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016-04-13周笑梅姜羽西

关键词:思潮高校学生政治

周笑梅,姜羽西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周笑梅,姜羽西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当前的社会思潮,具有多元现实性、传播方式多样性和受众普遍性等特征,对大学生具有积极与消极的双重影响。针对当前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首先要加强大学生的自身理论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次要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进一步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

社会思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思潮,是指产生于特定历史条件下,在一定历史时期、历史环境中在社会广泛传播,反映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并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在全球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交融愈加明显的当今社会,高校大学生作为思想较为活跃的重要社会群体之一,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影响和冲击。如何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深刻了解、正确辨别各种社会思潮,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不良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消极影响,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

一、当前社会思潮的主要特点

当前我国存在的社会思潮,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体现一般社会思潮的普遍共性,还具有其自身独有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一)多元现实性

在全球化程度加深以及我国改革开放深入的大背景下,古今中外各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交织,共存发展,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一元主导”和“多元并存”的复杂局面。反映不同阶级、阶层、社会群体价值诉求、利益诉求的多元化社会思潮,在当今中国社会层出不穷,表现出复杂多元性。这种复杂多元性,不仅体现在由于理论旨趣不同,使得关注和研究问题的内容、视角、领域不同的研究内容多元性,还表现在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向上的社会思潮与逆时代发展潮流的落后消极的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并存的思潮性质多元化。同时,当前的各种社会思潮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更是将目光投向社会生活中的现实热点问题,把引起民众高度重视的现实利益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此从不同的视角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因而同时具有现实性特征。

(二)传播方式多样性

有传播才有发展,正因为有着多样化的传播方式,才使得社会思潮有了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实现其进一步发展。当前社会思潮以多种多样的传播方式,对广大民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通过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传播。书籍和报刊是最传统的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一些社会思潮的宣传者通过著书立说、在报刊上发表观点、参与讨论等传播所代表的思想体系和理论观点。广播、电视作为广大民众日常生活中家喻户晓的传播媒介,以便捷、易操作等特点同样是传播社会思潮的重要工具。其次,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扩大传播范围。微博、微信等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的大众媒体的迅速流行,开启了一个媒体新时代。与传统媒体相比,这些新兴媒体具有更加便捷、传播速度更快、传播内容更具冲击力、更具时效性、互动性等新特点。大量社会思潮,纷纷利用互联网平台抢占舆论阵地、争夺话语权,针对民众普遍关注的话题在互联网上积极发声,因而在当下成为更受欢迎、更具影响力的传播工具。

(三)受众普遍性

一种社会思潮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一定的受众群体。它是否能顺利发展、广泛流传,获得一定受众群体的认可和信奉,以及引起人们心理和思想上的共鸣,成为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之初,思潮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哲学等学术领域,参与者与受众群体局限于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或从事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知识分子。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前中国社会思潮的受众范围已更具普遍化、大众化,知识分子仍然是社会思潮得以发展的主要力量,而青年学生群体更是随着思潮发展的深入,参与程度逐渐加深,为社会思潮的传播与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正是因为社会思潮在传播与发展的过程中,善于抓住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并积极地给予解答、发表见解,对普通大众在思想困惑、热点问题的解决上予以支持,担当了好似“普通大众利益代言人”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一些普通大众的心理需求和感情意志,因而越来越受到普遍的认可与追捧。

二、当前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社会思潮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因而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同时也对一定的社会阶层、群体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力。社会思潮正是由于契合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而在广大高校学生中流行与传播,每一种社会思潮的形成都有特定的历史积淀和社会根据。而每一种对高校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和受高校学生特别关注的社会思潮,亦都反映了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诉求和价值取向。社会思潮会在不经意间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成长发展等方面,或者产生积极的影响,或者产生消极的导向作用。

从积极影响上看,一是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创新思维。各种涉猎领域广泛、内容丰富的社会思潮的涌现,能够使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并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广阔的知识储备平台,对于其汲取多种优秀文化成果具有正向作用。同时,社会思潮在关注的问题上具有多元化、多视角等特征,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上也更加新颖,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这将为高校学生在处理问题、观察事物等方面提供新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创新思维,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求知欲。社会思潮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与社会热点问题联系在一起,大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健康有益的社会思潮,及时了解基础理论以外的社会热点问题,获取相关信息,还满足了学生们渴望接触新鲜事物的求知欲望。此外,高校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各种社会思潮,并在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中综合比较,透过现象客观地认清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不仅增强了对主流价值体系的认同感,还提升了鉴别、应对不良思潮影响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了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消极作用上看,一是造成高校学生对我国一元指导思想认同的冲击。当前影响高校大学生的社会思潮,主要有个人主义、民族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1]。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我国始终唯一坚持的指导思想,而错误、落后、消极的社会思潮“通过对受众的渗透与拉拢使其助力思潮的宣传与扩展,特别是对‘精英阶层'的培植,令这些思潮更快地滑入大众视野、混入主流。”[2]这让原本理论基础就不够扎实、还处于正确价值观不断形成时期的大学生,对历史与现实产生了飘忽不定的感性情绪。有些意志力薄弱的学生会出现逆反心理和颓废心态,最终造成对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认同的冲击。二是动摇高校学生共同理想信念的确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前中国社会的共同理想,也是高校大学生乃至全体国人的共同理想。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突出的社会矛盾与问题造成大学生的迷茫心理与不满情绪,加之一些错误思潮的传播,易使大学生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怀疑与否定,削弱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认同,消解其积极进取的奋斗目标,动摇学生们的理想信念。三是导致高校学生价值观扭曲、道德失范。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社会思潮的蔓延,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忽视精神层面充实的大学生,出现急功近利、极端自私自利、缺乏集体主义意识、违背社会道德等一系列的问题。那些混淆了真善美与假恶丑界限的不良思潮,严重干扰了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判断与道德选择。

