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生猪养殖中标准化养殖技术的运用

2016-04-10蔡小丽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24期
关键词:猪种养猪猪舍

蔡小丽,陈 进

(响水县畜牧兽医总站,江苏盐城 224600)

探析生猪养殖中标准化养殖技术的运用

蔡小丽,陈 进

(响水县畜牧兽医总站,江苏盐城 2246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的生猪标准化养殖日趋完善,但其生产规模仍较国外显著低。因而,当前需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标准化养殖技术不断优化,学习国外先进的养猪经验,并引进先进的人才,才能够提高我国生猪养殖的总产量。文章就我国生猪养殖中的标准化养殖技术展开全面的分析,旨在为提高我国生猪养殖水准提供参考。

生猪 标准化养殖技术 运用

在我国目前的养猪生产格局中,无论是猪场数量还是出栏数量,年出栏50~3 000头的中小规模养猪在我国养猪生产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中小规模猪场数量的迅速增多预示着其将成为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但中小规模养猪在生产中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形势下,对中小规模养猪实施标准化生产,对解决我国生猪产业现存问题与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着眼于了解我国中小规模养猪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中小规模养猪的标准化操作规程,通过在生产中应用此操作规程,开展应用示范,对中小规模养猪实施标准化生产进行了初步探索。并编辑出版简单易懂的标准化养猪操作手册与建立养猪技术网推广先进的养猪技术。纵观市场,当前我国的生猪标准化主要是以无公害生猪养殖为核心进行全面展开,而遵从养殖规范要求,科学化、全面化是生猪养殖的保证。但生猪养殖标准技术难以掌握,其内容关联到生猪的品种以及饲养设备、养殖人员的专业技术等,故养殖人员需加强自我学习能力,方可有序开展各项技术的操作。

1 生猪养殖标准化技术

1.1 品种选取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对瘦肉类的食品要求相对较为严格,市场也加强监测,避免不良肉类流入市场。据调查,各养殖户中的瘦肉类的猪种占养殖总数的90%左右,由此可见对生猪养殖的品种的选择是当前养殖户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多数地方猪种生长期较长,且含瘦肉量占比较少,养殖费用较高等劣势均使生猪标准化开展受到阻滞。所以,必须要引进优质品种,挑选含瘦肉类高的猪种,才能保证生产效益。

1.2 饲料标准化

现阶段多数生猪养猪均采用饲料养殖的方法,对于中小规模养殖场负担较小;反之,大型养殖场则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因而出现养殖户将饲料质量降低的事件屡见不鲜,其不仅不利于生猪的生长,甚至还危及到消费者的健康。通常,饲料均是由麸皮以及豆类、玉米等物种和浓缩的饲料根据科学的比例配比而成,可加大对市场饲料的监管,力争饲料合格化。

1.3 疾病预防标准化

生猪标准化养殖的重要环节就是对生猪予以合理的疾病预防。但是,有些养殖户的疾病预防观念较为薄弱,继而致使各种疾病发生率仍居高不下,最后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养殖场对生猪的疾病的监控体系并不健全,虽然现在多数养殖场会定期监控各种疾病,并定期采购疫苗针,但其往往将养殖场内定期的消毒工作有所遗忘;且对生猪的监控不能持之以恒,常半途而废,最终导致疾病蔓延。另有部分养猪户存在错误的观念,认为打过疫苗便可高枕无忧。而绝大多数养殖场缺乏专业养殖人员,对于生猪疾病的预防未有高度的观察力。

1.4 生猪环境设计的标准化

猪舍的设计涉及生猪的生长,是养殖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科学的猪舍不仅能保证生猪的健康,还有助于将生猪养殖场的利润最大化。猪舍的盖建需根据猪种和当地环境综合考虑,而多数的养殖户则仅凭自身的养殖经验,主观随意性较大,常使猪舍构建极为不合理;目前,响水县一批与温氏合作的养户,猪舍标准化程度很高,养殖环境非常好。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优化,猪舍需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像猪舍可引进自动控温设备,对猪的生存环境适时分析,并将室温控制在最佳的范围内。另外,应该加大对清粪设施的投入,不仅能保证生猪环境的优质化,降低疫病发生几率,且降低人工成本。

