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纺织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

2016-04-16刘建立刘水平卢雨正

纺织服装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服装学院卓越青年教师

刘建立,周 建,高 强,刘水平,卢雨正

(江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纺织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

刘建立,周建,高强,刘水平,卢雨正

(江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以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纺织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背景下的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为研究对象,分析纺织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现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途径和措施。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纺织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纺织工程专业是我校(江南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纺织工程专业青年教师是“卓越计划”学校导师的主要担当者,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是影响“卓越计划”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实施“卓越计划”以来,我校纺织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全程参与了这一计划的各项工作,他们深刻地感受到“卓越计划”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也提升了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专业课程教学水平。

一、 我校纺织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现状分析

在我校纺织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实施过程中,青年教师是主力军。青年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实践单位的具体情况,与企业人力资源和生产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安排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践内容;与企业导师协商沟通,制订每周的工程实践计划,并对实践成效进行指导与考核[1]。

近几年来,我校纺织工程专业新入职青年教师都拥有博士学位,具有良好的纺织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和学术素养。2010年以来,纺织工程专业引进了12名青年教师,他们直接从事专业教学工作,没有经历过系统的企业实践锻炼,对企业生产实践了解较少,工程实践能力严重缺乏。

二、 我校纺织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措施

我校纺织工程专业以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大力开展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工程。

1. 青年教师全程参与“卓越计划”,深入企业生产实践,夯实工程实践基本功

我校纺织工程系与江苏省15家纺织龙头企业签订了“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卓越计划”班学生有一个学期在企业进行实践教学。同时,根据青年教师所在团队的研究方向,安排他们进入相应的生产企业担任学校指导教师。因此,青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个学期的时间深入校企联合培养单位的生产第一线,熟悉生产工艺和设备。调查数据表明,通过参与“卓越计划”项目的锻炼,95%以上的青年教师巩固了基础理论知识,100%的青年教师获得了新工艺和新技术相关的信息,并能够将生产实践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知识,在课堂上绘声绘色地传递给学生。

2. 青年教师充分重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自2013年我校纺织工程专业实施“卓越计划”以来,先后有33名教师参与全程指导,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28名,占总人数的85%。目前,已经形成青年教师积极主动要求参加“卓越计划”的局面。每年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实现“先进企业,再进课堂”,全员参与当年的“卓越计划”。纺织工程专业青年教师通过参与“卓越计划”,不仅认识到自身知识能力的欠缺,也逐渐学会了怎样把理论知识恰当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慢慢褪去了浮躁,克服了对工程实践的胆怯,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实践平台,实现了迈向工程实践独立成长的第一步。

3. 鼓励青年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合作关系,结成“帮扶对子”

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青年教师根据团队研究方向和自身研究专长,与企业指导教师进行探讨和合作,拓展了青年教师参与工程实践的途径。这种良好的互动及时解决了青年教师遇到的实际工程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问题解答。同时,青年教师也可以根据企业中遇到的生产难题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而产生新的研究成果。

4. 引导青年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

“卓越计划”的实施为青年教师与企业开展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使得青年教师能够将其扎实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企业的生产实践问题[2]。我校引导青年教师在横向课题方面多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并将与企业进行科研项目合作或在企业进行项目调研作为科研绩效,纳入年终考核奖励体系。经过近几年的实践锻炼,我校纺织服装学院80%以上的青年教师都有1年以上的时间指导学生在企业实践,先后有11名青年教师由江苏省科技厅委派兼职企业科技副总。3年中,我校纺织服装学院与“卓越计划”实践基地共同承担的江苏省科技厅产学研项目共45项,其中有一半以上由青年教师主持,实现了工程实践教育和工程科技创新双丰收。

5. 逐渐形成了应用型创新师资队伍培养管理考核体系

我校明确办学定位,形成了以工程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体系,使青年教师意识到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产生提升自己工程实践能力的紧迫感。自“卓越计划”实施以来,我校纺织服装学院对教师管理考核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协调一致,将传统的以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发表论文为主,向侧重评价工程项目设计开发和研究、获得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开展产学研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倾斜。具体而言,青年教师进企业服务、为企业实现专利成果转化、联合企业申报科研项目等都作为考评内容,大大激发了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参加产学研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促进了青年教师向具有较高工程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转化。

三、 结语

在参加“卓越计划”三年之后,笔者深刻感受到,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提升是成功实施“卓越计划”的重要保证,是工程基础知识和高级工程实践能力教育的核心。在“卓越计划”实施背景下,青年教师的角色将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化为启发者,从工程实践的独舞者转变为领舞者,从重理论轻实践、照本宣科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工程实践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

[1] 徐阳,王鸿博,谢春萍,等. 纺织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企业实践教学的总结[J]. 纺织服装教育,2014,29(5):394-396.

[2] 鲁敏,孙墨杰,张海丰.卓越工程师背景下的青年教师能力培养[J].读写算(教研版),2015(9):13.

江南大学2015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5039);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刘建立(1980—),男,河南开封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纺织工程。E-mail:jian-li.liu@hotmail.com

G451.2

A

2095-3860(2016)04-0268-02

猜你喜欢

服装学院卓越青年教师
新疆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摄影作品选登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丁莺作品选登
《长城》
香港服装学院专场发布
大作为 走向卓越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