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早产儿自发性脾破裂的护理

2016-04-03沙显清徐燕华

关键词:自发性补液脾脏

沙显清,徐燕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厢竹)儿外科,广西 南宁 530003)

一例早产儿自发性脾破裂的护理

沙显清,徐燕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厢竹)儿外科,广西 南宁 530003)

目的总结早产儿自发性脾破裂出血的临床表现和护理要点。方法 分析2015年12月广西妇产医院收治的自发性脾破裂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护理和预后。结果 患儿接受综合治疗及精心护理干预后痊愈出院。结论 通过仔细观察脾破裂的临床表现,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为及早地诊断治疗提供依据,为抢救生命争取时间,同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早产儿;自发性脾破裂;护理

新生儿脾破裂是一种严重的脏器损伤,如不及时诊治,可危及生命[1],新生儿脾破裂临床上较为少见,早产儿更是罕见,临床治疗方法及相关研究资料有限,是现代临床将其作为重点研究的疾病之一。我院收治1例生后自发性脾破裂的早产儿,患儿因出血多,凝血功能低下,合并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经全力抢救和加强护理后健康出院,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儿,女,早产儿,胎龄35w+4,顺产,因早产儿自身生活能力低下转入新生儿科进一步诊疗,入科后未吸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均大于90%,呼吸平顺,无呼吸困难,血常规:白细胞15.4×109/L,红细胞5.9×109/L,凝血酶原时间13.2 s,B超提示:肝脾未见异常。入院后经保暖、补液、喂养至生后第14天血常规正常,喂养量增加至12.5 ml/kg,每3 h一次,生后16天患儿突然出现发热、感染、休克等症状,B超提示腹腔积液,X线显示腹部肠管稍扩张。立即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抗感染,抗休克,抗凝等处理,次日出现弥漫性腹膜炎,肠管扩张较前明显,予急诊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脾脏肋面可见2处2 cm长裂口,行脾脏修补术,术后诊断:(1)自发性脾破裂;(2)肠梗阻;(3)急性弥漫性腹膜炎;(4)肠黏连;(5)感染性休克;(6)败血症术中予输血补液,术后继续呼吸机辅助呼吸,加强抗感染、止血、补液治疗,后可逐渐康复出院。

1.2 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保持有效的静脉通路,迅速提高血容量,控制休克,根据医嘱给予补液、抗感染、改善微循环、输血、静脉营养等处理。(2)病情观察。注意患儿是否有继续出血的情况,仔细观察患儿全身情况,如血压、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进行性下降,说明继续出血,需要及时向责任医师报告,以便及时给予患儿对症治疗,防止延误患儿病情;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密切观察患儿休克现象有无改善,腹胀有无进行性加重,观察腹部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其变化程度和范围;腹部有无移动性浊音,肝浊音界是否缩小,肠鸣音是否减弱或消失,有无呕吐,有无继发性贫血,观察尿量、肤色,水电解质是否紊乱,酸碱平衡是否失调,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处理,准确记录。(3)完善术前准备。掌握病情,及时完成抽血、B超、CT等术前准备,禁饮食,胃肠减压。

1.2.2 术后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应严密观察患儿术后的神智、意识、呼吸,血压、尿量、末梢循环;有无呕吐,呕吐物的颜色、性质和量;观察术后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观察腹部情况,测量腹围,避免腹胀的发生,预防术后腹腔内有继续活动性出血,遵医嘱予以维生素K1,减少出血的可能性,观察术后出入量是否平衡。(2)管道护理。患儿术后仍呼吸机辅助呼吸,予以持续动态监测生命征,固定好管道,注意呼吸机管路连接处有无松动,是否有漏气现象,保持气道湿化,观察呼吸机警报,重患者呼吸过程中的冷凝水也会积在弯曲处,影响通气效果,及时吸痰,坚持无菌原则,吸痰前后充分给氧,吸痰时注意观察血氧饱和度。(3)预防伤口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新生儿脾脏破裂大出血,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早产儿免疫功能更是低下,须严格注意。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切口及周围皮肤有无发红及切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切口感染、切口裂开,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原则,遵医嘱执行口腔、皮肤、尿道口的护理,预防口腔感染,皮肤破溃和尿路的逆行感染。(4)出院健康宣教。通俗易懂地告知家属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注意喂养,避免呛奶,喂奶时注意观察呼吸和肤色,若患者出现呕吐、腹泻、腹胀、发热的现象,及时就诊,保持大小便通畅,定期返院随诊。

2 结 果

本次研究的1例自发性脾破裂出血的早产儿在院经呼吸机辅助通气、抗感染、抗休克、抗凝等对症处理,次日及时给予急诊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脾脏肋面可见2处2 cm长裂口,并根据患儿具体病情行脾脏修补术,术后继续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加强抗感染、止血、补液治疗后痊愈,经各项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后出院。

3 讨 论

自发性脾破裂属于临床少见疾病,发病率不高,主要指的是无明确外伤史而出现脾脏突发性破裂或隐匿性破裂,在脾脾破裂总发生率的3%~4%,多出现在病理性脾脏患者中,死亡率高,其死亡率可达到20%,因此早期治疗对患者挽救生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临床治疗自发性脾破裂一般采用脾脏切除术治疗,但并发症发生率高,一定程度影响了患者疾病恢复效果。早产儿脾破裂属于更为严重的一种脏器损伤,对患儿生命安全威胁较大,并且该疾病在临床上更为少见[3]。因早产儿血容量少,休克前期非常短,故在观察期应根据患儿贫血程度、腹胀情况、生命征变化等调整治疗方案。从本例病例得知,自发性脾破裂保守观察期间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非手术观察治疗无效,仍存在继续出血的情况下,应紧急手术,采取止血抗凝等措施,以防大量腹腔出血造成失血性休克,为抢救生命争取最佳时机。对于手术治疗者,术前需保证期静脉通路通畅,保证能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及时给予其补液,提高其血容量;还要加强患儿病情观察及术前准备工作,协助患儿接受相关检查,做好胃肠减压工作[4]。术后需要加强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管道护理,术后患儿因仍继续接受呼吸机辅助呼吸,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持续动态的生命体征监测,保证各管道固定牢靠;还要预防患儿呼吸道出现不畅现象[5-6]。另外,由于新生儿机体免疫力及抵抗能力较弱,因此要积极预防其伤口出现感染现象,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患儿护理工作中,患儿家属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护理人员要加强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让患儿家属掌握患儿基础护理技能,并了解出院后的护理要点,促进患儿恢复。在本次研究中,1例自发性脾破裂早产儿接受脾脏修补术联合综合治疗,并联合围术期精心护理干预,患儿痊愈出院。

综上所述,早产儿发生自发性脾破裂虽然较为罕见且病情危重,但临床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给予综合有效的急救治疗,并联合精心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儿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1]胡小华,王维琼,霍 山,等.新生儿肝脾破裂13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1999,1(3):174-175.

[2]王 果.小儿腹部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86.

[3]成守珍,卢桂芳,郑志惠,等.呼吸机管道系统护理管理[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3,12(2):127-128.

[4]欧翠萍.1例新生儿脾破裂致肾衰竭的抢救与护理[J].家庭护士,2008,6(1).

[5]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01.

[6]鲍琼飞,胡铭荣.自发性脾破裂急诊脾切除的术后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2):137-138.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3.6

B

ISSN.2096-2479.2016.09.114.02

猜你喜欢

自发性补液脾脏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对诊断脾脏妊娠方法的研究
4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护理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7例诊治体会
自发性血胸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