为动态、从单一走向立体、从权威的灌输转向平等的互动、从教育信息的滞后转向教育内容的即时、从被动吸收转向主动体验并自觉转化,有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三、 微文化背景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1. 培养教育者的“微”思维

微文化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知识获取渠道,个体知识水平不再与其教育背景、学历层次、年龄阅历成正比。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挑战了教育者原有的权威地位。为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主动适应形势,自觉培育“微”思维,加强“微”技术的学习,完善自身知识结构[4]。

首先,教育者应转变教育思路,培育跨界思维,即教育者不能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生活处处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应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融合,教育者要主动跨越自身专业学科的知识,多视角、多层面来设计思想政治教育,从大学生成长的角度来设计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教育者要培育平台化思维,构建教育双方共赢的网络圈。教育者要加强网络技术学习,学会运用大学生感兴趣的圈子文化去吸引他们。要善于运用网络技术构建各类微信、微博等交流平台,让大学生愿意在这个平台上“着陆、加油、维修”。

再次,教育者应主动适应微文化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培育碎片化思维,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碎片化,分解到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任何场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教育内容固化成课堂教学内容,通过硬性灌输、强制接受等形式,使大学生产生抗拒感。在微文化背景下,教育者应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时间碎片化,采用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最后,教育者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培育网络媒介下的用户体验思维。这种思维就是教育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始终围绕他们的成长、成才所需展开,只有他们真正内化吸收并自觉外化,思想政治教育才算有成效。因此,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强化大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注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掌握他们社会心理和交流习惯的新特点。

2. 创新教育内容的“微”渗透

微文化背景下海量信息的交融、传播途径的快捷、图文并茂的刺激,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教育内容以“微”形式、“微”途径、“微”方法渗透到各个教育环节中去,让思想政治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发挥成效。思想政治教育是生动的教育,不是生硬的说教,在传递教育内容时我们应去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事实上,年轻的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年龄都处于活跃期,简单的字面意义讲解有时不能打动他们的内心,甚至因为过多的束缚而使他们反感。为此我们要创新教育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于微文化,借助文化的力量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如教育者要多挖掘教育内容背后的道理,从大学生内在的需求出发,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服务他们,将教育内容碎片化得更有文化韵味,让他们乐于接受。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微”渗透,应坚持以服务为导向,依托网络技术和资源优势,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来吸引大学生。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他们的日常行为管理环节相融合,从“微”入手,将他们的日常行为管理内容细分为心灵文明教育、学业文明教育、就业文明教育和生活文明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制订规则,强化考核,通过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他们的就业发展环节相融合,通过开展创意创业比赛,帮助他们构建创业知识和技能体系,通过网络平台为他们提供实习岗位、就业信息,便捷他们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他们的生活需求环节相融合,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为他们提供网络校园一站式服务,将学校教学、服务、后勤等系统及娱乐互动社区实现对接,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影响力。

3.加强教育过程的“微”监管

微文化吸引大学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满足了他们追求自我和渴求平等的情感需求。基于此,教育者在微文化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在技术手段上建立网络监管措施外,更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增强主动意识,注重人的“微”监管[5]。

一是要主动跟进微媒介中的热点话题,引导大学生群体的理性思维。微媒介的全民参与性、主体平等性决定了微媒介话题的影响力广而深。为此,在微文化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利用微媒介热点话题,主动发声,做网络交流的参与者和促进者,引导鼓励大学生有序参与和理性思考,营造风清气正的微媒介环境。同时,在引导大学生群体网络理性思维的过程中,教育者应高度重视微社交中的不同诉求,及时了解大学生的诉求,建立网络诉求回应机制。

二是要培育微媒介意见领袖,激发大学生网络参与的正能量。在微文化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认识意见领袖的作用。这些意见领袖的网络话语权更能影响网络空间的形态。我们要善于发现在网络中具有较高人气的大学生,通过培育意见领袖,引领网络参与风气,弘扬网络空间的正能量。

三是要增强微媒介信息监控,及时疏导和净化网络舆情。微文化的兴起离不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在微文化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建立网络信息监管体系,加强网络技术防范,从源头上净化负能量信息。同时要线上线下联动,畅通网络舆情的表达和通报渠道,及时研判网络舆情状态,牢牢掌控网络空间的话语权。

[1] 史迎霞.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2(1):37-38.

[2] 唐平秋,李勇图.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审视与思考[J].教学与研究,2015(4):91-97.

[3] 高续增.“微文化”冲击波[J].银行家,2014(7):138-139.

[4] 杜宇佳,黄冬霞.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建议[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1):105-108.

[5] 吴迪.“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60-62.

江苏省教育厅201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2014SJD633)

夏爱萍(1979—),女,江苏海安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E-mail:27627671@qq.com

G641

A

2095-3860(2016)04-0339-04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教育者政治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