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逆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2016-04-06文金明曾钊慧程晓波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溃疡面结肠镜溃疡性

文金明,文 晨,胡 燕,曾钊慧,程晓波

(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聂天义名中医工作室,重庆 408000)

四逆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文金明,文 晨,胡 燕,曾钊慧,程晓波

(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聂天义名中医工作室,重庆 408000)

目的:观察四逆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用四逆丸治疗,对照组44例用柳氮磺吡啶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3%、总有效率89%,对照组治愈率39%、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较好。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四逆丸;对照治疗观察

我们用四逆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9例,均为2010年8月至2015年10月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男20例、女25例,年龄21~69岁,病程0.5~5年,慢性复发型24例、慢性持续型11例、初发型10例,轻度20例、中度19例、重度6例。对照组44例,男20例、女24例,年龄23~68岁,病程0.5~6年,慢性复发型25例、慢性持续型11例、初发型8例,轻度18例、中度17例、重度9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诊断标准:根据《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1]。①有反复发作的肛门坠胀感、黏液脓血便或伴轻度全身症状。②结肠镜检结肠黏膜呈弥漫性、浅表性溃疡伴充血水肿,黏膜呈细颗粒状,血管模糊、试之易出血或附有脓性分泌物或假性息肉。③病理检查结肠黏膜呈炎症性反应,可见隐窝脓肿、糜烂、溃疡、腺体异常、杯状细胞减少。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四逆丸(白附片100g,干姜50g,炙甘草600g,研磨水蜜为丸)6g,每日3次,餐后服。

对照组:柳氮磺砒啶片0.5g,每日3次。餐后服。

两组均8周为一疗程,间隔3~5天行第2疗程,共3个疗程。

3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结肠镜见黏膜溃疡消失,停药后半年无复发。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可见黏膜溃疡面愈合50%以上。好转:症状减轻,结肠镜见黏膜溃疡面愈合50%以下。无效:症状无变化,结肠镜见黏膜溃疡面愈合10%以下。

4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73%,总有效率89%。对照组治愈率39%,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2例出现恶心、厌食等不良反应。有8例出现皮肤搔痒。对照组有18例出现恶心、厌食等不良反应。

5 体 会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腹痛”、“痢疾”、“泄泻”、“下利”范畴。由于饮食情志劳倦所伤,损及脾胃,脾胃气虚、运化升清失司,日久脾肾阳虚,迁延不愈。四逆丸方中炙甘草补益脾胃中气,转运脾胃中土,脾气升则胃气降,则泄利即止。干姜通行十二经脉守而不走,助脾胃升清降浊、肺宣发肃降、大肠通便下行,与附片通行十二经脉走而不守,温脾肾阳。先后天阳气得复,则痛利自止。

R256.347.462

B

1004-2814(2016)08-0771-01

2016-03-14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第2辑.1995.122-125.

猜你喜欢

溃疡面结肠镜溃疡性
结肠镜治疗前肠道清洁准备致水中毒一例报告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口腔溃疡患者试试这两招
治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
维生素C片治疗口腔溃疡
减轻结肠镜操作中腹痛的研究进展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