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政治生态界说

2016-04-02赵海艳

探索 2016年4期
关键词:网民主体政治

孙 萍,赵海艳,2

(1.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000;2.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我国网民社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 951万人[1]。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的全面渗透,引起了政治关系、政治过程、政治形态的重大改变。马克·斯劳卡使用“虚拟政治”来定义网络空间的发展给政治带来的影响,并指出数字革命的深层核心是与权力相关的[2]152。互联网上客观存在,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有关政治权力、政治意识、政治体系、政治行为、政治管理、政治参与、政治发展等内容的政治现象被定义为网络政治[3]11-12。

网络政治借助互联网平台,拓宽了政治空间,并逐渐成为独立的政治系统。能够用“系统”概念来描述的问题,就可以运用生态理论来研究系统各要素的互动关系[4]1-3,传统的政治生态理论被引入到网络政治的研究中。政治生态理论注重外部环境对政治行为的影响和作用,将政治系统这个自适应系统置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等外部环境之中[5]21-38,探寻其发展规律。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政治运作模式,政治主体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逐渐形成了新的网络政治生态。

关于网络政治生态的研究开始引起学界的关注,网络政治生态的概念逐渐被使用。然而,对网络政治生态的内涵和外延缺乏明确的界定,更多是对概念白描式的阐述或简单地套用生态学的术语,存在概念混淆不清而乱用的现象。网络政治生态概念的界定是深入研究网络政治问题的逻辑起点,是构建和谐有序网络政治生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网络政治生态进行界定和阐述,是当前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建设良好网络政治生态和推动网络政治发展的现实需要。

1 网络政治生态的内涵

1.1 关于网络政治生态的争论

目前,网络政治生态的研究内容分散于网络政治参与、网络舆情、电子政务等诸多领域,对网络政治生态这一概念缺乏明确的界定。史达认为,互联网政治生态是一个以信息为核心的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互联网政治成员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该系统中各成员产生信息,并借助信息的传递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最终形成具有自组织和自调节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6]。谢金林指出,史达从政治参与的角度来探讨网络政治生态系统结构,主要是从网络政治舆论的角度讨论网络政治生态系统,他所建构的互联网政治生态系统其实是网络舆论生态系统[7]。闫金山、乌静从网络政治参与的视角指出,网络政治生态是指在网络信息化背景下,以互联网为平台,虚拟推定政治系统中的诸要素在运行中所形成的整体状态,并能反映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8]。与史达将网络政治生态界定为一个系统不同的是,闫金山和乌静将网络政治生态界定为一种生存状态、一种关系,但这一界定仍没有走出从网络政治参与、网络舆论等单一视角研究网络政治生态的片面认识。针对不同的界定和分歧,要准确界定网络政治生态,还需从元概念入手。

1.2 网络政治生态的内涵

生态是生命物质与其环境所形成的结构以及这种结构表现出的功能关系(能流、物流、信息流等)[9]。政治生态理论认为,政治本身需要作符合生态属性的改变,要借助于生态学的方法来探究政治现象,从政治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中研究政治现象的产生和发展[10]327。因此,从词源意义分析,网络政治生态是网络空间范围内,网络政治主体及其环境之间形成的结构功能关系。

图1 网络政治生态的构成要素与运行机制

网络政治生态把主体与客体放置于整体的系统中予以考虑,是网络政治主体与客体环境相统一的关系概念,不能简单地把网络政治生态等同于网络政治系统或网络政治环境。系统是相互关联的元素的集[11]46,即相互联系的元素组成的整体。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单元,是生物及其环境在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稳定系统。环境围绕在生物周边,以生物为中心的客体存在,在生态学中通常所说的“生态环境”的准确表达应当是“自然环境”[12]。生态则是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作为客体的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状态。因此,网络政治生态系统是网络政治生态的依托,网络政治生态是网络政治生态系统的状态反映,网络政治生态不能脱离网络政治系统这个实体而单独存在。相对于传统的线下政治生态而言,网络政治不仅是传统政治在网络空间的映射,更是对传统政治的一种拓展。网络虚拟性、开放性、平等性的特点扩大了网络政治主体的范围,使更多人得以通过网络参与政治活动,激活了在传统政治生态中被忽视的或者被压制的政治兴趣,引发了协商对话、在线民主等新的政治活动形式。在网络平台中构成政治生态的要素及其结构功能关系发生了变化,从而形成了新的政治生态,即网络政治生态。网络政治生态的构成要素与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在网络空间范围内,由网民、网络社群、网络媒体和电子政府等构成的网络政治主体与网络政治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围绕网络政治需求表达、传播以及政治决策、反馈形成的关系总和就是网络政治生态。也就是说网络政治生态不仅包括网络舆论、网络政治参与,还包括政治决策和反馈等,是整个网络政治生态系统运行状态的全方面反映。在网络政治需求输入和政治决策输出的过程中,信息的产生、流动和传递存在相互制约与平衡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如果信息和能量是均衡、对称的,那就是生态的,反之,就是反生态的,就会出现网络政治危机,影响政治稳定。

