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律信仰的法治意义及其实现条件

2016-04-14阮富坚

大众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守法信仰公民

阮富坚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法律信仰的法治意义及其实现条件

阮富坚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法律信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文章论述了法律信仰的法治意义,并对其实现条件在主体意识、制度保障、文化因素、法律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探讨。

法律;信仰;法治;实现条件

1 法治意义

1.1 法律信仰是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心

法律信仰其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也是人们有意识培育和选择的结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把“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大要素,提出了实现全民守法的目标。就是要唤起社会公众的法治意识,建立起公民的法律信仰,“当全社会都把法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法治中国就会形成”。法律信仰是现代法治精神的核心。我国从1986年以来进行了30年的全民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大大增强了公民的法治意识。但多年来的普法教育偏重于法律法规和法律条文的宣传及考核,加上我国特殊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因素、司法不公正等现象对建立法律信仰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2 守法将成为全民的内心信仰

法律信仰的形成,将使人们对法律的产生归属感和依赖感。当守法成为全民的内心信仰时,人民会自觉维护法律权威,积极参与到各种法律活动之中,扩大和增进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了解,并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完善和健全公共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系统,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畅通群众权益保障法律渠道,建立健全人民群众依法维权、化解纠纷、保护利益等机制,让老百姓打得起官司,使群众合法权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切实维护和保障。营造良好的法治生态环境,是法治建设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力量源泉。会极大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的现代公民,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全社会遵法守法必然渐成风尚。

1.3 法律信仰是树立法律权威的社会心理基础

法律的权威来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的信仰。公民的守法精神的实质就是法律信仰。美国法学家伯尔曼也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社会实践表明,人们对法律是否有认同感,是他们守法的最稳定内因,同时也是他们用法和护法行为的行为指针。一个公民在决定是否将某一纠纷诉诸法律时,往往会充分考虑法律解决纠纷的能力和法律程序的公正性。而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法律的正常运作是需要公民的诉讼行为来配合,而公民的诉讼行为受到他内心对法律的信任感的制约。对法律的信任感才会促使他们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防卫他人的侵害。对法治信赖、信任和尊重在无形中形成对法治忠诚的信仰,促成法治精神的形成,所以法律信仰是树立法律权威的社会心理基础。

2 实现条件

培育公民法律信仰是一个长期的法律文化积累的过程,也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工程。是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产物。

2.1 重塑国民的主体意识

信仰是信仰者的个人意识行为,是信仰者的主体地位及主体的自我感觉和自我意识。重塑国民的主体意识,使国民珍视自己人格,充分地享有自己的社会地位、利益。摆脱各种等级、特权的束缚,积极地去创造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机会。长期以来,对个人的强调视为利已主义、个人主义而受到否定,从而否定了公民个体的主体意识。这对于建立公民的法律信仰是极其有害的精神障碍。国民的主体意识是法律信仰得以形成的主观机制,公民只有充分相信自己才能够相信法律,才会在行为上积极地追求法律所规设的利益,也才能够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2.2 培育法治信仰,离不开法治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的积淀

信仰不会自发产生。形成法律信仰,就需要制度、行为、观念等各种因素的潜移默化,共同作用,需要法治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的长时期不断积淀,需要依靠公权力主体与私权利主体来协同推进。要通过不断完善法律制度来推动法律信仰的形成。法律是形成法律信仰的基本前提,对法律精神实质的内心认同,才能真正形成法律信仰。但并不是所有的法律都有助于法律信仰的形成。例如上世纪90年代初制订的收容遣送法律制度,因为缺乏对人权的必要尊重与保护,就没有得到人们的内心信服与认同,所以也难逃被废止的结局。这样的法律不仅不会利于法律信仰的形成,而且将有损法律的权威。因此,要加强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建设,提高立法质量,推动法律信仰的形成。

深化和创新法治宣传,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的现代公民,需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青年担纲法治中国的未来,他们法治信仰的培育尤其重要。要让法治进校园、进教材,进社区,从知法懂法到信法用法,提高普法教育的有效性,牢固树立法治信仰。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是法治信仰最好的保障。不违法行使权力,不以权压法,更不以言代法,徇私枉法,违法者必受到惩处,才能引导群众相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带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治之风,树立坚定的法治信仰。

2.3 民主政治是法律信仰形成的制度保障

社会政治体制和权力分配方式决定着社会成员在社会的法律地位,也影响他们的法律信仰的形成。在专制政体的条件下,专制君主集国家的一切权力于一身,根本不可能有法律信仰的生存空间。而民主政治的政体形式下,国家的权力机构由人民选举产生,并受到人民的监督,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权力机构执行法律,实际上是执行人民的意志。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所实现的一整套价值体系正是人们所追求的,因此法律才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同。同时在民主政治下,排除了人治制度的生存空间,使人们对法律的依赖性增强,这也有助于法律信仰的形成。要实现法治,让法律成为信仰,关键在于公民的民主政治参与。只有让公民充分参与立法,法律才能切实反映不同社会阶层的需要,才能使政府带头守法并成为公民的表率,才能促进法律信仰的形成。

2.4 道德体系的支撑是法律信仰形成的文化因素

道德是培育法治精神的源泉。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在当代,道德仍然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控制手段,以它特有的导向和约束方式来发挥社会调整功能。人们的法律认识和法律价值判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道德准则为基础的,没有道德的内在约束,许多法律的外在约束往往难以发挥作用。法律依赖道德而被认同和遵守,一个人的道德觉悟提高了,必然会自觉遵法守法;全社会的道德水准提升了,法治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依法治国必须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因此,培养人们的与法律趋同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有助于人们的法律信仰的培植。将法治精神和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既重视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在道德体系中体现法治要求,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

2.5 良好的法律实施现状是培养法律信仰的法律条件

法律的实施现状,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利益能否实现,正当的法律权利是否获得有效保护,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人们对法律评价的形成。改革司法体制,提高执法公正性,提高法律实施效率,才能从根本上使法律取信于民,并通过良好的法律实施现状,形成对法律的良好的评价。

从现实来看,公民对法律的态度是以司法机构的法律活动为评价对象的,司法机构的社会形象直接表现出法律的形象。如果司法机构不能维护社会的正义、公平和安宁,那么人们就容易失去对法律的信心,导致对法律的失望。法律的实现正是通过这无数的执法者和守法者的共同行为表现出来,没有法律信仰支持的法律实施过程,是难以维持长久的。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是是加固法治信仰的基石。如果通过司法正常程序不能得到伸张正义,人民群众对执法部门司法机关就难以形成信任,其公信力就会受到损害。只有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杜绝法外开恩,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让违法者付出代价,对每一起司法个案都公正审理,才能使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全民信仰。

[1] 尹凤英,赵春霞.论社会主体的法律信仰与法治建设[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29(2):55-58.

[2] 张文显,李光宇.论法律文化与思法建设[J].社会科学战线,2012(6):198-203.

The law meaning of legal belief and realization condition

Legal belief is the foundation of building the socialist country governed by law.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law meaning of legal belief, and giv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realization conditions in the part of subject consciousness, system security, cultural factors, legal conditions and other aspects.

Law; belief; rule of law; realization condition

D920.0

A

1008-1151(2016)08-0148-02

2016-07-10

阮富坚(1961-),男,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讲师,研究方向为法律、成人教育。

猜你喜欢

守法信仰公民
论公民美育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人在网络 也要守法
文明守法路畅通——做自觉守法的“领头羊”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敬畏与谦卑是守法之本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