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活动在五年制高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2016-04-15曹静

教师·中 2016年3期
关键词:班级活动学生管理高职学生

曹静

摘要: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高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关系着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班级活动是高职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增进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发挥个人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班主任应予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高职学生;班主任;班级活动;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8-0103-02收稿日期:2016-01-20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迅速发展。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高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其特殊性,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五年制高职生(下称“高职生”)。由于他们都是初中毕业直接就读于五年制高职院校,文化程度相对偏低,自我约束力和社会生活能力较差,对他人依赖性较强,情绪波动较大,处理问题能力较弱等,这就给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高职学生的管理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相结合,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这更值得深思和不断实践。[1]

班级活动是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干部组织开展的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的活动。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勃发时期,活泼好动、情感丰富、兴趣广泛、争强好胜是他们共同的特点。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他们展示才华、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班主任用以培养他们兴趣、点燃他们学习和生活激情的重要渠道,同时也能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高职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导开展班级活动,让学生把握主动权

班主任要放弃“保姆式”“警察式”“放羊式”的管理方式,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理念,充当指导者、支持者、促进者、合作者,发挥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全班学生人人都具有班级主人翁的态度,踊跃参与,发挥班委的核心引领作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1)重视班级活动的动员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班级活动要想很好地得以开展,组织动员工作必不可少。如何能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得“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就显得格外重要。班主任在开展动员时,必须精心准备,理清头绪,将活动的目的、意义、过程提纲等事先准备好。另外,在动员时注意情感的运用,通过抑扬顿挫的声调及慷慨激昂的陈词去感染他们,牵动他们的情绪。让他们觉得“不做不行”,有种兴致勃勃的激情。[2]

(2)重视班级活动的过程检查。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落实,严格检查学生是否按要求做到,做到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同时通过树立榜样示范,以鼓励为主,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每次活动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在活动开展中要不断询问和提醒,做到仔细认真,把集体的事落实到个人,把个人的事当成集体的事来完成,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责任感。班主任绝对不能袖手旁观,充当看客或总结者,需要做合作者和参与者,全程参与到活动中去。班主任参与活动,其实也是检验活动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为下次的活动总结反思。

(3)重视班级活动的反馈。每次活动结束应该先请具体负责的学生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交流经验和教训,找出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班主任在总结过程中首先要充分肯定学生做得好和进步的地方,表扬取得进步和表现优秀的学生,同时要指出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后续项目或新的活动打好基础。同时班主任还要利用总结会与学生共同分享参与的感受,提出下次活动的要求和期望。只有这样,不管是班主任还是学生,都能通过活动得到锻炼和进步,班集体和学生的精神面貌都会产生很大的飞跃。

二、给予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挖掘潜能促发展

一般而言,大多数的高职生在初中阶段的成绩都排在班级的中下游,在初中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到了高职院校,当初被抑制的表现欲便会很强烈,需要班主任提供各种机会以帮助他们释放青春能量,发挥个人特长。班主任在组织各种活动时应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其形成发展的规律,在活动中一方面使学生不断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挖掘潜能,促进其发展,形成一定的特长;另一方面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表现和发展聪明才智的机会,促进他们健康地持久发展。两者相辅相成,极大地促进了全体学生的身心发展。如班级的一次元旦晚会,班级近半数学生参加演出,有模特、伴舞、独唱、话剧、水果拼盘等节目,演员再加上化妆师、服装设计师和服务队的人员总共有班级总数三分之二的人,每人的分工都记录在班级日志上,彼此分工明确,不重不漏。在话剧表演的节目中,化妆是一位女生负责的;演员的衣服、帽子和王子的剑等道具都是学生自己设计,使用包装纸、美术彩纸和废旧物品制作的。衣服颜色和款式很受观众喜爱,学生的特长在活动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为自己的创意而欢呼雀跃。

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发展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提供适宜的空间,为学生们提供不同的平台恰恰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途径之一。[3]当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目标时,便会有意无意地遵守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准则,自觉不自觉地会做出表率作用,这样他们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等相应方面也会做得很好, 这样水到渠成地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三、适时鼓励赏识教育,注重体验式的精神成长

中国有句名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学生的内心都有一种渴望,渴望得到重视,渴望获得赞扬,渴望体验成功,他们在初中阶段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被学校、老师特意重视,在这里他们尤为渴望得到肯定。所以班主任适时、充分、恰当的鼓励和表扬会开启学生心灵情感的大门,给学生温暖、信心和慰藉,坚定他们勇往直前的信念。

