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布郎吉的历史影响及“功”“过”评说

2016-04-11扎西翁加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起义军土司

扎西翁加



★康藏研究★

工布郎吉的历史影响及“功”“过”评说

扎西翁加

工布郎吉这一位历史人物,他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在瞻对,他从早期的地方性起义,到领土的扩大,再到他中年时威胁噶厦地方政府的影响力甚至震惊了清廷。虽然在他晚年时主要由于没有处理好内部关系,最终以失败落幕,但他统一康区、均贫富等思想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

工布郎吉;历史影响;功过评价

工布郎吉[1]出生在瞻对[2],他从小就很懂事,也很有志气。他八岁时从事放牧牛羊等生产劳动, 并学会猎获野兽, 喜欢结交朋友。“工布郎吉生而怜力绝人,兼有诡智, 自幼嬉戏, 儿童多受其指挥。既长而驰马试剑无虚日, 每顾盼自雄曰:' 天何生我在蛮夷中。'”[3]其一生具有传奇的色彩。清代中期他所带领起义军几乎统一康巴,威胁西藏噶厦地方政府,甚至震惊清廷,清军也曾多次[4]进兵瞻对。但是由于晚年的一些错误使他最终走向失败的道路。对于这样一位历史人物。每个人站在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角度,所得出的结论及评价也有很大的不同。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正确看待工布郎吉的生平,对于瞻对历史、藏族历史,以及对整个中国的近代史都有一定的价值。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通常是一个复杂和矛盾的过程,往往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意识形态的侧重点、官方文件的倾向、当代政治的语境以及当时学术研究所关心的问题都影响了工布朗吉的形象。”[5]

史学界对于工布郎吉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同一时期因所代表的利益不同,也就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不同的时期说法就更不一样。有人将其尊为英雄,也有人把他描绘成一个坏人。其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他的看法也是飘忽不定。工布郎吉的事迹,在藏文和汉文文献中均有记载。根据现有的资料,笔者将对工布郎吉的历史贡献和社会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一、历史贡献

(一)“统一”思想

工布郎吉的成功和每一个成功的英雄人物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天时地利人和。

1.联姻策略

像他父亲一样,工布郎吉通过联姻的方式拉拢了很多值得信任、能够重用的士兵。相关历史文献明确记载:工布朗吉娶了三个老婆, 共生六个儿子和六个女儿。“ 上瞻对色巴村的头人拉滚的妹妹卓玛和细瓦斑登的妹妹亚吉都是他的老婆。卓玛生了三个儿子: 长子其美工布、次子堆对工布、三子东丹工布。还生了三个姑娘: 泽旺草玛( 嫁给理塘毛娅土司的头人阿旺仁曾、阿哈( 嫁给上瞻对沙堆头人)、索朗卓玛( 嫁给道孚头人东乃家) 。亚吉生了一个儿子, 名叫桑达工布; 生了三个女儿: 格桑卓玛( 最初嫁给墨足的头人汪吉, 后来改嫁到白玉的霍尔波村头人家)、打真一卓玛( 嫁给霍尔朱楼土司洛色)、恰多卓玛( 嫁给不地绒塔牧场的红教喇嘛阿随)。工布朗吉还有两个出家为僧的儿子。”[6]

2.军事策略

工布郎吉根据战斗力的强弱以及信任的程度,把军队分为三类:内军、外军和保卫军(“约马”)。内军是战斗力最强的,也是工布郎吉最信任的军队,主要用于冲锋陷阵;外军是作战时的后备军,也是内军的后备补充力量,外军表现突出者可以进入内军。工布郎吉规定士兵每天都要进行严格训练,偶尔举行一些比赛,如抬“朵噶”(也就是大石头),看谁抬得最重;爬山比赛,锻炼他们的体力;赛马训练,锻炼马上的战斗力,再如射箭、“噶琼(一种马上的技术即跳鞍)”等。每次战斗前他都会动员鼓舞战士拿出必胜之心。在战斗中同时还实行火力侦探、火攻、夜战、突然袭击、集中主要力量攻打、全面包围等策略。在打仗过程中,他总是勇于冲锋在前,奋勇杀敌,与士兵同甘共苦,赢得了他们的尊敬。工布郎吉对自己手下的训练要求极高,“平时不流汗,打仗就得流血”这是他常教导士兵们的一句话,军纪也是特别严格。同时工布郎吉对于百姓的态度也极其和蔼温和,深得人心,也可以说这是他的一种治军待民方略。工布郎吉的军队就这样慢慢地壮大并成熟。