2 网络政治生态的结构功能分析

2.1 网络政治生态的结构分析

网络政治生态主要由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即网络政治主体、网络政治环境、网络政治规则和网络政治过程。

2.1.1 网络政治主体

网络政治主体是网络政治生态系统中的政治行为者,他们在网络政治活动中扮演着政治需求的表达者、政治信息的传播者和政治决策者,具体包括网民、网络社群、电子政府、网络媒体。

(1)网民。网民是指那些不以地理区域划分的、具有社区意识和行为关联的、愿意付出时间精力在网络发展上的网络用户[13]18-30。在互联网政治生态系统中,作为网络政治主体的网民是在网络上开展政治活动的独立个体,既可以参与政府的民意调查和决策咨询,也可以制造、传播各种政治信息。他们既是政治诉求的表达者、传播者,也是政策的接收者。网民通过对某些事件或问题的点击、转发、评论,形成公共舆论,引起府的高度关注和回应。

(2)网络社群。网络社群是网络空间中的虚拟社群,在一些公共事件中,这种由网民聚集起来的社群的舆论角色地位日益凸现。在众多的网络政治参与、网络监督等事件中,网络社群相对于单一网民展现出更强大的力量。网络社群在网络政治活动中发挥政治信息制造、政治信息传播和政治信息引领等功能。

(3)电子政府。电子政府是传统政府在网络空间的映射,是网络政治活动中重要的行为主体。电子政府的本质是信息技术发展下政府的再造与转型,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政府运作模式。在网络政治活动中,电子政府是网络政治需求的接收者和处理者,政策的决策者和执行者。电子政府对网络政治活动具有重要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既要发挥管理职能对网络行为进行规范,也要对政务信息进行公开、对公共事件进行澄清、对网民需求进行回应。

(4)网络媒体。网络媒体作为政治信息传播的重要主体,在网络政治生态中有重要作用。网络媒体,特别是主流网络媒体能够有效引导网络政治信息。正确的媒体报道,能加强网民和电子政府的互相信任和理解,夸大或虚假的报道则可能引发网络政治危机。

在网络政治空间中,每个独立个体都可能成为政治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都可以通过网络表达政治见解,甚至可以参与政治决策。因此,网络政治主体是交互的,同一主体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2.1.2 网络政治环境

网络政治环境是直接作用和影响网络政治活动的客观环境,既包括互联网的技术设备构成的硬环境,也包括认知、社会规范和法律规范等构成的软环境(如图2所示)。硬环境为网络政治活动提供物质与技术的支持,具体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传播设备,以及网络的政治互动可以采取的技术形式等。它决定了网络终端的交互方式和网络政治主体的行为能力。从Web1.0到Web3.0,人们从单纯地获取网络信息,变成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实现了信息的交互式传播。人们对网络设备的占有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影响其开展活动的能力。网络政治主体在硬环境之间存在的差距造成了数字鸿沟。软环境是围绕网络政治主体的一种精神环境,包括思想观念、文化、社会规范和法律制度等,它影响网络政治主体的认知和行为方式。网络政治生态是现实社会政治情况在网络空间的反映[8],拓展了政治主体的行为空间,改变了政治主体的行为方式。网络空间里人们通过点击、跟帖、表情符号,表达政治诉求、参与政治活动。一些制度外的网络政治行为,如果缺乏软环境的规范和引导,受非理性认识和负面消息的影响,就有可能造成网络空间的“多数人暴政”,导致网络秩序混乱。良好的软环境会增强网络政治主体的理性认知,对网络政治行为有一定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图2 硬环境与软环境的空间关系

