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中的应用分析

2016-04-03江苏省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盐城224002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意外事件精神科风险管理

陈 霞(江苏省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2)

风险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中的应用分析

陈 霞
(江苏省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2)

目的观察精神病科患者的护理流程同时结合风险管理理念进行再造,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抗精神病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所有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理念应用效果分析,对照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接受治疗中实施风险管理,记录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并且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4.4%(2/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6/45),同时观察组精神病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中结合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同时提升总体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风险管理;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知识结构框架的变化使得人们对健康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对法律知识也有更深入的了解,其自我保护意识有显著的增加,同时各种便捷化媒体应用社会化,医疗纠纷成为医疗行业乃至社会重点关注的内容,同时也使医护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责任有了更多的认识[1]。在现如今的大环境下,对护理工作的模式进行改变和改善非常重要。精神病科护理服务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差别对待,在工作中做好看护转变和流程化护理的改变使得在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进行管理非常关键。一旦出现相应的护理缺陷和事故,会给家属和患者都带来不可预估的伤害。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规避护理风险,降低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率非常重要,其目的在于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有效的护理服务。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精神病科患者进行护理流程再造中风险管理理念应用效果的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抗精神病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为52.1岁;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为51.7岁。所有患者进行风险管理理念应用效果的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精神病类别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中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生理护理和检查,同时给予药物的针对性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接受治疗中实施风险管理,首先成立相应的风险管理小组,需要一些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护理人员组成小组;然后完善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护理流程,并且对不安全的隐患进行评估和上报[2];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由于患者中老年患者较多,很多患者伴随有高血压、冠心病以及糖尿病病症,这个阶段患者控制不当很容易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做好专业知识的培训很重要,同时做好相应胰岛素注射方式的练习和监测、处理方法;提升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定期举办一些培训让护理人员对法律知识有足够的认识,并且需要护理人员对护理流程做详细的记录[3];合理使用药物,患者由于多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因此在治疗中进行心理疏导非常重要;另外对于一些特殊三无人员做好义务护理工作;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则要做好相应的隔离和防护工作,防止出现意外[4]。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4.4%(2/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6/45),同时观察组精神病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精神病科患者的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目前尚不完全清除,在此过程中,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集中的大脑功能障碍和紊乱,并且活动缺乏完整性和规律性,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其难度和风险系数明显高于其他科室。在精神病科患者的护理中,不仅要加强风险意识,还要进行风险控制,从而全面保障患者的安全,避免导致患者受到损伤。风险管理理念应用与护理流程的改造对护理质量有很好的提高,更为安全可靠[5]。其目的在于降低风险,并且减少医疗纠纷,优化护患关系。在工作中要结合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伴随的不足进行及时有效调整,从而实施安全、合理的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应用不仅能够优化护理流程,并且让患者对住院期间的风险有更多的认识,有利于护患关系的长久和谐发展。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4.4%(2/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6/45),同时观察组精神病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36/45)。因此,在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中结合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同时提升总体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1] 向莲玉.风险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中的应用价值[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3(09):255-256.

[2] 阮静莹,罗薇薇,邓 静.风险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8):167-169.

[3] 隋耘超,李雨丽,张振兴.风险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0):222.

[4] 石锦娟,肖 凡.风险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流程再造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3):224.

[5] 高广平.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37(35):77-79.

本文编辑:王 琦

Risk management in the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of psychiatric nursing process reengineering

CHEN Xia
(Yancheng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 in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Jiangsu Yancheng 224002,China)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6.12.141.02

猜你喜欢

意外事件精神科风险管理
脑筋急转弯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浅析过失犯罪与意外事件的界限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论意外事件在侵权法上的抗辩效力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参与式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