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面板数据SFPF模型的高新技术研发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6-04-11马彧崧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面板数据

马彧崧

(1.东北师范大学 商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2.东北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国际商务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基于面板数据SFPF模型的高新技术研发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马彧崧1,2

(1.东北师范大学 商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2.东北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国际商务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摘要]基于2008—2013年间我国国内6大具有战略性发展意义的新兴产业相关行业数据,根据随机前言分析方法(SFA)提出SFPF模型,分析高新技术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认为国有产权比重、外商投资比重以及国内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科研经费投入对我国高新技术研发效率的提升有着显著的负影响;而高新技术产业行业内企业平均发展规模、行业内企业盈利水平、行业内企业科技人才引进量则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提升有着显著正影响。因此,政府应当在遵循市场经济正常运作机制规律的基础上,推进落实“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平等互利、优化配置”,共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研发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面板数据; SFPF模型; 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研发效率

新时期,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极具战略发展意义,尤其是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及其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逐渐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1]77-83。本文基于SFPF数据面板模型所探讨的高新产业技术研发领域的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其中所提到的高新技术产业,其微观主体则是高新技术企业相关于其他传统企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体现在“高风险、高投入”的特征。其中的高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高投入则是指除了技术研发与企业实验发展相应投资外,还涵盖着企业其他各方面,例如企业开办费用、市场营销费用、人员培训费用等。

一、产业研发效率问题的提出

(一)SFPF模型

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最早是在20世纪的70年代后期提出来的。人们最初理解中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2]388-395——(SFPF模型)只能简单地处理一些横截面数据或者是一些非时变技术有效性,经过最近十几年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SFPF模型较之前几种不同类型的随机前沿分析测算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

SFPF高新技术研发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模型(该模型是在不考虑高新技术研发效率外生影响因素环境下进行的):

Ln(Yit)=β0+β1Ln(Iit)+β2Ln(Kit)+Vit-Uit

其中,i代表的含义是高新技术产业内各行业领域;t代表的则是时间(年份);而Yit表示的则是第i个行业的第t年所取得的技术研发成果产出(本文在这里主要将其区分为两种:中间产出、最终产出);Iit主要是指行业内企业用于各项研发的投入程度,在这里专指研发技术人员的投入;Kit代表的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

(二)现阶段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在新时期,虽然我国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已然表现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尤其是在国内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程度水平低、高新产业基础设施差、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严重匮乏,这些都是当前严重制约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全面发展以及模式普及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在“十二五”发展规划期间,关于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指出了当下我国要重点实施并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兴的信息服务化产业以及新材料产业,同时还涵盖了生物科学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公共安全产业以及金融信息管理等。

图1 2009—2013年我国

图2 2009—2013年我国

上图中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统计年鉴》,其中的部分经济数据主要是经过整理后计算而得。

二、高新技术研发效率

(一)市场发展结构与研发效率

基于本文的观点,关于市场经济结构与研发效率之间的关系,极有可能与企业在研发产出阶段有关,关于这一点笔者会在下文中深入地解读。在当前我国国内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在这种市场氛围环境之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危机也会进一步加剧,当企业意识到这种危机、挑战时,就会通过强化企业的创新意识、研发积极性、主动性来促使企业开发研发活动,并从中获取最优化的中间产出效率。行业内市场发展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中间产出效率,而是最终产出效率,因为最终产出效率能够真实地反应出一个行业、一个企业产品研发的实际价值,而它所起到的影响作用就是促使其从研发投入到产品价值实现这一过程中的效率转化(转换率)。

上述内容主要强调的观点就是促进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内的集中发展,如果行业内各企业之间的集中程度过低,那么势必会催化整个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进而导致各企业为争夺市场而降低产品价格。而此时,以往相同数量的产品之间,其所创造的收益也会随之减少,其所造成的最终影响就是——极大降低企业研发活动的最终产出效率。

(二)企业发展规模与研发效率

关于企业发展规模与研发效率,当前在国内关于该论题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理论观点认识。第一种观点主要认为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域,绝大多数的企业都会因为具有资源禀赋或者成本分摊等相关优势,从而极大地提升了自身研发效率;第二种观点则坚持认为,伴随着我国国内市场经济朝着国际化水平方向去发展,在各发展领域都逐步与国际一体化市场相吻合,而在国内,在这种市场机制的带动之下,许多新兴产业企业的发展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内部的管理控制能力将会随之下降,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企业内耗逐渐增加[3]32-38。

(三)企业所有制与研发效率

企业所有制对于高新技术研发效率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也是国内专家学者公认的影响研发效率主要因素之一。在这一方面,它与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基本吻合,因此真实地反映出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基本发展情况,也比较符合市场发展规律。通俗点讲,企业所有制与研发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企业所有制自身存在的缺陷与问题,要想准确地掌握与控制企业所有制这一影响要素与技术研发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及其企业,必须重新审视对企业所有制的理解。

在此简单地做个假设,基于企业所有制与研发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假设国有成分比重与高新技术研发效率呈现一种负相关的关系,那么也就得出了——国有成分的比重越高,其企业研发效率的比值也就越低[4]50-54。

图3 2006—2013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动态演变

(一)面板数据统计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针对前文中所选取的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研发投入及其研发产出变量进行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具体参看表1所示内容。

表1 基于面板数据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

表2 主要变量统计结果分析

在表1中,基于SFPF模型理论,主要采用了极大似然估计计算的方法,来对实证模型进行估计。从而得出了如表3所示内容“随机前沿分析结果”。

(二)SFPF模型引入

表3 随机前沿分析结果

表3中,其中的 *指的是在10%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指的是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指的是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三)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效率测算(通过矩阵模型进行计算)

