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锋精神的理解视域及其当下践行路径

2016-04-13毕朝文

关键词:本性共产主义雷锋

毕朝文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雷锋精神的理解视域及其当下践行路径

毕朝文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在当代中国,雷锋精神作为共产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特定时空域下的精神结晶,对人的精神塑造、全面人格的培养、社会价值的引领,仍然有着特别重大的作用。要发挥这种作用,必须站在人性的高度,以深邃的历史感、时代的超越感以及强烈的现实感,来重新理解或阐释雷锋精神,使雷锋精神在当代具有巨大的容涵性与充盈的生命。并且要把对人的本性的价值追求,作为探索雷锋精神的内在实践路径的方向,从而使雷锋精神成为当下个人的自觉追求。

雷锋精神;理解视域;践行路径

雷锋精神过时了吗?这在今天已是一个伪命题。任何时代都需要雷锋精神,让社会成员养成雷锋式人格。“成为雷锋”应是人的自觉内在呼唤,是人的形上追求,体现着人的价值与意义。然而,现实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理解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又如何嵌入当今时代之中。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雷锋精神时代价值得以彰显的前提。

一、雷锋精神是历史性与当下性的内在统一

周恩来总理曾这样总结雷锋精神:“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1]这种总结使一个纯粹的共产主义战士形象跃然纸上,使“憎爱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成为那个时代的人的符号。

社会意识源于社会存在,作为社会意识的雷锋精神是新中国早期社会主义实践在社会意识领域的反映,是雷锋个人实践经历在其精神层面的映照。首先,“雷锋精神产生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早期发展阶段”[2]。这是孕育雷锋精神的时代背景,也是理解雷锋精神的重要依据。这个阶段的中国,以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实现为目标,以这种目标为动员,在全社会形成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风尚。这种高度理想性的风尚,不仅对雷锋,对全体中国人民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时代气质沐浴下的雷锋精神必然具有强烈的共产主义色彩。其次,雷锋精神的孕育还与雷锋个人的体验密切相关。出生于旧社会的雷锋,因封建地主阶级的迫害自幼丧失双亲,他所经受的是那个社会的底层群众罄竹难书的苦难,对旧社会及其代表阶级的态度必然是憎恨的。这种情感映射在雷锋精神中就是其鲜明的阶级性,与其旧社会的经历及体验相反,雷锋成长于新社会,是党和国家培养了他,对党和国家是满满的爱。同时,雷锋接受的是共产主义教育,形成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必然对共产主义社会具有浓烈的情感。正是雷锋个人的成长经历,使雷锋精神表现出显著的个体特征。

可见,正是时代气质与个人体验共同孕育出了雷锋精神。雷锋就如“理想国”中教育出来的孩子,拥有“心灵和品格中的真正美好的气质”[3],城邦中的美德在他身上都得以凸显出来,并在时代的呼唤中形成了雷锋精神。雷锋作为一个人格代表,体现的是共产主义公民的形象和应具有的品格,虽高远,但却值得追求,可以追求。

然而,雷锋精神不应该仅仅属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早期发展阶段,更应该贯穿当下与未来。因此,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不但不能脱离其产生的时代,而且还要超越那个时代,从当下来理解雷锋精神,这是理解雷锋精神的立足点。陆杰荣先生在其《论雷锋精神的形而上价值》中,提供了从当下和未来理解雷锋精神价值的思路:“雷锋精神所持守的形而上价值是从‘今天'或‘当下'向着‘未来'的延伸,……是把平凡的尘世与理想的超世连接的通道。”[2]这种理解,打破了西方形而上学二元对立结构导致的对自身选择的内在矛盾。在西方形而上学思维理路中,要么“上行”,把雷锋精神置于彼岸世界,使雷锋精神成为人的对立物而远离人;要么“下移”,把雷锋精神的世俗化推向极致,甚至把雷锋精神恶俗化,使雷锋精神赖以存在的根基碎片化从而消解人。二元对立结构会把雷锋精神逼向极致,最终导致上述两种不同形态的虚无主义。

但事实上,雷锋精神总是能够持守着自身的内在统一,在“上行”与“下移”动态过程中保持着张力,在当下找到其恰当的出口,从而使雷锋精神永葆自身的生命力。因而,不同时代总会不断涌现出雷锋式的人物,如张华、郭明义等。这些雷锋式人物,一方面证明了雷锋精神在当下仍有其存在的土壤;另一方面也赋予了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雷锋精神永远处于当下的状态,无论是上行的升华之路,还是下行的践行之路,都是同一条路,总是与这个时代息息相关,不断向着未来延伸。

