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农村初中备课组活动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2016-04-14孙新苗

考试周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备课组农村初中策略研究

孙新苗

摘 要: 本文以相对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初中为研究对象,从备课组活动的一些现象入手,剖析备课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让备课组活动更具实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 农村初中 备课组 实效性 策略研究

1.农村初中备课组活动现象分析

现象一:

参加部分学校的备课组活动,笔者常听到一些老师之间类似谈话。

青年教师希望能借阅老教师的备课笔记:“某某老师,您的教案能否借我学习一下?”

答1:“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带过几届,以前的教案抄抄而已。”

答2:“现在网络上的教案很多的,你懂电脑,下载一个,修改一下就行了。”

答3:“到阅览室借一本教案集,上面的教案比我好多了。”

答4:“你们年轻人思维活跃,要紧跟潮流,我的这些教案已经没有多少参考价值了。”

……

现象二:

在集体备课中,备课组长直接将教材各章节的内容分配给教师,一般老教师任务轻些,青年教师任务重些。教师分头撰写教案,编辑课件,完成后上交。很多备课组长对资料的质量未加审核,也未组织集体研讨与评价,只是简单叠加,就算完成任务了。

现象三:

学校要求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由于备课组成员已相处多年,许多想法都已交流过,缺乏创意,活动气氛显得沉闷,于是备课组活动就草草收场了。

现象四:

经集体备课后,教案和课件已可在组内推行,于是有些教师不加任何修改就开展了教学——把集体备课的“成果”原封不动地搬进自己的教室。

……

以上种种情况,是笔者参加农村初中教研活动时发现的。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人少,教师得到直接而有效的支持少,独立进行创新设计的基础薄弱,加上自身的惰性,教师专业发展通常不尽如人意。许多学校的备课组出现了弱化和虚化现象,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有的学校备课组工作被动应付,活动单一,在时间、空间上得不到有效保证;有的学校备课组活动主要是传达精神和布置工作,一学年仅开几次公开课,“研究”的气氛淡薄,备课组活动缺位,导致学校教研文化缺失。

2.透析原因

学校层面尽管明确了“三定四统一”(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要发言人,统一目标、统一进度、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和考试),但由于考核机制和课务等原因,当前,备课组活动任务型、形式化、应付式、低效率等现象仍然存在。形式上虽然统一了,但内容上却趋向于个人备课的简单重复。有些教师为了省事,直接从网上下载教案,不加修改就直接交给备课组长,导致教案的质量良莠不齐;有些教师不经过认真审核,也不看是否适合自己的风格或学生,直接拿来就用,这些都制约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

究其原因,笔者分析了以下几点:

(1)农村初中的有限条件使部分教师感觉实现不了价值,部分教师的理想信念缺失。久而久之,教师的工作热情被磨灭,应付了事。集体备课演变成“互抄备课本”以减轻工作压力,增加闲暇时间。

(2)备课组长引领作用不大,组内教师各自为政,工作没有系统性,提出的措施没有很好地落实。久而久之,组内教师养成习惯,对备课组活动不积极、不主动、不追求质量。

(3)许多教师单凭经验从事教研活动,很少进行学术方面的钻研,缺乏创新理念,导致备课组整体理论层次不高。

(4)备课组没有落实计划,基本上想起什么做什么,缺乏总结和反思,工作的细致程度不够,对教师成长帮助不大。

现存的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备课组活动实效性不高。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通常是比较具体的、过程性的、经常化的、即时性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同学科教师之间经常交流,或者进行专题探讨。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绝大部分教师都有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备课组活动是满足教师需要的重要平台。备课组应当成为教师业务上的大后方,精神上的温馨家园。

3.提高备课组活动实效性的策略

3.1备课组活动重在细化和引导

备课组活动必须与教师的日常工作结合,活动要细化,切忌流于形式。务必先讲实效再求创新;务必共同参与,防止个别教师的话语霸权,防止部分教师居于听众、看客的地位;务必共享同赢,防止个人教师只想享受成果,不愿承担任务。学校对备课组长及备课组活动应该有明确的要求:学校不仅要提供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对活动的过程要进行细化管理和有效引导。如在安排教师办公室时,尽可能将同备课组教师排在一起,便于教师能够在课余时间提出自己对教学方式的独特设计,对教材内容的独到理解,并引发讨论。这种非正式场合的自由交流,有利于年轻教师深入思考,大胆提出见解。

笔者所在备课组通常采用一人主备—集体研究—修正教案—课后交流的形式;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研究和分解学科知识;二是研究学法和教法;三是研究学生,根据学情确定教学策略;四是研究能力和情感目标的实现;五是研究课堂上可能生成的问题,并做出预案,提出解决方法。同时利用学校提出的“师徒结对”活动,要求骨干教师注重平时对青年教师的言传身教,办公室内随时进行问题解疑、方法传授、反思交流。通过这些活动,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学重点和难点并迅速站稳讲台。

如:笔者所在科学备课组采用学科导师制。

(1)选学科导师。

要求:从教五年以上;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深厚,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知识理论;教书育人经验丰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有指导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教学理念先进,有一定的教研成果。

