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会学生“会学”数学

2016-04-13文/赵

教育家 2016年30期
关键词:会学教法学法

文/赵 红

教会学生“会学”数学

文/赵 红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变革加剧,人必须终身学习才能适应21世纪生存的需要。所以,在学校里学生不但要学习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生获得了数学学习方法,不仅有利于缩短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有利于其数学能力的提高和后继的自主学习。

在小学数学学法指导中,教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学生应重点掌握的三种学习方法

根据学习的认知理论和数学学习的基本规律,小学生应重点掌握三种学习方法:一、模仿;二、操作;三、发现。

模仿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通过模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接受知识。模仿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数学学习方法,但它并不等同于无意识的机械学习,模仿必须有目的地,自觉地进行。教师应在学生模仿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领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本规律,让学生懂得模仿什么和怎样去模仿,这样,才能使模仿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操作是一种对数学学习具有强化促进作用的学习方法。操作的形式有练习、学具的使用、测量等等。在初步理解知识之后,进行一定强度的操作十分必要。

发现是指在学生对自己头脑的已有的数学概念、原理等进行组合、转化,从而亲自获得新知识所进行的一种学习。比如,笔者在教乘法分配律时,并不是直接把乘法分配律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从而体验发现这种学习方法的乐趣。

学法指导中的老师

对于学生来说,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还不高,所以学习方法少不了老师的指导。老师应该对每种具体的学法做出精要而通俗的归纳,以便让学生记忆、理解和运用。

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也会逐渐积累一些符合个人特点的与老师讲的不一致的学习方法,只要行之有效,老师都应该予以肯定,不能因为和自己归纳的不一样,就轻易地全盘否定。

另外,有的方法对于老师来说可能是一种好教法,其实反过来,它也可以作为一种解题策略。这类解题策略是完全可以教给学生的,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法”。

自学指导和学法指导

现在的小学教学,与语文相比,数学的自学指导少得可怜。有不少老师认为,只有语文有必要、有可能自学,数学无法自学。其实不然,学生可以进行数学自学。自学是掌握学习方法的一条很好的途径。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学习方法的掌握不是单靠老师的讲解和学生记忆、背背老师归纳的一些“精髓”就能掌握的,而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身通过反复的实践才能形成。如果在课堂上能形成自学指导的机制,那么学生就有了实践的机会,学法指导也就能卓有成效地进行了。

自学指导以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为基本特征。教师通过示范、提示、归纳等方法指明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反复的实践活动,掌握学习方法,这样的过程就是自学指导的过程。

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是一个由不知道知,由知少到知多,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注重授之自学课本的方法,寓学习方法的掌握于知识的学习之中。

学法指导与教法改革

学法指导和教法改革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掌握学法要以改革教法为前提。如果还是按照强调书面考试,侧重记忆力的应试教学法,学生根本就没有机会成为学习的主体,谈何学会学习。只有当“教什么,如何教”与“学什么,如何学”相互适应,才能让学生切实地掌握学习方法。

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不尽”。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老师的示范、渗透,学生的模仿、实践等各种形式逐步实施学法指导,从而使学法指导落到实处,最终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做到“会学”数学。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马陆小学)

猜你喜欢

会学教法学法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学会与会学的辩证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如何利用“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会学
探究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