2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关键技术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是当前生猪饲养中重要的指导技术,其是由国家以及相关单位根据当地的实情而制订的科学化的养殖规划,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2.1 配套技术的推行

配套技术涉及内容较为丰富,且技术性较高,关键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1)优质母猪培养:目前市场肉类品供不应求,且对猪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因而必须掌握后备生猪优饲的方法,对母猪择优培育。(2)加强妊娠母猪饲养术:母猪的饲养决定着仔猪的健康程度,在对妊娠母猪饲养中,需提高饲养技术。合理饲养可加大母猪的繁殖力,并使母猪获有充分的泌乳量。(3)生猪运用人工授精技术: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不断推广,其在生猪养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可培养优良品种猪,提高养殖场的生产率。(4)猪粪处理技术:猪舍的粪污处理是保证猪舍环境的重点,要对其予以合理的再次运用,将粪用于农业生产中,降低对其的浪费。

2.2 增产增效技术的应用

增产增效技术是提高生猪生产效益的重要指导技术。其可包括高产母猪的培养方法,现选取最新杂交产下的二元母猪,在后备以及妊娠期有效地控制母猪发情;可对其使用定位栏;取高床以及漏缝分娩栏可用于处于哺乳期母猪。此外,还可购买具有易消化的饲料,对仔猪建立合理的猪舍,定期打预防针。另外,还可采用猪生产性能系统测定实施,对猪的进食量和体重予以有效的收集,以此作为后期猪生长期的疫苗和饲料做准备,方可获得理想的效益。当前,增产增效技术在养殖中受到极大的肯定,其可将生猪的病死率极大地降低,并能提高生猪的繁殖能力。据统计,该技术可使仔猪的存活率超过80%,大大提高了生猪养殖的效益。

2.3 技术流程化实施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生猪养殖的标准化和专业化。我国近年来引进国外先进的养殖技术,同时制订了相对较为完善的生猪标准化养殖管理方案,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生猪标准的生产效率仍未有较大的进展。所以要将生产设施充分地应用于养殖中,减少劳动力。另外,还可将生猪养殖标准化技术实施配套组装,改变以往的养殖方式,可使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所增加,继而将使生猪产业养殖转向新型养殖产业发展。

2.4 提高养殖专业人才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生猪养殖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多数投资者相对较为重视和追崇,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方式。但是伴随生猪养殖标准化不断完善,其对养殖技术和模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目前,生猪养殖标准化发展的推广因人才缺乏受到局限。由此可见,必须加强养殖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引入高质量的人才。另外,养殖场还可根据自身的优势和有关资源予以合理地利用,以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此外,还可将养殖方式不断创新,向养殖大户学习,提高自我养殖技术水平。

3 结语

生猪养殖业是我国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和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关系,必须要加强合理养殖标准化。传统的生猪养殖方式存有较大的滞后性,已不能满足当下的市场需求。生猪养殖要跟上当前时代的发展要求,要想取得高效的利润,就需不断向生猪标准化养殖方式转变。同时,猪种饲养、猪舍建设、设备更新以及饲料配给等配套设施技术也要标准化。另外,还应提高疾病防控意识,实施增产增效技术,不断引进高质量人才;与市场发展相结合,使生猪养殖标准化真正得以运用,继而为市场提供高质量肉类食品。

[1] 尹汉周.万头现代化猪场规划设计及成本效益分析.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

[2] 吴永绍.规模化猪场生猪健康养殖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广西大学,2012

[3] 司晓磊.环境友好型生猪养殖产业体系的构建研究.南京农业大学,2010

[4] 冯晓艳.方正县发酵床生态养猪猪舍设计与试验研究.东北农业大学,2010

[5] 王奎.生猪养殖规模及效益分析.西南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猪种养猪猪舍
可视化中国地方猪种地理分布图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河南精旺猪种改良有限公司
国外猪种大量引进导致本土猪种濒临灭绝的原因分析及应对建议(以玉山黑猪为例)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养猪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
新型帐篷式猪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