程序:教师报名—导师工作设想演讲—备课组老师投票—评选出导师。

(2)细化导师工作要点。

导师要承担科研课题,起带头作用,徒弟每年至少要有一篇论文或案例在区级以上获奖。

导师每学年要举行一次以上全校性示范课,徒弟每学期开一节汇报课。

导师每学年至少要带一名徒弟,保证每月听徒弟两节课,并给出详细的听课意见。

(3)建立学科导师考核制度,给予一定的奖励。

导师?摇 ?摇?摇?摇?摇 时间?摇?摇 ?摇?摇?摇

为了明确师徒的责任,备课组要求师徒双方签订《师徒协议》,内容如下:开学初共同制订一份三年成长计划;每周互相听课、评课一次;每学期导师在组内上一节研究课,徒弟上一节汇报课;每学期师徒各撰写一篇教育教学案例或论文,参加区内评比;每学期徒弟写出一篇成长记录,学期末交备课组长,装入成长档案袋。

3.2备课组活动要重在研讨和落实

针对农村初中备课组活动重形式、轻落实的现状,笔者所在备课组将教师的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进行整合,确定备课基本程序:个人钻研—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交流反思。每次备课组活动前,要求组员将教学中难处理的问题提出来,组织大家进行研讨;较集中的问题或者价值较大的问题确立为研究专题。每位教师根据要求,具体设计教学方案,写出导学案。集体备课中,老师们共同探讨,取长补短。经过备课组研讨后的导学案是否可行,还需要实践检验。备课组长安排教师相互听课,跟踪调研,然后是交流反思,每位教师根据执教情况写出教学札记。

以顾老师执教的一节试卷讲评课为例,谈谈笔者所在科学备课组的具体做法。

备课组活动时,先由顾老师对授课的教学目标、环节、思路进行阐述,其他教师针对顾老师的阐述提出自己的困惑和问题。如笔者向顾老师提出:如何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分配好教师“讲”与学生“练”的关系。顾老师对此做了分析。之后,大家确定了几个观察点:“时间分配”、“教学维度”、“学习维度”、“学生参与度”、“课堂生成”等,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观察量表。

课堂教学中,听课教师依据观察量表对顾老师的课有针对性地进行跟踪记录,笔者也进行了认真的课堂观察和记录。

试卷讲评课堂观察量表

听课结束后,备课组进行评议。顾老师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谈了想法,特别针对自己在课堂生成问题的处理和教学时间的分配上进行反思。其他老师依据课堂观察和记录,认真地分析了顾老师在教学上的得失。“提一个亮点”、“找一个问题”、“亮一个妙招”,是备课组对听课教师的具体要求。如笔者提出在教学内容结束前留几分钟时间,安排个别优秀学生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经验,供顾老师参考。

在实践过程中,备课组活动的效果愈来愈显著。上课教师在汲取备课组建议的基础上,客观分析,认真反思,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备课组成员相互尊重、赞赏,逐步形成了有特色的课堂观察文化。同组教师欣然接受了授课者与观察者的双重角色,也更善于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

备课组长需要对本组教师平时的说课稿、教案、课件等各种研究资料选择整理,加入到学校内网中,建立资源库;方便老师们查阅资料,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工作效率。

备课组活动实效性提高的关键人物是备课组长,这就需要学校考虑如何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要给备课组长在人员调配、考核、活动经费等方面支持;二是要切实提高备课组长的待遇;三是要为备课组长搭建发展的“平台”,加大对备课组长及后备人才的培训和培养力度,形成学科优秀人才成长梯队。

3.3备课组活动要重在学习和创新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指出:“学习型组织的战略目标是提高学习的速度、能力和才能,通过建立愿景并能发现尝试和改进组织的思维模式,并因此而改变他们的行为,这才是最成功的学习型组织。”他认为:学习型组织就是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创造性,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组织的学习气氛,凭借着学习,个体价值得以体现,组织绩效得以大幅度提高。美国的马恰德认为:“系统地看,学习型组织是能够有力地进行集体学习,不断改善自身收集、管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获得成功的一种组织。”

现实中,许多教师走出大学校门后,几乎与理论绝缘了。他们开展工作只是凭着在大学学习时的那点积累,或者只是凭着生活经验和本能。因此,建设学习型备课组是非常重要的任务。教育教学理论很多,以实践为主的教师不可能学习和研究所有的理论,笔者所在备课组主要选择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科学课程标准》,了解课改的目标和要求,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同时学习部分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如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拓宽教师的眼界。

笔者所在备课组还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组织一些竞赛,如说课比赛、优质课评比、优秀教案评比等。在竞赛中让教师才华得到展示,让优秀成果得到分享,让需求得到更新。我们还与其他备课组共同开展一些活动,及时表扬部分优秀的学习型教师,从而实现相互促进,最终带动全校学习型备课组的发展。

以上策略实施以后,我们欣喜地发现成员在默默地发生变化:

变化一:本校的一位青年科学教师,开设了一节汇报课,评课时,他的观点与外校教师不同。活动结束后,该教师继续查阅资料,分析整理,并通过邮件与外校教师进行探讨,体现了教师认真学习、执著追求的态度。

变化二:开设一节成功的科学公开课,课件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备课组特意安排一位教师先行学习课件制作。该教师愉快地接受了任务,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不仅精通课件制作PPT,而且会用Flash制作简单动画,为备课组其他教师提供帮助和培训。

变化三:学科导师主动针对几位徒弟课堂上的一些困惑,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了科学学习方法及能力培养措施。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出版社,1990.2.

猜你喜欢

备课组农村初中策略研究
备课组长的定位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关于备课组建设的思考
新课程下,关于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推动区域备课组建设持续发展的若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