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

2016-04-06张燕华曾新香江西省遂川县妇幼保健院医务科江西遂川3439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张燕华,曾新香(江西省遂川县妇幼保健院医务科,江西 遂川 343900)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

张燕华,曾新香
(江西省遂川县妇幼保健院医务科,江西 遂川 343900)

[摘 要]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8例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结果:治愈21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2例,治愈率75.0%,总有效率92.9%。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独活寄生汤加减;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或腰椎髓核脱出症,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各部分,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疾病,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80%~8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治愈和缓解,非手术疗法已成该病治疗的首选方法[1]。笔者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28例,均为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门诊患者。男14例,女14例,年龄35~60岁;病程0.5个月~2年,平均10个月 ;L3~L4椎间盘突出1例,L4~L5椎间盘突出15例,L5~S1椎间盘突出10例,L3~L4,L4~L5,L5~S1同时椎间盘突出2例。

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2 治疗方法

给予独活寄生汤为基础方加减。独活15g,桑寄生30g,当归10g,白芍20g,川芎10g,熟地黄30g,秦艽15g,细辛3g,牛膝15g,杜仲15g,狗脊15g,甘草6g。若腰痛如针刺,难以转侧,日轻夜重,则为瘀血加乳香10g,没药10g,姜黄10g;腰腿冷痛,得热则舒,四肢畏寒逆冷,拘急,属寒加威灵仙15g,桂枝8g,麻黄10g;腰酸胀痛,腿无力,属湿,去甘草加黄柏15g,苍术15g,薏苡仁30g;腰腿灼热疼痛,身热汗出,小便热涩,属湿热,加全蝎6g(研末吞服),蜈蚣2条(研末吞服);神疲乏力加黄芪25g。每日1剂,10天为一疗程。

3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无明显压痛点,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能从事一般体力活动。有效:症状和体征减轻,直腿抬高可疑阳性,能从事体力劳动。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4 治疗结果

治愈21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2例,治愈率75.0%,总有效率92.9%。服药时间最短1个疗程(2例),最长12个疗程(1例),一般2~4个疗程。

5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痛”、“痹证”范畴。凡痛都由“不通”所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素问·脉要精微论》载:“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也。”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肾精不足、肾气虚弱不能充养筋骨,或瘀血阻滞,邪着经络,深入关节,以致筋脉不和,气血运行失调而引起,“不通则痛”。久病、年老、房劳、劳逸不当、素体虚弱等导致肾虚,肾虚是腰腿痛发病的关键所在。风、寒、湿邪侵袭、劳累、跌扑闪挫是主要发病因素,两者互为因果,致使腰腿痛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成为本虚标实之证。《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在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治宜祛邪扶正,标本兼顾。独活寄生汤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原为治疗“肾气虚冷,卧冷湿之地当风而得腰背冷痛,或为偏枯冷痹缓弱疼痛,或腰痛挛脚重痹”而设,有益肾精、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之功效。本病因肾先虚,其邪乘虚深入,故方中以独活为君,温散伏风,其性尤善下行,善祛下焦与筋骨间风寒湿邪,尤宜治疗风湿在腰以下者;配细辛入肾经,芳香气浓,性善走窜,发散阴经风寒,搜剔筋骨风湿而止痛;秦艽性微寒,偏于清热邪郁伏,除骨蒸,素有“风药中之润剂”、“散药中之补剂”、“三痹必用秦艽”之谓语;威灵仙辛散温通,性猛善走,通行十二经脉,能祛风湿而舒筋骨,为风湿痹痛要药;桑寄生、杜仲、牛膝祛风湿兼补肾,其中杜仲温而不燥,甘温补肾,长于强筋健骨,为治疗肾精不足,腰腿疼痛要药;牛膝苦平降泄,性善下行,《本经逢原》云:“丹溪言牛膝能引诸药下行,筋骨痛风在下者宜加用之……”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养血活血,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狗脊补肝肾,健腰脚,利关节;乳香、没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甘草调和诸药。“久病多瘀”,“久病入络”,在辨证治疗基础上,均可加入行气活血,祛瘀通络之品,甚或虫类药通瘀剔络,如三七、血蝎、蜈蚣、白花蛇等。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物有减轻炎性反应程度,缩短炎症期和减轻结缔组织形成的作用[3]。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与其改善神经根炎症水肿、降低免疫反应,甚至促进突出物的自然吸收有关[4]。因此,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参考文献]

[1] 佟梅,李茹环,王晔.腰椎间盘突出症运动疗法86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11):1370-1372.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

[3] 孙立忠,万新先,刘淑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4):567.

[4] 左玉潭.腰康胶囊治疗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10(2):45-46.

[中图分类号]R274.981.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04-0336-01

[收稿日期]2015-12-02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