二、雷锋精神表征的是对人本性的价值追求

理解雷锋精神,不仅要追寻其产生的根源与合理性,更重要的是理解其对人的意义与价值,这是理解雷锋精神的核心所在。雷锋精神对人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它是对人的本性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认为:“想根据效用原则来评价人的一切行为、运动和关系等,就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4]哲学史对人的本性有许多充满智慧的经典论断。如苏格拉底认为人是能够反省自身的存在物;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是政治动物,人本性就是求知;黑格尔认为人是思维着的精神,等等。这些回答虽然并不一致,也不是无懈可击,但都是人对自身认识的璀璨花朵,在某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深化了我们对人及其本性的理解,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代表不同民族风格的人格精神。雷锋精神是在共产主义理想的照耀之下,在社会主义新中国这块土壤之上形成的,表现的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认识成果。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提纲》中科学地提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人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体所体现出来的本质是有所差异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分析了人所处的三种不同的社会关系:“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6]

高清海先生根据马克思描述的三种社会关系,把人的本性从“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一般规定,演绎出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把人分为“群体本位的人”、“个体本位的人”、“类体本位的人”。“群体本位的人”处于“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形态之中。在此种社会关系中,由于人还是处于群体本位中,人的群体力量和个体力量都未充分显现出来,人在本性上也不具有独立的地位。正是这种“群体”优先的地位,使得人只能从自然形成的狭隘地域性的群体中获得人的本性。由此便形成了超个体的、超现实的价值追求,“例如强调国家至上(柏拉图)、城邦优先(亚里士多德)、人应当为上帝而生为上帝而死(基督教)、忠孝节义(中国儒家)”[7];“个体本位的人”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社会形态之中。在此种社会关系中,人的存在形态体现的是个体本位,人的“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在“物化的关系”中延展开来,个人获得了自己的独立地位,开始创造自己的生活。基于这种个体本位,追求个体的独立价值成为人追寻的价值目标,“个体中的人”也就代替了“群体中的人”;“类体本位的人”属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存在形态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人的本性是“类体本位的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人从一种自在存在转变为一种自为存在,使“价值本位将从群体和个体转向二者统一的类”[7]94,群体本位与个体本位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中实现了辩证统一。

雷锋精神就是在“类体本位”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它体现了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现实与理想、生命的与超越生命的和谐统一。这种统一不是对自身需要的否定。马克思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8],“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9]。满足自己的需要也是人的本性,这种需要既有物质利益方面的,也有精神利益方面的,而且这两方面的需要并不是对立的。在理解人性时不能抽象地来理解人在需要方面的精神因素,必须要考虑它与物质因素的连接,毕竟人不是纯粹的精神存在物,而是同时有着其物质构成与物质需要。人的需要有双重性,既有满足社会需要的一面,也有要求社会满足自己需要的一面,从某种程度来说,“人的真正利益就是获得自由和创发性的运用他的力量”[10]。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雷锋精神,不应把雷锋脸谱化、抽象化,而应把雷锋生活化,作为一个现实的个人来看待。所以理解雷锋精神,要从“现实的个人”这一原则出发,要从感性的、充盈着生命活力的、现实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出发。因而,理解雷锋精神,一定要从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来理解,它是对群体人性观与个体人性观的超越,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只有这样来理解雷锋精神,这种精神才是人的,才能使人成为人。

综上所述,对雷锋精神的理解,既要历史地分析,也要理解其当下的意义,更要从人性的角度把握,这才能准确领悟雷锋精神的内涵,使雷锋精神活在当下。

三、践行雷锋精神的内在路径

准确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是为了行动上的践行,使雷锋精神成为个人思想上的标准、行动上的指南。雷锋精神如何嵌入当下,是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所在,也是实现雷锋精神当代价值的关键所在。

一是要用解释学的方法来把握雷锋精神。真正地践行雷锋精神,要把雷锋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现实生活中的个人,无论在认知上、行为上、能力上或个人生活体验上都存在着差异,因而,在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与践行上必然存在着个体差异。但长期以来,雷锋精神宣传的脸谱化,造成社会个体对雷锋精神的理解缺乏主体的自我理解与体验,使雷锋精神总是一个在自身之外的、见证自身之缺陷的对立物,是我们只能被动接受而望之兴叹的具象。因而,要使雷锋精神进入我们内心,需要理解方法的改变。

而解释学则给理解雷锋精神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按照伽达默尔的观点,理解“是一种置自身于传统过程中的行动”[11],但由于雷锋精神作为历史上形成的“文本”和理解者由于历史处境的不同存在着不可消除的差异,造成对“文本”的误解或主观偏见,这就是理解的历史性。面对这一矛盾与困境,解释学不再追求原文本的本初意义,恰恰把传统无法消除的因素作为理解的前提。提出“每一时代都必须按照它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历史传承下来文本,因为这文本是属于整个传统的一部分,而每一时代则是对这整个传统有一种实际的兴趣,并试图在这传统中理解自身。”[11]419

