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 “三室共建”型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创新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2016-04-13王刚WANGGang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430070Wuhan

设计艺术研究 2016年2期

王刚 WANG Gang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430070 Wuhan)

19“三室共建”型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创新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王刚 WANG Gang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430070 Wuhan)

“三室共建”型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创新模式,是指结合艺术专业的学生个性和专业特点,加强专业教室软硬件建设,改变单向教学模式与教室的旧格局,将“专教”逐步转化成结合多媒体与网络覆盖的可互动性教学的学生专业教室,学生在现场即可查阅网络的最新资讯,并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完成作业。经过选拔的学生创新小组成员或其佼佼者再分层次进入讲师办公室、教授工作室,在相关专业教师带领下准备学科竞赛与实践课题。实行“学生专业教室、教师办公室、教授工作室”三位一体共建,分阶段、分层次地将本科生输送至演进型的学习环境之中,因材施教,分级锻炼,为艺术设计类专业提供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关键词:三室共建;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创新模式

一、研究背景、内容与意义

1.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笔者经过国内外广泛调研了解到,艺术设计类专业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工作室制教学是在国内外知名院校普遍建立的一种教学体制,具有产学研三者结合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有效地推动实践教学[1]。

但是受场地和能力的限制,只有部分优秀生被选进“教授工作室”学习与实践,大多数学生无法接受到课程以外的教师专业指导。而教学一线的青年教师,同样受场地所限,无法组建和指导大学生创新团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本科生每天上课的专业教室,课后利用率却是不足的。

2007~2016年,为探索和建立艺术类本科教学体系,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对国内外的知名艺术院校进行了访问学习,期间进行了广泛的调研。这些知名艺术院校,包括英国诺丁汉大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韩国全北大学、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等。

从调研情况来看,一些国内外知名院校,在教学模式、师资配备、教室与工作室的硬件建设上,有自己非常成熟的经验,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调研为例,蒙纳士大学教室分专业教室、画室、机房等类型。教室环境较好,摆有专业书籍、各种装饰材料样品,可无线上网,学生自带电脑学习。再比如,韩国全北大学,专业教室与工作室配有空调、宽带,学生可自带电脑。

可见,国外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环境优越,学习与学术交流氛围较好,气氛轻松,师生愿意停留,师生之间更容易碰撞出设计的灵感与火花。反观国内,不少高校艺术教室,公共教室流动性大,学生和教师均无归属感,上课后教室空空如也,利用率低下。甚至有些院校艺术教室缺少基本教学条件,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专业上的交流沟通,学生宿舍中闭门造车,作业漏洞百出。

通过调研,我们在了解和学习国内外著名的艺术大学教学过程之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虽然我们在技术条件上有一定差距,但是更重要的是在理念上有较大差距,经费投入方面也不足。

2.研究内容

“三室共建”型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创新模式,是结合艺术专业的学生个性与专业特点,加强专业教室软硬件建设,改变单向教学模式与教室格局,将专教逐步转化为结合多媒体与网络覆盖的可互动性教学的学生工作室,学生可以在现场查阅网络最新资讯,并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完成作业,这样必能将学生从宿舍吸引回专教!

将选拔出的大学生创新小组成员和其佼佼者,再分层次地分到讲师办公室、教授工作室,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完成学科竞赛与实践课题。实现“学生专业教室、教师办公室、教授工作室”三位一体共建,分阶段、分层次地将本科生输送到演进型的学习环境中,因材施教,分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艺术设计类专业提供全新的教学思路。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设计教室,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新时期设计教学的要求。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大量的设计资讯、设计思潮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和筛选。

笔者认为,仅仅实现教室的多媒体教学,只是满足了最基础的教学要求。我们所做的“三室共建”型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创新模式,就是深入开展本科教学改革,开展学生专业教室─教师办公室─教授工作室的互动教学,推进教室的网络化、教室工作室化,以及营造教室及周边环境的艺术氛围,提升教学品质[2]。

3.作用和意义

(1)“三室共建”,能在指导学生的同时,推进建立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心的学科群,推动教学改革、教学理论研究、设计创新、横向合作,以及各个高水平的竞赛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能培养出一支科研型的学术骨干队伍,形成科研工作“传、帮、带”的良好发展局面。

(2)能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内容,能提高知识的实效性,进—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也能培养出重理性思维、重设计功能研究、重技能训练的多层次、高素质人才,以保证本专业发展的领先地位与创新性。

(3)能结合科研课题,更加贴近社会,能使艺术教育逐步走上订单教育的模式,做到产学研相结合,推进专业建设发展,带动学院的研究队伍的优化整合,提高核心竞争力。

(4)“三室共建”的创新教育模式,能充分发挥辐射示范作用,引导其他设计类专业乃至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推动学科发展。

二、项目实施

1.建设重点

(1)学生专业教室建设。教授工作室基于艺术风格、研究方向、接纳条件上的因素,注定是偏个体性的教育属性。而教室是广泛性的教育场所,我们更应该重视教室建设,充分学习国内外艺术院校的成功经验,从教室基础设施建设入手,让学生专业教室能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使学生在之后可以到教授工作室继续深造学习。建设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1)学生专业教室多媒体建设。配置多媒体投影仪、电脑、大屏电视等。

(2)鼓励学生带笔记本电脑上课,为课堂上完成设计的方案修改与电脑设计图制作创造必要条件,并配套进行电路改造,添加教学电源,同时严格规范电源管理。

(3)网络宽带建设。将学生专业教室逐步转化为结合多媒体与网络覆盖的可互动性教学的学生工作室,学生能现场查阅网络最新资讯,并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完成作业,让学生回宿舍做作业的经历成为历史。

