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兼职教师流动站的模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2016-04-15李娜

教师·中 2016年3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

李娜

摘要:近几年,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学校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探索我国高职校企合作模式以及各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模式选择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本文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为例,阐述了该校在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的支持下,对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的试验探索做法:建立了兼职教师流动站。

关键词:校企合作;兼职教师流动站;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8-0099-02收稿日期:2015-12-16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中提出了大力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几年来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兼职教师的企业来源、精尖的职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全面实施国家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过程中,学校通过建立兼职教师流动站的途径,解决了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转变传统的教师管理办法,下大力气解决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问题

1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根于制度和机制的缺失

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参与学校相关具体工作。但是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几个制约兼职教师队伍发展的关键问题:一是学校没有统一的兼职教师管理协调部门,每个部门各自聘用教师,导致被聘教师的专业水平差距较大;二是聘用部门与企业联系不紧密,来自大专院校的教师较多,而真正来自企业一线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不多,造成兼职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三是对兼职教师没有建立统一的聘用、辞退标准和管理机制,使兼职教师处于松散管理状态;四是缺少兼职教师培养和奖励等激励机制,不能极大地调动兼职教师的积极性和保持兼职教师的稳定性。

2建立兼职教师流动站,并以此为平台,解决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和发展的问题

为了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破除现有育人方式的体制机制的弊端,探索学校与企业兼职教师的规范管理,着力解决兼职教师建设方面存在的重大现实问题,探索学校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的新途径,学校决定建立兼职教师流动站。通过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兼职教师的管理等举措,为校企合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为兼职教师提供长期服务保障。兼职教师流动站,实质上是一个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在此平台上成功地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相互交流和学习,最终实现学校办学与区域经济联动互动、融合发展的目标。

二、细化兼职教师流动站基础性工作,扎牢校企合作发展的根基

1通过企业调研了解教师的需求,建立校企间的互信

为了打好兼职教师流动站的基础,通过对兼职教师开展问卷调查,获得兼职教师的最准确资料;通过邀请企业人员参加座谈会,探讨兼职教师管理和聘用的新途径。调研中发现多数企业和兼职教师均有走进学校的意愿,对学校工作很向往,但是对现有薪酬、激励和管理机制以及兼职教师的地位和稳定性等方面不太满意,认为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有课就来没课就走的松散管理使得兼职教师没有归属感。另外,召开学校教学单位座谈会,发现一线单位同样存在着类似问题:课时费低聘请不到真正需要的企业兼职教师,只能找在校研究生顶替;对兼职教师的管理除了发放课时费之外毫无管理可谈;有些兼职教师没有得到所在企业的支持,底气不足,也不是百分百地付出,影响了教学效果。校内外反映出的问题,表现出来好像是课酬多少的问题,内在的却是将兼职教师的工作置于统一化、公开化、透明化管理制度之下,认识到产生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之道,着手建立起兼职教师流动站,搭建起校企双方共赢互惠、共谋育人大业的平台,校企双方参与解决育人中的问题,解决兼职教师双职工作的问题,建立兼职教师流动站的运行机制。

2建立兼职教师流动站管理机制,使之规范运行

兼职教师流动站中的教师虽然是动态的、流动的,但其组织体系却是一个实体,有组织结构框架和成员的职责。在分析原有兼职教师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召集学校相关部门、各二级学院、企业和兼职教师代表等多方会议,进行多次讨论和调研,最终明确兼职教师流动站管理小组的构成。第一层次:成立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为兼职教师流动站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决策保障。第二层次:学校人事处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监督检查流动站的运行情况。第三层次:成立若干个小组。第四层次:各相关职能处室领导以及企业和兼职教师代表组成,反映对兼职教师的教学行政管理、教学质量监控评估、科研合作与管理,企业与兼职教师和学校面对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明确兼职教师流动站的主要职能,使工作进入常态化

(1)兼职教师流动站的主要职能之一是根据学校课程安排和专业发展计划,完善兼职教师的个人信息,聘请符合条件的企业人员担任学校兼职教师。通过实施《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兼职教师的来源范围、聘任条件、主要工作内容和具体管理细则。我们通过教学改革项目的支持,增加了兼职教师的课时费和专家咨询费,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工巧匠”乐意来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满足了学校对于各类兼职教师的需求,优化了兼职教师队伍的构成,稳定了骨干教师的队伍。兼职教师流动站的建立,也促成了长期与学校存在合作关系的企业以及校外实训基地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目前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了15∶1。

