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临床护理

2016-04-03刘纯一胡新颜徐丽霞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白细胞粒细胞腹部

刘纯一,胡新颜,徐丽霞(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腹部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临床护理

刘纯一,胡新颜,徐丽霞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常常会引起白细胞下降,这给患者的正常治疗带来了困扰,临床上常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皮下注射来解决这个问题,rhGCSF是能有效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使白细胞升高的一种药物,20世纪90年代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传统的注射方法是在上臂三角肌外侧部位皮下注射,由于rhG-CSF是生物制剂,除有特殊的保存和运输以外,有部分患者应用以后局部会出现过敏反应,例如,注射部位红、肿、热、痛,局部结节,低热,全身酸痛等临床表现。而三角肌部位注射范围小,许多患者随着治疗次数的不断增加,需要不断的重复注射rhGCSF,而反复局部注射,容易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硬结,红肿,疼痛,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给患者增加了痛苦,也给护理人员的操作带来不便,通过我们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腹部皮下注射rhG-CSF的方法有许多临床可取之处,比如,注射范围较大,其脐外周围2~6 cm范围都可以注射,这一方法早在2013年我们就对500例患者腹部皮下注射rhG-CSF为观察对象,就关于“皮下注射rhG-CSF部位的选择”在河北省科技厅立项,对此科研课题进行了认真的观察与研究,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审批和通过,腹部皮下注射,方便易行,疼痛轻,也得到了患者的认可。为了更好的为患者负责,使患者早日康复,护理人员应对rhG-CSF药物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对不良反应及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应熟练掌握。因此,腹部皮下注射rhG-CSF的护理也尤为重要。

1 rhG-CSF的特性

护理人员要了解rhG-CSF的生物特性是非常必要的,rhGCSF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属于生物制剂,由175个氨基酸组成,多肽链长而不稳定,所以它在储藏和运输中要求严格,如必须在2℃~8℃的环境中,阴凉通风干燥处存放。rhG-CSF类药物是目前肿瘤患者为了预防和治疗白细胞减少,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增值分化,提高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而有效的药物之一,可以缩短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期,临床用于多种原因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也可用于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干细胞动员,肿瘤治疗过程中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在化疗治疗过程中,药物的毒副作用虽然可以杀伤肿瘤细胞,但也在不同程度上损失了正常细胞,如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而rhG-CSF是一种多肽链的细胞生长因子,有促进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的功能[1]。有报道肿瘤患者给予rhG--CSF可缩短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时间,使患者白细胞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明显缩短[2-3]。基于此药的特性,储藏环境特殊,需要护理人员在操作中格外小心谨慎。

2 腹部皮下注射rhG-CSF的护理

2.1 注射方法及护理

熟练掌握腹部皮下注射rhG-CSF的技术,患者或平卧位、或坐位、或站位,暴露腹部注射点(脐周围2 cm以外范围),常规消毒皮肤,用1~2 mL注射器,4-5号针头,抽取rhG-CSF 150-300 μg(1~2 cm)皮下注射,进针角度以30~45°角为宜,注射针头外露1/3,抽无回血后缓慢推住,注射毕拔针同时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眼1分钟左右,防止毛细血管出血;对于较肥胖的患者,操作护士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按下局部皮肤1~2 cm,在皮肤下陷处和最高点中间部位刺入。对于较瘦的患者,操作护士用左手指捏起局部皮肤,在皮肤最高点垂直刺入[4],抽无回血后缓慢推住。捏紧皮肤的目的是为了能相对阻断皮肤末梢神经的传导,使患者疼痛明显减轻[5]。注射完毕用无菌干棉签轻轻按压针眼1 min左右,同时上下左右移动1~2次,松手操作完毕,可以减少针眼处出血现象发生[6]。

2.2 腹部皮下注射rhG-CSF适应症及护理

腹部皮下注射rhG-CSF适用于肿瘤患者在放、化疗期间由于放射线、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而导致的骨髓抑制现象,从而引起的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可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白细胞低于4×109/L,中性粒细胞低于40%的患者。也可用于白血患者,再障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护士熟悉掌握腹部皮下注射rhG-CsF的适应症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精神状态,全身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通报医生,及时得到治疗。

