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图书馆个性用户分析及培育思路构想

2016-04-14潘杏仙宛凤英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用户服务智慧图书馆信息素养

潘杏仙,康 琳,宛凤英

(安徽师范大学,芜湖 241002)



智慧图书馆个性用户分析及培育思路构想

潘杏仙,康琳,宛凤英

(安徽师范大学,芜湖 241002)

摘要:依据智慧图书馆履行社会公益教育职责特性,分析个性用户的信息利用特点,提出把普及提高全社会所有居民信息意识作为智慧用户培育的重点内容,以阅读融入、动漫助力、惯性引领、媒介融合及趣味熏陶等培育思路,启发引领个性用户习惯偏好,营造人与知识、知识与知识、人与人互联互通的公平利用信息的和谐情境与氛围。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个性分析;用户培育;用户服务;信息素养;信息公平

1概述

IBM公司首席执行官彭明盛认为: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地球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如:智慧的医疗、交通、电力、食品、货币,以及智慧的零售业、基础设施直至智慧的城市。智慧图书馆在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及智慧地球理念的推动下亦应运而生。业界如何深刻领会物联网的精髓——智慧,进而推动图书馆服务向智能、智慧方向发展,是值得同行及专家思考并探索的问题。

国外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开始于2003 年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的“Smart Library”服务项目,紧接着该馆学者就有《智慧图书馆:基于位置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会议论文发表[1]。国内图书馆界2005 年开始研究智能图书馆,如何深入研究智慧图书馆问题近年来在图书馆界引起高度关注。从信息利用角度看,目前以RFID(无线射频识别)关键技术应用为主,如:2006年深圳图书馆引进国外TAGSYS(法国标签系统公司的RFID)技术;2008年国家数字图书馆引入RFID技术,并将传统服务和数字服务相融合,到2010年底,全国已有100余家图书馆实施RFID技术[2]。部分图书馆也开始使用RFID技术管理图书,如:深圳图书馆的智能书车和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系统,台湾的智慧型图书馆和图书定位系统,上海普陀区图书馆的图书漂流自助亭等[3]。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图书馆等不仅实现 24 小时自助借还图书, 还开通了移动图书馆、 馆际互借、 微信、微博等服务功能,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图书馆,并在任何场合享受到智慧图书馆带来的便捷[4]。智慧图书馆作为用户知识需求的嵌入者、客观知识的关联者、用户知识过程的协同者和服务方式的启发者,其服务的核心是将知识信息自由化、个性化,为用户搭建求索知识、通往智慧的“天梯”[5]。因此,生活在智慧城市的地球村民提高自身素质,接受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场所,就理所当然的是智能型智慧图书馆。

履行社会教育职能,特别是扶贫助弱等公益化信息素养培育功能,是图书馆当仁不让的社会职责。智慧图书馆能够依据自身的功能定位与技术优势,除了为用户提供多渠道获取信息资源、多样化展示知识内涵及专业化满足个性化需求等高效率智慧服务功能外,还可以借助人人熟知能晓的微信、微博等实时工具,更为积极主动地与用户互动沟通交流,让每一位地球村民都能享受到高质量、高效能的智能化智慧服务,从而起到其他媒介、媒体机构无法达到的激励或者激发潜在用户自主利用信息资源的功效。

2智慧图书馆个性用户信息利用分析

智慧图书馆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的是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提供无论何人、何时、何地都能够自由便捷地与他人交流,并获取自身所需的信息来源,其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特性决定了用户信息需求极具个性特征。

2.1 信息泛在碎片化

碎片化(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现已成为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生动形象的描述。碎片化传播主要是指完整的信息通过网络、手机、博客、微博等媒介的再编辑与传播,呈现块状、零散的描述形式,导致信息、受众与媒介细分化的现象[6]。基于无线网络的新媒体创建了信息传播的泛在空间(即传播的发生、内容、需求及主体等都无处不在),同时推进了信息整合及碎片化进程,而碎片化信息泛在时空又强化了传播受众个体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在各个生活的间隙获取信息,用餐时收听广播电视,路途中发布微信微博,各种搜索引擎引领的诸如新闻网、手机报、即时通信等方式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碎片化不但让受众群体细分为碎片化,也引发受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使整个网络传播呈现为碎片化语境。碎片化阅读的背后是碎片化的生活方式,与其说现代人选择了碎片化阅读,不如说是碎片化阅读更符合现代人的需要。博客、播客、晒客等发表的图片、日志、说话、心情等无一不是驾驭碎片化信息泛在时空的技巧,以及吸收消化碎片化信息资源的个性能力。