2.1.3 网络政治规则

网络政治规则是网络政治主体在网络空间中互动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网络技术设备,也就是硬环境约束的技术规则,它规定了网络主体的互动空间、交互方式等。网络技术规则的改变深刻影响着网络政治主体的互动模式。另一部分是由政治认知、规范和规制所形成的,对政治主体具有约束力的网络政治规范,用以规范和约束网络政治主体的行为,保障网络政治主体的自由和网络政治活动的秩序,是网络政治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和保障。

网络在形成自由、平等、开放的公共领域的同时,其隐秘性、广泛性也给网络谣言、网络泄愤创造了空间。在网络空间中,网民多以原子化形式进行网络政治表达,在制度规范不健全的情况下,网络政治更像是无序的广场政治,网民缺乏与政府之间的正常对话。网络愈发达,“网络丛林”社会的特征愈明显。网络行为失范会破坏网络政治生态系统的平衡,引发网络政治危机。因此,要用网络政治规范约束和调节网络政治主体的行为,以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有效运行。

网络政治规范既包括以公民理性为基础的自律约束,也包括以政治强制为后盾的法律法规。前者是网络政治主体通过道德自律和文化内省对自我行为的约束,不发布和传播虚假信息,学会自我保护辨别信息,避免不良信息的伤害,同时自发举报信息传播中的不良信息。通过公民理性的提升,实现网络政治活动的自我净化,自觉维护网络政治秩序是一种内生性规范。仅依靠网络政治主体的自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法律法规这种具有强制性的外生性规范来约束网络政治主体的行为,守住网络政治行为的底线。缺乏法律法规的约束,网络会陷入无序的困局,庞杂的信息和有限的能力使普通网民很难辨别信息的真伪,影响网民理性。而过度的法律法规限制又会影响网络主体自由,降低网络政治的活力。网络政治规范就是要在动态的博弈过程中寻求平衡,实现螺旋式上升。随着公民理性的提升,不断调整法律法规,既保障网络政治活动的有序,又实现网络政治主体的自由。

2.1.4 网络政治过程

网络政治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由网络政治主体在网络政治系统中进行的一系列互动行为构成,包括政治需求输入、传播到政治决策输出的全部活动。网络政治过程的运行依赖于政治权利,政治权利可以有效实现网络政治主体的利益。网络政治主体在网络政治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争取和维护其应有的政治权利。在网络政治过程中,相对于单一网民网络社群的作用日益凸显。围绕着政治需求的输入和政治决策的输出,网络社群和电子政府构成了影响网络政治过程最重要的主体。网络政治过程主要包括网络征求政治意见、决策、协商、咨询、听证和舆论反抗等活动,这些活动构成了网络政治过程的重要内容。网络政治过程作为社会过程的一部分,除了受到网络政治环境和网络政治规则的影响外,还受到整个经济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传统线下政治生态的影响,一些政治过程呈现出线上线下互动的模式。作为网络政治生态分析的重要因素之一,网络政治过程是政治行为各阶段的体现,是政治行为的动态反映。

2.2 网络政治生态的功能关系

网络政治生态要素在网络空间中,按照一定的结构功能组成的整体就是网络政治生态系统。围绕网络政治需求的表达、传递以及政治决策、反馈,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如图1所示)。在这个循环系统中实现政治需求的满足,政策的推行以及各主体之间的权利均衡等功能。

2.2.1 政治需求实现功能

政治需求实现功能是围绕政治需求的表达、传递、接收和处理等实际过程实现的。网民、网络社群、网络媒体构成了网络政治需求的生产者,他们通过论坛、社区、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政治愿望、政治意见等。

网络政治需求产生之后,在网络空间快速传递,形成了不同的传递路径。一种是体制内的传递,一般表现为电子政府主动向民众征求意见建议,如决策前的公开征求意见或民意调查,这时网络政治需求能够直接被政府采纳吸收。目前,通过网络广泛听取民意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一种发展趋势,如“两会”期间的网络调查、政务信箱和政务微博的开通等。另外一种是体制外的传递,一些网络政治需求在网络的扩散和传播引起广泛关注后,逐渐变成公共议程,形成较大的舆论压力,政府作出回应,这里既包括政府通过对政治需求的过滤、筛选、整合后的主动回应,也包括对一些网络事件、网络舆情危机的被动回应。

网络政治主体通过政治需求表达、传递、吸收、转化为决策以及再输入、再输出这样的循环,实现网络政治系统的有序运行。政治需求通过特定途径传递给政府,政府基于现状回应政治需求。网络政治需求信息的表达和传递是为了影响政治决策,政治决策的有效回应是对输入的转化以获取政治支持和政治合法性,缺乏有效和及时的反馈就有可能引发网络政治危机。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政府更多的是对网络突发事件的一种被动回应,对公共议程主动回应略显不足。

