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强化班主任考核评价制度

2016-04-13欧昌铬

教育家 2016年30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考核班主任

文/欧昌铬

多措并举强化班主任考核评价制度

文/欧昌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重视班主任培训。而班主任考核评价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全面客观地评价班主任工作,提高班主任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对于转变班主任的教育观念,增强班主任的专业素质,提升班级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评价目的的“发展性”

班主任评价的鉴定和区分功能是教育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但过于强化评价的鉴定功能而淡化其矫正和激励功能则不利于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新课改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将个体素质的充分发展作为价值判断的最终标准,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的教育。这种教育观指导下的班主任评价也不应是“鉴定”“分等”的评价,而应着眼于班主任素质的发展,使其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优化自己的教育行为。鉴于此,中小学班主任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实行对班主任工作的动态评价,将平时考核与定期评价结合起来,把考核结果作为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形成性评价和过程评价看待,摒弃那种单纯依据考核结果对班主任优劣进行总结的静态评价,从而为素质教育机制的建立定标导向。

评价指标的“完备性”

所谓指标,即具体的目标,也称为评价项目。能否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完备的、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则是实施班主任考核评价的关键。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即“它要求指标体系不遗漏任一重要的指标,指标系统能够全面地、毫无遗漏地再现和反映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对班主任的教育教学活动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系统描述,并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现行的班主任评价制度基本是按“德”“能”“勤”“绩”四方面指标综合量化进行考核评价的,以对班主任教育效能的考核与鉴定为重心,暴露出许多缺陷和不足。首先,从评价标准来看,该体系所采用的定性语言对不同程度的标准区分度不够大,诸如“坚持”“认真”“积极”“努力”等弹性语言难以保证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和评价结论的准确性。其次,从计分标准看,该评价模式有强行量化的倾向。另外,虽然这一评价体系包含了“德、能、勤、绩”四方面的评价指标,但并未涵盖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所承担的大量隐性工作,依据这样的评价指标体系,不能保证班主任评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班主任工作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因而班主任评价必须注意指标的完备性。构建新的指标体系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处理好显性工作和隐性工作的关系,兼顾指标的全面性。从班主任的劳动特点和任务出发全面考核评价班主任,不仅要考核他们在“德、能、勤、绩”诸方面的显性表现,还应该从“使学生获得发展”的角度,对班主任的隐性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二是处理好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关系,增强指标的可测性。

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

判断一个考核评价指标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要从指标定义、评价标准、考核结果、考核导向等方面来看,考核评介指标应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考核评价指标应该是可量化或可行为化。例如“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达标训练,达标指数高于校平均水平。”是可量化的。“有独特的(有效的)管理和德育工作方法,形成明显的班级特色或班级进步大”考核评价指标虽然不能量化,但是可以行为化。二是考核评价标准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考核评价标准应定义准确,不能含糊不清。

建立科学的班主任评价机制,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调控和改进功能,是提高班主任素质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保证。在班主任考核评价中,加强对班主任工作过程性的关注与指导,不断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与发展,推动班主任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

(作者单位:广东省阳西县上洋中学)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考核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内部考核
夸夸我的班主任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班主任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