2.3 腹部皮下注射rhG-CSF常出现的不良反应护理

根据临床观察,许多患者还有一个共同的表现:低热、头痛、乏力、流感样症状及出汗、皮疹、ALT、LDH升高及失眠。常见的局部过敏反应,如局部红肿,疼痛,结节等现象。局部过敏反应者居多,如局部瘙痒,局部湿疹,如注射后24 h内易出现全身无力,有时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骨骼酸痛,角膜炎,转氨酶增高等现象,严重不良反应极少出现,注射后出现呼吸困难,肾功能衰竭,休克等。

2.4 用药注意事项及护理

2.4.1 在2℃~8℃的环境中储藏和运输,存放与阴凉干燥通风处。

2.4.2 腹部皮下注射rhG-CSF应在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24~48 h开始使用。

2.4.3 腹部皮下注射rhG-CSF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4.4 用药过程中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在使用rhG-CSF过程中要定期监测血象,每周1~2次,特别是白细胞数目变化的情况。

2.4.5 局部注射部位要及时更换,特别是要避开红、肿、硬结处,手术切口部位,应在脐周围2 cm外左右上下交替注射。

2.4.6 一旦出现急性过敏的患者,如局部皮疹、荨麻疹、颜面浮肿、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及低血压,应立即停用,通知医生就地抢救,建立静脉通路,苯海拉明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入壶、肾上腺素静脉滴注,吸氧,心电检测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直至脱离生命危险。特别注意的是必须将此致敏药物记录于病例中,并用醒目标志标注在病例夹首页位置。

3 讨 论

基于rhG-CSF药理特性,在注射方法,适应症,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特殊性,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应该特别加强护理。首先做好心理护理,初次进行腹部皮下注射rhG-CSF的患者,大多心理紧张,恐惧感,护理人员应该在注射前做好耐心解释工作,根据临床经验,我们都是以糖尿患者注射胰岛素为例,为患者解除担忧,不必惊慌和害怕,收到很好的效果。其次相关知识的讲解,对药物的特性,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要告知患者,出院带药要告知保存方法,需要2~8°冷藏,用药时取出后要放置半小时左右,接近室温后方可注射。再是,注射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过敏体质的人一定要慎用。所以护士应该加强责任心,密切观察注射后的反应,特别是在应用rhG-CSF最开始的1~2 h期间应密切观察,尤其是门诊注射rhG-CSF时,注射完毕不要让患者立刻离开,观察一段时间再走,防止出现不良后果发生。护士对于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要迅速做出应对措施,一旦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症状,要及时通知医生就地抢救。平时要加强医护人员应急培训,抢救车定期定人专管,要保证抢救设备完好,药物要齐全没有过期药,提高护理人员的医疗风险意识,加强技术操作培训,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用药风险降到最低。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高尚的医德,用娴熟的技能,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痛苦,使其早日康复。

[1] 方美云.克隆刺激因子(G-CSF、GM-CSF)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合理应用.医师进修杂志,2000,23(11):10.

[2] 刘丽贤,叶锡乡.国产rhG-CSF治疗肿瘤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分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3,11(1):205.

[3] 王铁君,刘林林,程光惠,等.rhG-CSF对放化疗引起乳腺癌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观察.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4,12(f3):381.

[4] 王 莹,刘云霞,郑玉凤.介绍一种低分子肝素钙腹部皮下注射法.护理研究,2007.

[5] 李 萍,赵日云.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方法探讨.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5,14:26-227.

[6] 刘纯一,胡新彦,徐立霞.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部位的选择.河北医药,2013,35:3180.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2

A

ISSN.2096-2479.2016.12.197.02

刘纯一(1964-),女,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肿瘤临床护理

项目来源: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课题编号:11276161

猜你喜欢

白细胞粒细胞腹部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白细胞
经方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引起发热案1则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Graves病药物治疗致粒细胞减少的治疗体会
鸡住白细胞虫病防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