当前的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其原因需从多方面进行考察。从社会环境看,由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国内政策的调整,在客观上为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可能。同时,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社会矛盾、问题突显,受到压抑的大学生群体亟需寻找一种心理平衡,而社会思潮的某些主张和观念恰好迎合了大学生的特定心理诉求,成为大学生彰显个性、发泄情绪的有力工具。从学校教育上看,与社会思潮相关内容的课程设置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由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吸引力,课程设计缺乏创新,课堂一些讨论活动大多流于形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并最终导致部分高校学生并未掌握判断鉴别社会思潮的有效方法,并不具备抵御不良社会思潮的能力,进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三、当前社会思潮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最具决定社会性质和发展前途意义的价值体系,是引领社会思潮的内在机制。”[3]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体制的转型期、变革的深水区,社会思潮的活跃程度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在积极面对多种多样的社会思潮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度重视消极腐朽的社会思潮带给大学生群体的负面影响。只有正确引导大学生辩证分析当前的社会思潮,帮助青年群体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敏感度,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能有力扭转不良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加强大学生的自身理论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社会思潮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精华又含糟粕,因而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双重影响。通过对高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其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大学生能够更加正确认识、深入理解并学会鉴别各种社会思潮,努力消除错误思潮对大学生成长带来的负面作用。

首先,要培养高校学生的理论知识基本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要通过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学习理论知识要追本溯源,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原著的阅读与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联系当今社会实际问题,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发挥主体意识,确立大学生群体的正确立场与观点,打牢其理论功底。

其次,要培养高校学生唯物辩证的思考方式。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在教学中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清各种思潮的本质,引导学生既要看到社会思潮对社会发展、现实情况产生的积极作用,同时又要看到社会思潮与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相悖的地方。培养学生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考和分析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提高明辨是非的本领。

最后,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地参与政治生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具有政治性和科学性特征的教育,不仅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实践的能力,同时,这种理论教育还要注重其政治意义。通过这一理论教育,使大学生群体能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之中。因此,大学生要养成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在政治实践活动中辨别、认清各种社会思潮的优劣,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敏感性,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大业有机统一起来。

(二)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教育环境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扭转错误思潮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首先,创建和谐校园环境。学校是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其环境的变化虽不会像社会大环境那样复杂多变,但仍然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要加强校风建设,实行自由与约束双向管理机制,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环境。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契合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们通过参与活动提高对社会思潮的鉴别力,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

其次,完善宏观社会环境。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当然离不开社会宏观大环境,必须借助整个社会的力量。因此,要形成良性的舆论导向,党和政府要加强媒体监管和舆论监督,把握网络等传播媒介的舆论导向,利用大众传媒有效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传播正能量。“互联网+”的时代,各种信息通过网络等大众媒体传播更为迅速、便捷,这也为社会思潮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顺风车,各种错误、消极的社会思潮得以在网络上大行其道。而在缺乏正确的引导之下,大学生群体往往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与影响。因此,在加强网络监管,营造文明良性的网络环境,完善网络管理法治化的同时,党的理论工作者应积极抢占网络等新兴媒体阵地,赢得网络主动权、话语权,积极发声,“抢占这个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制高点”[4]。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目前十分便捷的交互方式,第一时间掌握社会资讯动态与思想舆论,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凝聚社会共识,果断处理和高效应对各种不良信息与言论,形成正确的公众舆论导向,在为大学生净化网络环境的基础上,“增强网络时代思想理论教育的实际效果”[5]。与此同时,党和政府要净化社会风气、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在社会转型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整顿社会乱象,抨击腐朽的社会思潮和言论,加强法律监督,形成有利于高校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的宏观大环境。

任何一种社会思潮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都是一定时期社会需要的必然产物。这种现实必然性是无法避免的,也是无需回避的。中国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面对纷繁多样的社会思潮,在包容的同时,还应积极地扬弃,不仅要欢迎那些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进步的思潮,还应正视那些错误的、腐朽落后的社会思潮,尤其要重视其对高校大学生群体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为有效应对不良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社会各界应凝聚共识、通力合作,为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作出贡献。

[1]张静.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综述[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4(6):27-30.

[2]吴孟洋.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学报,2012(3):36-38.

[3]魏香君.坚定社会主义理念在融合中构筑独特性文化发展战略——社会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J].理论界,2015(4):49-53.

[4]郑又贤.科学引领社会思潮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读《社会思潮十讲——青年师生读本》有感[J].中国教育报,2015-04-23(11).

[5]刘云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J].时事报告,2013(12):4-10.

Influence of Social Ideology on University Students'Ideological Education

Zhou Xiaomei,Jiang Yuxi
(College of Marxism,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110034)

The current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s are characterized by multiple reality,various modes of communication and universal acceptance,which have both negative and positive effects upon college students.In order to avoid the negative effects,college students must increase their awareness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efficienc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What's more,a goo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will also enhance the influ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ll play a great role of guidance with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s;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ocialist core values

G 641

A

1674-5450(2016)03-0019-04

2015-11-03

2015年辽宁省社科联与高校社科联合作课题(W201511)

周笑梅,女,辽宁营口人,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张立新责任校对:杨抱朴】

猜你喜欢

思潮高校学生政治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