(4)教室文化建设。通过绘画、摄影、手工制作等艺术品、以及一些小装饰、绿色植物来改造教室环境,营造温馨的学习环境。

(5)教室周边配套设施设计。教室周边配套设施设计,包括休息区与展示区建设。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在教学区之间,同层教室与教师办公室之间、教授工作室之间,设置休闲区,或咖啡吧、图书吧。

因为,设计需要交流、随心所欲的交谈;设计思维需要碰撞,蹦出艺术的火花;营造具有归属感的空间,需要让人停留的空间属性;抑或某个时段,我们独自思考,需要让我们静心思考的空间[3]。

教室周边建设,也包括展示区建设。包括教学楼走廊的展示区、橱窗的建设,尤其是展厅,它是成果展示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展示着学院艺术作品的最高水准[4]。

(2)教授工作室建设。现代工作室制教学,是国内外知名艺术院校普遍建立的教学模式,具有产学研结合的特点。它以工作室为载体,将教室、课程与实践紧密联合,将传统的学校封闭式教学变为面向实践的开放式教学。其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能应用为核心,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课题项目研究为主要任务,将实践与教学紧密结合。

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课题研究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综合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也能有效地推动实践教学[5]。

我们在近年来的工作室制教学改革中,拟将本科生的4年学习分为两大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为第1~5学期,学生首先完成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含设计综合基础、室内设计基础、景观设计基础)学习。第二个时间段为第6~8学期,进入工作室学习。

工作室作为专业教室的延伸,是良好的实践教学基地,可将课堂教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学生真题真做,锻炼了实践能力,以后可以更好地与市场接轨,将来能更好地就业。据用人单位后期反馈,工作室锻炼过的学生,其实践能力在众多院校的毕业生中处于领先地位,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教授工作室教学,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最有特色的地方,是“三室共建”的最后一环,是培养专才的场所,是与市场接轨最紧密的、最直接的环节,是提前检验大学生4年学习成效和高校办学水平的渠道。所以,我们需要继续深入推进工作室制教学改革,并将经验加以推广。

2.建设难点

主要是教师办公室建设。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教师办公室,使之成为教师与学生学术交流的有效场所,是一个建设难点。因为空间关系较前两者复杂,如果利用好,将会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教师办公室,是教师之间交流研讨与课间休息的空间,同时也可以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空间。教师办公室的利用,各校情况不同。

以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为例,我们把握了一个原则,那就是让所有教学设施的作用达到最大化。不少教授拥有自己的个人工作室,同时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为了加强教师间的沟通和学术研讨,在系里也建立了集体办公室,配备了电脑和会议桌。

系里考虑到除去教师们平时进行教学研讨和课间休息之外,集体办公室的利用率还有挖掘的空间。因此,我们建立了骨干教师为主的设计创新团队,邀请中青年优秀教师作为团队顾问,吸收优秀的本科生与研究生进入创新团队,广泛开展大学生自主创新和设计竞赛,以及实践课题。

教师在课间休息过程中,与学生轻松交流,讨论设计与学术问题,气氛融洽,教学相长。同时进入教师办公室与教师交流,也有自身特色。与进入教授办公室学习最大的区别是,在集体办公室中,大学生可以与更多不同风格的教师进行交流,从而建立更加系统、更为全面的知识结构,也更容易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意与灵感。

3.实现的方式与途径

(1)建立“三室共建”教学模型,确定教学方式与流程步骤。

(2)制订整合优秀师资的具体措施,制订奖惩机制,制订教师自身提升计划。

(3)制订学生奖惩机制、监控机制,为“三室共建”中的优秀学生建立奖学金。

(4)向学校、学院申请 “三室共建”的相应配套政策和资金支持。

[1]唐春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 (8):180-182.

[2]王雨龙.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教室设计研究[J].艺海,2015(9):64-65.

[3]李朗然.高职环境艺术专业教室设计研究:来自FSU的启示[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83-85.

[4]王丹琳.理工科院校艺术类专业教学空间多义性设计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16-21.

[5]宁绍强,穆荣兵.从包豪斯的“作坊”到今天的“工作室”:设计艺术人才培养的实践环境营造探讨[A]//桂林:2004年全国工业设计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4:16-21.

(责任编辑 孙玉萍)

三、结语

我们尝试通过““三室共建”型创新教学模型的研究,希望能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与师生科研水平,实现人才培养、学科成果、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的突破。也希望本研究能为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的创新提供一些参考。

Innovation of “Interaction of Three Offices”in Art Design Major Teaching

The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with the “Interaction of Three Offi ces” for Art Design major is combined with art students' personality and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It strengthens the building of professional classroom software and hardware, changes the oneway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and pattern into the new interactive student-studio mode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media and network. Students can get access to the latest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and do homework under the guidance of professional faculty. The new teaching mode will attract students from dormitory to professional classroom. Members of an innovation team at different levels will be selected into the instructor's offi ce and the professor's studio, to complete the academic competition and the practice project. The interaction of "students' classroom, faculty's offi ce, Professor's studio" will build a Trinity in different stages and levels of undergraduates' education. It enhances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exercises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he new teaching mode may provide new ideas for art design specialty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action of three offi ces; Art Design major;innovative education mode

J0-05

A

10.3963/j.issn.2095-0705.2016.02.019(0108-04)

2016-03-30

2013年度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3093)。

王刚,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