3.丰伟战绩

在攻打上瞻对时,因为上瞻对土司的女儿是他儿媳,他利用这一点,直接威胁上瞻对土司。正当上瞻对土司犹豫不决, “工布郎吉下令把上瞻对土司女儿丢入雅砻江处死”。[7]这杀鸡给猴看的残忍一招,令上瞻对土司管辖下的15个头人心惊肉跳,便逃出瞻对,寻找援兵。工布郎吉军队趁虚而入,轻松攻下了上瞻对,并派亲信管理其相关事务。工布郎吉带兵英勇善战,曾先后发起了许多战争。据有关文献记载,著名战役有甘孜之战、泰宁之战、木雅之战、色须之战、更庆之战、扎都之战、俄南之战、昌台之战、君坝之战、大河边之战、金沙江之战等十多个战役。[8]在取得连战连捷的辉煌战果以后, 工布郎吉又攻打康东地区的道孚十二部落头人,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队伍。同时,再挥兵攻打了白玉、石渠、德格等康北地区,其中攻打德格土司最为艰难。战争的导火线是瞻对兵拿获了一名德格土司的信差,信的内容大体是德格土司邀约里塘土司,一起南北夹击攻打瞻对。这封信原文记载:“瞻对出现了魔鬼的化身,瞎子威胁着周围的土司,希望我们能团结一致,在敌人弱小的时候就把他消灭。否则,小火蔓延成大火,小祸酿成大祸,到头来我们都后悔莫及”。德格土司根本不知机密被泄露之事,工布郎吉的军队趁其没有任何防备就先发制人。在长达半个月的激战后,德格土司战败而降, 土司夫妇被捕, 押至瞻对监禁了两年。 紧接着工布郎吉集中优势兵力, 迅速挥师南下, 战胜了康南最大土司——理塘土司。至此, 工布郎吉起义军横扫了整个康巴地区,他本人也成为了威震康巴高原的首领。

1850年川军首领琦善出兵镇压起义军,但已失败而告终。起义军在战斗中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同时也锻炼了一批勇敢善战,能打硬仗的指挥员。此时,全国正处于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高潮时期。清朝无暇顾及康区瞻对起义军,在客观上给起义军制造了一个发展的机会,工布郎吉开始“挑衅”藏军,他说:“印度王子是人,清朝皇帝也是人,瞻对的我也是人。”民间还流传着他的狂言:“我们瞻对很多人跑到西藏去朝拜,山高路远,千辛万苦,我们为什么不把大昭寺中的释迦牟尼搬到我们的地方来呢,使瞻对人在当地就可以拜佛。”[7]

有人认为工布郎吉提出“统一西藏”的口号是想搞分裂割据,成立独立王国,对于这种观点本人是不赞成的。虽然当时清政府在康巴地区进行了分封,然而山高路险交通不便,瞻对与外界的来往甚少,远在中原的清中央政府对其鞭长莫及,当时的整个康区仍处于互不统属的状态。工布郎吉通过发动起义,用武力统一康巴地区。为以后清中央统一管理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因此,工布郎吉的这一行为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二)均贫富的思想

工布郎吉虽为土司后代,可由于家道中落,他生活的家境很是贫寒,从小就深知百姓的苦。多年以后,他带领一帮穷苦出生的好汉发动起义,得到了众多百姓的拥护与爱戴。起义的节节胜利使工布郎吉有了一定的权利,他试图在他所管辖的地域内实现贫富均等、土地平分。工布郎吉占领了全瞻对时,清廷所封的土司都被消灭了。清朝皇帝颁给的土司印信、官服等所有东西都抛入江中。他放出豪言:“我既不做汉官,也不做藏官,靠自己的力量壮大起来,这才是我要做的官。”工布郎吉将所有从土司那里得来的财物分给百姓, 并当众焚毁了土司、头人压迫剥削百姓的一切账簿和契约, 宣布“ 废除鸟拉差役, 免除一切贡赋,”[9]等制度。得到了瞻对广大百姓的信任与支持。同时,他还向士兵群众明确提出:“ 跟着我打仗, 就有糌粑吃”,“ 谁的战功大, 就分好土地! ”于是,首先决定在炉霍进行土地分配。“无论平地、高山,无论土司、头人,还是老百姓自己的土地,全部集中在一起,然后根据当地人口的数量进行平均分配。”[10]可这一主张遭到土司们的暗中反对,在重重阻力之下最终失败。后来,他派其心腹大将负责分地工作,可效果仍然不佳。虽然他的这个主张没有真正实现,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康区的土司,并增强了农牧群众的平等意识,鼓舞他们为追求自由和平等与长期残酷欺压他们的统治阶级进行勇敢的斗争。工布郎吉还曾经设想过平分土地, 也作过一些尝试, 虽然没有取得成效, 但是, 在那个时代里, 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工布郎吉的过错

