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出血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2016-04-03杨素琴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妇幼保健院广西玉林537000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切除率风险管理产后

杨素琴(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妇幼保健院,广西 玉林 537000)

产后出血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杨素琴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妇幼保健院,广西 玉林 537000)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接受分娩的产妇3000例和2015年1月~12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后的产妇3000例进行研究,分析产后出血的主要风险因素与护理管理措施,对比实施前后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之前的产妇3000例产后出血的有180例,占6%,子宫切除率为0.67%;实施之后下降为75例,占2.5%,子宫切除率为0.1%,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施后的产妇满意度结果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产妇产后出血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够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借鉴。

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产后出血是围产期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产妇生命健康的威胁非常大[1]。为了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必须针对产后出血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风险管理制度才可能降低产后出血造成的危害。本文就产后出血发生的风险因素进行研究,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手段,获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总结方法和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接受分娩的产妇3000例,其中初产妇1915例、经产妇1085例;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28.87±4.63)岁。选择2015年1月~12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后的产妇3000例进行研究,初产妇1884例、经产妇1116例;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8.63±4.94)岁。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分析产后出血的护理风险因素,定期开展护理风险教育,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控制意识,从以往的产后出血护理风险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每个月在科室中定期开展护理安全分析会议,寻找可能影响到护理质量以及导致产后出血的隐患,针对这些隐患提出整改措施[2]。对现有的护理工作模式进行改进,适当增加人力资源的投入,尤其是夜间和节假日的工作较为繁忙,产妇较多继而出现风险因素,采取多人夜班制度,合理搭配人力资源。对产后出血的高危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临床研究发现影响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包括多次孕史、多次宫腔操作、瘢痕子宫、血液疾病、子宫畸形、产程延长以及采取产钳助产等,针对存在上述高危因素的患者必须做好预防性工作,胎肩娩出之后立刻肌肉注射缩宫素,或者是胎儿娩出之后静脉应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当产妇阴道出血量>300 mL的情况下,立刻开放静脉通道做好补充血液制品的准备。同时,做好产后出血紧急预案的制定,加强风险处置。做好急救仪器设备及药品的管理,各种急救器材和药品都有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清点和维修,确保仪器设备能够完好地使用[3]。加强医护人员的合理分工,明确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在发生产后出血之后,第1时间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1.3 观察指标

(1)对实施风险管理前后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进行对比;(2)对前后3000例产后的子宫切除率进行对比;(3)使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患者的满意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得分>90分的评价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满意、70~79分为一般、<60分的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对比

实施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之前,产妇3000例产后出血的有180例,占6.0%,产后出血量平均为(408.52±64.73)ml;实施之后产后出血的人数下降为75例,占2.5%,产后出血量平均为(317.952±56.95)ml。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出血率和出血量均高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后,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产妇子宫切除率对比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产妇3000例中有5例由于大出血止血困难行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切除率为0.17%,0例产妇并发大出血死亡,死亡率为0;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后,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2例,子宫切除率为0.07%,同样无死亡案例,死亡率为0。对比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产妇满意度对比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前,产妇3000例中对服务非常满意的有2157例、满意的产妇有833例、不满意的产妇有110例,总的满意度为96.33%;实施之后,产妇3000例中对服务非常满意的有2289例、满意的产妇有680例、不满意的产妇有31例,总的满意度为98.97%。实施后的产妇满意度结果明显高于实施前,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护理风险管理理念是对可能出现的护理不安全事件风险因素进行积极处理的理念,是目前医院多个科室普遍应用的管理理念[4]。产科是医疗机构中非常特殊的科室,其主要服务对象为孕产妇,具有工作量较大、节奏较快等特点。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威胁到产妇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大出血发生后很可能导致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做好护理风险管理非常关键。要有效回避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是关键。护理管理者需要定期对产科护理工作人员进行风险教育,同时增加人力资源的投入、优化护理组合。尤其是助产士与产妇接触较多,必须提高其服务技术和业务素质,在分娩前后能够第一时间对产后出血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与评估,从而提高对产后出血发生的预防以及应急处理能力[5]。结合医院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及患者的特点构建产后出血紧急预案,在产后出血发生之后能够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开展抢救工作。本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开展产后出血风险管理,结果发现产后出血发生率得到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随着人力资源投入的增加能够确保各项护理服务工作到位,满足产妇以及家属各项合理的需求,更进一步的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因此满意度也得到明显提高,对比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产后出血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1] 李小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75例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3):2967-2968.

[2] 黄碧萍,陶艳玲,万海霞,等.风险管理在产房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69-70.

[3] 张丽萍,金玉芳,吴丽敏,等.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9):1207-1209.

[4] 左 媛,胡晓燕,谢素萍,等.产后出血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6):96-97.

[5] 陈志芳,吴宏荷,孙晓琴,等.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产妇产痛程度及产程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5):759-761.

本文编辑:王 琦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6.12.102.02

猜你喜欢

切除率风险管理产后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高速切削条件下提高单位功率材料切除率的切削用量选择研究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36例临床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