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淮海鲜食甜玉米新品种比较分析

2016-04-10许卫猛魏常敏李桂芝宋万友周文伟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24期
关键词:黄淮海农科甜玉米

许卫猛,魏常敏,李桂芝,宋万友,周文伟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周口 466001)

黄淮海鲜食甜玉米新品种比较分析

许卫猛,魏常敏,李桂芝,宋万友,周文伟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周口 466001)

文章以2016年中鲜玉联合体黄淮海甜玉米组试验品种为材料,总结分析了参试品种的果穗性状、抗病性、产量和品尝品质。结果表明,HS1601品质最好、风味最佳,同时产量最高,表现最为优秀;香糯8号次之,HS1602表现第3。

鲜食甜玉米 黄淮海 新品种 比较

黄淮海夏玉米区位于我国玉米带的中段,是我国两大玉米优势产区之一,不论是种植面积还是年产量都占据重要的地位[1]。甜玉米作为一种水果蔬菜,是玉米胚乳中糖转化为淀粉的基因(su1、bt2、sh2、suse等)隐形突变而成,以其独特的甜、香、鲜、嫩,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2~3],正逐渐大众化。而我国甜玉米发展较晚,产品种类少,与国外差距很大。20世纪60~90年代,国内甜玉米产业虽有较大发展和进步,但仍满足不了生产需求,同时受区域气候和品种本身特性的影响,造成生育期异常、结实率低、病虫害严重而影响了品种的产量和品质,亟待进行改进[4]。这就要求从甜玉米品种的产量和品质上下功夫,以适应国内外市场[5]。该试验引进11个甜玉米新品种开展区域比较试验,通过比较各品种在抗性、产量、品质等方面的综合特性差异,筛选出适合当地气候环境、品质好、产量高的玉米品种,以期为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材料为斯达甜223、斯达甜219、农科甜601、农科甜563、金冠220、中甜908、京科甜608、金甜679、BM488、秋双甜478、华耐甜玉302,以中农大甜413作为对照。

1.2 试验设计

根据国家玉米品种试验实施方案,鲜食甜玉米试验不设重复,小区面积24 m2,6行区,收中间4行计产,试验周边设置与小区行数相同的保护行。密度3 500株/667 m2。为防止花粉直感影响籽粒品质,每品种套袋自交20株(穗),套袋隔离直至采摘,以备品尝。糯玉米最佳采收期为授粉后23~26 d。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测定项目主要包括鲜食甜玉米植物及穗部性状、抗病性、产量和品质性状,其中产量性状包括鲜果穗产量、出籽率、生育期、鲜百粒重,品尝品质包括外观、气味风味、色泽、甜度、柔嫩性、皮厚薄,按农业部行业标准(NY/ T523-2002甜玉米)执行,品尝品质总分为各参数的分值之和。

表1 各品种生育期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品种生育期比较

不同品种的生育期可由表1看出:各品种均于6月11日播种,6月16日出苗。各品种采收期在授粉后21~23 d,中农大甜413出苗至采收天数最短,为67 d,与农科甜601、农科甜563、金冠220、中甜908、京科甜60相同,其他品种生育期较长,为70 d。

表2 各品种植株及穗部性状

表3 各品种抗病虫性

2.2 各品种植株及穗部性状比较

对各品种植株及穗部性状比较(表2),可以看出,斯达甜223植株最高,为265 cm,中甜908植株最矮,为210 cm。各品种穗位/株高在0.35~0.42,其中斯达甜219、农科甜601、京科甜608、金甜679、秋双甜478低于对照,抗倒伏能力较强。各品种穗长在17.6~19.6 cm,穗粗在3.8~4.5 cm,除斯达甜223总体性状较差外,其余品种均优于对照。各品种穗行数在13.2~17.6之间,行粒数在27.8~48.8之间,籽粒深度在0.5~1.0 cm之间。斯达甜223、农科甜563、金冠220、秋双甜478、华耐甜玉302无秃尖,其余品种秃尖长在0.8~3.0 cm之间。

2.3 各品种抗病虫性比较

对各品种抗病性比较(表3)可以看出:各品种对大斑病、小斑病、黑粉病、茎腐病、矮花叶病、粗缩病均表现高抗;对各品种的弯孢菌病抗性比较,京科甜608、秋双甜478表现抗性,与对照一致,金冠220表现中抗,其余品种均表现高抗。在心叶期对各品种玉米螟进行调查发现,斯达甜219、农科甜563、中甜908、BM488、秋双甜478、华耐甜玉302未受到危害,农科甜601、金冠220危害率为0.8%,优于对照,斯达甜223、金甜679受到危害最严重,为3.3%。

2.4 各品种产量性状比较

对各品种产量性状进行比较(表4)发现:金甜679鲜穗产量最高,为21.51 kg,比对照高29.34%,中甜908鲜穗产量最低,为14.62 kg,低对照12.09%,金冠220鲜穗产量为16.47 kg,低对照0.97%,其余品种鲜穗产量均高于对照;华耐甜玉302籽粒产量最高,为17.90 kg,金甜679次之,为17.36 kg,BM488第3,为16.24 kg,中甜908的籽粒产量最低,为9.91 kg。各品种鲜百粒重在20.0~40.0 g,出籽率在64.2%~83.9%。

2.5 各品种品质性状比较

通过对各品种感官品质和蒸煮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表5),可以看出:BM488综合品质表现最好,秋双甜478次之,华耐甜玉302第3,其余各品种综合品质表现均不如对照。

表4 各品种产量性状

表5 各品种品质性状

3 结论与讨论

糯玉米作为一种特用蔬菜和水果食用,其产量和品质成为决定经济价值高低的最重要因素,同时也成为考察品种优劣的最重要指标,可以为下一步的试验进程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综合分析得出,华耐甜玉302、BM488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具有鲜果穗外观性状好,色泽优,籽粒排列整齐,食味感好,抗大斑病、小斑病、锈病、玉米螟等特点,产量比对照种增产显著,金甜679产量最高,但品质表现一般,综合特性次之。

参试甜玉米病虫害发生较重的主要是玉米螟、弯孢菌病,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同时,今年散粉期存在持续高温天气,导致玉米花粉活力降低或死亡,叶丝困难或花丝丧失受精能力,不能完成授粉结实,雌雄穗花期不遇或不协调,结实率下降,从而形成果穗秃尖、缺位、少籽现象,严重的出现空壳。因此,黄淮海地区的甜玉米育种应当加强病虫害和高温干旱抗性育种,拓宽选系材料范围,重点突破严重影响甜玉米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限制因素。

在不断完善甜玉米本身品种特性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提高其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提高鲜食果穗的产量、外观品质、食用品质和加工品质,以期提高商业价值。

[1] 周进宝,杨国航,孙世贤,等.黄淮海夏播玉米区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作物杂志,2008,2:4~7

[2] 赵恩宏.吉林省甜玉米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吉林农业科学,1999,24(6):34~35

[3] 陆大雷,孙世贤,陆卫平.国家鲜食甜玉米区域试验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分析.中国农学通报,2016,13:164~171

[4] 史振声,张喜华.特种玉米产业在辽宁省的发展前景.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9,(5):44~48

[5] 袁月.甜玉米不同品种比较试验研究.现代农业科技,2015,(12):52

猜你喜欢

黄淮海农科甜玉米
黄淮海北部地区夏玉米稳产高产的播期优选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甜玉米丰产 种植有技巧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黄淮海地区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发展与实践探究
黄淮海夏玉米南方锈病研究综述
甜玉米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
甜玉米常见病害的抗性鉴定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