工布郎吉公开提出进军拉萨,把马拴在拉萨城的长石头上去*见布鲁曼农奴起义调查报告(内部资料)四川省民委图书资料室所藏。的口号,以及扬言要把拉萨的如来佛搬到瞻对。严重影响了清廷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利益,西藏地方政府对其进行镇压,从客观上给起义军增添了麻烦。

(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最初工布郎吉与广大人民群众及他的属下官军同甘共苦,并为他们的利益而着想,共奋斗。然其势力壮大后,大修宫殿,劳民伤财,广选美女,贪图安逸与享受,不思进取,并刚愎自用,独断专横,不听良臣忠言,听信奸佞谗言,并粗暴对待同甘共苦过的起义军士兵,造成将士离心,同时,在战争中,开始轻敌,最终属下纷纷倒戈反目,有人建议在藏军来到之前, 早作应战准备, 才能避祸转福。但是, 工布郎吉竟哈哈大笑说, “ 无济于事 ”[8],太过高傲,防备不足。这些因素也导致了他的失败。

(二)脱离群众,失去拥护者

由于没有深入了解基层社会,了解民风,工布郎吉的政策具有不切实际和空想的色彩。例如,工布郎吉规定富户阶层必与穷户阶层联姻,从而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然而这一举措直接冲击了当时门当户对联姻悠久的民俗习惯,违背了历史与社会的规律,激起了富户阶层的不满,遭到了强烈反对。又如,他把贵族、土司收回的土地统一种植,最后按人头均分给百姓,此举影响了上层阶级的利益,给政策的实行又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再加上负责分地的官员不清廉,接受贿赂。至使土地分配不平均, 有的分得多、有的分得少, 更有一些分配的土地根本无法耕种, 使得一些群众怨声不绝。与其初衷南辕北辙,导致这一制度到后来也没有成功。

工布郎吉最后失败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一意孤行,到起义后期,开始离心离德,失去群众基础。2.军事扩张,占领地方大,未能处置好各方利益。3.后期与部下失合,没有解决好内部矛盾。4.扩张野心不断增强,无视清廷及西藏地方政府。尽管工布郎吉用土地均贫富和用婚姻均贫富的措施均失败了。但他这种均贫富思想是从维护广大百姓的利益出发的, 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结束语

工布郎吉起义军从建立到庞大,直到最后的失败,证明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内因是起决定作用。起义军内部几个头人勾结起来将所有机密出卖给了藏军,内部变乱使起义军实力大大削弱,这是失败的根本原因。我们不能因它的失败而忽视它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纵观工布郎吉本人一生的事迹,进步是主流。他为了使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领导瞻对起义军给蛮横无理、欺负百姓的当地头人、土司等统治阶级以致命的打击;给腐朽无能的噶厦地方政府敲响了警钟。通过他一生的经历可以体现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一道理。

[1] 扎西翁加.试论瞻对工布郎吉人物形象[J]. 西江文艺,2015年第12期

[2] 徐法言.第一次金川之役起因初探-乾隆帝绥靖川边努力[J]. 四川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3] 丁人.布鲁曼其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2年第4期

[4] 得荣·泽仁邓珠.藏族通史·吉祥宝瓶[M]. 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年,p311

[5] 玉珠措姆.史学家对工布朗吉土司形象的构建[J]. 民族学刊,2012年第5期

[6] 喜绕俄熱.新龙工布朗结兴亡史[J]. 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史资料选集,1985年第3期

[7] 阿来.瞻对[M].四川文艺出版社,2015年第2期,p120、p167

[8] 邓明浩.布鲁曼[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

[9] 曾文琼.十九世纪中叶川康地区的一次农奴大起义[J]. 西南民大学报,1979年第1期

[10] 郑勤.试论贡布郎吉其人[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7年第1期

[责任编辑:林俊华]

Comment on the Historical Influence and Contribution of Gongbu-Langji

Zhaxi-Wengjia

【Abstract】Gongbu-Langji, a historical figure, exerted his enormous influence on Zhandui Areas,and from early local uprising to territorial expansion, he threatened Karsha government which even shocked the Qing government. Although later in his life, he ultimately ended up in failure mainly due to his failure to deal well with internal relations. Nevertheless, his ideas of unification of Kham and building equity among the poor and the rich have great significances for social development.

Gongbu-Langji; historical influence; evaluation of merits

扎西翁加,西藏藏医学院带教,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邮编:610041)

K18

A

1674-8824(2016)04-0012-04

猜你喜欢

起义军土司
故宫的匾额上插着一支箭
故宫的匾额上插着一支箭
“土司文化圈”的内涵、特征与意义
故宫的匾额上插着一支箭
Fort Besieged
从土司到土司学:中国土司文化研究的新进展
——李良品《中国土司学导论》读书札记
沐猴而冠
明代中后期酉阳土司与永顺土司关系研究
乌江流域土司文化述略
云南的土司制度和土司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