2.2.2 政策的制定、推广和反馈功能

网络政治活动是一个“输入-输出”的持续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治决策的回应反馈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电子政府要对网络政治需求进行监测,并通过发布信息、报道政府行为、采取约束措施等方式及时地做出回应。政府的决策输出会在其他网络政治主体中形成反馈。如果政府回应得当,就会获得政治支持,也会激发政治参与意愿,增加新的政治需求输入。如果政府回应不当,就可能会遭到质疑,引发新的政治需求,形成新的政治输入。良好的网络政治生态能在网络政治信息的表达、传递和反馈中,通过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实现信息流的动态平衡。网络政治生态平衡,网络政治信息流动畅通,政治需求到政治决策转换效率高,那么政治支持和认可度就会不断提升。

2.2.3 政治主体间的权利均衡

在网络政治生态中,各主体基于权利的互动均衡,在动态博弈过程中最终实现各主体间的均衡。在网络空间中,各主体摆脱了地位、金钱等身份的限制,每个网络政治主体都拥有同等的话语权,表达政治需求不再是政治精英的专利。在信息开放的网络中,自下而上的政治呼吁,甚至批评大大增加,但网民在表达自己政治需求时,会受到网络社群、网络媒体和网络政治精英的影响。这些主体可以利用在网络上的优势地位强化网民的需求信息,从而更好地表达网民的政治需求,也可能对网络政治需求信息进行处理、加工使之更符合自身利益需求。网民意见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可能会被改变或淹没,造成网民被其他主体“捕获”。电子政府在网络政治生态中处在核心位置,所有信息的汇聚、响应和回馈都由电子政府完成,它可以运用公权力规范和组织网络政治活动。电子政府也可能会受到网民和网络社群的抗争,电子政府对网络问题反应迟缓、回应不当,会引发网络政治危机,影响电子政府的权威。网络媒体作为政策和需求传递的主要载体,是网络政治活动的重要节点,它既受到政府的约束,也受到网民的影响。网络政治生态中存在电子政府、网络媒体、网络社群和网民的权利互动均衡,每个主体在活动中都有自己的地位,都对其他主体产生独特的影响,最终形成控制、捕获、增强、依附、抗争等一系列的政治活动。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网络政治生态最终实现三个功能,政治需求循环即政治需求信息流、政策循环即政策流、主体权利均衡即权利流(如图3所示)。

图3 政治生态功能关系

3 网络政治生态的主要特征

3.1 结构的整体性与动态性

网络政治生态是由各要素按照特定结构组成的整体的功能状况,这种整体功能超出了单个要素简单机械的相加。整体性表现为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激发而产生的整体效应。要实现整体功能的优化,需要网络政治生态构成要素之间能够和谐有序,协调联动。动态性表现为各要素结构关系的发展变化。网络政治现象是特定环境的产物,结构功能的稳定并非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而是网络政治主体与其所处环境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与之相应的政治结构功能。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规范的完善,网络政治系统的结构功能也在不断变化和调整,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在与网络政治环境的互动中维持良好的政治生态。分析网络政治生态的结构功能,必须认识到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动态概念。

3.2 主体的多元性与平等性

网络的便捷性、互动性、即时性促进了网络政治活动主体的多元化。网络给政治创造了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任何人都有机会通过网络进行政治活动。在网络这个没有物理边界的空间,更容易实现真正的平等。在网络政治生态中,主体的身份是多元的、平等的。拥有不同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政治取向的网民、网络社群和网络媒体,打破现实中的身份地位界限,拥有同样的话语权。政治不再是政治精英之事,人人都可以真实地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进行相应的利益表达。人们通过发帖、跟帖、转发、评论,不断进行信息交流、意见叠加,形成自由平等的网络言论空间。

3.3 信息的交互性与议程自我设置性

网络以其开放性、便捷性,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信息交互式传播。在网络空间中,人们可以就政治问题发表看法、传递信息,也可以对他人发布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每一个网络平台都可以成为政治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中心。在网络政治生态中,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和传递都不再具有垄断性,打破了传统政治家和官员对政治信息的封锁和垄断,实现信息的多向交流。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传统舆论的形成逻辑[14]147。传统政治议程的设置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传统媒体虽然也进行一定的议程设置,但更多扮演政府传递者的角色,网络技术为广大网民自我设置议程创造了条件。通过在网络发表观点、讨论,一些政治问题在点击、转发、评论、围观的扩散下,形成议题。在网络自我议程设置的过程中,公众不再被动地接受政府设置的议程,而是开始主动选择、生产新闻设置议题,这使那些在传统政治中被忽略的问题受到关注。