赏识教育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在班级管理中能发挥神奇力量。我和学生们在每学期一开始就达成共识,只要有班级同学参加的活动不管一个或几个,大家就都去为他们加油鼓劲,在班会课上我们还请他们分享自己参与活动的感受。比如在一次歌咏比赛中,第一个节目歌伴舞,中途音乐突然停止,班级领唱的女生和伴舞的同学在台上的那种紧张又不知怎么办的心理就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比赛结束后,几个学生就在班级讲台上形容当时的感受,开始只说紧张、不知所措,其他同学不满意这个答案,一个接着一个问,他们不知不觉也说了半个多小时;学生还重新演示当时的情景,让其他同学扮演,换位思考,这次的表演结果又不同,学生都从中体会到不能轻易去评价别人,不能把自己的观点思想嫁接到别人身上。这样由一次活动引出班级内第二次活动,学生在说和做的同时获得了更多的精神感悟。这种体验式教育能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产生移情,更能理解他人,也能更好地增进班级同学间的情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四、及时调整学生情绪,点燃生活激情

学生的学习生活应该是快乐多于烦恼的,积极乐观的心态往往是校园生活的主流;但人总会感伤,总有情绪低落、心情烦闷的时候,如若能及时发现学生情绪低落的状况,及时组织活动来调节学生情绪,点燃他们的学习、生活的激情,将激发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生活。在班级中,文娱班委就肩负着这样的重任——能及时发现同学的情绪变动并主动积极地告诉班主任,所以他就有了更好听的称号——“情绪侦探”。当某一个阶段部分学生情绪不佳、学习无动力、自我要求降低时,班级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班级干部征求班主任意见后就开始组织班级活动,有时活动规模不需要太大,比如在班级比赛接歌、男女对唱、用方言唱歌或模仿某人说话等。有个男生用方言模仿赵本山,模仿他那表情和动作,大家觉得有趣就一起模仿,结果大家不是模仿赵本山的模样,而是无形中模仿这个男生的样子,他便成了我们班的明星,班级鼓掌的统一格调也是他发明的,头和脖子缩起来,手掌横着拍打,哈哈大笑之后,大家的情绪又高涨起来了。所以班级活动开展的重要性非常大,它是保持一个班集体永远充满活力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调整学生情绪、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五、协同合作,促进学生人际交往

现在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我们班级也不例外。他们自我意识强,但缺乏合作团队精神。高职院校的学生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占少数,以往的学习经历中受老师和家长表扬认可的几率较小,在集体中缺乏归属感和责任感。所以在各种班级活动中要尽可能地加强学生之间的交往,促进他们彼此间的沟通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学生在班级中一般比较容易形成多个小团体,以宿舍或户籍所在地为单位进行交往,男女生分开活动,或走读生与住宿生分离,所以在班级活动中尽量交叉在一起,交叉安排节目。另外,充分发挥男女生各自的魅力,一般男生在班级较为活跃,充当的角色很多,比如“领导人、活宝、大众情人”等。有一次班级活动中大家公选了一个矮矮胖胖的男生,让他戴假发、耳坠、项链,穿裙子,并化妆扮演公主,着实让他过了把“女生瘾”。这样的班级活动轻松愉悦,彼此之间会多一份了解,减少生疏感,心中把班级作为一个大家庭来对待,虽不能人人成为好朋友但也学会了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同学关系。通过参与和组织各种班级活动,学生会发现团结合作的力量远远高于个人的力量,要发挥自己的才能还需要得到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和支持,自己首先也要支持和尊重他人。

班主任是学生工作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组织、指导并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活动要尽可能地面向全体学生,并深层次挖掘极具潜力的特长生,兼顾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长足进步与良性发展。活动目标是预设的,但学生的很多成长和进步是生成性的,对于这样极其珍贵的隐性教育资源,班主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捕捉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活动的价值。每个孩子都有优异的闪光点,善于发现那些受忽视孩子的优点是不容易的,部分孩子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优点。那么班主任就要做一块“试金石”,尽可能地点石成金,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帮助每个孩子成长。

参考文献:

周茂东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

高小芬探索区域活动中空间位置的摆放考试周刊,2010,(12).

陈振华当代班级管理遭遇的学生问题分析中国教育学刊,2010,(10).

猜你喜欢

班级活动学生管理高职学生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