2.2 设备移动智能化

移动设备智能化与基础设施信息化密不可分,从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从数字北京向智慧北京迈进)的建设内容可见一斑[7]:构建首都文物、图书、艺术作品、园林文化、旅游等文化资源的可视数字资源库;建设首都数字文化资源共享与传播平台,促进北京优秀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共享;整合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传播渠道;大力发展数字报业、网络杂志、数字电台、网络电视等新的传播形态;建设网上名园虚拟展示平台及市民互动平台等。智慧城市每一项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为移动设备智能化提供了坚实而有力的支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人随身携带两部手机、三个电话号码成为必备之选,拥有超极笔记本电脑、平板PC及其他多样阅读器、播放器等可谓司空见惯,从手机智能叫早、地铁公交WIFI、微博微信朋友圈、网络会议、QQ讨论组、email互动,到休闲娱乐、购物订餐及游戏涂鸦等,越来越专业的智能化移动设备支持多屏,功用多合一,并具有与其他设备(如:平板、电视及可穿戴移动设备等)的交互功能。如此,移动智能设备必将成为满足社会大众娱乐、办公、阅读、绘画、音乐等个性化信息获取不可替代的必备工具。

2.3 阅读数字云端化

众所周知,人类阅读方式的变革紧随阅读载体升级变化的步伐,如今,数字移动阅读载体已经快速地占据了人们的闲暇时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11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表明[8]:数字阅读人数首次过半,纸质媒介接触时长明显下降。数字化阅读(含网络在线、手机、电子阅读器、光盘、PDA/MP4/MP5 等)的接触率为 50.1%,较 2012 年的 40.3%上升了 9.8 个百分点。加之云计算的广泛应用,图书馆尽可在网络上利用大型硬件设施,将数据存储在云存储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器中。如:OCLC将图书馆管理服务推向Web级的战略;美国国会图书馆与DuraSpace的开源云服务DuraCloud项目,已有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和莱斯大学签约使用其托管的云服务以保护数字资源[9]。由此可知,以数字代码存储在电、光、磁介质上的文字、图形、声音、影像等内容均已实现通过计算机及类似设备进行数字化阅读,同时,云存储又建立了多终端资源的整合平台,真正实现了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地点及自己方便的任何媒介上轻松自如地进行云端个性化阅读。

2.4 学习组织常态化

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10]。它以共同愿景为基础,团体学习为特征,通过提高组织的群体智商来增强组织的学习能力,强调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把创新学习载体,提高掌握知识能力放在第一位。学习型组织视工作和学习为一体,构建理想的组织机制,设立平等沟通对话平台,鼓励组织成员互动交流学习,常常依赖“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氛围,如:通过课题研讨通报、产品创新进展、休闲娱乐互联及影视欣赏互动等方式学习,学习完全融入生活和工作之中,使学习和生活、工作得到双向强化,达到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和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这种充满自主意味的学习内容与形式必将激发普通大众的学习潜力,且更能深入人心。移动互联网络时代的学习型组织将拥有更为快速便捷的智能设备通道,更为方便聚集的组织团队期望,更为持续不断的终身学习愿景,如此不断持续的学习型组织必将形成常态化、惯性化学习方式。

3智慧图书馆个性用户信息素养培育思路

基于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信息技术基础的智慧图书馆,把人与物的互通相联作为核心要素,针对其社会服务的实际状况,应将普及提高全社会所有居民信息意识作为智慧用户培育的重点内容,以阅读融入、动漫助力、惯性引领、媒介融合及趣味熏陶等培育思路,启发引领个性用户习惯偏好,营造信息利用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与学习氛围。