因此,解释学方法不是把雷锋精神作为一个客观对象,而是把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作为“效果历史”的关系,认为“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就不是对象,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统一体,或一种关系”[11]424。要把作为历史的雷锋精神和理解者统一起来,体现出的是一种主客交融的状态。作为历史的文本和理解者处于不同的历史视域,当我们站在另一人的立场来理解时,也应使自己的立场不受挑战;同时,把我们当下的视域带入到那个立场,也把当下的关心和问题注入其中。这一过程“不会使自己凝固成为某种过去意识的自我异化,而是被自己现在的理解视域所替代”[11]434。利用解释学的方法来理解雷锋精神就是由理解者所处的当下视域进入被理解文本——雷锋精神的视域,使理解者在理解的不断扩大中丰富自己。这样,雷锋精神对于理解者而言不再是一个异己的东西,而是随着理解的深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的视域,与自己融为一体。用解释学的方法来理解雷锋精神,不仅使我们改变了千篇一律的雷锋形象,教条对待雷锋精神的践行原则,而且使雷锋精神真正获得了鲜活的生命力,注入个体之中。只有这样,雷锋精神才能由彼岸世界复归为此岸世界,真正体现人的意义与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其作用。

二是要发挥教育的作用。黑格尔认为“教育的绝对规定就是解放以及达到更高解放的工作”[12]。也就是说,教育在其本质规定中包含着人的解放的功能,这种解放能够使人从一种并不纯粹的、世俗的人,并没有获得解放、仍处于奴役之中的状态中摆脱出来。因此可以说,教育具有使人摆脱蒙昧、自在的状态,获得解放,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力量,使人成为人的功能。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自然状态下人与动物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别,人只有处于社会关系中,在处理与他者的关系中才与动物真正地区别开来,而教育恰恰可以帮助主体提升自己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雷锋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包含着个人如何处理社会关系的准则,如在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中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时“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的爱憎分明的态度,在学习上“挤”和“钻”的精神等。然而雷锋精神不会自然而然成为人的内在物,必须通过对人的教化,使这些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潜移默化地融入进来,才能使人成为像雷锋那样“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也就是使人回归到人本身。

马克思高度重视教育对培养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他说:“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13]在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更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人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但人的这种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不是自发的,而是需要通过教育使人对自己的认识摆脱自发阶段,进入到自觉阶段,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理论自觉。因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践行雷锋精神,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对人的解放功能。

三是要实现雷锋精神向公民精神的转化。雷锋精神是雷锋个人人格的展现,具有个人独特的特点,但无论有何不同,它都会有人性的共同成分,所以应当而且可以把雷锋精神上升到普遍性,形成具有当代视域的公民精神。公民精神“是公民社会的美德,它本质上是公民社会的精神纽带”[14],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公民应该具有的精神品格和内在素养。我国曾经以典型人物为原型,大力培养“张思德式、白求恩式、雷锋式”的公民。这种对公民培养的模式是个体对典型的模仿,在实践过程中,许多普通的个人常常因为模仿难以达成而放弃,尤其是运动式的学雷锋活动,并没有很好地使雷锋精神渗透在社会个体之中。在“文化大革命”之后,我们提出培养“四有公民”的目标,这也许是我们最早对公民精神的提炼,要求社会成员要“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四有公民”目标的提出,包含着对那个时代包括雷锋在内的典型人物的一般性总结,体现着共性特征。但对培养现代公民精神来说,“四有”还不够具体,还缺少当代的精神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则为公民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具体的原则,而且雷锋精神能够融合其中,使雷锋精神内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力量。

四、结语

在当下,雷锋精神已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符号,它已铸入到我们的民族精神之中,体现着我们当下对人本质的自觉追求,是个体生命充盈的表达。因此,可以而且必须把雷锋精神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来,融入到个人的社会生活之中来,不断深化对雷锋精神的理解,赋予其时代性,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

[1]石军玲.雷锋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157.

[2]陆杰荣.论雷锋精神的形而上价值[J].辽宁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5-17.

[3]柏拉图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6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6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04.

[7]高清海.哲学的奥秘[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93.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10]弗洛姆.寻找自我[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35.

[11]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411.

[1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237.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17.

[14]刁瑷辉.论协商民主与公民精神的养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3):47-50.

Interpretation of Leifeng's Spirit and Its Current Initiatives

Bi Chaowen
(College of Philosophy and Public Management,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110036)

In contemporary China,Leifeng's spirit,as the spiritual combination of communist ideology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special time-space span,still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shaping people's mind,cultivating characters comprehensively and guiding social values.To make it function well,it'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Leifeng's spirit with the profound historical sense,the transcendence sense of the age and the forceful reality sen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nature,making Leifeng's spirit keep pace with the giant inclusiveness and plentiful vitality.In addition,the value pursuit of human nature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inner practicing line of exploring Leifeng's spirit,thus making Leifeng's spirit the present personal conscientious pursuit.

Leifeng's spirit;understanding horizon;practicing line

B821

A

1674-5450(2016)03-0023-04

2016-01-28

2015年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系统课题(2015k510)

毕朝文,男,内蒙古科右前旗人,辽宁大学外国哲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外国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张立新责任校对:杨抱朴】

猜你喜欢

本性共产主义雷锋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保持本性方能异彩纷呈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写给雷锋
本性最美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
东欧的后共产主义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