(2)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兼职教师资源库结合学校办学专业,注重合作、注重水平,动态管理、按需储备,保障了兼职教师的后备力量。学校与长期合作的企业签订兼职教师聘用合同,学校根据不同工作需要,委托合作企业提供各类人才到学校兼职工作,企业教师源源不断地进入学校,提高了教学的质量,提高了兼职教师来源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学校内各二级学院、有关部门利用兼职教师资源库中的教师个人基本情况、职业资格和科研成果等分类信息,指导各专业按需聘人,及时保障教学需要,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3)将兼职教师的管理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鼓励兼职教师融入学校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探索兼职教师参与学校工作的新途径。聘请北京地铁运营公司的技能大师杨才胜组建杨才胜大师工作室;聘请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首席技师、北京市知识型十大标兵赵郁组建汽车工程技能工作室;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市珐琅厂总工艺师钟连盛出任艺术设计学院景泰蓝大师工作室的首席设计师;聘请北京亦庄国际生物医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优秀管理人才吴小兵作为学校的特聘专家……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兼职教师不但完成了授课任务,还逐步融入学校教学团队的建设,他们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订,共同申请课题并完成科研任务等。专兼职教师在这种“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融合发展下,使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更加符合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三、兼职教师流动站建立的意义远远超出预期,已经成为校企合作与教师成长的平台

1起草《关于职业院校兼职教师资助计划方案》,为北京市教委提供决策支持

《关于职业院校兼职教师资助计划方案》的制定,着远于积极推动政府部门加强对兼职教师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该方案引入相关法规和配套政策,制定了对北京地区职业院校的兼职教师进行全面统一管理的规范,同时提出了选拔部分优秀兼职教师进行经费资助的具体措施。该方案是对以往政策的改革和突破,方案中提出了对兼职教师课时费认定的新标准,即根据兼职教师在行业内的成就制订课时标准,且该标准远远高于现有课时费;对于行业内的行业大师但学位学历不符合现有引进人才政策要求的,做出了明确界定,破除了原有政策的做法,积极引进此类人才担任学校专业技术指导等工作。该方案上报北京市教委后得到了极大肯定,并准备下发实施。

2兼职教师流动站得到了北京市教委的高度重视,获得专项经费的资助

自2012年起,北京市教委专门在针对职业院校的素质提高工程项目中设立了特聘专家项目,用来支持职业院校从相关行业企业聘请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及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特聘专家,指导学校加强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密切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两年来,学校电信工程学院聘请的杨才胜专家和生物工程学院聘请的吴小兵专家分别获得此项目的资助。同时,我们还借助专项经费的支持,对兼职教师的授课费用标准进行了调整,提高了企业一线高技能型人才来校执教的积极性。

3兼职教师参与学校教学管理、科研等重点工作,使学校工作更加贴近社会需要

兼职教师不仅仅走向了课堂,还参与了学校教学管理、课题立项、教学改革等具体工作的制订和实施。近几年,我们得到上级对教改专项资助的团队达到十余个,同时,学校由兼职教师带来或者参与的课题显著增加,例如,2013年,依托杨才胜大师工作室,引入了“北京地铁10号线信号系统车载设备国产化可行性研究”“北京地铁信号系统车载CPU板卡国产化”两个横向课题,科研资金近80万元;汽车工程技能工作室的赵郁参与了三项学校课题:“数控加工技术与三坐标测量结合的应用研究”“三坐标测量机在教学中的应用”和“三坐标检测应用分析——以汽车梁类零部件为例”。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兼职教师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以钟连盛为首的景泰蓝大师工作室的大师们深入艺术设计学院参与装饰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帮助创设“传统工艺与制作”“产品设计”“景泰蓝工艺与技法”等课程。兼职教师的发展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发展以后,我们以各二级学院为单位,根据不同专业建立大师工作室,将兼职教师队伍的发展融入学校教学团队的发展中来,极大地提高了学校教学团队的建设。

兼职教师流动站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流动站从无到有的经历是我们对现有教师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突破,兼职教师流动站逐渐形成了基本框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使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趋于制度化、稳定化和可持续化,从而丰富了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实现了学校、专业和企业的深度捆绑式融合发展。今后我们将在高等职业院校综合教育改革试验区项目的推动下,继续将兼职教师流动站发展壮大起来,最终将其建设成一个兼职教师相互交流、提高的平台,建成区域经济内的“兼职教师之家”,使其不仅服务于学校,也服务于区域经济内的其他职业院校。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模式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