3.1 信息理念的阅读融入

阅读融入是信息时代的一种社会行为,倡导阅读是图书馆的社会责任,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行为与移动数字阅读等微服务相融合,建立了融入时代、嵌入生活的网络数字阅读服务体系,各种数字阅读终端的普及为移动阅读提供了多样化的平台,数字移动阅读业已成为新时期大众用户阅读的重要途径。智慧图书馆能够为所有用户创造更好的阅读环境,消除阅读障碍,提供适合各阶层用户所需的阅读资源,还可以针对社会各界,提供各行各业专业人士提高信息技能水平所需的继续教育、专业培训等用户教育内容,将利用信息的启蒙唤醒意识内容,公平公正的信息利用理念嵌入每个人的阅读行为过程当中,并依据用户对浏览信息的选择,主动跟踪其兴趣变化,了解用户的即时需求、潜在需求和长远需求,充分挖掘用户个性偏好,隐性获取并对用户需求信息进行准确描述,根据用户利用信息的兴趣偏好、行为习惯,推介引领智慧用户根据不同类别、不同时期、不同需求、不同特点及其自身专业需求,选择适合本人的个性化服务内容与形式,倡导引领优质的阅读方式、行为、内容及效果,使用户不知不觉地吸收信息理念精髓。

3.2 信息意识的动漫助力

现如今,动漫产品已走进千家万户,并融入服装、食品、饰品等诸多领域,渗透于各阶层人士的日常生活之中。众人眼中形象可爱、行为亲和的动漫,的确是拉近人与人距离的神器,如: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培训管理中心开展的“园检杯”动漫与游戏设计大赛,就起到非同一般的亲民效应,它以“关心您、保护您、帮助您”的零距离主题,结合园区检察院提供的卡通形象,在规定时间内围绕预防职务犯罪完成动漫游戏的设计,21家动漫企业的131位选手共完成动漫、游戏作品100多件,其优秀作品全部用于预防职务犯罪公益宣传[11]。同理,智慧图书馆用户教育网页制作人能够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自主创作动漫艺术作品,拓展设计动画游戏等音频视频功能效应,借助动漫形象组织此类平民化服务创新活动,并在休闲娱乐软件中嵌入信息检索及利用的基础技能和信息意识常识内涵,如:幼儿娃娃启蒙音像链;青年学生启蒙知识窗;社区居民启蒙资讯眼;乡村妇老启蒙救助钮等动漫形象,在知识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融入更多的动漫艺术表现元素,最大限度地利用动漫艺术形式来促进知识信息的传播、接受与吸收,以动漫文化助力社会大众用户趣味性阅读学习。

3.3 信息来源的惯性引领

笔者多年图书馆从业经验所悟:社会普通用户信息来源渠道常因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属性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及不同程度的个性爱好偏向。个性化用户的指向偏好特征尤为集中地反映了社会大众用户不同阶层属性的差异区别,用户在不胜理解的信息时空中漫游,大多处于不知所以被“引领”的游离状态。在全民阅读视域下,智慧图书馆能够通过物联网的芯片、传感器、无线和有线通信等技术,以更加智能的方式,全立体、多层次地实现图书馆用户服务的一体化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困惑用户在信息时空中遭遇的困境与不堪,建立快速便捷的个性化联络沟通服务系统来满足个性化用户的知识需求,同时,以专业的视角参与构建书香社会,为不同的用户群提供特定学科或主题的个性化阅读目录,协助个别用户了解特定专业知识或者在特定范围内挑选某一事件信息内容,引领用户使用更为便捷的阅读工具及手段,以个性化阅读助推多元化的信息阅读需求,建设长期、专业、温情的书评导读,培养爱阅读、善思考的用户群体,促使用户对信息来源指向产生惯性依赖偏好,推进智慧图书馆社会服务现实建构。

3.4 信息情境的媒介融合

全媒体源于传媒运营商将其丰富的媒体资源优势拓展到网格及移动终端设备上,并整合传播渠道,全方位、立体感地展示传播内容。媒体使用者无论何时何地都可随心所欲选择传播通道,获取资讯终端(如:车载收音机、网络、电视或手机等),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以方便的方式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信息,信息的容量和时空边界都由有限变为无限[12]。媒体即为信息,环境造就个性,在全媒体背景下,用户信息素养必然需要包含对媒介识读和评判的能力,智慧图书馆能够针对不断移动的用户学习诉求以及千变万化的动态学习氛围,设计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学习偏好用户的移动学习方式方法,创造智慧用户个性学习和群体用户互动等媒介融合信息情境,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如:质疑情境、交流情境、角色互换情境等,将充满个性的全媒体知识资源与图书馆特色服务融合交织,并突破个性用户的人际关系传播之不足,使媒介受众从单向阅听引向量身订制的分众时代,分享媒介融合无处不在的共享实惠。

