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重症患者高血糖护理及血糖调控对预后的影响评价

2016-04-03李梅英

关键词:危重症高血糖调控

李梅英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2)

危重症患者高血糖护理及血糖调控对预后的影响评价

李梅英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2)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危重症患者高血糖护理及血糖调控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82例,按照有无糖尿病病史进行分组,分为传统组和分析组,各42例。传统组为无糖尿病病史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分析组为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进行高血糖护理及血糖调控,将血糖控制在正常值范畴之内,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分析组和传统组患者住院时间并无太大差异,但分析组患者死亡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糖护理及血糖调控应用于危重症患者之中,临床护理效果突出。良好的血糖控制目标需要有良好的护理进行指导,需要依据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护理,有效地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危重症;高血糖;血糖调控;预后;临床价值

选取我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82例进行研究,分析危重症患者高血糖护理及血糖调控对预后的影响,分析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糖尿病病史进行分组,分为传统组和分析组,各42例。传统组为无糖尿病病史患者,分析组为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传统组女18例,男24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4.8±12.4)岁;分析组女15例,男25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55.2±12.5)岁;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2次或者2次以上的静脉血浆血糖监测,患者空腹血糖超过7.0 mmol/L静脉血糖超过11.1 mmol/L。82例中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6例,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12例,消化呼吸道疾病患者12例,严重创伤患者2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8例,其他疾病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案

两组患者均接受胰岛素治疗,如果患者空腹静脉血浆血糖超过10 mmol/L但却低于15 mmol/L时,需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以控制患者血糖。但如果患者空腹血浆血糖超过15 mmol/L时,则需要给予患者静脉注射30 U胰岛素加30 mL生理盐水,以控制患者血糖。两组患者血糖需控制在7.8~10 mmol/L之内。除此以外,需要进行血糖监测,在应用胰岛素治疗期间,需要通过电脑进行血糖变化监测,皮下泵患者需要每隔2~4 h进行一次血糖监测,而静脉注射患者则需要每隔1~2 h进行血糖监测,等待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延长监测时间,但每天必须超过4次。

1.2.2 护理方法

传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心电图监测,了解患者呼吸状况、血压变化、心率情况等,并记录好24 h内药物的使用剂量,纠正电解质,并做好呼吸道、消化道护理等。

分析组患者接受高血糖护理及血糖调控,过程大致如下:患者每个月需要对比血糖变化结果,以保证血糖监测的准确。进行末梢血糖监测,于患者无名指进行采血,之前先进行乙醇消毒,不能用力挤血,避免组织液稀释了血液浓度,导致监测值不准确。在进行胰岛素注射的过程中,患者如果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心慌、血压下降等现象,则有可能是低血糖症状,需要立即进行血糖监测,并进行护理。皮下泵患者,则需要检测机器的正常运行状态,了解胰岛素用量,并检查输注装置的畅通,了解输注部位是否出现脱落现象,了解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输液管路更换时间为三天一次,输注部位每3~5天更换一次,不宜超过一周之后进行更换,如果患者出现疼痛,则需要及时进行更换。并且注重患者饮食,需要按照糖尿病饮食营养搭配供应能量,昏迷患者则需要鼻饲流食,避免患者血糖升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分析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1.8±8.4)d,传统组患者住院时间(12.01±8.7)d,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析组患者死亡率为12.5%、院内感染发生率位25%,明显低于传统组死亡率33.4%、院内感染发生率52.38%,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危重患者因为应激因素[1],加上糖皮质激素药物的使用,使得患者会出现高血糖状态[2]。危重患者出现高血糖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机率[3]。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分析组和传统组患者住院时间并无太大差异(P>0.05)。但分析组患者死亡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数据,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概而言之,高血糖护理及血糖调控应用于危重症患者之中,临床护理效果突出。良好的血糖控制目标需要有良好的护理进行指导,需要依据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护理,有效地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1]潘英彩.危重症患者高血糖护理及血糖调控对预后的影响[J].糖尿病天地(临床),2013,13(01):24-26.

[2]雷桂玉,刘 燕.危重症患者高血糖护理及血糖调控对预后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5,22(04):203.

[3]李利香,曾 荣.危重症患者高血糖护理及血糖调控对预后的影响[J].人人健康,2016,46(10):167.

本文编辑:鲁守琴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09.019.01

猜你喜欢

危重症高血糖调控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UCP2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模型中的应用
高血糖相关偏身投掷和舞蹈症的CT及MRI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