根据2007—2012年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实际研发活动,以及研发中间产出效率与最终产出效率,来进行总体产业技术研发效率的测算。和前文模型演示一样,主要还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不考虑相关外在影响因素的情况,第二种则是充分考虑到相关影响因素来进行研发中间产出效率与最终产出效率的测算,并进行统计结果分析。本文主要针对第二种情况进行研发效率测算统计。主要选取了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产业、生物制品制造产业、电子器件制造产业、航天器制造产业、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产业、办公设备制造产业、仪器仪表制造产业(详见表4)。

表4 2008—2013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活动及其效率基本情况

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关于国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企业的R&D投入主要受制于当前我国知识产权等领域。从上述图标数据中,并结合着近些年国内专家学者针对面板数据进行的研究,从中可以发现,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非常低下[5]20-28,与高新技术产业高度发达的地区相比较而言,缺乏的就是一种机制性作用,它包括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市场经济自然发展规律以及企业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与能力。从中可以得出一条信息: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激励企业R&D,而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地区在这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域都是如此。下面通过建立计量模型来检验其研发效率,包括研发效率的变化对于整个R&D投入的偏效应[6]73-80。

针对上述提到的研发效率相关影响因素信息,在此将引入R&D投入的因素。首先设定参数P=0.5,然后确认其相应的替代弹性δ=2。(需要说明的是,这一假设并不会影响最后结果的一般性)。之后就得出了在特定时期(x)内,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的利润函数为:

πx=λφx-Kx-Lx

其中,λ为(PRp/δ),而Lx表示的是通过R&D的投入企业提高后的生产效率;Kx表示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过程中企业R&D投入、人力资源投入等;φx表示的是该企业在特定时期(x)内,企业正常情况下的生产效率、经营水平。

将该公式与上述图表数据信息统一归化之后,最终计算得出了企业的R&D投入(该影响因素)对于整个企业的研发效率的弹性为:

§= 1/(1-α-β)> 0

以市场经济的角度,结合着企业实际发展相关的影响要素,从中可以得知,当弹性大于0的时候,那么,随着企业技术研发效率的提升,势必会极大激励着企业增加R&D投入,相反,企业增加R&D投入,基本能够反映出企业乃至该行业整个研发效率的态势。

四、总结

(一)结论

科技研发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一直将科技研发、技术创新作为一项基本发展战略来实施,进入到21世纪第二个发展10年,在互联网高新技术信息化不断应用的基础上,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在现发展阶段,我国已经将高新技术视为转型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与创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国民经济中的总比重也在不断上升,也就是说,在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研发已然成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同时也是科技研发型技术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建议

关于文章中涉及的市场结构、企业发展规模以及企业所有制对我国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的影响,都是当前各部门、各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该方面,政府部门应当在遵循市场经济正常运作机制规律的基础上,以市场实际发展需求为导向,并以产业政策为基本实施工具,全面推进与实现“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平等互利、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其中所强调的也是重点所在,就是要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企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本运行的改善作用,具体可以通过企业重组、产业并购[7]34-37等形式来适当地提升行业产权的集中度,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行业内各企业因过度的竞争而产生的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我国的金融机构应该继续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域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以及国家各级科研机构部门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重点做到“过程支持”与“结果支持”相互转换协调进行。相关部门也要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对于高新技术研发工作所投入的经费,应当建立一个统一的资金账户,并全面实施严格的监控,以便实时地掌握国家资产的去向,提升研发效率。

[参 考 文 献]

[1] 任燕燕,吕洪渠,阚兴旺,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14(8).

[2] 李因果,戴翼,何晓群,等.基于自适应权重的面板数据聚类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2).

[3] 王劲屹,王永强.税收减免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激励效应的研究——基于江门市微观层面的面板数据[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9(3).

[4] 徐一萍.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动态评价——基于2004—201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2,25(2).

[5] 刘伟,李星星.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三阶段DEA模型与Bootstrap方法[J].财经问题研究,2013(8).

[6] 顾群,翟淑萍.融资约束、代理成本与企业创新效率——来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5).

[7] 马瑞.生产性服务业FDI的技术进步效应与经济增长[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3).

[责任编辑:秦卫波]

Study on Efficiency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igh-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Panel Data SFPF Model

MA Yu-song1,2

(1. School of Busines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117, China;2.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Humanity, Changchun 130117,China)

Abstract:Based on relevant data of our country’s six new and strategically promising industries during 2008—2013,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efficienc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igh-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using the method of Stochastic Foreword Analysis (SFA) and SFPF model. The result is that the proportion of state-owned property, the foreign investment proportion and domestic investment of high-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re negative factors of our country’s high- 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side, the average enterprise scale, enterprise profitability, and the number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are positive factors.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following the rules of market economy operation mechanism,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mote “government guidance, enterprise independence,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and optimal configuration” so that the efficiency of high-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n be promoted.

Key words:Panel Data; SFPF Model; High-tech Industry; Efficiency of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16)01-0253-05

[作者简介]马彧崧(1981-),女,吉林桦甸人,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国际商务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B003)。

[收稿日期]2015-10-12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6.01.050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产业面板数据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创新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创新研究
浅谈惠安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路对策
滇中产业新区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
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专利与专利资助政策对江苏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
贵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资本市场发展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产品升级的影响研究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