3.4 自组织性与他组织性

自组织是事物通过内部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自发地形成有序结构,不断进化发展的过程。在网络政治生态中,各要素之间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功能定位,并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政治主体结构功能定位与所处网络政治环境相适应时,便会与系统保持目标行为一致,形成良好的生态。当环境变化时,政治主体结构功能就可能会发生错位,发生秩序混乱,政治主体通过调整和协同,发展新的结构功能,重新实现政治稳定。网络政治主体通过自律和行为选择,实现网络政治具有自我净化的功能。在实践中也不乏一些网络大V的操控、网络媒体的误导,使网络政治信息片面化、情绪化甚至虚假化,进而影响普通网民对政治事件的判断甚至侵害其个人隐私和自由。针对这种状况,就要通过他组织的方式维护网络政治生态平衡。通过环境因素对系统施加外部影响,促进网络政治系统形成有序的结构,如通过法律规范减少网络暴力、网络不安全因素,维护网络政治主体的自由和权益,保障公平的环境。良好的网络政治生态是自组织与他组织交互作用的结果。

4 结论

在信息时代,人们通过网络进行政治活动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网络拓展了现实政治空间,改变了传统的政治模式,形成了新的政治生态。网络政治生态是网络空间范围内网络政治主体及其环境之间形成的结构功能关系,具有结构的整体性与动态性、主体的多元性与平等性、信息的交互性与议程自我设置性、自组织性与他组织性等特点。这一概念把网络政治主体与客体环境放置于整体的系统中予以考虑,打破了以往从网络政治参与、舆论、网络环境等单一视角研究的片面性,明确了系统运行中各要素互动的功能关系。围绕网络政治需求的生产、传递以及政治决策的反馈,网络政治生态最终实现三个功能:政治需求循环,即政治需求信息流;政策循环,即政策流;主体权利均衡,即权利流。在这个系统循环中,如果信息流、政策流、权利流的产生、流动和传递是均衡和对称的,那就是生态的,反之,就是反生态的,就会出现网络政治危机,影响政治稳定。良好的网络政治生态是维持网络政治稳定有序,促进网络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保障。

当前网络政治问题的根源在于网络政治主体结构功能关系错位,不能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良好的网络政治生态就是在网络政治主体间、网络政治主体和环境间的互动关系中寻求动态平衡,形成生态化的发展路径。因此,要解决网络政治的乱象,未来网络政治生态研究既要从构成要素入手,实现网络政治主体各司其职,网络政治环境优化,网络规则科学合理,网络政治过程的秩序化、合法化。更要注重政治生态系统中的互动关系,充分认识其互动规律,探讨在博弈的过程中,如何提升公众参与理性,提升网络群体政治活动的合法化,将体制外的政治活动转化到体制内,减少网络政治的无序性。在释放政治活力的同时,维护整个系统的生态平衡,进而推动我国网络政治的发展。在传统线下与网络线上空间平行交叉中,政府治理不仅指向现实生活,更涵盖了网络社会与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良好的网络政治生态也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深化网络政治生态的研究对提高国家网络政治生态危机治理能力,维护网络政治秩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网络政治生态应当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1-22).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1/t20160122_53271.htm.

[2] 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M].黄培坚,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3] 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 欧阳莹之.复杂系统理论基础[M].田宝国,周亚,樊瑛,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5] 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6] 史达.互联网政治生态及危机治理[J].电子政务,2011(10):37-48.

[7] 谢金林.网络舆论生态系统内在机理及其治理研究——以网络政治舆论为分析视角[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 (4):90-101.

[8] 闫金山,乌静.对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网络政治生态的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12(1):24-28.

[9] 周小平.生态是什么——对生态的实质及其表现形式的初步思索[J].生态学杂志,1991(5):64-66.

[10]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11]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M].秋同,袁嘉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12]侯甬坚.“生态环境”用语产生的特殊时代背景[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1):116-123.

[13]HAUBEN M,HAUBEN R.Netizens:On the History and Impact of Usenet and the Internet[M].Piscataway:I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1997.

[14]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网民主体政治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