3.5 信息技能的趣味熏陶

信息技能需要具备计算机、学科专业知识及实际工作生活相关信息融会贯通的能力,也是当今职业生涯、日常生活之必备的核心技能之一。此类传统通识教育课程却往往单调、乏味和无趣,以至于没有多少人愿意听讲。同样,各图书馆诸多用户培育新举措一时也没有起到理想的效应,智慧图书馆引入趣味熏陶教育方略,凭借智能移动设备盛行的微博微信,可以说为用户培育开辟了更为顺畅的渠道。熏陶,汉语词典解释为“被一种思想、品行、习惯所濡染而渐趋同化”,在图书馆用户教育语境中,理解为“感化与培养”更为贴切,其关键还是在趣味上下功夫。以创新服务为宗旨,智慧图书馆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及各类论坛等主流社交网络平台突破时间、空间、行业、专业等限制,融入信息用户读者的社交圈,创建各种专业学习的朋友交流圈,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学习沟通交流渠道等延伸服务,将信息技能教育完全融入趣味兴趣组织、教学互动竞赛、信息来源探秘等娱乐竞技活动中,使原本各自孤立的学习工作平台变为合作式趣味熏陶互动空间,从而提高智慧图书馆在线用户的智能培育效果。

当今图书馆服务呈现活动化趋势,以读者活动带动图书馆服务成为新的业态,新技术应用及服务空间的功能再造是启动优质服务的推手,源于互联网的海量信息资源该如何更好的利用,肩负公益扶贫教育重任的图书馆任重而道远,唯有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去提升社会公众相应的信息利用技能水平,营造信息利用公平、和谐的环境与氛围,才能助力大众用户遨游于信息海洋中,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参考文献:

[1] 王世伟.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2011,(12):1-5.

[2] 撖立军.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现状与问题分析[J].物联网技术,2012,(12):79-80,83.

[3] 韩丽.物联网环境下智慧图书馆的特点、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现代情报,2012,(5):48-50,54.

[4] 唐立芳.中国智慧图书馆发展面临的难题及解决思路[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6):100-102.

[5] 黄幼菲.公共智慧服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高级阶段[J].情报资料工作,2012,(5):83-88.

[6] 林楠,吴佩婷.新媒体时代下的碎片化现象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8):47-51.

[7]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市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EB/OL]. http://zhengwu.beijing.gov.cn/ghxx/sewgh/t1202570.htm,2014/7/12.

[8] 张贺.数字化阅读人数首次过半[N].人民日报, 2014-04-22(12).

[9] 周涛,杨志萍,王春明.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科研用户服务模式探索[P] .第二十六届全国计算机信息管理学术交流会, 2012.

[10] [美] 彼德·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10.

[11] 胡庆合,傅佩芸.苏州工业园区:动漫、游戏助力预防[EB/OL].http://newspaper.jcrb.com/html/2013-11/19/content_145978.htm, 2014/7/27.

[12] 林三芳.媒介融合环境下媒体使用者信息需求变化探讨[J].新闻界,2011,(4):28-30.

(责任编辑:朱爱瑜)

The Character Analysis and Cultivation Method of Personalized User of the Smart Library

PAN Xing-xian, KANG Lin, WAN Feng-ying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241002,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ulfilling social commonweal education responsibility of smart library, analyzing the features of information using by personalized user,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o popularize and improve all residents’ information consciousness of the whole society as the key content of the smart user cultivation. The concept of training such as embedding reading, animation power, inertial guidance, media convergence and interest influence inspires to lead the personalized user habit preference, and creates a harmonious atmosphere of interconnectivity of fair use of information by human and knowledge,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and human and human.

Key words:smart library; character analysis; user training; customer service; information literacy; information equity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图工委2014年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TGW14A06);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2015jyxm769)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25(2016)02-0005-04

作者简介:潘杏仙,女,研究馆员。

收稿日期:2015-10-05

猜你喜欢

用户服务智慧图书馆信息素养
新媒体时代老年类报刊的用户服务转型与升级对策
“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转型路径分析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用户服务保障模式探讨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RFID技术在我馆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